APP下载

时间观念培养有效融入幼小衔接活动的思考

2022-03-01刘海姣

关键词:幼小课间教学活动

刘海姣

(上海市嘉定区葛隆幼儿园 上海市 201800)

一、“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促进幼小衔接的指导理念

1.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生活教育理念即教学生活化,具体是指知识应当来源于生活,并能够对生活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幼儿园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选取素材来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应在这一过程当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以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

2.民主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民主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在课堂当中的学习地位。其曾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当中提出在儿童教学阶段应当充分挖掘其创造力。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在开展学校幼儿园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将这一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并加以贯彻落实。也就是说,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其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学习当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思考,同时运用发散性思维开展合理的想象。

3.乐学教育理念

陶行知教育理念强调寓教于乐。在教学方式上多鼓励使用游戏性教学法。陶行知先生有言:“幼儿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这恰恰符合幼儿的身心成长特点: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幼儿的活泼好动天性还比较明显。为了将其注意力更好地引入到课堂学习上,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借助游戏活动使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学习活动当中,可以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知识上的积累以及情感上的陶冶[1]。

二、“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促进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1.引导幼儿及时转变角色

在幼小衔接阶段,引导幼儿及时转变角色有利于及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将“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融入幼儿园课程模式之中有利于引导幼儿进行及时的角色转变,获得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当中,在内容及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对学生自主选择性予以了充分的尊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相应的游戏学习项目。自主选择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同时在培养自主能力的过程当中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合作化游戏作为游戏方式的重要构成部分,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设计活动当中有利于引导其在参与合作化游戏学习活动的过程当中培养集体融入能力,与人交流交往能力以及动手协作能力等等。不仅有利于营造班级内部良好的相处和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幼儿在相互学习的过程当中共同进步,培养更加谦虚谨慎的道德品质。总之,“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学活动当中的融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学习能力,实现全面进步,可持续性成长,从而为小学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活动评价中指出,幼儿生活能力应“具有初步的时间概念”。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的转变。而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能迟到早退,听响铃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等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从幼儿园大班阶段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生活习惯,对幼儿未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开展“课间十分钟”活动时,幼儿对于时间观念得以初步了解和把握,同时在幼师的规范和引导之下,幼儿可以根据特定时间以及自身成长计划来,对这十分钟加以合理利用和安排,从而可以引导幼儿培养时间规划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力。当然,幼师在组织幼儿参与集体交流活动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交往能力。从而在引导幼儿实现全面成长的过程当中获得自我满足感,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为而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正能量的支持[2]。

3.完善幼小衔接教育体系

立足于幼小衔接整体教育结构来看,“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在其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的融入有利于推动幼小衔接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在内容及形式等诸多方面为其融入更多创新性因素,在推动“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融入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基于对幼儿群体身心成长特征及幼小衔接阶段学习及成长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开展科学合理的游戏化课程模式设计活动,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那么在此过程当中,不仅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研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其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从而为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充沛的教研资料支持以及师资力量配备。同时,在推动“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融入幼小衔接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往往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从而不断推动幼小衔接教学体系的改进,有利于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学体制机制。在此指导之下,使得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更加规范化、有序化、高效化开展[3]。

三、“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促进幼小衔接的基本要求

1.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融入小学化教学因素。为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核心理念的前提之下将游戏化因素融入教学内容选取和设计活动当中,引导幼儿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同时,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研人员,应当对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及形式予以全面而深入的把握,从而总结小学思维模式,将小学教育特征于游戏化教学设计有机融合。举例来讲,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集体动手制作活动:“用正方形积木搭起一个立体的不规则物体,画出该物体的三视图,让孩子们来选这个物体正确的三视图”,在此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一定的空间意识。而这恰恰符合小学学习阶段对学生空间思维方式培养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达到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目的。

2.设置自主任务,培养独立能力

在幼儿学习阶段,幼儿整体的学习及生活活动的开展往往在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而到了小学学习阶段,就需要学生能够自主处理学习及生活问题。因此,“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在促进有效衔接当中的有效融入应当通过设置自主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与家园共育活动有效结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自主任务,例如,自己完成刷牙,穿衣,睡觉等日常活动,并且由家长确认签字。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实施监督职能,并向教师予以及时反馈。除此之外,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食堂打饭、自主整理书本等来充分培养和逐步提高其独立能力。在此过程当中,引导幼儿获得相当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调动起其参与自主学习和生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3.加强幼小交流,感受小学情境

在推动幼小衔接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过程当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交流往来,引导幼儿在参与幼小交流活动的过程当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小学学习和生活情境。在增加对小学学习活动了解的前提之下,培养幼儿一定的适应能力。具体来讲,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群体,以班级为单位参与集体参观活动,利用课间十分钟在课堂当中播放小学校园环境及学习生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一日生活和学习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其感受小学学习课堂氛围以及小学校园,每周一次的升国旗的活动氛围等等。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选择小学生优秀典型为幼儿群体树立典范,引导幼儿向榜样学习。

4.做好入学准备、入学适应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提出,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当予以学生以全面而细节的心理和生理关注。在小学教室内部环境的设置方面,应当与幼儿园环境氛围相衔接,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因素。例如,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玩具和操作材料等,逐步引导学生从游戏化学习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同时要适当调整作息安排,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也在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等方面给出教育建议。举例来讲,可以帮助儿童逐步融入学校生活、指导儿童有序整理学习用品、引导儿童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等等。在幼小衔接阶段,引导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的重点并非在于快速掌握小学学习知识,而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方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给出的教育建议是:创设敢问想问的氛围,指导儿童学习制订计划并坚持完成等等[5-6]。

四、“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促进幼小衔接的反思

1.尊重幼儿在自主游戏当中的主体性地位

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认识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教师存在视幼儿自主游戏为幼儿教学活动的认识,会在自主游戏内容的设计和过程中自始至终的进行教学知识内容输出的现象,导致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教师摆脱不了成人视角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非预设内容时会有制止幼儿游戏的行为,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能力未能有所发展。同时,部分教师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作用的实际情况,如教师不是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陪伴者,而是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命令型的指导。为了充分发挥自主游戏对促进幼儿成长的效用,教师应当在坚定“儿童立场”的前提之下给予幼儿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满足其自主需要,当然,也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及时的规范和引导。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合理支持会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选择。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的支持是将自主游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幼儿自主游戏为教师向幼儿提供愉快的教育内容,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幼儿的自主性充分地体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自主游戏不应是幼儿完全自主的游戏活动,而应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地位与教师指导相平衡的状态。教师的游戏支持,如游戏环境的准备、游戏活动指导等,将会起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的积极效果。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及时性的语言与行动层面的支持,集中体现为创设合理的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对幼儿自主游戏实施观察,教师依据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与引导以及对幼儿自主游戏多元化的指导,既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充溢幼儿想象的世界,又促进幼儿提升自身的游戏水平。

2.适当干预强化幼儿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和践行是有效实现幼小衔接的必然要求。由于幼儿本身并不具备完善的时间观念,在参与“课间十分钟”活动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合理规划,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对幼儿自主性活动予以一定的干预和指导,如培养幼儿不迟到,可以让幼儿每天早上签到,8点之前用一种颜色的笔,8点之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幼儿的时间观念培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对时间有着很强的感知和概念,这将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

3.将幼小衔接与家园共育有机融合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阵地,应当为幼小衔接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除在幼儿园教学安排当中,融入“课间十分钟”活动以外,幼师也需要与家长展开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在相互合作当中共同引导幼儿培养时间观念,获取小学化生活和学习技能。为此,家长可以在幼师指导之下在家庭当中为幼儿安排时间规划任务,如对放学以后到睡觉之前的时间进行规划安排并制作成计划表等等。借此强化幼儿的自我管理,使其能够随时随地地把握和践行时间观念,为今后学习及生活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以激励为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结语

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幼儿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肩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将幼儿群体教养成才,引导其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获得持续性进步至关重要。幼小衔接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性阶段,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得到一定的重视。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革新理念的前提之下,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将“课间十分钟”活动设计融入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将趣味性与小学化教育因素有机融合,在引导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同时推动幼儿持续前面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小课间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