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

2022-03-01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幼儿园王晓岚

学苑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舞蹈美术游戏

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幼儿园 王晓岚

幼儿对美术活动有特殊兴趣,这是其天性决定的。美术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课程,教师对美术活动做游戏化设计,符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游戏化教育理念。教师利用游戏手段进行美术活动设计,推出更多游戏化美术学习活动,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启示,促进其美术素质的成长。美术游戏化组织方法多,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利用表演、故事、游戏、舞蹈等表现形式做助学设计,调动幼儿美术思维,在快乐、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

一、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重要作用

幼儿对游戏有天生情结,美术活动游戏化具有更多促进作用,教师借助游戏化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开启其美术天性、提升其美术学习能力。

1.适时渗透,调动幼儿兴趣。

美术活动游戏化处理,符合“自由、自主、创造、创新”美术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结合幼儿游戏心理做活动设计,推出更多游戏化美术活动,能够对幼儿心理带来更多冲击。美术是视觉艺术,教师将观察性游戏融入美术课程,为幼儿带来更多美术体验的机会,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2.科学组织,激发幼儿灵感。

幼儿喜欢游戏是天性使然,教师对幼儿心理做客观分析,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游戏设计,与美术学习对接,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教师在美术游戏组织时,借助一些媒体和生活材料,设计一些美术制作、生活观察任务,能够激发幼儿的灵感,如果能够将这些美术活动进行游戏化处理,组织幼儿进行多重互动,将会形成教学亮点。

3.多元展示,提升幼儿能力。

幼儿对美术游戏有特殊情结,教师在美术游戏组织时,要重视美术展示的设计,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做美术展示交流,将为幼儿提供同伴间经验交流的机会,对提升其美术素养有一定帮助。幼儿都有表现欲,教师将美术学习展示活动游戏化设计,推出一些比赛项目,让幼儿在美术展示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必将使之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内化美术认知。

二、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施途径

美术活动游戏化渗透在幼儿园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通过整合“领域、区域、创造性游戏、主题、亲子”等活动,丰富了美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幼儿深入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实践探索中提升幼儿的审美素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1.组织表演,强化幼儿体验。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设计要基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可以将音乐、语言、表演、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元融合,推出表演性的美术活动,让幼儿自然进入到展示演绎环节,在表演活动中自主地表达对艺术作品的个性化感受。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小动物比美”活动中,教师预先生成了一次表演活动“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先引导幼儿通过亲子网络调查活动,了解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说说这些动物的特点,然后请幼儿现场模仿表演,对其突出特点做重点展示。幼儿对各自喜欢的动物比较熟悉,其生活经验积累较为丰富,自然能够积极响应,乐于参与表演:笨拙的小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大白鹅昂首挺胸,声音宏亮,小狗吃肉骨头、小青蛙蹦蹦跳跳捉害虫……教师及时做出肯定评价并利用手机拍摄幼儿模仿现场的视频,将这些信息推送到了班级微信群里。在最后的“小动物比美”活动中,幼儿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有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和感受,他们抓住了小动物的突出特点,都能从形态、神态不同角度展开个性化的艺术表演,天真活泼,童趣十足。

2.讲述故事,启发幼儿思维。

教师创编美术故事是美术活动游戏化非常自然的选择。幼儿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美术作品蕴含的不同内容创编故事素材,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将幼儿带入特定学习情境,能够获得更多启发幼儿思维的效果。

在故事设计时要做好幼儿前期经验的了解。针对幼儿的兴趣展开设计,这样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如在中班艺术活动“五彩鸟”中,教师先讲述五彩鸟的故事,让幼儿展开形象构建:“有一种鸟,全身都是白色,它非常讨厌这单一的颜色,就到处寻求变色的方法。有一天,它遇到一位神仙,神仙给它一颗仙丹,吃下仙丹后,再吃什么样颜色的果子,其羽毛就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你想象一下,它后来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信息,要求幼儿对这些形象做观察,对心目中的五彩鸟形象做想象。幼儿开始勾勒心目中的五彩鸟,在故事调动下展开思考和想象,活动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经过一番互动交流,幼儿对五彩鸟留下不同的印象,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五彩鸟。

“五彩鸟”这样一个自编故事,带有传奇性,自然有无限的趣味,启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力,将幼儿引入到特定学习情境之中,给幼儿提供美术展示的机会。这个想象与讲述过程带有游戏特点,幼儿喜闻乐见,其活动组织自然事半功倍。

3.设计操作,促进幼儿互动。

幼儿的思维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思维也被称作“手与眼的思维”。手工制作与游戏活动相融合,能够极大调动幼儿参与热情。如大班“影子绘画”这一美术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先让幼儿在太阳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同伴之间积极互动,捕捉对方的影子,游戏活动自然形成。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利用形态动作展开设计,塑造一些特殊的影子,幼儿纷纷效仿,开始做动作展示,在地上留下一些奇形怪状的影子。为激发幼儿美术思维,教师布置绘画任务,同伴合作,一个小朋友负责展示动作,一个小朋友在地上画这些影子,看哪一些组合表现最出色。幼儿在操作中进入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对幼儿美术表现做集中评价,并推出延伸训练任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回家之后,要和家长做这个游戏,看能够带来哪些新发现。幼儿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回馈,与家长进行亲子活动。

美术游戏设计没有固定格式需要遵循,教师借助影子绘画游戏打开教程,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探索的机会,因为游戏带有互动性,操作难度不高,幼儿都能够积极做出反应。特别是亲子活动任务的设计,为幼儿创造更多美术体验的机会,这对培养幼儿美术情结产生了重要影响。

4.展示舞蹈,提升幼儿认知。

美术与舞蹈有更多对接点,教师在美术游戏化设计时渗透舞蹈内容,能够创造更多动态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舞蹈展示中接纳美术元素。舞蹈属于舞台艺术,幼儿对舞蹈表演比较感兴趣,教师将美术学习内容做分解处理,推出一些舞台表演设计,让幼儿透过舞蹈形象做美术渗透,能够创造出更多学习契机。舞蹈表演与游戏展示有一些相似之处,教师围绕舞蹈活动设计推出美术游戏任务,能够为幼儿带来更多感官触动和刺激。

如在“天鹅湖”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天鹅湖舞蹈视频,要求幼儿对这些舞蹈形象和舞蹈动作做观察,说说其动作特点,介绍天鹅不同形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介绍。幼儿根据教师指导做具体观察,介绍观察结果,对天鹅的多种情态做总结。为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教师鼓励幼儿模仿视频天鹅湖中的一些舞蹈动作,做现场展示。幼儿对高难度动作难以模仿,教师随之做一些示范,幼儿开始进入模仿环节,对天鹅动作进行直观展示。幼儿开始模仿天鹅动作,教师利用手机拍摄视频,现场播放这些视频,让幼儿自行观看,找到一些突出的亮点,从美术角度做评价解读,将美术学习引向深入。幼儿在舞蹈模仿中对“天鹅”留下深刻印象,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认知。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模仿、展示天鹅的动作,给幼儿带来更多美术感知体验的机会。虽然天鹅湖舞蹈动作难度很大,但幼儿模仿意识很强,教师示范动作,给幼儿带来不少启示,确保美术游戏活动顺利展开。经过一番设计和组织,教师成功渗透美术元素进入游戏环节,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美术认知构建。

三、美术活动游戏化的观察反思

“当教师持有一种好奇和质疑的态度,他们不是把自己看成是领域专家或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与儿童一起学习的研究者,新的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观察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有意识地对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指导的策略展开多重反思,与幼儿园课程形成高度对接和融合,为幼儿创造良好活动条件,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1.反思活动方案。

美术活动游戏化设计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教师对活动方案设计展开深度反思,对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融合等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活动顺利开展。首先,教师要反思美术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的多点对接。美术活动是幼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做好幼儿园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充分考虑美术活动安排的可行性,对活动方案做出客观评析。其次,为提升活动方案的科学性,教师还要认真做好幼儿前期经验的调查,不同年龄段幼儿,其学习关注点、感知体验点存在群体差异,教师要利用多种观察机会,抓住幼儿活动需求,对活动方案进行优化处理。再次,美术活动方案设计需要材料支持,教师借助幼儿园现有条件,或者深入到生活中,为美术活动顺利开展搜集多样化的材料。最后,教师还要反思家园互动是否支持了幼儿的游戏。幼儿对美术操作有热情,但其操作能力有限,特别是手工制作游戏,具有更强挑战性,需要家长给予必要的协助,教师要做好家园互动设计和组织,让家长参与其中,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2.反思实施过程。

美术活动游戏化组织时,教师要对活动实施过程做反思处理,以提升活动效果,激发幼儿活动热情。其一,教师要对幼儿活动情况进行梳理和归结,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游戏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处置。其二,教师对美术活动游戏化实施效果做评价,这是最为关键的反思行为。幼儿对互动性、竞赛性、开放性、趣味性学习活动有更高参与热情,教师对美术活动效果做科学评价,归结出一些活动经验,梳理出存在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三,教师对美术活动游戏调整方案和调整时机做反思,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很高,但难以对某种活动保持持续关注,教师适时做出活动调整,以确保活动的持续性。

3.反思指导策略。

美术活动游戏化组织时,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指导策略,以提升美术活动组织效率和品质。在指导策略反思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第一,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幼儿给出不同指导策略,设计不同操作方案,做出积极应对,通过活动干预和指导,确保美术游戏活动顺利推进。第二,美术活动游戏化实施阶段,教师要对幼儿表现做客观评价,及时做出信息反馈和策略调整,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如活动材料调配、活动程序调整、活动形式转换等,提升美术活动游戏化指导的针对性。第三,美术活动游戏化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教师要对家园互动情况进行反思,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美术活动,以提升活动品质,促进家园共建。

幼儿美术活动渗透游戏化内容,教师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引导,为幼儿创造更多美术活动的探索机会,不仅能够为美术活动注入生机活力,还能够有效启发幼儿的美术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美术活动游戏化处理,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游戏形式做筛选,结合美术活动内容进行活动组织,优化组织方法,帮助幼儿获得美术学习的核心经验,在主动探索感知中提高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舞蹈美术游戏
学舞蹈的男孩子
创意美术
舞蹈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