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快乐阅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2022-03-01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秦嘉乐

学苑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松鼠课文阅读教学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秦嘉乐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深远的研究方向。阅读教学不仅能牢固学生对文字以及意境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好语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授小学语文时,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更要注意学生阅读的兴趣程度,这就要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得体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在小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的概念一点都没有,所以就需要合理的方法来教孩子怎么阅读,怎么样开心的阅读。如果只是坐在教室中学习阅读,长时间就会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厌倦甚至放弃阅读,比起这些,学生们更喜欢以玩的方式来从中学到知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结合阅读,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从经验上来看,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的快乐阅读,那么首先应当了解其中的一些现状问题,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现如今,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期间,通常都是把课文中的所有内容全部讲解一遍,这样做很难把握重点,也使学生们在听教师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常感到枯燥,继而致使上课的成效变低,也就达不到最终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认知力也尚未成熟,所以他们在上课学习时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缺少自主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如果一味的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那么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内容进行阅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体现不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很难让学生展开快乐阅读,所以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二、快乐阅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快乐的定义,大人和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来说,快乐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以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学生能够快乐阅读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的阅读教学就像一种命令,只是呆板的读课文、背课文,这样的机器化阅读模式只能慢慢地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对阅读的厌倦感。从而导致阅读教育进程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所以运用真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必要的。要使学生能在阅读方面产生兴趣,让课堂的气氛因为阅读变得轻松、活跃、自在。决定的关键就取决于教师,教师在其中占有主导的作用,需要教师加倍的努力,我相信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一定培养和提升。这种培养不是一步到位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逐步引导、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随着学生阅读素质以及审美和思维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总结美,发现阅读的魅力,从而提升阅读兴趣,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比如,需要在课堂上创设阅读作品的氛围,在六年级《北京的春节》阅读中,我们就可以先前让学生了解春节的由来,以及对我们的意义,在阅读之前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眼中的春节,之后再由教师来介绍自己眼中的春节以及在春节中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带着这些问题让他们自主读书,不仅可以让学生投入于这堂课中,还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阅读的积极性,因为课本中就有他们所想知道的答案。又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来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也可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搜查一些关于北京春节的画面以及一些小故事,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小视频,这样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更加的活跃。古往今来,大部分对人类有贡献的伟人都是博览群书、兴奋好学之人。因而需要在教一篇课文之前要简要介绍一下本文作者的事迹。在学生学习《卜算子·咏梅》时,教师就可以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激起学生对伟人的敬佩之情,进而激起学习伟人作品的兴趣。还有一点就要依靠教师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运用故事来吸引学生主动去阅读。教师要根据一些鲜明的图片,先通过合适的口吻和声调模仿角色朗读,再仔细地讲解书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一些细节,把学生引入于一个故事场景中,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也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来激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几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

2.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让学生知道怎么读、读什么也是快乐阅读的关键。我国古代的教学方式中,对文章的背诵是十分重视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当一篇文章读过百遍后,自然而然地懂得了文章中的道理,这些都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而这样的道理并非没有用处,其是小学语文阅读的突破口。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阅读往往都是由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们主动回答,这样一来,不仅仅扼杀了学生的自我思考的能力,还降低了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进入被动的阅读,长期如此便会对阅读产生一种抵触。既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不能只依靠于教材,要从教材中走出来,做到真正的使用“教材”。这就需要教师意识到在阅读中“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大胆的让学生去读,全身心地投入于内容当中,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意义,让学生慢慢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魅力。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读,还要把握读什么内容,对于一些没有营养的内容可以选择忽略或者删除,教师要熟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阅读内容,不能因为作者或者知名度而使学生盲目的拿去阅读,这不仅会使学生在阅读上产生一种压力,更会消磨对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开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读一遍课文,之后让学生们发表自身对课本内容的感受,把课堂的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描写的手法比较直白,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阅读完以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些他们眼中的乡下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不会减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占有主动权,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关于乡下人家的知识,让学生们知道更多关于乡下的美,从而使学生向往干净、淳朴的生活环境,如果学生对课文理解有误,不要及时给予纠正,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等到课后再去询问那位学生现在对课文的理解。

3.和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就是引导合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倡导合作的,学习是互相交流的一个过程,相互交换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过程,因为每一个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想法是不同的,不同之间想法的相互碰撞,才能使阅读变得生动起来。众所周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类型的喜爱以及阅读方面的兴趣,对于学生的理解要给予一定的尊重,不能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是一致的,要不然就会造成井底之蛙,更不能用所谓的标准框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找自己比较喜爱的情节或者片段,让同学们进行仔细的阅读。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上课,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上课,学生就更爱阅读。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景阳冈》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情节或者片段,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再让学生们分析自己喜欢的情节或片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在学生阅读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文章的解读和教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学生的看法进行比较,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从而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技巧、一定要能够给学生明确、准确的答案,但是对于某处或者全篇所表达的情感,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在交流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深度以及师生都要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讨论,例如,《红楼春趣》这一课对于学生的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明白本文讲的是什么,所以教师不能过于深入的去讨论,避免学生因为难度太大对本文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为《红楼梦》也涉及一些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学生过早的接触,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决定和学生讨论的深浅。与此同时,教师在阅读中要耐心地倾听学生们的见解,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只有在这种氛围的推动下,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大脑的思考,创造一个和谐又热闹的讨论氛围。如果有条件的,在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一课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依照课本寻找春天的气息,让学生们自主去观察寻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春天,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春天哪些动植物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并让学生猜测区别的原因,并根据教师的看法提出一些小提示,学生便会对文中所描写的场景有所感悟,从而起到快乐阅读的作用。

4.精心设计阅读课堂。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可以促使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快乐阅读,就必须要对阅读课堂展开精心设计。实际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会有很多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同学们的好奇心来设计自己的课堂,使学生们在阅读中可以感到快乐,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快乐阅读中来,继而在快乐阅读中培育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之上,教师也可以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以此来及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这样的快乐阅读气氛中更好地提升和发展自身的阅读思维能力,这种快乐阅读课堂,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培育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比如,在五年级《松鼠》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对阅读课堂实行精心设计,实际上很多小学生并未真正见过松鼠,对这一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也不太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对松鼠的好奇心来设计阅读课堂,这种设计能够让同学们在阅读后能感到快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自己对于松鼠这一生物的了解有多少,然后再让他们带着对松鼠的好奇心阅读这篇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中会因为学到许多未知的事物而感到阅读的快乐。在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再问一下学生在通过阅读之后对松鼠的了解增加了哪些,在同学们谈论完自己对松鼠增进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找一些松鼠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来向同学们进一步做出展示,并且把课本中没有的松鼠的一些知识做出展示,这样做教师就可以将所有的学生带入到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中。最后再由教师将这篇课文的重点讲解一下,并赞赏同学们在阅读课堂中的积极表现,如此一来,就能进一步发挥快乐阅读在课堂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阅读如果想要快乐,最关键的就是兴趣,当学生带着兴趣阅读的时候,说明学生是正在进行着快乐的阅读。阅读的时间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课后、班会都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运用合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并且让学生得到知识,积累知识,吸收知识,也可以利用有趣的课前引导使学生较快地融入阅读氛围中,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等积极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阅读交流的距离大大缩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学生的快乐。

猜你喜欢

松鼠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松鼠
松鼠
背课文
松鼠
松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