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1例临床经验交流

2022-03-01杨照玉刘嘉怡闫鲜鹏焦富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指端脱皮川崎

杨照玉 刘嘉怡 闫鲜鹏 焦富勇

(1.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患儿,女,1岁,因间断发热伴咳嗽15 d入院。入院15 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6℃,伴阵发连声咳,无痰,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1 d,体温降至正常,3~4 h后体温再次升高,仍有咳嗽,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先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4 d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 d后好转出院。入院2 d前患儿再次发热,热峰37.6℃,伴阵发连声咳,有痰,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2 d,疗效不佳,遂来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异常。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躯干部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突出皮面,压之褪色。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两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腹体检无异常。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重,考虑支气管炎;心、膈未见异常。

入院第1天患儿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他啶治疗2 d,无效。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 计数18.43×109/L(参考 值:5.1×109/L~14.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75(参考值:0.13~0.55),血红 蛋白96 g/L(参 考 值:107~141 g/L),C反 应 蛋 白56.92 mg/L(参 考 值:<10 mg/L),红细胞沉降率53 mm/h(参考值:0~20 mm/h);心脏彩超示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左冠状动脉主管壁回声增强。入院第3天患儿指端出现脱皮,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修正诊断为:(1)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2)支气管炎。停用头孢他啶,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2 g/kg,口服阿司匹林30 mg/(kg·d)、双嘧达莫5 mg/(kg·d)治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体征缓解,皮疹消退。IVIG治疗结束36 h后患儿再次发热,体温38.5℃,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治疗1 d,体温降至正常。入院第10天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右冠状动脉内径较前缩小,遂出院。出院第4天,患儿再次发热,伴一过性散在红色斑疹及指端脱皮,遂再次入住我院。行心脏彩超示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诊断为IVIG无应答IKD,再次给予IVIG 2 g/kg治疗,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后1个月复查炎性指标及心脏彩超无异常。

讨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被纳入免疫系统疾病篇章,单独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该患儿确诊前已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6 d,但患儿仍有反复发热,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再次验证KD并非单纯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中遇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反复发热,应警惕该疾病。考虑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具有较多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合理使用GC,尤其是面对KD患儿时,普遍认为GC单独用于KD的一线治疗会增加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但其合理使用将有益于KD的治疗[1-2]。该患儿确诊前当地医院已给予GC治疗5 d,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3-5]。该患儿发热时间>5 d,主要临床特征<4项,结合实验室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符合IKD的诊断标准[6]。第一剂IVIG治疗结束36 h后,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0℃,且出院4 d后再次发热,伴一过性皮疹及指端脱皮,排除了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免疫缺陷病及恶性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热,故诊断为IVIG无应答IKD[7]。对于IVIG无应答KD患儿,可再次给予同等剂量的IVIG、GC或IVIG联合GC治疗,利妥昔单抗一般作为IVIG无应答KD患儿的挽救治疗或在重症KD患儿中与IVIG联合使用[1,8-9]。该病例再次证明对IVIG无应答KD患儿再次给予IVIG治疗有效。目前推荐IVIG的使用剂量为2 g/(kg·d),其可降低IVIG无应答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10]。

猜你喜欢

指端脱皮川崎
春季当心小儿川崎病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手脚脱皮小偏方
手指带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观察
同指近、中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指端损伤创面的临床治疗进展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儿童指端软组织缺损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
川崎病58例临床分析
孩子手脱皮别急着补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