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健康中国与文化自信的价值与意义
——以全民健康为目标的体育发展为切入点

2022-03-01张秀丽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魄体育运动竞技

张秀丽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一、健康中国与全民健康提出的历史经纬与回顾

关于健康中国与人民健康理念的提出,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从国家战略角度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他急切的期望中国人民在发展体育运动过程中,增强人民的体质、体能和体魄。这是针对当时我国刚刚从旧中国进入到新中国时期,人民健康状况十分堪忧,并亟待得到体质、体能、体魄的全面提升,因此把人民体质的增强和体能的提高纳入到新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新中国早期领导人也都发出了与毛泽东主席共同的心愿。朱德同志于1952年提出了“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的号召。周恩来总理于1955年从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角度提出了“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目标。刘少奇同志于1955年提出“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体育发展方针。邓小平同志于1952年提出“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的号召。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历届党的领导都针对体育运动和健康中国表达了旨在“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制”,改变中国人民体质、体能、体魄的迫切愿望和心情。实际上,这些口号、目标、方针的提出都是围绕着毛泽东主席所提出来的“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标志性的战略方针而进行的表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与邓小平同志就从不同角度反复强调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体育运动的方略,是增强人民体质最捷径的办法。为此,新中国开展了全面向前苏联学习发展体育运动的实践行动,并多次派遣代表团赴苏联学习体育运动的方式方法和组建机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发展曾一度严重滞后。[1]

到了2008年,原卫生部、教育部、体育总局组织了数百名专家针对我国人民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研究,并形成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由此,健康中国逐渐成为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中,向世界展示健康中国的全新的体育形象的奋斗目标。2015年,“健康中国”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的体育目标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17年,党中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18年6月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组成专班,分领域组织专家开展健康中国的专题专项研究,并起草和编制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实施和考核方案》。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意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具体战略方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这一系列举措将健康中国战略引向深入。健康中国行动堪称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制定了具体的施工图。2022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党的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五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提出了“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中国纳入到“文化自信”中并加以设计和思考,这充分说明了体育运动不仅是竞技运动,是人民群众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中的体魄、体质、体能等方面的核心内容。同时,习主席强调了文化自信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包含了群众性的体育文化运动的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体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方针、目标、思路、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全国上下形成全民健康,热爱健身、参与健身、崇尚健身、健身健美的良好氛围。

二、文化自信与健康中国的关系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文化自信的表现形式、性质和内涵。文化自信、自强在二十大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占据了显赫的位置,文化自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最鲜明的特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将文化自信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报告中,这是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报告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最终要实现文化自立和文化自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党弘扬革命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一步步走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由被动转为主动,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才走向文化自强。只有把文化自信的自身文化真正强起来,才能凝聚起实现全民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华文化,文以化之、文以信之、文以强之。党的文化自信之路是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始逐步完善,接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继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又强调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后,我国整体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各项文化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壮大和发展。文化自信在各条战线得以彰显,国家文化自信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随着国力增强经济状况的好转,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群众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增强。文化自信中的健康中国体育运动活动得到普遍开展,健康中国由此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而健康中国的核心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的长期锻炼使人民群众的体能、体质、体魄得到普遍增强,以达到体育教育、运动能力、体育竞技达到国际竞争力的标准。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全民健康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文化自信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群众性的具象的表现形式。健康中国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引领健康中国的文化理念和根本目的,是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高屋建瓴的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体育运动”。[4]健康中国与全民健康的理念是平行的同一概念,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健康中国的核心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以增强中国人民的体质、体能和体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健康中国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青少年健康尤为关键。放眼未来,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在很大意义上预示着未来国家竞争潜力,青少年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提供坚强支撑,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基础。

在二十大报告中,体育、健康等关键词多次被提及。“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文化自信与健康中国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根”与“本”的关系。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根”,而健康中国则是实现这一伟大构想之“本”,因此文化自信+健康中国,是实现下一个百年大计的根本所在。

三、健康中国是社会主义建设优先发展目标

健康中国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首要问题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健康问题,而影响到人民健康的问题又涉及到环境、食品、卫生、医疗、心理、生活、习惯、体育教育、群众性运动等等。同样,全民健康或健康中国要不断的宣传预防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防治未病”的健康观念,努力塑造全民性参与的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不断提高全民性享有科学发展的身体素质,以及从国家层面落实全民受益的健康干预的推广服务政策。无论是“未病预防”“自律健康”“科学健身”“健康干预”,其核心内容是面向全国全民族的宣传、教育在健康中国的科学行动准则与健康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在健康中国的内涵与诸多要素中;其最基本的则是从小养成体育运动与锻炼,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健身健美的各种体操运动是支撑健康中国的基础。其次,科学的体育训练和参与性竞技体育运动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中国的基本保障。配合各种体育运动还有相应的其他配套设施以维护健康为目的的方式方法能够正常的运转。例如;保持自律的健康行为懂得健康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要懂得为什么全民族要保持健康的体魄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尊严、科学治国、保家卫国、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国际竞技、生产生活、工农商学等等无不需要健康做保障,如果没有了健康如何能够完成下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复兴中华、振兴经济、文化振兴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健康中国不仅仅是去陋习、懂科学、培养自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觉参加和参与体育运动、接受培育体育技能增强自我的体魄、体质、体能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在许多场合下,体育运动通过竞技在国际上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体魄和精神力量。在和平年代体育是最能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一项表现力极强的重要事业。当下,体育运动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当代中国人表现生活与体魄叙事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健康中国的体育教育中重要的是讲好新中国的体育故事,展现中国人的精神、拼搏、奋进、刻苦、谦恭、竞争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明确指出了“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健康中国的重要目标。“健康中国与保障人民健康”已经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开展社会主义群众性文化自信最重要体育活动和竞技运动的根本所在。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不把“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放到最重要、最显著的战略位置。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建设体育强国,正是我们下一个百年奋斗的目标。习近平主席的上述论述,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实践的需要出发,在总结创立新中国的老一代革命家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健康中国体育运动发展方向就是“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习近平主席把“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并列发展,齐头并进,说明了群众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同等重要性。群众体育运动实际上是普遍意义的健康中国的核心,只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才能落实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开展和培养更加专业化、技能化、科学化的竞技体育运动队伍,逐渐培养我们的体育优秀运动员参与国际竞赛,在国际体育舞台上赢得好成绩、传播中国的体能、体魄、体质的强国话语权和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文明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中国的体育事业是我们优先发展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域。这是习近平主席把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从“增强人们体质”提升到更实际、更志存高远的“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优先发展目标,这是健康中国和文化自信中体育发展的一个飞跃式的进步。

猜你喜欢

体魄体育运动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十二生肖·牛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竞技精神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花与竞技少女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