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背景下小学支持儿童语文学习路径研究
2022-03-01俞梦莹
俞梦莹,王 琳
(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 844006)
一、引言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两者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根据哈克的幼小衔接断层理论,对于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幼儿,通常会面临着以下六个方面的“断层”:(1)社会结构的断层;(2)关系人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期望的断层;(5)学习环境的断层;(6)学习方式的断层。这些“断层”对于儿童来说会变成“坡度”,易发生“陡坡效应”,导致儿童易感疲劳、学习兴趣低,还会不由自主地对学校产生恐惧或焦虑的情绪,即:“适应性障碍”。[1]因此,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有机衔接就显得至关重要。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不仅指出幼儿园应做好入学准备教育,还明确指出小学应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以实现双向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的普遍规律,增强彼此间的“衔接意识”,实现协同有效合作,以期科学地完成小学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工作,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为建立起两者的长效衔接机制而努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2]为了改变过去让学生努力适应学校的局面,《指导意见》中对小学提出了系统性高、操作性强的改革要求,主要应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小学应强化主动衔接。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转变过去不合理的儿童观以形成科学的衔接意识。在行为上,不仅要主动了解儿童的需求,还应该俯下身来积极学习儿童过去所适应的教育方式,改变过去小学“高高在上”的局面,达成二者的有机衔接。
第二,小学应注重适应过渡。应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衔接过渡适应期,从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等方面着手,帮助儿童更好适应小学。如:将物品陈列、班级环境、时间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联系,更好地解决衔接坡度过大的问题,使儿童对小学形成亲切感。
第三,小学应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儿童间的原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存在的必然差异,教育工作者应竭力避免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一个班里的儿童,在了解了儿童的水平和经验后因材施教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教育,保证学生在入学适应阶段维持较高的自尊水平。
第四,小学应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探索科学有效的入学适应教育,灵活合理地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变过去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唯分数”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儿童都能找到自己在小学里的定位。
从以往经验来看,相较于小学,幼儿园对于两者之间的衔接付出的努力更多,准备工作也更加充实。这一点从两者之间的研究数量差异也可得出。并且,在已有的小学入学适应研究中,大多关注入学后的“问题”,而较少关注“入学”本身。研究者多从大教育、初等教育的背景出发,缺乏学前教育的视角,可以说以往的研究没有体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因此,本研究从学前教育的理论出发对小学支持幼儿入学语文学习适应提出相应策略,其意义在于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自下而上”地将儿童的视角作为研究的核心。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1.《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利于将正常的成长时空还给儿童
长期以来,儿童在升入小学一年级时会受到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使学生失去了健康的成长时空,易引发适应性障碍。儿童处在心理压力之下,不仅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还会难以悦纳自我,更遑论使自我得到成长了。而《指导意见》强调了适应过渡,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的问题,有利于儿童按照自己的步调健康成长。
2.《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利于儿童发现和激活自身潜能
《指导意见》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尊重儿童本身的经验和实际的发展水平,保护儿童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这将有利于儿童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感兴趣的学习与实践教育活动,激发自身的发展潜能。而被激活的潜能可反过来促进儿童对于一年级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使儿童拥有健康快乐的小学生活。
3.《指导意见》的实施将引导全社会转变儿童培养观念
《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推进以及坚持规范治理,其强调多方协同,整合不同主体,使行政、幼儿园和小学和教科研统筹联动,努力达成家、园、校共育的局面,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合力。同时,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纠正过去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合理教育现象。通过积极宣传《指导意见》的政策要求,使家长能够认识到超前学习及过度强调知识学习的危害,展示幼小衔接的科学方法以及取得的有效成果来缓解家长的焦虑心理。因此,《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儿童为本的教育观念,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将得到可靠保障。
三、将儿童发展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学习的必要性
教育部又印发《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小学指导要点》)针对学习适应这一维度,提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乐学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其中具体建议包含了引导儿童专注做事、为儿童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内容。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指出:幼儿入学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与数学两个方面。而社会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能力等方面。[3]儿童发展的理论成果颇多,不仅在读写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于引导儿童操作材料、儿童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的培养、专注力与意志力的培养上也体现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由于语文学习在低年级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尝试将儿童发展的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儿童体会到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具有“衔接性”,因而具有实践价值。“以我为主,他为我用”是我们借鉴教育理论的第一个基本思路,它强调借鉴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使之为我们服务。所以本文从语文学习的拼音、写字、阅读以及纪律教育四个方面出发,将儿童发展理论可借鉴之处进行阐述。
四、支持儿童语文学习的具体路径
1.“整体化”的拼音学习
在以往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将拼音学习置于“优先地位”,导致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拼音学好。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从2017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开始,对于拼音教学提出了重大改变,先认字,再学拼音。正如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解释的那样,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4]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阅读和书写教学上的做法是:教师教授辅音的时候,会尽早将辅音与元音相结合进行发音练习。甚至于她认为没有必要在教授辅音之前把所有的元音都教会,孩子只要知道一个辅音,他就会开始组词。这里面体现的根本思想是“运用”比“记忆”更重要,体现了儿童的学习具有整体性。[5]汉字因其特殊性,读音与字形分置,所以更应强调读音与汉字的结合,以字为根本,使拼音的学习由孤立的字母变成整体的组合。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设计游戏让不同卡片的小朋友碰在一起,看看发出什么声音。其实教师可以尝试给出汉字,让学生自己去组合该字的读音,这样不仅使拼音的拐杖作用得以体现,使“字”成为根本,还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地运用拼音。
2.利用教具提高儿童写字兴趣
儿童在幼儿园中多以区域活动、主题活动的学习为主,体现了生活化以及整合化的特点。而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发生了断层,学习的材料变成了书本,学习的方式也变成了经由抽象的文字而掌握知识。尤其是一些小学存在让儿童机械抄写汉字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儿童的适应难度,挫败了儿童的学习兴趣。[6]而儿童教育学家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去触摸字母的形状,强化了肌肉记忆和每个相对应字母的关系。这为后期的写字形成了一个资料库,为流利的语言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蒙台梭利与卢梭的观点一脉相承,卢梭认为,视觉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它延伸的地方太远,所以训练视觉的方法,主要是用触觉来辅助、鉴定视觉所获得的印象。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在这里存在两种不同的个体类型,视觉型和运动神经型,对于运动神经型的孩子来说,触摸文字尤为重要。汉字的笔画复杂,需要借助田字格才能完成笔画的间架结构。如果能设计相应的教具,帮助儿童立体、真实地触摸汉字的笔画与间架结构,将会使抽象的平面线条变成亲近的、可操作的材料,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汉字凹槽触摸板、汉字拼接板。就像霍力岩曾指出的,“我们应设计出能够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特点并符合我国幼儿语言发展特点的语言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活动材料。”通过操作性强的材料学习汉字,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汉字的参与性,还能使儿童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从审美上理解中华文字的美。[7]
3.全方位增强儿童阅读兴趣
部编版的新教材增加了亲子阅读的环节,这不仅强调了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强调通过家长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其目的是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了学校可为孩子创设图书角以便于孩子的自主阅读,支持孩子广泛阅读,轻松阅读。瑞吉欧教育体系也极其重视幼儿阅读教学中对兴趣的培养,并为幼儿设计了多样的阅读游戏,如:拿到纸条后完成相应的任务,根据卡片找到对应的物体等。[8]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作文一定要处于逻辑阅读的前面,因此她鼓励儿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不难发现,通过文字的运用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做法中也包含了这样一个思想,即:书写的本质在于传递思想。儿童只有真正明白了书面语言的用途,才能真正体会到思想间交流的乐趣,才会对阅读产生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如果孩子仅仅是被动学习,那么就体会不到与人交流的快乐。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在总结文章主旨或中心思想时完全没有思维模式的原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评估儿童是否体会到思想交流的乐趣,启发儿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体会过作者的感受吗?你想对作者说什么?
4.纪律教育
(1)教师角色的转变。《指导意见》指出,教师应让儿童感受到爱护、尊重和平等对待。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观强调内在纪律的养成,在教育中慎用奖励和惩罚,因为奖赏和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因此不利于儿童完满人格的形成。[9]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应该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包容孩子。教师的包容对于处在适应期的儿童尤为重要,因为这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奖赏与惩罚背后的逻辑是不信任儿童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成长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慎用奖励和惩罚,强调内在强化而不是外在强化。教师在生活中应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多与儿童肢体接触,调动儿童的积极情绪。只有使儿童感受到被信任与被关爱,才能形成内在的纪律。
教师的语言对于儿童的学习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幼小衔接的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有效的交流,包括:口头信息、口头指示以及需要帮助才能理解的学校语言。蒙台梭利还指出:教师上课要简单、明了和客观,教师应让自己说的每句话都算数。这其实就是:教师应留心观察,儿童是否听懂了我说的话?我的语言是否对儿童造成干扰和偏差?儿童不遵守规则是否缘于对规则的不理解?只有经常进行反思,才会读懂儿童,才会更加合理地运用语言,更好地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
(2)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儿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小学指导要点》强调:要引导儿童专注做事,锻炼和培养儿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工作”对于儿童的作用,她认为意志只有通过动作才能实现。工作对于幼儿的专注力、意志力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真正纪律的第一线光明来自于工作,工作可以加强儿童的任务意识。[10]在小学,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蒙台梭利的标准去提供“工作”,我们可根据其“工作”教学中所体现的精神提供给儿童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材料。如,给儿童提供的环境要具有:自由的气氛、结构和秩序、真实和自然、和谐和美感。在提供材料时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能够使儿童自由操作各种材料、材料要多寡适度,有秩序、材料要与成人环境有关联、能让儿童产生安全感。这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要使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环境的建设中,如:打扫、搬运、装配、度量,抑或是学生自己的书包整理、桌椅整理,都可将其变为“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儿童的专注力和对学习环境的熟悉程度,更有利于儿童产生良好的集体纪律。教师还可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教室里一起完成课后作业,这样的集体“工作”会有利于形成班级的社会内聚力;教室后的黑板报也可利用起来,教师可探索板报的不同形式,调整高度将其变为儿童自由工作的新场所。这样不仅可以使儿童的任务意识与专注力得到加强,还可在无形中创造集体纪律的氛围,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结语
社会上不断加剧的激烈竞争无形之中营造了令家长感到焦虑的氛围,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有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校外培训机构正是捕捉到了家长的心理,不顾正常的儿童生长规律,开展超前的课业培训。长久以来,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使儿童失去了适应小学学习的权利,也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的原生态也遭到了破坏。因此,必须从上至下地引导教育生态健康发展以确保儿童可以健康地发展身心。《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更是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从儿童教育的理论出发,在实践层面上分析了小学支持幼儿入学语文学习适应的具体路径:“整体化”的拼音学习、利用教具提高儿童写字兴趣、全方位增强儿童阅读兴趣、以儿童为中心的纪律教育,这对于儿童成功实现“小学生”身份的转变以及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