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阳光考核机制及全员参与创新教学模式设计

2022-03-01滕英跃白雪董红英马惠言韩丽萍白杰

高教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专业硕士考核机制

滕英跃 白雪 董红英 马惠言 韩丽萍 白杰

摘  要:工程伦理课程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工程伦理研究进展、工程伦理本土化、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及教育实践创新等方面。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伦理意识和分析能力薄弱、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工程伦理思想普及不够等问题,鲜有针对考核机制和教师全员工程伦理教育展开的研究,而根据工程伦理课程特点和最终目标,考核机制和全员参与是工程伦理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通过完善教学体系,营造工程伦理学习氛围,建立精彩案例分析,打造阳光考核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工程伦理学习,增强了教师、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高了全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该方法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硕士教学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伦理;专业硕士;考核机制;全员参与;创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048-04

Abstract: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has been introduced in China for a short time,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ethics abroad, localiza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ethics course system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the actual teaching, ethical consciousness and analytical ability of student are weak, students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curriculum, and the engineering ethical thoughts are not widely used.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the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all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ltimate goal of the course,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staff are the important links in the course setting of Engineering Ethics.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thics for professional masters in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ims to create a learning atmosphere of engineering ethics, establish a wonderful case analysis,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 build a sunshine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encourage all staff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ethics. It enhances the consciousness of engineering ethic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s th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of engineering ethics of all staff.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in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professional master; assessment mechanism; full participatio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工程伦理是研究工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工程伦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度的工程伦理敏感性与对现实中复杂伦理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1]。2018以来,工程伦理逐渐走入大家的視野,“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2]”“学术造假[3]”“腾格里沙漠污染环境案[4]”等屡屡冲击大家的大脑。“工程”呼唤“伦理”,需要工程伦理来约束工程行为,尤其化工行业,影响更为深远。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工程伦理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5-6],经历了20世纪最后的20年,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走入建制化阶段。我们国家过去的工程伦理教育是不系统甚至缺失的,调查表明,研究生有93%以上没接触过伦理学、工程伦理学、化工伦理学,85%以上学生不关心此类课程,工程伦理思想在高校教师中普及率也较低[7]。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工程伦理研究进展[8-11]、工程伦理本土化[12]、我国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建设[13-16]及教育实践创新领域[17-19]等方面,但鲜有针对工程伦理课程考核机制和教师全员参与工程伦理学习展开的研究,而根据工程伦理课程特点和最终目标[1],考核机制和全员参与是工程伦理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通过完善教学体系,营造工程伦理学习氛围,建立精彩案例分析,打造阳光考核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工程伦理学习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师、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高了全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

一、全员打造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体系

2018年秋季学期,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授课对象为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化工工程师”作为贯穿性主题,将职业伦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职业伦理责任感,在研讨中加深对化工工程伦理问题的思考。精心设计案例,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向工程伦理“金课”前进。

根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6年下发的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考虑我校实际情况,课题组制定了《化工学院工程伦理教学大纲》及《教案(课程)》。确定了培养对象为化工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包括工程伦理导论、伦理学、工程伦理学、化工伦理学四部分;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工程伦理规范,解决工程伦理问题;教学方式以重点知识讲授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特点,以职业伦理教育为重心,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考核分为五部分,即考勤、讨论、案例分析、课件、海报。《化工学院工程伦理教学大纲》经过课题组反复讨论,多次征求资深专家及学院教师的意见,日臻完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继续修订,以满足化工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工程伦理教育的需要,在修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教师们也了解了工程伦理、关注了工程伦理,提高了教师的工程伦理意识。

二、案例建设及教学

案例教学是工程伦理课程重要教学模式之一,案例的建设对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案例的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工程伦理学习氛围的营造

由于学生对于工程伦理课程不熟悉,甚至由此产生抵触情绪,本课题组采用提前要求学生收集、阅读工程伦理相关案例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提前收集、提交工程伦理相关案例并发到“微信群”中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营造了工程伦理教学氛围,收到了良好的预习效果。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工程伦理,关注了大量的工程伦理案例(如图1所示),熟悉了工程伦理案例的分析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迅速融入教师授课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整理学生的案例,掌握了学生的关注点,及时在课堂中引入学生自己提供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归宿感。

(二)精品案例库建设

教师在学生们提交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工程伦理课程案例,设置工程伦理课程案例库,案例库的建设以各领域工程建设中的具体事件为单元,重点从应用伦理的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中的各种经验教训,为学生在工作中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例(如图2所示)。案例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要选取未来可能成为世界样本的中国案例;案例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现实性;案例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主题,主题要有深度,有进行理论分析的空间和价值;案例應具有足够深入分析的信息,引导学生运用案例中的信息伦理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帮助学生把握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案例要有突出的问题意识,案例中的各方定位要清晰,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可能的角色替换或换位思考;案例的内容要能够引起讨论和争论,但应有价值引导,同时正面和反面两种案例都需涉及,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如图2所示)。

三、教学方法

化工学院工程伦理课程的内容包括工程伦理导论、伦理学、工程伦理学、化工伦理学四部分,通过这四部分完成了工程伦理“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课堂设计中在学生们预先收集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熟悉的热门话题引入工程伦理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分组讨论,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随时随机提问,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请学生们观察、发现、分析周边的伦理问题,这既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进行广泛思考,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获得同行专家的肯定(如图3所示)。

四、考核机制

工程伦理课程考核分为五部分,考勤(10%)、讨论(20%)、案例分析(30%)、课件(10%)、海报(30%)。由于学生们对本课程不了解、甚至会产生抵触,而本课程为专业硕士必修课程,因此学生们对本课程的态度比较矛盾,而本课程性质决定了考试中主观题偏多,这就对本课程的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情况,本着工程伦理最基本的原则——公平原则和工程伦理的终级测试原则——阳光测试,化工学院2019级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期末考核利用“问卷星”软件,通过将海报、课件、案例分析投放到化工学院“微信群”内,请全员老师赏析和评价(如图4所示)。一方面学生作品展示在所有老师面前,学生们增加了动力,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工程伦理理论,分析案例,进而实现了课程“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们通过赏析和评价学生们的海报、课件、案例分析作品,也了解、理解了工程伦理的思想,参与到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了全员学习工程伦理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98份问卷,占全部教师比例的77%,教师们将学生工程伦理作品按五级分制进行考核(如图5所示)。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存在的伦理意识和分析能力薄弱、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工程伦理思想普及不够等问题,以加强伦理意识和分析能力、公平考核、全员参与为主要目标,分别对工程伦理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营造工程伦理学习氛围,建立阳光考核机制,全员参与的创新教学模式,并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2019届专业硕士培养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提前收集案例、课堂讨论、完成作品、阳光测试等阶段了解、熟悉了工程伦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工程伦理的分析方法,增强了伦理意识,强化了工程伦理规范,提高了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圆满完成了工程伦理“意识、规范、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同时学院教师在教学大纲讨论,案例收集,阳光测试中也了解、理解了工程伦理的思想,进而在实践中应用工程伦理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工程伦理课程阳光考核、全员共建美丽化工的愿景。我们以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为起点,引燃师生心中“伦理”的火种,让“伦理”思想在工作、生活中生根发芽,创造良好的伦理文化,丰富工程伦理内涵,这有利于研究生的职业发展,也会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正风,丛杭青,王前.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3.

[2]章成斌.人类基因编辑研究伦理审查工作对策探讨——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在中国后的思考[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6):461-465.

[3]周志强.翟天临事件的辩证法[J].中国图书评论,2019(3):1.

[4]叶阳.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辨识——从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系列公益诉讼案展开[J].法律适用,2017(6):24-30.

[5]C. E. Harris, M. S. Pritchard, M. J. Rabins. Engineering ethics: concepts and cases[J].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09.

[6]查尔斯·E·哈里斯,等.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丛杭青,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工程人才——工程伦理教育论坛暨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5):2.

[8]胡文龙.美国工程伦理教育评价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102-107.

[9]王冬梅,王柏峰.美國工程伦理教育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40-44.

[10]李世新.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和途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0):113-114.

[11]陈万球,丁予聆.当代西方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启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1):86-91.

[12]王进,彭妤琪.工程伦理教育的中国本土化诉求[J].现代大学教育,2018(4):85-93.

[13]杨军.对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2018(12):57-58.

[14]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26-30.

[15]杨斌,张满,沈岩.推动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工程伦理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4):1-8.

[16]赵云红.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三种理性向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0):43-46.

[17]何菁,丛杭青.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创新探析[J].江苏高教,2017(6):29-33.

[18]刘建军.高职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初探——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31-134.

[19]张勇,吕慈仙.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的创新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121-126.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模式专业硕士考核机制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如何建构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当前铁路客运企业盈亏总额考核机制探析
交通运输行业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浅论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