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于教育,陪跑即是领跑
2022-02-28陈淼淼
文 | 陈淼淼
在辽宁省凤城市通远堡初级中学,冬季课间跑操,常有孩子在操场上跑着跑着就掉队了,甚至放弃。可不知道从哪天起,这个特殊的队伍再无人放弃,每个孩子都会努力坚持着跑完。原来,他们的队伍里多了一名“陪跑老师”。只见这位老师跑姿笨拙,满头大汗,却不断鼓励孩子们:“加油,坚持到底!”他,就是校长张震。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加入陪跑队伍。
这个故事,可谓是通远堡初级中学教育故事的一种隐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张震始终将自己置于教师和学生之中,在陪伴着他们成长的同时引领着他们成长……不同的是,跑操中的陪跑和领跑经常伴随着响亮的口号,而教育中的陪跑和领跑往往是默默发生、润物无声的。
陪教师一起进步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张震却说:“一批好老师,才是一所好学校。”笃信“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些好学生,一批好老师可以教出许许多多的好学生”的他,高度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这种培养过程,始终离不开他的亲身陪伴。
那年秋天,学校新入职了一位刚毕业的语文教师,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一天,张震邀请她一起听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于老师的课。课后,张震说:“我是教数学出身,在语文教学方面肯定不如你。你觉得这堂课怎么样?”这位教师说:“于老师讲得真好,我收获很多。”张震说:“有收获就好,那我们约好明天继续去听课。”第二天,两人一起听了黄老师的课;第三天,两人一起听了石老师的课……就这样,直至把全校语文老师的课都听了一遍。这位新进教师渐渐明白了校长的良苦用心,“我一定努力向这些老师学习,争取像他们一样出色。”张震笑着说:“不,你一定会超越他们的!”之后,这位教师工作热情大增,如今早已成为一名教学骨干。自此,学校新形成了一项惯例:每来一名新老师,张震都会陪着他把同一学科所有教师的课听一遍。
张震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通远堡初级中学校长
张震不仅陪教师“听课”,还陪教师“练课”。学校每学期还有一项惯例,叫“岗位大练兵”,即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以学年组为单位,通过集体教研,资深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准备一节精品课,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的各个环节,张震都身体力行:集体教研时,他总会参与各个学科中,或提出疑问,或给出建议;公开课时,他时而专注思考,时而边听边记;参与评课时,每到他发言时,开头的第一句话总是“今天,我从X老师的课堂上,又学到了……”
“仅靠学校内部交流学习、岗位练兵,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于是,张震把目光集中到了周边学校,听说哪个学校的哪科教学水平高,就自费拉着教师们去听课学习;听说哪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有特色,就亲自跑过去向对方校领导学习经验……时间久了,周边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也逐渐认识了这位经常去学习的“张校长”。
陪学生一起成长
在学生们心中,张震是“最难应付的老师”,他绝不允许学生的作业中有一点敷衍了事的迹象;在学生们心中,张震又是“最值得托付的老师”,他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近况,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他的学生说:“他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如果我们做得不够好,会觉得对不起他,没脸见他。”
距中考不足三个月,一位初三的数学教师因怀孕身体不适,医生建议停止工作,回家静养。可是孩子们正处于中考前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怎么办?这位教师哭着找到张震。虽然很为难,但张震下定决心:“老师的小家是家,我不能不管不顾;学生的大家更是家,咱也绝对耽误不得。你只管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剩下的交给我。”他决定由自己代替这位教师上课。就这样,原本每天要处理一大堆工作的他,更加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他始终认真地备课、辅导,从未耽误过一节课。一次食堂就餐,他与几位数学教师讨论问题,索性放下筷子,拿起餐巾纸便开始演算,小小的餐巾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
张震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业,还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小冬,父亲去世不久,母亲又生病住院,即将面临辍学。张震得知后,立刻寻求多方帮助,终于有社会爱心助学团体决定每月给予小冬一定生活补助。可是,经济问题解决了,生活问题却难办。由于母亲刚出院身体虚弱,小冬需要每天在家照顾。尤其是要准备每日三餐,对一个不满13岁的孩子来说太不容易。于是,学校决定让小冬每日三餐在校吃完后免费打包一份给母亲带回家。后来,小冬母亲痊愈了,亲自来到学校感谢校长:“生活让我们母子俩经受了太多困苦,是您硬帮我们走了过来。”张震总是强调:“孩子们来学校并不仅仅是来学习知识的,我们要多方面培养他们。”于是,学校每年都会有很多孩子受到表彰,接受校长亲自颁发的奖状。有“学习标兵”“纪律标兵”“文体标兵”“进步标兵”“礼貌标兵”“节约标兵”……“要擅长发现、放大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张震还鼓励孩子们亲身参与学校的建设。学校由于建校较早,校舍老旧,环境较差。但张震却对孩子们说:“我们要让这所陈旧的学校漂亮起来!”于是,孩子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着手对校园进行“美容”。如今走进校园,可以看到,一楼大厅脱落墙皮的墙体被孩子们的各式书法作品装扮,主楼梯二楼至顶楼两侧原本发黄的宣传栏现已贴满了孩子们的一幅幅精美的绘画,走廊两侧教室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五颜六色的手抄报,操场边凹凸不平的石头围墙上出现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的一幅幅壁画……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美丽校园的规划者、建设者、共享者。
陪学校一起发展
“我来这所学校,就是为学生和教师解决困难的。”学校的各项工作,张震总会与大家一起商量、探讨,广泛听取意见。
“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他要求领导班子在做任何工作时都必须以身作则,而他自己则更是率先垂范。学校倡导班主任每天早到校陪住宿生早自习,而张震永远都是最早到校的那一位;学校倡导师生爱护校园环境,大家总能看见张震不时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
张震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安全无小事”“吃饭大于天”。这两句“口头禅”,也相应地反映在他对学校安全和学生食堂的管理上。
学校通过“三个坚持”(坚持每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月开展安全演练,每学期开展安全讲座),强化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学校紧邻302国道,每到放学时候,校门口有接送学生的家长车辆,有来往穿梭的社会车辆,还有一些商贩售卖食品,非常拥挤。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后,学校立即行动起来,争取当地交通支队支持,设置减速带;在周五离校、周日返校等学生出入高峰期组织值周人员巡查;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的支持。就这样,通过多管齐下,这一安全隐患得到了较好解决。
学校在校就餐的学生有六百多名。尽管经费紧张,但学校本着“再苦不能苦学生”的理念,大力提高学生食堂用餐标准。张震在职工大会上号召全校领导、教师节约办公,避免浪费,节省经费,“把钱用在刀刃上”。“虽然是乡村学校,但我们的学生三餐菜品绝不重复且营养均衡,并且每周都会改善两次伙食。”
“陪伴”,是一个引人无限遐想的美好词语。关于“陪伴”,人们有很多经典论述,比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教师而言,对孩子的陪伴就是一种引领;于校长而言,对教师和孩子的陪伴更是一种引领。当地人说:“张震校长很平凡,平凡到可能无人知晓他的故事;张震校长很伟大,伟大到他是这个小镇上所有孩子和家长心中的灯。”是的,这盏灯,就像是师生们每天早晨去学校途中的路灯,既温暖地陪伴着你,又明亮地引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