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产赛教”深度融合提升三教改革新途径
——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2022-02-28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机电系毕长飞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机电系 毕长飞
“三教”改革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创教融合、产教融合及协同育人”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以“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抓手,对“教材、教师及教法”所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技能形成及发展、有意训练等角度来分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创促教”与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三教”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赛教内容、赛教标准及专创融合三个方面的深入交叉融合,探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新途径。
1 引言
为提升我国高职教育质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三教”改革。“三教”改革基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及多元评价,实现校企充分融合,以全面促进教法、教材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职业道德及就业质量的综合评价,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1-2]。由此可知,职业教育中“三教”改革的推行,有利于技能培养与政治教育的统一化,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进而培养出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3-4]。部分研究人员认为,“三教”改革应以“深化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作为主线[5-7]。”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重大制度创新,推动了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深化了高职教学改革,强化了高职教育影响力[8-10]。为此,高职教育工作应以“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为前提条件,以“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抓手,对“教材、教师及教法”所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技能形成及发展、有意训练等角度来分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创促教”与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三教”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探寻“创产赛教”融合推进高职机械专业“三教”改革。
当前“创产赛教”存在问题:①创新意识不足;②赛教脱离:部分院校存在学生学、老师教与比赛相脱离;③产教脱离: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大部分为理论型高学历教师为主,其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学生在教师层面接触到的行业实践创新理念较少;④学生受益面窄:现阶段部分院校对于参加技能竞赛积极性较大,但竞赛仅为院校及老师指导,缺乏企业层面的实践指导;⑤技能评价与课程评价脱离。当前省内研究集中于“赛教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单一方面研究,基本上基于调查问卷,分析高职教育中产教融合现状、学生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培养及产教融合体制,获得调研结果,并提出深度产教融合建议,但关于“创产赛教”深度融合研究不足。
虽然在考核上部分高职院校采取了过程性考核,多样化了考核方式,但仍存在课时安排、组织形式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差异,致使技能大赛的课程评价、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存在差异。目前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关注度,“创产赛教”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高值教育的发展方向。
2 以赛促教的“三教”改革理念
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国家生产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当前,技能大赛作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学生通过才加技能大赛,验证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了验证,进而推进了“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竞赛的内容是以职业标准为准绳,并且要以专业的前沿知识融入其中,技能的形成通过生产技术知识的形式使学生从中受益,通过技能知识将竞赛成果转变为教材供学生学习。不难看出,实际上“技能输出、技能再输入、技能再输出”的创产赛教的大循环的过程,这里的“技能输出”是指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大赛的形式传输给高职院校的师生;“技能再输入”是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再利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到企业在创造的过程;“技能再输出”则是指技能通过生产时间检验提升之后再通过大赛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提高。因此,职业技能大赛使企业技术人员与师生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使得高职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更贴近了行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能更大限度的利用校企共建、共享教育的成果。
3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问题
3.1 教师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有了迅猛发展,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职业院校教师的引进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第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部分是企业离职人员。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改革的意识跟不上节奏,教师的实践能力薄弱。
3.2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课程教学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填鸭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对以前用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所以导致课题效果较差,课堂缺乏新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背离。
3.3 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大部分教材存在内容比较过时,与企业实际相脱节的实际问题,同时教材的选用不合规范,缺乏“互联网+”“AR”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一体化教材,教材建设是阻碍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教材缺乏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未能及时体现企业生产实际和典型案例。纸质教材的配套资源的质量不能满足学习要求。
4 “创产赛教”促进三教改革的途径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机制。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应该依托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法改革并做进一步的调整。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两张皮”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将创产赛教深度融合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以赛促教对职业技能大赛起到导向作用。产业的不断更新交叠使得大赛的内容不断的更新,同时大赛的不断变化发展促进高职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跟随调整,因此对于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来说,以赛促教是推动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的最佳方式。
4.1 赛教标准与三教改革的关系
教育部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中提出:全国职业教育大赛设计应以专业教学标准及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要求为核心,重点对参赛者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工作质量、操作规范、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进行考察。由此可知,技能大赛为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
(1)结合技能大赛要求,将竞赛内容与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改善课程体系。
(2)通过技能大赛,将企业技术专家引入教师队伍,形成“双师型”教师团队。
(3)技能大赛的任务完成及训练过程可较好的对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进行指导。
(4)竞赛训练中的工匠精神可较好的指导职业素质提升方案的制定。
4.2 “创产赛教”推进三教改革的措施
(1)德技融合培养。以高于国家标准的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标准为特色,凝练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工匠精神,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标砖。以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在技能教育中渗入课程思政及企业文化元素。将“大国工匠”引入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工匠精神”。
(2)赛教教融合培养。构建技能大赛凭条,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内容与先进技术、行业标准对接的优势。在技能大赛中,学生组多次获奖。将竞赛成果积极转变为教学资源,并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应用,进一步深化赛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改革。
(3)专创融合培养。不断深化“三四”双创教育改革,以有效融入区域经济、深度融入专业教育、紧密融入行业企业的“三融入”为理念,构建实践、竞赛、课程、评价“四平台”。教法改革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为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素质人才,实现企业生产与教学过程的对接,基于传统课程,实施面向企业实际生产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共同培养举措。改革的内容和举措有如下内容:立足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融合X证书,强化专业本位课程建设,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及CAD》,传统手工制图与CAD相结合;《机械设计基础》,着重讲述机械结构与零件;《金属工艺学》,着重介绍材料的性质与新型材料的功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选择新型材料。在授课的同时要转变思路,贯通培养方案与“X”证书,加强机制专业课程建设,比如《机械制造技术》,引入企业典型案例及企业元素,丰富教学资源库;《液压与气压传动》除了要采用气液传统的控制技术之外,要推进与 PLC 控制融合,实现控制方式的集成化;《数控编程与加工》,将传统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相结合,将数控车铣与多轴加工相融通,实现数控操作通识化,实现 X 证书与课程融合,授课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大部分在现场教学,增加立体感,提升教学效果。以专业兴趣小组为主体,依托创新工作室,开展社会服务 在专业兴趣小组技术攻关的前提下,引入企业元素,校企共建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工工作室的基础上,培养教师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服务。
5 结束语
通过“创产赛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创新评价与结果导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强化了教学方法研究,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潜力,实现了学生德技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