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22-12-19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吴树燕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 吴树燕
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好服务于专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提升,本课程以“知—行”为主线进行模块式教学。在走近音乐、感受音乐、践行音乐的过程中倡导“知、行、合、一”,实现了音乐能力训练与专业技能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作品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特色属性,结合时代热点、提升审美品位,实现职业能力、音乐能力、思政素养同向同行,完成协同发展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文化传承”、“职业精神”、“应用型人才”“职业需求”、“实践能力”、“产学研用”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呼吁各学科的教学改革[1]。公共音乐是面向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美育课程,重要性不可忽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3]”。《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4]。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融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等等文件的出台都指向学科综合、实践能力、整合创新等基本理念[5]。基于此,本研究立足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试图探索兼具学科特点、专业特色、一品一域、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现代技术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教学模式,以期对同类高校、同类课程提供借鉴。
1 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
1.1 课程性质
目前,高职公共音乐课程设置呈现多样化,如“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生音乐修养”、“音乐鉴赏”、“音乐艺术鉴赏”、“走进音乐”、“音乐欣赏入门”、“聆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等,教学内容以中西方音乐的欣赏或鉴赏为主,作品大同小异,理论性较强,缺乏与时俱进的新作品。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结束后遗忘比例很高。教材与学生未来岗位需求脱节,目前的教材中缺乏契合岗位需求的内容,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很少会再利用。另外,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丰富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缺乏时代气息,急需活力和创造性,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的公共音乐课程难以满足21世纪大学生的需求,对于非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只是过客。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将课程定名为“大学音乐”,这是一门区别于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面向高职院校所有非音乐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指定选修课。教学内容涉及基本乐理常识、基本鉴赏知识、声乐知识、器乐知识、中国音乐鉴赏、西方音乐鉴赏。广义上来说,还涉及到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世界音乐文化、交叉学科知识等。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课程内容模块化,学习过程任务化,学习成果项目化,突出中国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理论内容实践化,采用小组协作、任务驱动,欣赏体验式、自主研究式、实践活动式教学方法,融合现代教学技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其成为大学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最为生动、丰富、实用的课程。因此,本课程性质有如下特点:①“理论+实践”综合交叉式的多元型课程;②以音乐知识为基础,结合自身专业进行“音乐+X”创造性活动的适应型课程(一班一品);③培养未来具有学科综合能力、高尚教育情怀、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型课程。
1.2 研究对象
根据上述性质,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如下:①研究音乐的基础知识、鉴赏知识,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审美能力;②研究赏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提高音乐感受力、音乐鉴赏力;③研究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创新,提升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④研究挖掘音乐课程“文化传承”、“立德树人”的内在潜力。
2 “音乐+”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模式既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承上启下的中介,它对教学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中思考教学活动,同时又为教学实践提供操作程序和策略,因而现代教学模式的结构通常由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操作程序及策略、教学方式与评估五部分组成[6]。
2.1 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用来设计课程、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范式,类似于教学设计,包含了教学理论、方法、程序、内容。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产生了一系列教学模式,如支架式教学(进入情境—搭建支架、引导探索—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随机进入式学习(呈现教学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反对传统教学中的机械客观主义,主张知识是在主体与环境、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同时,知识不是绝对的和中立的,知识是相对的和蕴涵了主体的价值观的[7],肯定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本课程的基本思路是:以“知—行”为主线进行模块式教学。在走近音乐、感受音乐、践行音乐的过程中实施“知、行、合、一”教学流程,实现音乐能力与专业技能协同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特色属性,体现“三个渗入”,将审美品味与批判精神渗入“知”乐中;将审美修养与传承意识渗入“走近民歌,传中国乡土;感受民乐,承民族华音;沉浸歌舞,品民族风情;聆观综乐,扬中华瑰宝”等“赏”乐中;将审美能力与学科综合、创造力培养渗入“选配中国民间音乐、创编中国民间音乐”等“行”乐中。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热点、提升审美品位,实现职业能力、音乐能力、思政素养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2.2 教学目标
大学音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对有音乐艺术有更广泛、更全面的了解,开阔艺术视野,掌握音乐技能,提升音乐素养,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可持续发展及终身学习的基础。
(1)素质目标。学生在赏析中外经典作品过程中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了全面和谐发展。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中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概况和风格特征;了解代表作曲家及其创作思想、艺术成就、历史贡献以及音乐鉴赏有关的理论知识;赏析古今中外经典声乐、器乐作品。
(3)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简谱、五线谱的识唱;能够学会初步鉴赏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听赏感受;能够将音乐与自身专业(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相结合,互鉴互促、学科综合,发挥创造力。
2.3 教学模块
面向全校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公共音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音乐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相融合的方法,实施有效的艺术渗透。根据不同学科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1)“三美一体”课程总体框架。根据音乐审美规律,将大学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建立三大模块十三大项目(图1)。每个模块独树一帜、思政鲜明,包括培养审美品味、传承中国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生在完成各项目的过程中,形成“基础—强化—拓展”的知识获取模式。
图1
(2)建构“音乐+X”美育融合体系。进行跨学科美育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享受学科、体验职业、传承文化,尝试创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个性化“私人定制”,不同专业、甚至同专业不同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都带有自己的个人印记,因为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家乡“乐”土、不一样的个人“乐”历、不一样的专业“乐”知。因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同时又能挖掘本学科的美育资源,在学科融合中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创新思维,并为今后的职业岗位积累创新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提升了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图2
图3
(3)确立“知行合一”国乐传承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突显中国音乐鉴赏,以中国民间音乐鉴赏为核心内容,以“感受、鉴赏、表现、创造中国民间音乐”为主线,将中国音乐模块进行结构重组、优化设计。通过欣赏、比较、小组讨论,启示学生的审美与理解能力,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从“知”中国音乐到“行”中国音乐,学生不仅在文化内涵、音乐特色、地域风格等方面获得理性认识,同时在艺术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传承与创造本民族文化的使命。在课堂上,学生提升了对多种艺术形式及其背景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了对艺术作品和审美文化现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阐释,深化了对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与信仰特色的认识,渗透知行合一的理念。
2.4 教学策略
(1)构建个性化“参与—体验”式情感模式。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存在差异,课堂教学中采用个性化分组、多样化参与,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创编中国民间音乐”中学生分成民歌组、民乐组和综合组,运用迷你钢琴APP、吉他及口琴或小打击乐器进行个性化创编,多样化的成果展示,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音乐鉴赏中,仅通过聆听音乐、观看视频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遗忘,个性化的参与互动、演绎体验遵循了音乐学习规律,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实施“知行合一”四步鉴赏教学。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及职业能力,依据高职生音乐审美发展特征,实施“知行合一”四步鉴赏教学。①“知”:知识感知阶段,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课前自主学习,了解基础知识;课中鉴赏感知、分组探究,激发兴趣,培养信息素养。②“行”:知识内化的阶段,理性认识到实践。课中在头脑风暴、小组合作、参与互动、情感体验等环节中践行所学知识,提升职业能力。③“合”:知识的升华阶段。课中学科综合、合作思考,培育学生创新意识。④“一”:知识的延伸阶段。课中师生演绎、课后拓展学习,进行传承实践与知识延展,增强合作能力,培育传承意识。
图4
每堂课的设计都围绕“知行合一”四环节进行,例如《中国汉族民歌》设计为“知民歌—赏民歌—唱民歌—思民歌”;《中国合奏器乐》设计为“知民乐—赏民乐—奏民乐—承民乐”;《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设计为“知民风—赏风情—品乡音—承文化”;《中国戏曲音乐》设计为“知国风—品国情—行国粹—承国音”;《创编中国音乐》设计为“探秘国乐—花样创编—综合演绎—一脉相承”。学生在对中国音乐的理性与感性双重认识的基础上深化了知识,提升了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培养了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2.5 弹性评价
弹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多维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多维表征,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1)弹性教学。弹性教学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弹性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不同、个性差异,教师设置多元化习题、多样化训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作业,尊重个性,关注差异。
(3)弹性评价。采用平时实践(个人发言、小组研讨、成果展示、综合演绎)与期末论文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的评价。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弹性考试,重视自我评价。
可见,弹性教学方式及评估应证了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8]。
2.6 教学创新
(1)融入“三语”理念。创造性地融入“三语”(地方音乐语言、家乡音乐语言、学科语言)教学理念,结合地方文化,进行非遗保护;关注家乡文化,学唱家乡的歌;根据城乡条件,利用学科思维,培养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培育传承意识。
(2)建设“音乐+”资源。注重“音乐+”学科综合创新,将音乐与语文等小学教育学科相结合进行音乐实践,如配乐;在教学平台中建设“音乐+”资源供学生学习,如音乐+数学、音乐+语文、音乐+英语、音乐+体育等,引导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职业素养。
(3)弘扬“知行合一”精神。在职业能力、音乐能力及思政素养方面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同向同行;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知行合一”实践精神;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知行合一”四步鉴赏教学,个性化学习,创新课堂。
3 结束语
高职“音乐+”课程响应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岗位技能需求,遵循“职业能力、音乐能力、思政素养协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在音乐感受、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表现、创造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承意识、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具有理论性、实用性、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立足于学科知识的最优化组合,服务于多专业的岗位需求,力求各学科综合育人,是音乐文化知识的整合,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以现代教育理论及学科性质为依据,教学内容模块设计突出了“三美一体”“音乐+X”“参与—体验”“知行合一”等发展个性与能力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一校一品、一班一品,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整体认识,提升了音乐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