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生态优势 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以清流县为例
2022-02-28邹玉峰
□邹玉峰
(清流县统计局,福建 三明 365300)
推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清流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以现代特色农业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发展旅游新业态,逐步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农旅融合”“农旅双赢”的局面已初步显现。
1 农旅融合的优势
1.1 生态资源独具特色
初步统计,清流县境内的旅游资源实体108 处,其中优良级实体13 处,普通级95 处,涵盖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八大类,门类齐全,组合度高,独具特色。可以概括为“一峡”(龙津峡)、“一湖”(沙芜九龙湖)、“一洞”“沙芜九龙洞群”、“二泉”(嵩口温泉群,李家、林畲冷泉)、“三山”(灵台山、北斗山、大丰山)、“四景”(桂花文化园、赖坊古民居、毛泽东旧居、滕头园林)。其中,嵩口的天芳悦潭旅游度假区年均接待游客达18 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创收2 000 万元以上。
1.2 现代农业发展迅速
清流县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了花卉苗木、茶产业、果蔬产业、油茶产业和畜牧水产业等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强化对农业观光项目的培育,涌现了桂花文化园、樱花园、生态茶园、兰花园、鲜花采摘园等数十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基地,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3 品牌创建取得突破
近年来,清流县培育和打造了许多国字号品牌,先后获得“中国桂花之乡”“中国罗汉松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绿化苗木之乡”“全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自驾车旅游百大目的地”“中国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等荣誉称号,清流温泉荣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天芳悦潭生态旅游区、林畲中华桂花文化园分别获得国家4A 级、3A 级景区称号,赖坊乡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农产品“清流溪鱼”“清流黄羊”“清流豆腐皮”“清流雪薯”“赖坊花生”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1.4 农旅综合效益提高
农旅融合发展,有效拓展了“三农”空间,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农村餐饮、住宿、农业的经营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同时,带动了茶叶、花生、油茶等一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中,赖坊乡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每年接待三明、福州、厦门、赣州等地游客20 000 多人次,增加劳动就业200 人,实现旅游创收1 000 万元以上。
2 农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清流县农旅融合发展刚起步,现有的生态农业景观资源优势还未能完全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在开发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提升,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突出问题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2.1 农旅融合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清流县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比较普遍,推出的旅游项目大多是以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策划、包装,项目功能单一,乡土气息不浓,特色不够鲜明。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上,发掘传承力度不够,能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的项目不足,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2.2 基础配套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游客前往乡村旅游,更多是放下紧张的工作生活,步入一种宁静和休闲的环境中,领略乡村生活的独有情趣。目前,清流县旅游业尚未形成规模,现有基础配套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缺乏专业旅游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从业人员。目前,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处于政府的引导与农户自主经营中,在旅游的市场规模、客源类型、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专业调研方面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目前,清流县仅有5 家旅行社且全部在城区,有导游资格的人员也集中在城区,乡村导游几乎为零。
二是与旅游发展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不足。目前,清流县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但现代农业和旅游开发经营者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停车场、厕所、道路、电力、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旅游商品开发滞后
旅游商品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近年来,清流县先后推出了“嵩溪豆腐皮”“九龙湖鱼干”“赖坊花生”“七星岩羊肉”等旅游商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旅游商品种类单一。目前出售的旅游商品种类单调且设计包装老旧,旅游者到外地旅游经常会购买当地的特有物品馈赠亲朋好友,作为礼品包装精美就相当重要[1],老旧且没有特色的包装很难引起游客的购物欲望。
二是旅游商品深加工不够。出售的商品往往只是对原材料进行一些简单加工,在产品的精致细节和完美程度上还有较大的不足,使人容易产生劣质产品的感觉,对游客无吸引力。
3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中央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2],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关键要在“资源”上做文章,在“融合”上下工夫,把生态农业资源变成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竞争新优势,实现旅游发展新突破。
3.1 注重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思路
以全新的规划理念,科学编制农旅融合发展规划,高、精、准做好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指导产业有序、高效、健康发展。
一是明确目标定位。依托当地良好生态农业基础,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特色、强化协作,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总体原则,按照“以旅游城市为龙头、温泉和山水园林为特色、客家文化为灵魂”的发展思路,着力建设核心景区,创建特色品牌,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将清流逐步打造成为三明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集山地休闲、生态体验、养生康体、红色旅游、客家民俗、宗教朝圣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是科学规划布局。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和民俗风情,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发展布局。具体可以布局为“一心、五区”。“一心”是指县城区,将城区打造成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五区”是指东北部以毛泽东旧居、中华桂花文化园和万亩生态茶园为基础,重点规划为红色文化旅游区;中部以温泉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奇峰北斗山、鲜切花和兰花基地为基础,重点规划为温泉养生旅游区;东南部以九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山胜景大丰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赖安(武)村和千亩樱花基地为基础,重点规划为闽之源文化旅游区;南部以万亩绿化苗木基地—滕头园林和鲜水冷泉为基础,重点规划为休闲度假旅游区;西部以客家祖山、佛教圣地——灵台山和千亩葡萄园、猕猴桃园为基础,重点规划为客家朝圣旅游区。
三是合力统筹推进。规划一经确定,产业发展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要充分整合农业、水利、林业、交通、住建、国土、环保等项目资源,集中精力办大事,千方百计办成事,形成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局面。要打破景区、城乡、行业界限,引导产业向农旅景区集中,鼓励农旅产业经营者资源共享,合力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3.2 注重优势发挥,实现融合发展
突出生态、文化优势,找准农旅融合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打造独特的生态养生新型业态。
一是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融合。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丰富瓜果种植品种,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农家的果品品尝等旅游消费。发展做大花卉苗木观赏产业,把种植区景观化、园林化,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景观。推进生态渔业养殖与旅游有机融合,以嵩口沧龙循环流水渔业养殖和九龙湖库区生态渔业养殖为特色,丰富水产养殖品种,开发渔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水乡渔村、渔家乐示范点。
二是促进乡村景观与旅游融合。结合美丽乡村综合整治,以最大限度保留或恢复村落自然形态为原则,从田园风景、建筑格调、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景观与建筑改造,整合乡村空间与产业功能,把乡村变成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景区;把农家庭院变成市民休闲的“农家乐园”和可住可租的旅店;把农业产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让农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中来,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
三是促进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从服务农旅融合发展出发,以县文化创意中心为平台,以本县文化人士为主,借用名人、专家、教授的智力,组建地域文化研究协会[3],着重开展以狐狸洞为代表的闽之源文化研究工作,以赖坊古民居、东坑古村落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研究和挖掘工作,以灵台山客家文化园定光古佛和欧阳真仙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挖掘工作,以“十番锣鼓”“五金魁”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抢救、整理工作,收集、整理出一批优秀地域文化成果,加速研究成果向旅游产业转化运用。同时,认真研究与景区、景点深度结合的花文化、树文化、山水文化、田园文化,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3 注重项目运作,打造示范名片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策划一批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通过项目的聚集带动,推进旅游业态多元发展。
一是主动谋划项目。谋划一批支撑性强、影响面广的重大旅游项目。同时,邀请名家和大师深入思考和挖掘本地潜在的旅游资源和“卖点”,对每一个项目的项目简介、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项目建议书等内容进行系统的策划包装,增强项目的可操作性和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着力招商引资。采取以会招商、网上招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手段,主动对接国内知名的旅游大企业、大投资商,盯紧不放,重点跟进,确实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战略的旅游企业运作农旅产业发展项目,发挥其品牌、规模和示范带动效应。
三是打造旅游名片。以“太极水城、养生福地”为旅游主打文化品牌,以中华桂花文化园、天芳悦潭度假区、九龙湖风景名胜区、赖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台山中华客家祖山文化园为主,通过包装宣传、景点完善、景区升级,使之成为清流县5 个靓丽的旅游名片。要采取“品牌共创、成果共享”的方式,打造一批国家3A、4A、5A 级景区。同时,进一步抓好生态建设,全面营造“天蓝、山清、水绿、地净、气爽”的优美环境,充分展现清流生态之美、环境之美、和谐之美。
3.4 注重创新驱动,开发创意产品
以积极培育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消费热点、新发展方式、新商业模式为重点,推进旅游创新转变。
一是开发特色产品。依托丰富的农旅资源、深厚的农耕文化、多样的生态类型和活跃的农业经济,开发创意服务项目、休闲体验项目和创意农业精品[4]。比如,新鲜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制作传统工具、民间舞蹈、水乡旅游、特色客家美食等。同时,做好旅游商品的包装与宣传工作,推进旅游与农业产品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展。
二是创新营销方式。在市场发展初期,综合利用营销方法尤为重要[5]。把宣传推介作为做大做强农旅发展的重要手段,借鉴婺源“梦里老家”、大田县济阳“灵动济阳”宣传口号效果,通过开展有奖征集活动,在原有“太极之城、大美清流”“温泉之乡,度假胜地”的基础上,推出更有新意的形象口号。推行“互联网+农业+旅游”发展在线旅游,推出“清流旅游”手机客户端,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加大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提升清流旅游的知名度。
3.5 注重机制保障,增强发展动力
立足保障机制的构建,加大对农旅融合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一是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制。坚持把农旅融合发展作为政府中心工作之一,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落实,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立可持续的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农旅融合发展的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民办旅游的多元投入机制。建议政府加大引导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农旅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宣传推介、政策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旅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尝试推出旅游企业“旅游贷”项目,推行景区经营权、门票收益抵押融资,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
三是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三明学院等院校的联系,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宣传、策划、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尤其要大力培养农村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遗项目传承人,鼓励和扶持其融入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乡村旅游规划水平和策划能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