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对策

2022-02-28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徐 静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提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必须建立科学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及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作用”[1]。

一、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既是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机制。

(一)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共同承担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3]。具体来说,思政课程强调德育第一,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注重知识传播的价值取向,提出应制定与学科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概而言之,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推进立德树人,其作用亦不容忽视课程思政的微循环效果,如果仅仅依靠“孤岛式”的思想政治课,较难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有助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优化创新课程体系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将互联网思维注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工作方式,不仅可以“直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手段”[4]和课程教育资源,透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为提高育人工作实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使各种课程要素的配置更加科学,课程设置的逻辑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有助于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体系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三)有助于促进学科间的互动与融合,拓宽学科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较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育人理念的引导下,通过系统化地加快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各类课程协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要素联系起来,既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互动与融合,“成为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间沟通的桥梁”[6],又可以丰富且拓宽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变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各学科的内容更加深入且更具有广度。概而言之,凝聚各学科德育的教育合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形成全员和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

(四)有助于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思想政治的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不仅要具备正确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需密切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个人需求,主动采取积极引导和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感染和教化学生,以必要的纪律教育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课堂氛围更加平易近人,使德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二、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困境

诚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取得一定的突破,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阻滞因素。主要存在着教师思政素养与能力欠缺、教学体制和机制不健全、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缺乏协调、思政元素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准确等问题。

(一)教师思政素养与能力欠缺

具体来说,由于一些专业课教师对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资源缺乏认识,往往坚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以为然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推给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思政课被歪曲和误解。同时,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虽具有课程思政意识,但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并受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限制,课程思政目标制定能力不足,未能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资源,导致协同育人实践活动屡屡受阻和思政育人效果不尽人意。

(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高校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存在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之间相互掣肘、知识体系“碎片化”和“分散化”等难题。

具体来说,一些高校招聘教师仍较注重教师的科研和学科带头人的能力,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关注度不够。在教师入职后,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师德要求,忽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系统化、形成性的培养和考核。同时,由于缺乏协作、激励和评价机制,三类课堂之间存在明显的藩篱和壁垒,常常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和局面。一些高校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临着多重压力和负担,更加侧重讲授本专业课程的知识及自身的科研成果。同时,在课程评价方面,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过于抽象和模糊、缺乏科学性和具体化,评价内容相对简单,评价指标的滥用和方法过于量化,对育人的实际效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和削弱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三)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缺乏协调

近年来,我国高校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加快构建“大思政”格局,但由于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健全,从总体来看协同效应不足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存在着专业课与思政课结合开发的内容固化不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

具体来说,思政课程所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缺乏协调,虽然四门基础理论课相对独立,但因缺乏协同性而导致不能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供平台。同时,由于高校内部泾渭分明的分工机制,缺乏思想政治系统考核的刚性要求,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都未经过课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系统培训,存在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较为隐蔽的思政元素无法深入挖掘等问题。概而言之,“学科精细化导致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场域严重缺失”[8]。同时,不同教育主体手中虽有课程思政资源,但仅仅是根据自身的理解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知识点的重复或遗漏,以及各门课程的思政资源的浪费。

(四)思政元素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准确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度,但目前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认识与挖掘还不够准确。具体来说,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等课程缺乏配套性和时效性的思政课程教学教材,教师容易把思政元素泛化理解,将其扩展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导致教师不会讲、不敢讲,不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由于教师对思政元素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准确,片面地把思政元素等同于国家政策,随机选择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结合,强行碎片的植入模式让学生感到僵硬凌乱,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三、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对策

在当前积极探索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才能超越“孤岛式”的思政课程和克服“两张皮”现象,实现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与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各类课程教师都必须挑起“思政担”,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文化素养,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更新教育理念,担任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不断深入学习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并且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够从多个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融入不同的课程体系中。更为重要的是,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作为自己职责本分,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二,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在钻研本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并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并科学掌握课程思政教学固有的内在客观规律和特点。在各个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自觉地找寻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将思政元素和素材纳入专业课程大纲,科学规划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比例和结构。

第三,要与思政课教师增强亲密互动,形成协同育人意识,并“根据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10]“联合行动打好组合拳”,形成“大思政”格局,实现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最佳效果。

(二)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改革所涉及的问题和内容众多且复杂”[11],这就要求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完善和优化教育制度顶层设计,构建一个完整且系统的领导、管理、执行、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形成“一体两翼”的学科育人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各级各类高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完善课程思政平台建设。第一,高校管理主体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管理理念,加强对教师的专题培训与研修,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学支持。

第二,切实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地缘特色,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地制定和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在组织新教师培训时,需增加课程思政方面的相关培训内容,可以采用观看课程思政示范课、开展教学研讨等形式,并根据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第三,把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与质量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以大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指标的动态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方面的业绩、课外辅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成效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从而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第四,建立与考评结果相配套的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突出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中予以倾斜,反之,对教师出现的失责问题予以追究。

第五,“创建高校课程育人巡视制度”[12],健全课程育人信息反馈及联动协同机制,引入校外第三方督导员参与,在确保评价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推进专业教师调整、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能够更好地挖掘思政元素,进而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三)健全责任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专业课程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饱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的思政元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机制。

具体来说,高校要自始至终地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把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内在协调性,统筹和协调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的资源和关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和学院。要深化课程教学和育人管理改革,并优化课程育人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能,促进课程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教务部门应充分发挥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作用,做好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协调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课程标准中,建立专业课与思政课程之间定期互动交流制度,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要继续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整合全校的课程、人力及物力资源,搭建协作联动育人平台,加强抽查和督导工作,让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过程和环节中得到落实,使思政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各学院也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择优评选出最适合思政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课程。各专业课教师应在分工协作育人机制的建设和运行中承担各自的责任,“在厘清专业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并挖掘其中所涵盖的思政教育资源”[13],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德育工作的交流,定期协同备课,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此外,还要拓展校外的人力资源协同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如吸引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模范代表和榜样人物走进校园,发挥其示范带动的作用。

(四)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肩负着德育责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有待开发的思政元素”[14],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和优势,有的放矢地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15],让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

第一,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增强专业课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其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对本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政要素和功能进行系统梳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载体,优化教学手段。推进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总要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各专业、年级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和相匹配性的价值引领、感染和熏陶。例如,就理工类医学专业而言,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课,在实际教学中都需要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就偏人文性的学科而言,需要抓住其独有的特征和专业特色进行深入分析,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第二,将思政元素与综合理论素养课相结合,可以通过教材改编、重建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等多种形式进行重构,挖掘和提炼各类知识和技能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多层面的育人价值,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有温度,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