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策略探究

2022-02-28王欣蕊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认同感培育法治

康 晨,王欣蕊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法治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体的法治实践过程中,具体囊括关于法治的一系列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发挥着教化、引领、规范与整合的作用,可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必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2]。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力军。大学生对法治文化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关乎我国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可以说,法治观念是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广大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既体现出高校的社会职能,也有助于校园稳定和法治国家建设。

一、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参与者和未来接班人,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既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

(一)增强学生法治素养的必然要求

法治文化认同感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们内心对法治的认识与情感,为建设法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培育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前提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法治素养[3]。法治观念来源于思想领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树立法治观念的实质在于将法律制度和民众的内化建立密切联系。法治教育是强化学生法治观念、深化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主要途径,而大学阶段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时期。高校培养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是增强其法治素养的必然要求。高校实施形式多样的法律教育与价值传递,可以引导大学生将法治观念注入价值体系与认知体系,并内化于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中,进而使法治观念上升为法治素养并落实到实际行为中。

(二)提升国家认同感的现实需求

作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学生理应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作为公民意识重要表现之一的法治理念可为法治进程的推进提供强大支撑。公民只有依靠国家才能生存,公民意识的形成也应以国家认同为基础,而这种认同感彰显出公民对国家最基本的态度,其核心是对国家文化、历史与民族的认同。对于中国公民而言,国家认同感与公民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在于是否传承了家国情怀[4],这是建构国家认同最牢固的价值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认同是凝聚民心、政治引导和社会动员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要想增强公民意识,各主体就应引导公民积极接受宪法等法律的教育。因此,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是提升国家认同感的现实需求。

(三)精准开展法治教育的实践要求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是精准开展法治教育的实践要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法治观念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质。从主体视角来看,广大高校应从大学生情感与认知角度进一步明确法治观念并融入其意志中;从客体视角来看,将大学生法治观念作为教育内容需要更加精准的模式和更加规范的措施。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体现出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即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要充分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以讲道理为主的传统显性思政教育与新时代以文化人为特色的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在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贯穿培育其法治文化认同感的全过程,力争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实现理念契合与法治理念的共生,达到知情意合一的效果,精准构建培育法治文化认同感的新格局[5]。

二、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面临的困境

当前,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仍面临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知模糊、法治意识较为薄弱、法治思维有待巩固完善、法治信仰尚需更加坚定四个方面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知模糊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对“法治文化”概念的把握比较狭隘,尚未深入、全面地了解其内涵和要义。部分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知仅拘泥于中国法治文化,缺乏辩证思维和国际视野,同时并未对中国法治文化形成清晰的认知,因而明确的法治责任意识也就无从谈起。部分大学生认为对法治文化的认知关键在高校和社会,造成学生意识不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积极承担责任更无从谈起。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法治文化的主动性,甚至从所学专业中人为地割裂法治文化,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学习法治文化,削弱了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感,并且部分大学生不熟悉法律条文,在实践中常出现权利义务不统一的问题,公民意识欠缺、缺乏社会责任感、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方法不恰当,容易出现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较为薄弱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参与非法借贷、参与传销组织、学术不端等违法违纪问题频发。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较为薄弱。所谓法治意识,是指主体在与涉法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法的认识,体现出主体对法律事实的分析、判断与评价,强调主体对法的敬畏。然而,受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市场经济的逐利思想等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中盛行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过分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法律法规学习,特别是对与眼前利益关系不密切的法规更是漠不关心[6]。诸多高校法律专业全面、系统构建了法学课程体系,而非法律专业设置的法律公共课设计缺乏系统性,大多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导致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学习的法律知识比较零碎,制约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有待巩固完善

法治思维是指主体运用有关法治的理念和规则意识来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法,是法律意识向高层次发展的体现。大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感取决于其法治思维是否具备一贯性和自觉性。虽然诸多大学生养成了法治思维,偶尔也会自觉运用规则意识明辨是非,但从整体来看,该群体的法治思维有待巩固完善。究其原因,部分高校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主要依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真正涉及的法律内容比较浅显,以法律基础知识讲解为主,大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忽视法律实践,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养成缜密的法治思维[7]。

(四)大学生法治信仰尚需更加坚定

法治信仰来源于主体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逐步升华为对法治的信服与推崇,并在分析和处理法律问题时,自觉将其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总体上看,大学生已对法治具有基本认知,明确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然而,仍然有部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不够具体、全面,也未能在内心切实树立起法治的权威,在实际生活中也尚未做到自觉运用法律,遇事容易失去理智、以身试法,或者委曲求全以调解的方式忍气吞声,鲜少借助法律诉讼方式予以解决[8]。

三、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大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应该聚焦课程主渠道,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拓展法治文化育人空间,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实践。

(一)聚焦课程主渠道,深化大学生法治文化认知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最重要的是聚焦课程主渠道,不断深化大学生法治文化认知。第一,为了讲好法律法规,讲好法治,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读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法律运用案例,打造生动严谨的教学课堂。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回应大学生关心的法律问题,在敏锐思考法律热点问题的同时,构建适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话语体系,形成鲜明的话语特色;要不断创新法律教学模式,灵活借助生动鲜活的视频、幽默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案例宣传法治文化。同时,思政课教师要适当补充法律教学内容,密切关注时代发展,及时掌握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大学生实际需要,及时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适合其年龄与需求的教育内容[9]。

第二,高校要下大力气将通识性法治教育课程办成精品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主办、教务处、法学院等有关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协办,以落实课程管理和教学责任方。一方面,高校要以法治教学专题为模块,科学制定总体的课程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要结合本校专业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特色通识课。此外,高校要从纵向上综合考虑和深入调研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阶段的法治教育,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一体化发展。高校还要定期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活动,既可以在校内定期组织法律咨询、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法治征文比赛,以及观看《法治进行时》《道德与法治》《拍案说法》《今日说法》与《天网》等知名法治类电视节目等活动,也可以组织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法治社会调查,或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旁听司法活动、案件审理等,使大学生自觉从法律视角分析问题,以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将法治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

(二)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校,将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等法治精神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第一,高校党政领导与主要管理者要进一步凝聚法治共识,增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不断引领广大教职工将法治观念和思维贯穿学校治理、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主动创造机会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中来,逐渐养成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增强其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同时,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例如,高校要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宪法日和国防教育日等不断丰富法治教育的活动内容;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园、法治主题雕塑与法治文化长廊等途径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组织大学生参与角色体验,依托班纪班规制定、模拟法庭和矛盾调解员的设立等举措引导大学生真正进入到法治角色中,不断追求公正公平的法律价值,逐渐树立科学的法治观念,形成法律信仰。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打造优质的线上法治课堂,进一步扩大法治课堂的影响力与受众面。一方面,高校要在共建共享的同时,强化政治思想性,运用短视频、图解和动画等形式讲好法治故事,在向大学生宣传和解读法律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法治正能量。另一方面,高校要下大力气织密同频共振的法治育人网,积极组建互联网宣传和评论队伍,使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高效结合;探索建设线上法治教育中心,积极研发广大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的精品资源。

(三)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拓展法治文化育人空间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必须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拓展法治文化育人空间。这就需要高校下大力气整合高校自身、家庭与社会的各类法治教育资源,凝聚强大的教育合力。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法治教育的主导性作用,积极搭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互动平台以保持紧密联系,便于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高校既要督促家长带头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树立法治理念,将法治规范奉为自身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为大学生学法守法树立表率,以榜样力量影响子女,也要引导家长积极配合高校,及时与教师沟通,促进高校法治文化教育向学生家庭的延伸。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使其学会借助法律武器维护并行使自身权利;教导大学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使其在积极的法治实践中由衷地产生对法治的敬畏之情。同时,家长要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其思想道德境界,并在品德教育过程中突出法治价值和伦理道德的融通,以道德教化引导学生养成规则意识,树立法治信仰,为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文化认同感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高校应积极联合相关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责任,促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高校法治教育,并采取现身说法、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同时,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对法治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并借助动漫、宣传片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对于热点法治事件,高校要抓好舆论引导,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学者从法治视角,采取新闻评论的形式科学分析热点事件,在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过程中深刻领悟法治价值,促使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观贯穿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全过程。

(四)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深化法治文化认同感

高校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要在线下和线上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深化法治文化认同感。第一,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法治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文化认同感必须密切结合社会实践。因此,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法治,以法治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面临的维权需要。高校既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维权实践,不断积累处理纠纷的经验,增强维权能力,也要鼓励大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服务广大师生、回报社会。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助力大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纠纷,使其意识到法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采取法治方式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如此一来,既能提升大学生的依法维权能力与法治思辨能力,也能深化学生对法治价值和法治文化的理性认知,促使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越来越坚定,最终形成对法治文化认同的价值共识。

第二,新时代高校要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在培育大学生法治文化认同感的过程中发挥网络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拓展高校法治育人的新途径,进一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以法治文化教育大学生[10]。一方面,高校要借助普法网站和“学习强国”等在线教育平台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参与网络法治微实践,选择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法治文化主题,采用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网络话语,积极开展有关法治文化的微电影或微视频创作,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线上法治文化交流,从而在网络实践中不断改正错误的网络行为意识,最终在自我网络体验中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法治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认同感培育法治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