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工思路

2022-02-28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闭环流动网格

亮点:创新流动党员双向协同管理激发队伍活力

发布者:宁波市象山县委组织部

举措:

象山县聚焦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作用难发挥、表现难评价、管理难长效”等老大难问题,探索开发流动党员管理系统,创新双向协同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有家有作为。

重构组织架构体系,变“两不管”为“两地管”。针对“属地管不到、驻地管不了”难题,建立流出流入两地双向协同管理体系,构建1个县管理服务中心、18个镇服务站、400余个村(社、企业)服务点的县镇村三级管理架构,创设本地流出、外地流入、本地驻外地和外地驻本地等四类流动党组织,有效推动“以外管外、以外治外、以外服外”,实现“离乡不离党”。

重塑闭环管理流程,变“松散型”为“紧密型”。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全链条打通排查、入库、分类、管理、考评、处置等6个关键环节,建立流动“地点+时间+频率”分类体系,细分短期、高频、长期、境外和待吸收发展等5类,实行差异化管理,并建立“共性+个性+红线”指标体系,制定11 项配套制度,实行日常动态排名、年底综合考评,实现“流动不流失”。

重整治理应用场景,变“纸上管”为“掌上治”。设计开发流动党员管理系统,横向打通流出流入两地、纵向贯通县镇村三级,多维共享流出党组织、流出原因、流出日期等23 个要素信息,实时监测流动提醒、组织生活、党费缴纳等数据,实现全天候监管。2021年12月纳为“浙里红色根脉强基系统”子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共排摸登记流出党员967名、流入党员360名,流动党员党内活动参与率提升近50%。

重建作用发挥机制,变“异乡人”为“一家人”。依托“乡音驿站”等载体,组织流动党员说民生难事、办关键小事,解决难题诉求359 件,化解矛盾纠纷171 起。开展“乡情招商”,聘请92名流动党员担任镇乡(街道)“招商大使”,通过党员联老乡、老乡带项目。依托社区共治理事会等平台,吸纳流动党员并设岗定责,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涌现出“党员巷长”“和事佬”等服务品牌,深化“乡邻协助”惠民生。

亮点:在职党员争当“党员好邻居”

发布者:湖州市吴兴区直机关工委

举措:

今年以来,吴兴区以现代社区建设为契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迭代家园支部功能型党组织,构建以“三缘纽带、六大模式、零距离服务”为主要内容的“360”工作体系,推动全区5500余名在职党员争当“党员好邻居”,全力打造服务群众升级版。

搭建有效平台,实现“下沉一线有广度”。以“地缘、趣缘、业缘”为纽带,全面组建家园支部功能型党组织。以同一村社为地域范围,在全区82 个村社组建“地缘”型家园支部,选取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基础好的在职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推动98%以上的在职党员向居住村社家园支部报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建以发挥特长、服务群众为目标的“业缘”型家园支部,定期组织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活动。引导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党员组建“趣缘”型家园支部,通过与社会组织协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交流漫谈等活动,营造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

创新路径模式,实现“精准服务有力度”。进一步整合在职党员与村社治理队伍,创新家园支部六大服务模式,以“轮值式”认领志愿岗位,实现服务在社区;以“管家式”包干网格楼道,打造红色新邻里;以“点单式”回应群众需求,提升服务精准度;以“共治式”参与社区议事,激活治理效能;以“众筹式”帮扶困难家庭,实现服务有温度;以“快响式”参与应急突击,强化先锋引领力。今年以来,全区2700 余名在职党员参加所在村社家园支部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的良好氛围持续增强。

强化共建共享,实现“融入社区有深度”。推动家园支部融入村社发展,在链接资源、帮带队伍、树优新风上聚焦发力,由定向服务向融合共进转变,实现资源共享“零距离”、导师帮带“零距离”、文明新风“零距离”。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基层争取发展资金300余万元,117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结对帮扶基层队伍建设,组建文明新风宣讲团入户宣传5000余户次。

亮点:万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入网联户”

发布者:台州市天台县委组织部

举措:

今年以来,台州市天台县聚焦“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深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建立健全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入网联户”服务机制,形成“报到在社区、编组在楼道、服务在群众”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共走访社区群众20 余万人次,全程代办贫困生助学金、低保补助等各类事项3427件,实现微心愿3100多个。

报到在社区,让工作力量强起来。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发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每个社区建立党员信息库,全面登记党员常住地址、联系方式、所在单位以及能力特长、服务时间、服务意愿等信息,同步建立微信群。建立回执制度,明确一周内完成报到,对未及时报到的进行提醒通报,做到“不漏一人”。加强督查考评,将“进社入网联户”工作纳入机关党建考核、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抓机关党建述职重要内容,作为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全县共有9528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完成报到,报到率达100%。

编组在楼道,让网格体系优起来。按照“1+3+N”模式,将全县9528 名报到党员作为“N”力量编入21 个社区、170 个网格,进一步建强网格团队。同时将报到党员编入全县1021个楼道(微网格)党小组,实行党员联系户制度,实现户户见干部、联户全覆盖。开展“红色楼道”创建,发挥在职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培育“一楼一品”红色楼道文化,评选一批“最美红色楼道”。目前,已评选红色楼道10个,年内全县至少创建40个红色楼道。

服务在群众,让幸福指数提起来。将7月份确定为万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入网联户”服务月,组织在职党员利用晚上、双休日、节假日,走遍所在楼道(微网格)全体住户,具体做到“五个一”,即拉一拉家常、讲一讲政策、听一听民声、办一办实事、圆一圆心愿,广泛征集群众对社区建设、小区治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困难需求,形成工作清单,实行挂单销号。今年以来,机关在职党员共帮助化解物业费收缴等矛盾纠纷2230多件。

亮点:双向实践锻炼促政企“双提升”

发布者:衢州江山市委组织部

举措:

衢州江山市聚焦“两专”提升与助企服务,创新开展机关干部与青年企业家双向实践锻炼活动,搭建政企沟通交流新平台,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

双向对接,人员精准互派。印发《关于推荐机关干部和青年企业家参加双向实践锻炼的通知》,在全市工业大会发出“动员令”,共收到报名需求45份。组织部门牵头,联合经信、公安等多部门就年龄、学历、企业规模、纳税行为等方面开展资格联审,确定11 家企业、11 名青年企业家、20 名干部入围。同时,按照“企业点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组织决定”原则,将需求与意向逐一配对,明确16名机关干部到民营企业、11名青年企业家到发改与经信等经济类部门,开展为期2 个月的实践锻炼。

双向实践,角色全面互换。坚持“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根据机关干部与青年企业家的个人特长、工作履历等情况,安排到相应科室或部门参与实践锻炼。制定实践锻炼“任务清单”,明确机关干部到企业,主要围绕企业生产运营,在政策兑现、项目申报、项目备案与验收、企业党建等8个方面提供服务;青年企业家到机关部门,重点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谋划以及了解政府部门办事流程、提出意见建议等7 项工作,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指定“帮带导师”,27名实践锻炼人员分别由接收单位1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围绕“任务清单”进行全程“一对一”辅导,确保学到“真经”、“炼”出实效。

双向管理,政企有效互助。严格落实全脱产管理,明确机关干部与青年企业家在实践锻炼期间与派出单位脱钩、与接收单位干部职工同等管理,每日填写《双向实践锻炼日志》,同步收集报送企业需求、政府意见建议,形成“需求建议清单”。组织部门提级闭环管理,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实践锻炼人员的工作、思想动态;针对需求建议,及时召集责任单位“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予以分类处置,确保清单销号。截至目前,青年企业家提出优化政府部门办事流程等建议12条,企业提出需求14项,已基本落实解决。其中人才政策兑现“加速度”的建议被采纳后,政策兑现流程缩短近2个月。

亮点:“三个闭环”深度推动网格党建提档升级

发布者:宁波余姚市低塘街道党工委

举措:

低塘街道聚焦网格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难题,坚持以“科学覆盖、闭环治理”为目标,通过构建组织闭环、治理闭环、服务闭环等“三个闭环”,有效激发“组织覆盖在网格、落实反馈在网格、服务聚焦在网格”集成效应,深入推动网格党建提档升级。

构建“组织闭环”,打造全科网格。强化“一盘棋”思维,坚持党建引领、整体布局,找准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结合点,把基层党组织网格与社会网格同步设置,同步运转。优化调整11 个行政村、1 个社区的“前哨支部”设置方式,由产业型、功能型向区域型、网格型转变,按照“一个网格一个党支部”的标准,12 个村社共设立网格型党支部69个,按照“一网格一支部”标准,建立完善“街道党工委+村社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推进网格党支部与社会治理网格双向融合,将党建工作覆盖到基层每个“神经末梢”,使得网格布局更科学、党建引领更突出。

构建“治理闭环”,打造务实网格。持续完善“村民说事”机制,建立“民意收集—支部吹哨—网格落实反馈—综合评价”闭环治理思维导图,并将民情档案管理、党的政策宣传、专题学习开展、“五议两公开”制度落实等纳入网格事务清单,推动党建工作与网格治理双落实、双推进。构建“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工作机制,通过专职网格员一日一巡、兼职网格员随时跟进等举措,截至目前,共走访9436次,累计处置各类事件12465 余件,推动做到居住情况清、人员信息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卫生状况清。

构建“服务闭环”,打造惠民网格。在三级组织架构基础上细分1200个党员责任“微网格”,同步设置卫生责任岗、民事调解岗、政策宣传岗、治安联防岗、民情信息岗、志愿服务岗等党员责任岗,实现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以群众需求为“订单”,由各级党组织负责“派单”,再由党员、志愿者、村社干部“接单”,并及时接受群众意见“反馈”,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形成完整的闭环式服务。今年以来,开展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宣传、环境卫生整治、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服务群众超1万人次。

亮点:“三线牵引”强化流动党员管理

发布者:杭州市滨江区委组织部

举措:

滨江区按照省市部署,结合实际探索务实管用举措,通过攥紧“管理、关爱、联络”三条线,柔性引导流动党员“回家”更“爱家”。

紧抓“管理线”,精准发现让党员“回家”。组建攻坚队伍,线上线下寻访流动党员;已将1356 名流动党员纳入规范管理。一是多跨协同做好信息排摸。横向联动公安卫健,纵向发动四级组织,“一人一档”摸清底数;用好信息平台,自主开发“AI语音”插件,掌握流动信息。二是多措并举实现有效纳管。灵活制定纳管路径,以社区为组织节点,组建28 个功能型流动支部;明确就近社区对流动党员进行托底管理。三是灵活便捷安排“回家”服务。为流动党员送上“家书”、联系卡和服务清单;在各级阵地设置服务专窗和24小时热线。

递上“情感线”,温馨关怀让党员“爱家”。紧贴党员所需所盼,提供特色课程和实事项目;社区各类自组织吸纳流动党员398 人。一是定制活动“菜单”。常态开展“送课送学”“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主动向老年流动党员提供社区义诊等服务;向年轻党员提供音乐课堂、亲子讲座、悦读会等活动。二是落实“三必访”制度。落实流动党员“有困难必访、家庭不和谐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的三必访制度。三是抓好“关键小事”。统筹党建联建共建资源,对党员招聘求职、就医就业等给予更多关注。

牵好“联络线”,引导融入让党员“当家”。一是推行“任务领办制”。出台流动党员“履职奉献清单”,不定期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定期开展“服务之星”“最美志愿者”等评先评优,激励担当作为。二是丰富共治议事平台。邀请优秀流动党员参加社区年终“双评”、党建联席会、议事“红茶汇”等;将流动党员编入“民情联系”网格,保持社区和邻里信息的互通有无。三是推广“1:8”结对关爱工作法。以地缘、业缘、亲缘、趣缘等为要素,1名流动党员结对联系8名流动人员,1名流动人员再结对联系8名其熟悉的其他人员,将全区34万余名流动人员紧密联系起来,90%以上邻里纠纷等得以在结对圈中解决。

亮点:“一社一品”多元化建设引领社区治理新风尚

发布者:丽水市松阳县委组织部

举措:

松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社区建设实际,聚焦建设难点,创新服务特色,深化品牌打造,推动形成“一社一品”“一居一特”的多样化社区治理新格局,助力现代社区建设补短板、亮风采、提实效,努力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幸福共同体。

一是把握社情民意立足点。切实推进县领导和部门包联社区制度,变“一元自治”为“多元共治”,依托“三个一”行动围绕社区治理开展全面调研,即进行一次深入走访,完成一份调研报告,制定“一社一策”,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方向准。今年8月中旬,根据前期排摸情况,松阳县因社制宜,综合群众反映的37个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座谈分析、协商解决,梳理形成社区难点问题清单18个,以周通报的形式由县领导及包联单位加以解决并及时反馈。

二是找准特色服务着力点。现代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松阳县坚持机制制度走在前,健全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枢纽,居民为主体,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志愿者团队等共同参与的服务架构,针对社区问题短板开展特色服务。如西屏街道古城社区因地制宜打造“节日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望、生日有人贺、离世有人送”的“五有关爱”模式,破解高龄老人帮扶难等突出问题;城东社区以文化建设为切入口,引导成立以党员、片组长为骨干力量的健身球队、拳剑协会、东方红合唱团等文体健身队伍16支,通过一系列的“聚心活动”让居民走出来、聚起来。

三是瞄准品牌宣传切入点。坚持社区特色服务常态化向社区品牌鲜明化转变,在田园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选树社区品牌培育建设优秀案例,推出一社一品、示范创建、典型人物等的案例宣传,每季度开展重点部门实绩实效和社区实招妙招大比拼。截至目前已推出“乐惠怡居平安城南”、“睦邻城北多彩生活”“和谐邻里慈爱旧市”等8个优秀社区品牌,挖掘党组织书记李新长、网格员林青青等一批社区治理典型人物,以先进榜样效应带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

亮点:严把“三个关口”强化选人用人监督

发布者:台州玉环市委组织部

举措:

玉环市制定出台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性文件,通过严把“选任预审、过程监督、后续检查”三个关口,着力解决中层干部选任资格条件把关不严、选任程序执行不到位、“三超两乱”等问题,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严把选任预审关,确保“事前”严谨。严审中层职数,重点核查有无超职数配备干部、有无擅自设置职务名称、有无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等内容。严审资格条件,重点预审动议人员的任职年限、年龄、学历、身份编制等情况,凡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不得进行动议。严审“三超两乱”情况,盯紧已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的单位,明确每次新提拔任用数不能多于整改消化职数,未按期整改的将直接冻结中层干部调整。

严把全程监督关,确保“事中”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将“人事动议、方案预审、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发文任免、资料存档”八个环节的关键事项制成流程图,并配以工作手册,为每个环节提供操作提示。落实全程纪实,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制作24 份表单,分为“动议启动、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征求意见、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任前公示、任职及其他”7类,按《中层干部任免文书档案清单》进行归档,实现全程留痕。坚持凡提必核,督促所在单位严格审核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三龄两历”、个人兼职、因私出国(境)等情况,让中层干部一提拔就习惯接受监督。5年内共审核530 多名拟提任人员的干部档案,其中16 名干部未通过审核并被中止提任程序。

严把跟踪检查关,确保“事后”改好。加强专项检查,结合市委巡察、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同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紧盯问题整改。建立专项检查一对一反馈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领导、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谈话等。2021年以来,共对21家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53个,约谈相关责任领导7人次。开展量化测评。以单位自查、重点抽查的形式,从“坚持选任条件”“履行选任程序”“遵守选任纪律”等方面开展中层干部选任工作的量化测评。

猜你喜欢

闭环流动网格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流动的光
基于四元数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闭环检测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