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理论下《内蒙古日报》评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析

2022-02-28何云龙

传媒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风日报内蒙古

何云龙

一、理论基础

框架理论最早起源于兼跨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诸领域的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戏剧和幻想的理论》,在文中他将框架定义为“一种有限定范围的阐释性语境”[1]。后来,北美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将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学[2]。自此,框架理论逐渐引起社会学、传播学学者的重视,涌现出诸如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罗伯特·恩特曼(Robert M.Entman)、威廉·加姆森(William Gamson)一批名家。

近年来,国内框架理论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台湾学者臧国仁、钟蔚文所著的《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在此书中,臧国仁和钟蔚文认为每一种新闻框架都由三个环节组成:高层环节、中层环节和低层环节[3]。陈阳则在《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中基于臧国仁和钟蔚文提出的三个层次,从宏观(新闻主题)、中观(新闻事件的内容、进程、结果和影响及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和微观(新闻报道的语言和修辞)的层面区分了框架的内在结构[4]。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样本选取起始时间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布之日,即2017年10月18日,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11日。笔者在《内蒙古日报》检索平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此时段共有篇目1887篇,通过逐篇查阅,剔除非评论体裁篇目后,共得到有效样本297篇。本研究将以此297篇评论为研究对象,依据框架理论,沿用陈阳的思路,从宏观层面的主题框架、中观层面的内容框架、微观层面的表达框架分析《内蒙古日报》评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内蒙古日报》评论的框架

(一)宏观主题框架:围绕重大主题弘扬主旋律

主流媒体是面向主流受众、传递主流价值观、具有强大话语能力的媒体机构,重视新闻评论是主流媒体的传统和特点。作为意义的阐释者,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具有“整合”功能,“认同”据此实现[5]。《内蒙古日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和当地主流媒体,十分注重通过新闻评论的观点呈现来实现舆论引导。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议题,《内蒙古日报》紧密围绕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两会、内蒙古自治区党代会等国家与自治区重大主题,积极弘扬主旋律,通过新闻评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来广泛汇集人心、凝聚共识,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有效样本中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的178个样本为例,其间有关“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篇目有49篇。这是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于2020年8月出台《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相关工作。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且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程度不高,《内蒙古日报》亟须在这一时期进行相关政策的解读宣传和思想引导,以此助推政策的顺利推行,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在此过程中,《内蒙古日报》所刊发的49篇围绕此主题的评论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3月6日-2022年4月11日的15个样本中,与全国两会有关的篇目有11篇。 这11篇评论均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这无疑有助于激发内蒙古社会各界对讲话精神的学习热情,增强内蒙古民众对党中央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认同与拥护,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观内容框架:意义建构同道路指引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曾说:“一个国家如果不在掌握政权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持久。”[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是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巩固。意义诠释显然在《内蒙古日报》评论建构与巩固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所选样本中看,在评论主题上,297篇评论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教育等各个领域展开。在评论来源上,以引用中央媒体评论、本报编辑部评论、专家学者约稿、公职人员约稿为主。由此可见,《内蒙古日报》评论通过多方权威人士撰稿,将不同领域的工作与民族团结工作结合,勾连历史逻辑,阐释本质特征,驳斥错误认知,抵制不良倾向,全方位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意义。

新闻媒体虽不能直接促成个人行动,却往往通过影响人们的意识,为行为提供必要的心理预设而间接地作用于行为本身[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化于心、践于行的过程。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必然是在实践的过程铸牢的。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以意见性信息为主的写作形式,在告诉人们“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余,也必然要给予“怎么做”的启发与指引。从文本结构上看,不难发现,《内蒙古日报》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论中,层次清晰,逻辑递进关系明显,在意义的阐释与建构之余,更明确地给人以行动的指南,对于如何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往往能够结合各个领域的具体工作提出建议和指导。以2022年4月11日刊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一文为例,作者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由头,结合内蒙古作为边疆自治地区的特殊性,深入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也在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三)微观表达框架:话语符号正面且导向鲜明

根据罗伯特·恩特曼(Robert M.Entman)的观点“框架包含选择和突出”,新闻文本通过使用特定的词语或短语、形成特定的语境之间的参考、选择特定的照片或影片、讲某些例子作为典型等方式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8]。新闻媒体在描述新闻事实和就事实展开论述的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及语言,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从所选样本的标题上看,“团结”一词在标题中出现了44次,“家园”出现了14次,“认同”出现了10次,“凝聚”出现了8次,“同心”出现了7次。这类正面、积极且具有鲜明导向的词语在标题中频繁出现,体现出《内蒙古日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评论的显著号召性、动员性,这十分有利于塑造内蒙古人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面认知和行为。

《内蒙古日报》评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本内容中,多次运用了“蒙古马精神”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标识,如《焕发新时代蒙古马精神的智慧之光》《弘扬蒙古马精神 书写发展新篇章》等。与“蒙古马精神”相同,乌兰牧骑作为一个内蒙古地方特色文化符号,也多次在《内蒙古日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论中被重视和使用,如《薪火相传 乌兰牧骑这面旗帜永远高高飘扬》《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立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9]。“最大公约数”的存在意味着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谋求共识。于《内蒙古日报》而言,“蒙古马精神”和乌兰牧骑无疑是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值得利用的特色文化符号,通过阐释内蒙古特色文化符号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相关性,有助于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同中华文化间的血脉关系,从而进一步凝心聚力、建构共识,拉近内蒙古人民同中华民族大家庭间的具体联系。

四、民族地区党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一)利用好重大主题和先进典型

重大主题报道因主题重大、内容权威、具备社会关注度,易于形成宣传声量,能有效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0]。《内蒙古日报》在利用新闻评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紧密围绕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两会、内蒙古自治区党代会等国家及自治区重大主题,有效构筑起具备相当深度和厚度的传播矩阵,值得其他民族地区党报参考。

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内蒙古日报》评论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篇目中,对相关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不多。典型人物不仅能够反映和代表社会主流价值,往往也在官方和公众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各民族地区党报应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议程设置能力的提高,利用先进典型来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打造心灵共振,实现精神引领。

(二)传统渠道与新媒体平台联动

《内蒙古日报》作为传统纸质媒体,在利用新闻评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积极统筹评论来源、版面分配、篇幅设置等,其内容符合纸质媒体传播方式和规律,因而达成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为民族地区党报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范式。

全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纸质载体的传播方式逐渐被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所取代,并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媒体平台。[11]《内蒙古日报》虽具备完整的新媒体传播阵线,但是其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论却在新媒体平台上不多见,没能形成同传统报纸版面相匹配,符合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容分布。以此为鉴,民族地区党报应从互联网思维出发,更新传播手段和方式,以传统渠道与新兴平台联动的形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建设庄重又不失生动的文风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报,《内蒙古日报》历来重视文风建设。在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论篇目中,不难发现其文风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凸显出庄重肃穆的特质,这种特质对于塑造和强化媒体公信力,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党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需坚守文风之庄重,《内蒙古日报》在此方面毫无疑问有着正面的参考价值。

不过,党报评论的庄重文风倾向也可能会造成创作视野受限、传播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公众阅读习惯的变化。从历代领导人关于文风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党对于文风的要求是共性化、普遍化的,例如“准确、鲜明、生动”“三贴近”“短、实、新”[12]。因此,民族地区党报新闻文风建设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党的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以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改良文风,提升内容的可读性、易接受性,使民族地区党媒新闻文风实现群众转向,以此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结语

研究发现,《内蒙古日报》评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主题框架突出体现为紧密围绕重大主题来弘扬主旋律,中观层面的注重构筑意义诠释与道路指引结合的内容框架,微观层面的表达框架以话语符号积极正面为特点。民族地区党报需加强对重大主题和先进典型的挖掘利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实现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的联动传播,保持文风庄重内核的同时注重话语的可接受性,以此绘制出更大的同心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猜你喜欢

文风日报内蒙古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爱在内蒙古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媒体改进文风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