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
2022-02-28孙超
孙 超
伴随着我们国家财政变革的不断深化,级别不同的事业单位当前已经完成了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其预算的整体规模也处在持续改进与提升的状态,相对的管理质量仍然在持续快速的提高。可是基于总体状况分析,当前的预算管理主要是停留在一种粗放发展的状态,预算整体的执行率并不高,预算管理当前也存在较为显著的滞后问题。为了使得出现这种发展情况可以获得有效的改善,就需要事业单位目前采取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不断的向着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产生变化,使用这种模式需要尽可能的使得预算本身具备的合理性能够获得有效的保证,同时提高资金当前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效率。因此,这就要求针对其中涉及到的内控措施进行强化分析。
一、提高的意义
预算执行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限制中,把已经确认的核定经费按照实际的预定数完成有效分配。因此要求在具体执行中经费具体的核销数、计划结余数和需要支出的未付数之间的合计数值和余下的数额按照期数完成累计数值的百分比值的分配,这种情况就是预算实际的执行率。也就是说,其能够获得的比值如果有所提升就可以得出当前的预算执行率会随之提升,这种情况下计划的执行效果会变得更为理想。反之,其可以获得的比值如果相对较低那么就显示出当前显示预算目前执行率自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所以计划执行目前所能够得到的执行效果则要差许多。目前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在制定执行率的同时注重的是预算资金实际执行水平上的判断数据,预算执行率当前持续的提高这种趋势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当前在预算资金上所进行的分配效率相对比较理想。因此,一些事业单位经常为了能够提升其年度预算上当前的执行情况,要求部门和部门之间需要不断的提高执行率,但是假如其本身并未提高到和其保持相对的一种情况,那么部门自然需要被惩罚,同时还会回收部分部门的资金,同时这一部门接下来在季度预算所能够获得的基础资金数量也会有所减少。从当前管理角度展开分析,计划执行率可以让目前事业单位当前的财政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其自然具备一定的执行意义。按照《预算法》和国家财政部门所颁发的与事业单位财务相关的规则可以发现,预算的执行率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年度中财务支出在本年度财政收入上占据的基础比重,同时这也属于当前财务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让单位内控预算执行质量得到提升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如果想要让事业单位当前的预算执行率得到提升,就需要不断的完成内控机制的优化。首先,它可以让事业单位当前预算编制朝着科学性与规范性的方向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预算的快速落实。行政事业单位所设置的预算管理部分侧重的是对预算编制和所需要执行内容上的建设,然后将内部审计部门所需要承担的监督职责发挥到位,能够及时的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不同的问题,从而让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更高的提升。其次,可以更加深入的让国家财政资金具备的安全程度得到保证。通常状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是国家财政去进行资金的划拨,所以如何想要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就需要预防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由此需要不断的提升预算具备的执行率,强化事业单位在内控上的建设,同时还急需要对其多种收支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全部收入支出都可以被及时的监管。
二、相关理论
(一)内部控制理论
最初主要是国外研究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理论展开研究,因此当前很多比较先进的和经典的与内部控制相关的研究理论都是国外研究学者提出的,我国尽管也针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但是研究的时间相对较晚,可即便是这样其仍然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的方向也在不断优化中,企业内控管理和政府内部控制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展现出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通过针对一些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的单位对于选择哪一种内部控制理论在观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主要站在国内事业单位面对多种内部控制理论如果想要保持持续的发展应该怎样选择进行分析和阐述。
1.内部控制概念界定。我们应该如何总结内部控制相关概念,这一概念在国内和国外所得出的解释定义也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是当前学术界展开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热点。而国际上当前比较相对主流的并且受到了人们普遍认同的政府内部控制其是美国审计署(GAO)在《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里指出的“政府为了实现运行的有效性以及效率、财务报告所具备的可靠性与适用法律以及法规而进行管理的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在内部控制上制定的指导文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则将内控认定为是事业单位为了达到想要实现的控制目标,通常采取制定制度和执行措施以及制定具体的执行程序,针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去完成预防和控制并加强管理。
2.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介绍。按照我国在内部控制上发布的纲领性文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简称“单位内控规范”)展开的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展开内部控制上提出的要素可以将其详细的划分成为单位以及业务等两个不同的层面。单位层面主要是从整体上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给予有效的规范,通过这一种方式为内控的建设和内控的运行打造一个非常理想的发展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层面展开的内部控制涉及到的要素主要包含:单位内部所进行的组织架构、多项工作在机制上的设置、核心岗位、核心人员、会计系统展开的控制与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建设。业务层面所采取的内部控制要素主要是被详细的划分成为预算业务和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以及资产管理,建设活动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采取这种二分法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展开有效的划分,针对涉及到的相关要素再次的完成梳理,使其能够被灵活的应用至行政事业单位中,使其能够合理的完成内部控制。并且,我国制定的《单位内控规范》针对内控提出的定义里不仅仅涵盖静态目标制度同时也涵盖了动态措施程序,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所展开的经济活动为管理的切入点,其在应用上更加的适合同时也与我们国家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上的特色相契合。
(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主要是在上个世纪才逐渐流行开来,在20年代时美国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以及杜邦等多家大公司都开始将其当成是自身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去完成所需要的应用,之后逐渐的发展到80年代后其自身的发展基本上可以涵盖全部的大型公司,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公司都开始在预算管理中采取这种方法,全面预算相关的管理理论逐渐的变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和作业的标准程序。之后伴随着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产生的影响也逐渐蔓延到了世界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他的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和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也开始将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理论引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我们国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概在上个世纪开始采取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理论制度,并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戴维·奥利是管理学教授提出全面预算存在关联的管理理论为数不多的可以将单独一个组织中全部的核心点链接为一个发展体系里的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方式。这一理论中不仅融合了计划和执行,监控和评价,整体全方位针对当前企业经济活动展开有效的管理与合理的控制,管理涉及到的全部内容,其中也包含了企业中多个环节中的多个业务部门。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的理论核心主要有三个控制,分别为全额控制和全员控制以及全过程的控制。全额展开控制,总得来讲其实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资金金额整体数额的整体掌握,可是其并不仅仅的被局限在资金,其中涉及到这部分金额所包含的一种预算内容,例如财务预算和企业业务的预算以及相关资本的预算等,并且让金额能够完成对日常活动的全覆盖,同时在投资以及运营等两个方面对其给予整体的考量,因此需要在整体方位完成对企业中多种不同类型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对其给予合理的使用。一般人们经常在潜意识中会简单的认为,资金问题仅仅是当前财务部门所需要执行的一种职责,其他的部门并不需要参与到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而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的应用首先需要对这种思想给予纠正,并让事业单位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单位预算控制的全过程。这一个全员参与其中不但包含了全员本身需要具有的一种基础性质的与预算编制相关的知识,这种方式能够让一些并不是十分了解预算的企业部门人员能够对于预算按照自身的理解去完成编制并分解,其中还涉及到了把预算指标详细的划分到个人,这种情况自然就需要企业中的所有人都能够担起个人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需要完成好企业既定的一种预算目标,真正的实现企业预算的全员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对企业资金流动的有效分配。全程控制主要是针对当前整个预算管理过程所展开的控制,其本身并不仅仅包含了对预算编制的严格管理,其中还涉及到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以及对其预算调整进行把关,通过合理的把关使得决算以及预算绩效考评等得到完善,这种方式能够将全局化的发展思维引入到综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使其能够贯彻并将其执行到当前企业实际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
三、现阶段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低下的原因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实际展开管理的过程中,其经常会受到传统思维的禁锢,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发展规程,这种情况对于事业单位当前在预算执行率上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限制。本人按照以往工作经验,把目前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率上出现不足的实际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仅供参考。
(一)缺少足够的预算执行意识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已经变成了日常所必须要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但是预算管理工作并不是新出现的一种事物,其主要是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情况和相关数据展开分析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发展方向,但是当前还有部分单位对于预算执行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并缺乏足够的认知。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其本身并不兼具与预算执行存在联系的意识,因此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有一套符合发展情况的预算与执行方案,其本身无法在实际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把各责任部门以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上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最后使其出现预算执行率普遍偏低的状况。
(二)部门预算到位率并不高
当前因为受到了国家财政制度的影响,本级超收以及上级转移支付经常会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一种情况会使得事业单位当前在预算的执行效率上带去负面影响。对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经常可以在年末岁初展开预算分配的过程中,选择部分紧缩性的管理政策,在财力资源逐步好转的状况下,按照实际出现的情况,完成对各级部门去完成预算资金的增加,这种方式能够对以上情况的产生进行适当的规避。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具备合理性
其在一定的程度上,事业单位当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仍然会面对一个十分复杂同时也是比较严谨的发展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可以对于预算编制其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和具体的方式对其给予综合的掌握,使其能够有效的提升本单位在预算上的执行效率。但是在对其展开相关管理过程中,许多事业单位其在预算编制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前期做出的准备不充分,预算编制方式比较单一等多种问题,总体上其属于预算编制的方式缺少合理性。其中重要的内容是,预算编制其中牵扯到的管理人员通常会在工作进行中处于核心位置,个人的见解和主观意识也会对其编制获得的成果产生影响。总的来讲,假如相关人员个人的认知存在不足,则会使得预算项目涉及到的各项指标无法对其后果进行核查,其会对事业单位日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内控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预算执行的意识
预算工作是我国相关部门在事业单位核心审核的内容,具备强制性以及严肃性,因此已经要让事业单位多个部门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并且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上分析,预算执行涉及到的效果不但涉及到了党与国家多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其还和本单位财政管理以及服务水平之间的提升情况产生影响。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合理有效的完成预算编制涉及到的内容和时间上的安置,使得员工个人的思想认知得到统一,补充认知上产生的缺陷,并且需要秉承把预算执行工作摆在核心的位置,使得全体职员针对预算执行上的意识给予提升。
(二)融合预算编制的特点,提升预算编制水平
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融合党和国家传达的多项方针和多项政策,切实的完成好初期的调研工作,针对预算涉及到的内容对其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编制。事业单位一定要融合本单位具体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特点,遵照轻重缓急的编制原则,采取最为适宜本单位当前发展基础的预算编制方式,科学的完成项目预算资金的有效安置,使得预算当前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得到提升,从而能够在基础上提高本单位在预算编制上的水平。
(三)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率
财务部门在平时的核算中,需要针对资金具体的发生额和预算额度综合考虑,对本单位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只有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做好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准确高效的完成对内控对策的应用,可以让事业单位在预算的执行率上得到满足,同时能够推进基础工作的要求。因此,在日后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融合本身发展的基础情况和有关的发展形式,切实的对预算执行率内控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科学的针对对策应用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使得预算执行率可以在持续提升的过程中获得提高,最终完成相关的内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