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
2022-02-28蒋瑜孙先桃卢跃兵孙爽黄云云
蒋瑜,孙先桃,卢跃兵,孙爽,黄云云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因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而引起,随着病情不断发展,纤维血管增生牵拉可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发育[1-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五期,90%以上处于视网膜病变一到二期的患儿,血管可以慢慢发育至周边网膜,病变可以完全消退。有少部分患儿视网膜的病变会继续发展,发展到三期或伴附加病变时则需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广泛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4]。有研究显示[4-5],康柏西普可以治疗因眼部疾病而引起的视力下降或眼睛失明等症状,可改善中老年患者眼部黄斑等,且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有一定帮助作用。然而对于儿童尤其是早产儿的治疗,未有最佳推荐剂量。基于此,现将不同剂量的康柏西普应用于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中,观察不同剂量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 例诊断均符合抗VEGF 治疗指征的视网膜病变(RO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 例共76 眼,小剂量组42 例共84 眼,均为双眼患病。其中对照组男22 例,女16 例;体重1.14~1.80 kg,平均(1.52±0.31)kg。小剂量组男28 例,女14 例;体重1.15~1.80 kg,平均(1.43±0.3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条件:①符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6],且均达到抗VEGF 治疗指征;②患儿资料明确、完整,且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所有患儿出生孕周37 周以下。排除条件:①存在先天性障碍等;②存在重大传染疾病;③先天性发育不全。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0.25 mg 康柏西普治疗,高倍显微镜下于颞上角膜缘后1 mm 平行于视轴进针,玻璃体腔缓慢注射0.25 mg 的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30012),术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对眼部进行包扎。小剂量组使用0.15 mg 剂量康柏西普治疗,将康柏西普剂量改为0.15 mg,其他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具体判定方法如下[7]:显效,术后常规复查眼底患儿眼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治愈;有效,术后常规复查眼底患儿眼底症状得到较大改善;无效,患儿眼底症状无改善或复查期间再次加重,需要进行多次注射或激光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屈光不正发生率。③手术前测量眼压,然后消毒铺巾,手术结束再次测量眼压,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测眼压,连续检查3次后取平均值记录。④记录两组后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小剂量组为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4,P=0.222)。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2.2 两组屈光不正发生率比较(术后3 个月)
对照组屈光不正发生率为13.16%,小剂量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0.607)。见表2。
表2 两组屈光不正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手术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眼压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小剂量组为9.52%,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7)。见表4。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s,mmHg)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眼压比较(±s,mmHg)
注:1 mmHg=0.133 kPa。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n(%)]
3 讨论
视网膜血管一般从妊娠中期开始生长,到足月时血管形成,达到锯齿缘。早产儿由于视网膜血管尚未完全发育,在高氧刺激下血管按照异常模式继续生长,造成异常血管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则会引起视网膜病变[8-9]。康柏西普属于新一代抗VEGF 融合蛋白,可以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具有多靶点、亲和力强、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康柏西普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出血、结膜充血以及眼内压力增高,但一般会随着停药或短时间内消失,其他不良反应为结膜炎、视觉灵敏度减退、白内障、虹膜炎等,若发生以上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避免不良反应加重而对患儿眼部或身体造成影响[10-11]。
本研究显示,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均较高(P>0.05),表明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效果良好。小剂量康柏西普可有效激活眼部受损细胞,促进眼部细胞分裂和修复,可以很好改善患儿眼部疾病症状[12],且小剂量的使用利于视网膜血管完全血管化。结果显示小剂量组屈光不正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小剂量康柏西普可以修复患儿受损细胞,能够改善细胞功能,减少屈光受损,且由于剂量较小,对患儿眼压影响较小,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剂量康柏西普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安全性较高。注射康柏西普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眼部出血或眼压升高,一般不良反应会在三日内消除或减轻。本研究与张海涛等[13]和孙爽等[14]部分研究一致,前者证明康柏西普玻璃体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后者证明康柏西普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安全性较高。同时,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长期效果及对全身生长发育及血管化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
综上所述,将小剂量康柏西普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效果较好,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降低高眼压的发生,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