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才流失,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问题研究
——基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2-02-28牛奎元
牛奎元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每一名中国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梦。在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青年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先进形式和关键作用,一方面为现代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的环境改善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先进性的经验,广泛吸纳了青年工作者和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来,建设农村、反哺农村;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及实践能力,使青年大学生扎根农村,树立建设农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理想信念,为新农村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脱贫,实现小康注入新鲜血液,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思想建设、个人能力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以全面发展。
1 农村人才流失的原因
目前无论是振兴农村发展,还是实现共同富裕,都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城乡发展二元化差距拉大,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缺乏新鲜力量的涌入,农村建设的后劲不足。新中国建立以来,为解决长期的积贫积弱问题,现代化、城市化建设广泛吸纳了大量的青年人才力量,导致城乡发展二元化逐渐加深,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农村发展缺乏动力、后劲不足。大量的青年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农村人口流失问题逐渐加重,使得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性问题之一。同时,城乡二元化导致大量青壮劳力流逝,使得空心村增多,留守儿童增加。试图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首先应当深入分析农村人才流失的原因,必须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起的了作用,才能为乡村发展谋前路、谋发展。
1.1 农村思想落后
目前,人才流失的现象多发生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农村穷、农村落后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扎在了部分人的心中,尤其是在农村的青年人中,普遍存在着农村与城市间发展差距大、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不均衡等、自身发展机遇差距大等固有思想。导致大量的农村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脱离农村建设,涌入城市,以期获取更好地发展机遇、物质条件、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等。农村与城市间的现实差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人才的流动。虽然导致农村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便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和传统思想的成见。由此可见,试图改善农村人才流失现状,需把脉问诊,给落后的思想注入一剂“良药”。
城乡二元化导致农村发展较慢,农村经济较差,也因此在部分农村青壮年中根治了一种农村相对落后的传统思想。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思想的根治,使得大部分人从小就认为在农村发展没出息,不仅无法享受优越的资源与条件,同时也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在对于农村新一代年轻人的教育中,教师以及家长也不断灌输“农村落后于城市”的错误思想,长此以往的思想灌输,使很多农村新一代年轻人从小就根植了“逃离农村”的偏差思想,也因此忽视了农村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景。如此必然导致大量农村人才和青壮年脱离农村,并不断传递错误的思想倾向,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
1.2 城乡经济发展不均
城乡之间发展的现实性差距,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教育资源以及医疗设施的分配不均衡,相较于城市的优越条件和生活模式,使得许多农村新一代年轻人更易受到大城市的吸引,从而放弃回到农村,更遑论志愿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农村面临着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慢等现实性因素,城乡发展差距短期内难以追补,导致城市无论是现实条件和发展速度都远超农村。因此,许多农村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在了解过城市的生活模式后,不愿意再回到农村,都试图追求大城市的高质量生活。与此同时,传统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于土地生产,由第一产业为主要经营模式,主要依托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家畜养殖,而“靠天吃饭”的第一产业必然受到地形、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药、化肥等基础投入成本逐渐增长,农村种植成本逐渐增加,投入产出比逐渐下降,这不仅使得缺乏成本积累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被迫进入城市打工,从而维持生计,补贴家用;也使农村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后劲不足。
1.3 人才发展机遇不足
农村建设和发展存在的留不住人才现象,还有一部分主要原因才于农村为人才发展所提供的机遇不足。即使政策不断倾向农村,为农村人才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但长久以来的发展机遇固化仍然限制着农村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农村很多用人单位和农村本土企业仍然存在官本位思想,官僚化、人情化严重,在用人选人的原则上更注重凭“看关系”、“走后门”,导致用人原则不公平,将真正适宜农村发展的青年人才排挤在外,一方面不利于留住优秀人才,对农村的综合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用人单位和本土企业自身发展也毫无裨益,本身数量不多的农村单位和企业,无法为农村的新一代年轻人提供就业机遇,更无法对人才提供就业保障,导致农村无法成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最佳就业选择,使农村年轻人才从根本上放弃在基层农村尝试奋斗努力的想法。
2 大学生“三下乡”在减缓农村人才流失中发挥的作用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当下,农村急需巩固攻坚战成果和努力取得更大胜利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人才留使”,而不是让“人才流失”或者农村城市两极分化更为明显。这就需要改善当地农村的环境和基础条件,使农村有好的发展前景,人才愿意留。同时增强对大学生等青年工作者积极的思想观念教育,使其愿意留在农村,心甘情愿的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付出和贡献。而要提升农村的发展环境,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要争取让这里的人才回来,让外面的人才愿意进来,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
2.1 在政治建设层面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作为重要力量带领着农民解放思想,强化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农村宣传了政治知识,加强了农民对党的认识和拥护,提高了他们政治生活的参与度。同时也为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认识了解到农村地区的现状,增加参与度和融入感。能够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在将来选择农村地区工作创业,为农村地区的工作力量增添新的血液。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农村地区人员整体思想素质的提高有着明显成效,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意识形态,改变大家“农村就是落后,留在农村就是没出息”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才流失状况。
2.2 在经济建设层面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带着先进的科技知识来到农村,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发挥了宝贵的作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强有力的支援,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一是能够更加详尽的了解所支援农村地区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可以采取更切合当地实际的政策与技术支持,来帮助其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模式,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发现大学生的能力缺口,加强相对应方面专业的教育,在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可以使农民生产技术起到有效的提升,能够以更科学的方式将大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针对性的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民进行学习和吸收。这促进了农村地区利用先进科技进行农业生产,优化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前景,好的发展愿景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2.3 在文化建设层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农业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农村文化水平提高是减缓人才流失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带来援助,对比于农村相对基础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能够实现从心理到特长爱好和基础学科的覆盖,完善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对农村师资力量紧张的缓解,对当地中小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积极影响。同时,大学生三农活动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深入农村,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带进农村,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也有利于改变农村的风俗习惯和封建迷信,在当地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氛围。从长远来看,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生力量,对新农村的教育事业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从根本上降低了农村人才的流失率。
3 大学生“三下乡”对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作用
“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对于农村建设中人才流失问题提供了一种颇有裨益的新思维模式,也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使得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得以提升。
3.1 强化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能够起到思想理论教育及价值引领的作用,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及思想阵地建设。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走进农村、认识农村、建设农村,使其摆脱固有对于农村的偏见看法及片面了解,正本清源,纠正了大学生所谓“回到农村,在基层没有任何发展”的固守观念。党的十九大以来,在进一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学强国的总路线规划下,农村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更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开展,使大学生能以务实求真的实践形式来践行自身的理想信念。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面貌、经济情况、人文环境的显著变化,感受农村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感受农村人民质朴善良的精神力量,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参与“三下乡”的大学生在深入农村贫困地区的服务活动中,也能够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倡导道德文明行为,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同时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3.2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培养大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素养。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绪、积极的心态以及坚强的意志。在社会之间中锻炼自我、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做到艰苦奋斗,用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坚实的心理素质应对实际问题,面对未来挑战。“三下乡”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是大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情感,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马克思认为,“认识一切社会关系得总和”,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大学校园和社会实践中搭建起了一架桥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三者之间得以有效平衡。
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成功中收获成就感、自豪感以及自尊感,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良性的自我价值,并且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发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本质上也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应用,能够促使大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理性思维和感性情感相结合,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当中。
3.3 提升大学生个人能力全面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所学专业优势,帮助农村建设提供思路、解决问题。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起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实践中,大学生要动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已积累的丰富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三下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主要形式,使大学生接受更多的锻炼,在实践中有意识的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是一段能力升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