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减”为契机,探析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
2022-02-28宋楠楠
宋楠楠
【摘要】“双减政策”的内涵主要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补习负担,巩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公平统一的教育生态环境。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要给予高度重视,以“双减”为契机,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公平,有利于快速提升特殊教育教育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契机;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要点
引言: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少年提供教学服务的教育,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特殊儿童少年的教育需求,运用特殊的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潜能,积累知识,获得技能,从而使他们具备社会适应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求,要以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相关教师也需要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要点,从而有效促进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 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特殊教育关注度的提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家长解决孩子的发展问题,还可以通过对残障儿童少年的教育教学,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虽然受教育的残障儿童少年数量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现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仍不乐观。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教育教学、残疾类型、残疾年龄等之间的差异,制约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1]。其次,特殊教育体系发展滞后。由于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特殊儿童群体的残疾类型、程度各不相同,这就为特殊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之重度残障儿童、流动残障儿童、贫困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使得他们无法克服学习上一系列困难,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最后,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特殊教育质量提升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尚不完善,导致专业教师的数量供不应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普通教师低,这也是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快速提升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要提高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尽可能的为残障儿童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平等的接受特殊教育,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2 “双减”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点
2.1为特殊教育提供政策上的保障
“双减”政策提出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背景下,普通义务教育进行了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特殊教育也应如此,国家和社会要为特殊教育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助力特殊教育发展的同时,优化特殊教育教学体系,完善特殊教育教学的教学结构[2]。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从经济上为上学困难的贫困残障儿童提供补贴,确保困难残障儿童群体可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速度,为残障儿童提供资源丰富、设备完善的教育载体,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在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渠道广泛,学习资源丰富,不仅有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双减”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教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特殊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为残障儿童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在學校教育的基础上,残障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情况,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实现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形成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库,使残障儿童接触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2.3注重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息息相关。“双减政策”落地后,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行业的从业门槛也在持续提升,旨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3]。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支持,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要从教育人才层面出发,一方面保障特殊教育教学人才的需求量,为特殊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提升教育人才的专业素养,使其掌握专业的教学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能够为残障儿童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鼓励。首先,要提高特殊教育人才的福利水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特殊教育专业,进行专业的学习。其次,提高对特殊教育相关专业教学的要求,借助学校的教育力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特殊教育人才。这些均需要从实际的教学发展出发,分析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排除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潜在因素,有利于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残障儿童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解决残障儿童群体的生存问题,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国家和社会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保障,助力特殊教育教学的发展。另外,还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残障儿童从不同的途径和渠道,进行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习,这对于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柯清超,鲍婷婷,林健. “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2022(01):17-23.
[2]舒曼. “双减”背景下,如何助力孩子成长[J]. 江西教育,2021(34):49-50.
[3]江雪梅. 从“关心”到“办好”:特殊教育公平问题及提升策略[J]. 中小学管理,2020(1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