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女支持因素对昭通市农村老人医养结合参与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

2022-02-28马妍群母赛花

新农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

马妍群 母赛花

摘要:本文对云南省昭通市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进行了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各不相同,而子女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加入控制变量后进行多元logistic计量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子女支持;医养结合;参与意愿;logistic模型

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镇化的建设也带来了家庭养老支持弱化的问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改变了农村以代际支持方式为主的养老基础,导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逐渐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式微。而城乡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农村老年人所能够享受的养老保障与城市老年人具有较大差距,所以农村老年人很难依靠自身进行养老。此前田北海等(2014)提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社会养老的主要方式有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等,可以成为老人在家庭养老支持不足时的有效补充,然而以医养结合为代表的社会养老方式在云南农村地区推进速度却较为缓慢。?

本文将从家庭支持中的子女支持因素角度来分析以医养结合为代表的社会养老方式推进缓慢的原因。伍海霞(2017)认为子女在生活和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能够使城市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显著减少,而城市老人的社会交往使得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子女支持作为家庭养老支持的主要来源,在对老人的养老照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子女支持因素是否会显著影响老人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参与意愿,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尚少,而这个问题对我们认清当前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推进缓慢的原因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未来更好地在边远农村地区推行新型养老服务。

陶涛等(2021)运用全国性数据,分别研究了不同形式的子女支持对老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子女支持对老人不同层次养老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子女支持因素对老人养老服务购买意愿影响的城乡差异。李冉等(2019)认为子女支持是家庭支持的核心,并将子女支持分为经济支持和非经济支持,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发现经济支持和非经济支持均对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具有挤出效应。李艳君等(2021)通过对昆明市部分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和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子女数量、文化程度、患有慢性病的数量会影响老人的医养结合选择,其中年龄大的老人医养结合意愿弱,子女多的老人医养结合意愿较低,文化程度高的老人接受医养结合的意愿比较高,患有慢性病多的老人医养结合意愿高。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昭通市的部分乡村,对当地的老年人及其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农村老年人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收入情况、子女支持情况、医养结合养老的参与意愿等。因为本文研究的是农村老人医养结合的参与意愿,其含义为农村老人是否愿意参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包括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本文重点研究农村老人医养结合的参与意愿受子女支持因素的影响情况。采用spss25.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计量分析。

我们将农村老人所能够获得的子女支持因素用以下指标来衡量,分别是子女数量(x1)、和谁一起居住(x2)、子女收入水平(x3)、子女看望频率(x4)、情感交流对象(x5)、生病了由谁陪同(x6)、子女医养态度(x7),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用“是否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方式”来衡量。将子女支持因素的多个指标变量作为自变量,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作为因变量,其中因变量中选择“非常需要=1,有点需要=2”被视为“是=1”,选择“不太需要=3,根本不需要=4”被视为“否=0”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

表1为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子女数量(x1)、和谁一起居住(x2)、子女收入水平(x3)、子女看望频率(x4)这几项指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影响;而情感交流对象(x5)、生病了由谁陪同(x6)、子女医养态度(x7)对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由于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还会受到来自其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经济水平、文化水平、距离医养结合机构远近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我们加入控制变量之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为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控制变量为文化水平、经济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可获得性和对医养结合的认知。具体指标方面,我们将老人的文化水平用“受教育程度”来衡量;经济水平用“自己收入水平”和“医疗费用负担能力”来衡量;身心健康状况用“患有慢性病的数量”“身体自评状况”“幸福感”和“对当前的满意度”来衡量;社会支持用“村里组织文化活动的次数”“是否享受新农合新农保”来衡量;可获得性用“社区卫生机构距离”来衡量,对医养结合的认知用“对医养结合的了解程度”和“认为社区卫生机构的价格”来衡量。

從控制变量的分析结果看出,“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影响,“患有慢性病的数量”和“对当前的满意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影响,其余控制变量对农村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可以看出,剔除控制变量的影响后,子女支持因素中的子女数量(x1)、和谁一起居住(x2)、子女收入水平(x3)、情感交流对象(x5)这些指标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子女看望频率(x4)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所以可以认为这些指标变量对农村老人医养结合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是生病了由谁陪同(x6)、子女医养态度(x7)这两个指标变量因为缺失值较多,未能够显示显著性水平,所以我们不能说明这两个指标对农村老人医养结合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老人的自身收入水平、幸福感和患有慢性病的数量对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幸福感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不同数量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具有异质性。

子女数量、和谁一起居住、子女收入水平、子女看望频率和情感交流对象对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较多和子女较少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具有异质性;独居、与老伴同居、与子女同居、与孙辈同居、与保姆同居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具有异质性;子女收入较高和子女收入较低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存在异质性;子女看望频率较高和子女看望频率较低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存在异质性;情感交流对象分别是配偶、子女、邻居、其他亲戚朋友或无情感交流对象的老人在医养结合选择上存在异质性。

针对老人的自身收入水平、幸福感和患有慢性病的数量对医养结合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关注到不同身心状况的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的差异,尤其是自身健康状况差,患有慢性病数量多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在养老中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但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无法满足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应着力解决导致这部分老人的医养结合参与意愿低的其他因素。其中主要有医养结合服务供应不足和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如医养结合机构数量较少,距离老人居住村庄较远,医疗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

针对子女支持因素中子女数量、和谁一起居住、子女收入水平、子女看望频率和情感交流对象这些因素对老人医养结合参与意愿影响显著的问题。我们建议村委会应多关注子女支持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尤其是对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来讲,子女大多数经济条件拮据,在外市或者外省从事体力劳动,距离村庄较远,无暇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老人提供照料,子女所能够提供的养老服务非常有限,此时以医养结合为代表的社区养老模式可以产生替代作用。因为这部分老年人从家庭养老中获取的资源和支持较为不足,即家庭养老服务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替代效应较弱,客观上讲医养结合可以成为这部分农村老人在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不足时的有效补充方式。

最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政府和社会机构应关注到农村医养结合服务供应不足和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方式,在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一问题则更为突出。从机构数量上看,医养结合机构数量较少,距离老人居住地较远,医养结合机构在偏远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较低;从人才储备方面来看,从全国范围来看,老年人照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关于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机制和规范也尚未建立,所以很难对服务人员的能力和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

基金项目:2021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生类项目“云南省农村老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2020Y153);云南农业大学第十三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基层卫生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項目编号:2020RSY096)。

作者简介:马妍群(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母赛花(1969-),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
国务院力推“医养结合”
多省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获中央认可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