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浅厚砂层沉桩方法探讨

2022-02-28李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管桩

李星

【摘要】目前国内风电有平原、山地、海上三种类型,其中平原风电的风功率较好,适宜风机的运行,发电,且施工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大多风机机位的位置属于曾经的黄河古河道,经历过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如今的平原,则风机基础沉桩是将会面临长达数米的砂层,导致管桩无法到达设计要求,需要采取特别的方案,使得沉桩满足设计要求,为风机的承载,抗拉、抗拔提供有力的保障,杜绝因地质的原因而造成施工的停滞及风机运行产生的事故。

【关键词】风机基础、管桩、沉桩施工。

引言

风机基础桩基沉桩是风机安全组立、运行的最大保证。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得管桩的沉桩满足设计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在遇见特殊地质依然能够达到设计标高,保证风机基础的质量和安全,缩短工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的和意义:

1.解决面对不同地质情况下管桩沉桩满足设计标高;

2.针对沉桩方案进行优化,降低施工难度、工程造价、和节省沉桩时间,提高人员和沉桩机械的工作及使用效率。

1.概述

2.工程简况

工程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西南部徐营镇境内,场址中心距离河南省获嘉县城直线距离约13km,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40MW,由14台2.2MW风机+4台2.3MW风机组成。

风机是安装金凤GW31-2200-140风电机组,风叶叶轮直径131m,轮毂高度125m,其基础设计级别为1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环境类别为二b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各机位应采用桩基础,基础形式为板式承台+预制预应力管桩,其中与上部塔筒连接采用预应力锚栓组合件。

3.气象水文条件

气象条件

本工程厂址所在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86-2004年年均气温14.6°C,年均无霜期221.2天,年均降雨量557.2毫米,年均降雪日14.1天,年均日照2058.4小时。年平均风速1.9/s,主导风向为东北风(ENE),风向频率9%。有相应观测记录以来,获嘉气象站极端高温42.9℃,极端低温-19.4℃,最大风速为24.7m/s,极大风速为25.8m/s。

水文条件

地下水埋深为8~14 m,丰水期地下水埋深5~10 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场址周边无大江大河,也无洪水影响。

4.地震、地址条件

场区场地避开了大型断裂和活动断裂构造,场地相对稳定,适宜建场。场址区地基土由第四系冲洪积形成的粉土、粉质黏土与粉细砂组成。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拟建场地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因存在液化土层,场地处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做调整,调整后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3g。  拟建场地层②中的粉土、层③中局部混的粉土及层④中局部为液化土层,液化最大深度18m,液化等级为轻微~中等。

5.风机基础沉桩问题分析

风机机位点位于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粉质黏 土和粉细砂,土层均匀性较差,性质变化较大。按照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版)和行标《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NB/T31030-2012)规定,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综合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照国标《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规定,拟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等级为乙级。

此次分析主要针对18#风机机位地质进行延伸探讨,其初次沉桩有效长度不足7m,引孔之后的有效长度也不满足设计院设计沉桩有效长度,达不到设计标高;因此项目部正对18#风机机位基础提出地质重新勘探,重新设计,根据勘察钻孔成果分析,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岩性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和粉细砂。根据钻探成果把场址区勘探范围内 地层自上而下大致分为以下 5 层,分述如下:

1粉土:黄褐、灰褐色,稍密,稍湿,含铁锰质斑纹,干强度低,韧 性低,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揭露厚度为 2.20m。

2粉砂:黄褐色,中密~密实,稍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等,层顶埋深 2.20m,揭露厚度为 6.30m。

3细砂:黄褐色,密实状,地下水位以下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长石和云母,颗粒级配较均匀。层顶埋深 8.50m,揭露厚度为 1.80m。

4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状,含铁锰质斑纹和钙质结核,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切面较光滑。层顶埋深为 10.30m,揭露厚度为 2.10m。

5细砂:黄褐色,密实,地下水位以下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 长石和云母,颗粒级配较均匀,局部含中砂透镜体。层顶埋深为 12.40m, 揭露厚度大于 27.60m。

根据上述地勘资料显示,18#机位细砂层厚度大,沉桩过程中管桩阻力大,贯入度不足,导致初次沉桩有效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6.風机基础管桩布置方案优化

7.管桩布置方案对比

初次管桩布置方案

根据设计院初次提供的18#风机机位管桩布置要求,风机基础外圈半价8,5m布置30根,内圈半径6.75m布置24根,共计54根,设计桩长10m,建议引孔。

二次管桩布置方案

依照18#风机机位二次地勘钻孔资料,设计院在原设计的情况下在半径5m位置增加了6根管桩,共计60根,设计桩长10m,建议引孔。二次沉桩所提供的数据如下表3.1.2-1所示:

如表所示风机基础管桩沉桩有效长度还是不足以满足设计有效长度,设计院在此有效长度下风机基础整体抬高2m,才足以满足有效长度10m。

管桩布置方案比较

两次管桩的布置方案综合考虑,第二次更加适合当时的地质,也为风机的运转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工程造价,加大了施工投入的工期、人力和机械,提高了施工的难度性;同时相比采用灌注桩保证了安全性,降低了工程造价,投入工期、人力、机械和施工的难度性。

8.沉桩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9.技术分析

预制桩(预应力管桩)是通过打入或压入地基内达到所需的深度,在沉桩过程中,周围土体受到桩体的挤压作用,导致短期内孔隙水压力上升,使土体隆起并向侧向挤压,使应力影响范围内的已有建(构)筑物及道路等产生变形,甚至破坏。同时还会对已施工完毕的工程桩产生挤压,使之产生偏移、上浮等现象。

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采用干作业法或泥浆护壁法成孔,在成孔与成桩的过程中对周围的桩间土没有挤压作用,不会引起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因而桩的施工不会不会危及周围相邻建(构)筑物及道路的安全。因此,钻孔灌注桩相比预应力管桩具有无振动、无挤土影响、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等特点,但桩身混凝土强度较低,沉降量较大。

预制桩(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为: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对中→压桩→接桩→送桩或截桩→静压桩到设计高程。

(1)测量定位: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

(2)桩机就位、对中:通过压桩机启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对准桩位。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待桩下沉达到稳定状态后,调正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

(3)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

(4)接桩: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设备条件和施工工艺确定。当桩贯穿的土层中夹有薄层砂土时,确定单节桩的长度时应避免桩端停在砂土层中进行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便可接上一节桩。

(5)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

(6)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先规定值时,便可停止压桩。

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为:桩位放样→钢护筒埋设→泥浆系统布置→桩机就位→钻孔→清孔→装吊钢筋骨架→灌注水下砼→桩基施工完毕、拆卸钻机。

(1)桩位放样:采用丈量法进行桩位测放,在施工期内对测量基线予以保护及定期复核,以保证测量控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2)钢护筒埋设:根据桩位,使护筒中心和桩中心重合,偏差小于50mm。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再次校正护筒中心偏差,并用水平尺校核护筒的垂直度,使护筒达到水平牢固。

(3)泥浆循环系统布置:配备沉淀池、循环池进行泥浆净化后流回孔内,确保终孔后灌注前孔内泥浆各项指标的要求。

(4)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底座应垫牢,用水平尺对机座底架进行水平调整,直至钻架垂直地面,天车吊轮、回鉆盘和钻头与桩位四点中心到同一铅垂线上。

(5)钻孔:成孔施工时,钻具(钻头、主动钻杆和副钻杆)要保证垂直度、同心度和连接时整合可靠,以防止孔斜和钻具脱落的事故发生。钻进到设计标高终孔时,应保持钻机空转不进尺10分钟,直至泥浆指标达到一次清孔要求。

(6)清孔:除去孔底沉淀的钻渣和泥浆,以保证灌注的钢筋混凝土质量,确保桩的承载力。

(7)装吊钢筋骨架:钢筋笼在吊运过程中,由于其在纵向抗弯能力较差,必要时在笼内加支撑,以提高笼的刚性。当笼吊至孔口时,使笼中心对准桩位中心,扶正后并缓缓匀速下入孔内,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边下钢筋笼边装上保护块。当最后吊筋下至孔口时,固定在孔口的定位架上,将钢笼临时吊于孔口。

(8)灌注水下砼:灌注前料斗下覆隔水盖板。开始灌注时,开启料斗,并立即连续供料,使首批砼一起压住隔水盖板迅速落下。随着砼连续不断地灌入,孔内砼面不断上升,导管的埋深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定时测量砼面的上升情况。在灌注中要不断上下提动导管,以防止速度过快而产生空洞及混凝土不能流动钢笼外侧。

参考文献:

[1] 《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18)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猜你喜欢

管桩
高速公路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探究公路管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大直径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
PHC管桩应用于滨海平原地貌及深基坑的技术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预应力管桩技术
论预应力管桩软基处理方法在客运专线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施工中的预应力管桩技术
地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的运用分析
建筑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