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床:节能环保的“敞篷跑车”

2022-02-28于典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北京城雪橇跑车

于典

提起“冰床”你会想到什么?是用“冰”为材料做成的“床”,还是放在“冰”上的“床”呢?我想大部分同学可能都会选择第一个答案,但我们今天却要来说说在“冰”上的“床”。这种冰床,既不是由冰做成的,也不是床的款式,那它长啥样呢?

古代的“敞篷跑车”

冰床的结构很简单:一块木板下面连着木腿,像是一张木桌子,木腿底部用一根木条相连,木条下镶上铁条,再加上几根用来牵拉的绳子,如此这般,一辆可以在冰上高速行驶的“敞篷跑车”便閃亮登场了。它快速滑行的秘密武器就是装在最底部的铁条,平滑的铁条减少摩擦力,让冰床可以用最小的力滑出最快的速度。一般一辆冰床上可以坐三四人,却只需要一人拉车,速度比马车还快了不少,称得上是“节能环保”的典范了。

冰床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是北方百姓冬季重要的交通工具。那时,在北京城,只要有河有湖能结成冰面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冰床。一到冬季,北京城的护城河就直接变成了北京百姓的“高速冰路”,一辆辆冰床“呼啸而过”。有一条“高速冰路”甚至能从北京城直通通州,在这条“高速冰路”的途中还设置了“休息站”和“收费站”,当时称之为“闸”,其中吸引百姓们争相去打卡的“网红休息站”是“二闸”,它凭借开阔的景色风光、各式各样的吃食摊位从五个闸中脱颖而出。

冰床的盛行也给北京城的贫民提供了一条解决就业困难的途径。每逢冬天,有冰之处便有拉冰床的贫民等着“接单”,生意也确实兴隆,只是单次价格特别低,“行走一门,三里之远,每人给钱三四文而矣”。

到清代中叶,一种新式冰床诞生了,也称为“冰排子”。冰排子与之前的冰床最大的不同在于发力方式,冰排子不再靠人力牵拉,改为人站在排子上靠篙来撑,像划船一般。改良后的冰床可以乘坐十几人,载客量大,速度也不会下降,很快成了交通运输界的新秀。

在“床”上喝酒观赛

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冰床也是当时北方人民不可缺少的娱乐、运动工具。有人将几辆冰床并在一起,将酒案放置于上,再邀请相熟好友来开party,在冰床上一边饮酒作乐,一边欣赏飞驰而过的美景,好不快活!

除了平民百姓,冰床也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清代的乾隆皇帝作为冰上运动的资深代言人,每到冬天,便会在太液池上举办“冰嬉大典”。在冰嬉大典上,八旗子弟在冰上表演让人眼花缭乱的项目,皇帝便坐在冰床上观赏赛事。

与民间追求实用性的冰床不同,皇室、官员所用的冰床还是身份的象征。乾隆用的冰床是“以黄缎为握,如轿式然,以八人推挽之”,相当华丽隆重。据说,乾隆还曾因为担心母亲受寒,特意为冰床装过“暖空调”一一他命人将炭火装入冰床内,加上皇室的冰床本就围着幔帐,从而打造出一间小型的暖气房。

“现代冰床”:冰上的F1

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小伙伴有了疑问:冰床的造型跟冬奥会比赛用的雪橇这么相似,它们是一样的吗?

雪橇起源于瑞士,并在1924年首届冬奥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有研究表明,其实雪橇与冰床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过,它与我国古代的冰床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雪橇比赛主要分为无舵雪橇和有舵雪橇,与冰床更接近的是无舵雪橇。无舵雪橇没有方向盘,全靠运动员拉动雪橇上的皮带,通过自身的肌肉作用来控制。选手仰卧在雪橇上,这一姿势大大减少了阻力,使得无舵雪橇的速度极快,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快,相当于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每次观看无舵雪橇的比赛,简直是在观赏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忍不住要为躺在雪橇上的运动员们捏一把汗。

我国的冰床是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至今在北京,依旧有租借改良冰床供游客体验的地方,感兴趣的小伙伴如果有机会不妨亲自去感受一下在冰上开“敞篷跑车”的快乐吧!

猜你喜欢

北京城雪橇跑车
小雪橇
自制雪橇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漂”来的北京城
做雪橇
滑雪橇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2015款捷豹F型V8S敞篷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