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生活化 写作有妙法

2022-02-28高华

甘肃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生活化作文

高华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抓好作文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真实了解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成因,探究作文教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5所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作文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造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为农村小学高年级高效作文教学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1—0114—0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1]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近年来作文教学的实际,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一些认识。

新课改下,当前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现状怎么样?笔者近期对静宁县仁大镇高沟小学、中心小学等五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5份,回收问卷155份,有效问卷155份。问卷收集后,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一)选择题调查结果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写作现状调查表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21年4月16日下午

调查对象:高沟小学、中心小学、南门小学、李河小学、解放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情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问卷的选择题板块(见下图)。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问题,把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在下面相应的方框里面打上“√”。

根据上图可见:问卷的“选择题”板块共预设10个问题。

1.学生对作文内容的确定方面,亲身經历和参考作文书的占91%,即直接体验和间接经验的获得是主渠道。

2.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情况方面,以阅读获得间接经验的学生占97.5%,这是目前农村学生增长阅历的最有效方式。

3.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方面,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占95.5%,也是学生获得直接体验的主要途径。

4.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看书、帮大人干活的占71.6%,说明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家长分忧的主动性明显提升。

5.在学校最喜欢的活动方面,社团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的占63.9%,远远超过体育活动的人数,成为学生学校活动的主体。说明高年级学生转向追求高质量、有技能的活动,活动的意义提升了。

6.学生最喜欢帮家人做农活、旅游观光、参观调查,占87.8%。一方面,说明农村高年级学生对参与农事的活动情有独钟,符合农村家庭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仍然对社会实践活动感兴趣,这是学生探索和接触社会的最好方式。

7.在学生认为写不好作文的最主要原因方面,语言积累少、词汇贫乏、不懂得写作文方法的占81.2%,说明语文基础和写作技能对学生写作文影响很大。

8.在学生认为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方面,坚持阅读、多看书、仿写、学习写作方法、多经历、丰富生活阅历的占91.6%,说明阅读和仿写是当前农村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传统惯用方式,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从自己亲身体验的角度去认识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9.10.第9和第10个问题是作文批改方面的,突出了教师是学生作文批改的主体和学生对教师批改要求的重视。

(二)简答题调查结果

简答题如下:

1.你写作文最怕什么?

2.作为农村孩子,你认为写作文和城市孩子应该一样吗?为什么?

问卷的“简答题”板块只有两个问题:对“学生写作文最怕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有227人次,出现以下几种答案:语文基础太差、语言积累过少、语句写不通顺、没有写作素材、阅读量不足、没有亲身经历、不懂写作方法、会写但写不好、不会写作文、不会审作文题、惧怕写作文。这些看法也从不同方面用接近的观点补充说明了农村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对“作为农村学生,你认为写作文和城市学生应该一样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有155人次,大多学生认为由于地域环境、城乡经济的差异,造成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经历见识的不同,写作教学应该有所不同。

(三)问卷调查结论

这次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问卷人数覆盖面大,问题设计合理有效,回答内容真实全面,反映的问题客观具体。一是了解了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注重书本、忽视实践的现状;二是发现了农村孩子不甘于落后、自强不息的健康精神面貌;三是反映了农村孩子能理性认识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价值观正确;四是明确了作文教学城市和农村应该有所不同,应各自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五是指出了农村高年级作文教学应该走生活化、实践化、经历化的有效路子。

一是学生作文的常见问题依然存在。这从简答题“学生写作文最怕什么”的回答中就能看出。1.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有48.9%的学生认为,字词写错、不会写字、标点乱用、字迹潦草是最尴尬的事,语言积累少、词汇贫乏、语句写不通顺等恰恰是作文的根基不牢;2.学生的写作方法欠缺。有36.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懂写作方法、会写但写不好、不会写作文、不会审题、题材不合口味、惧怕写作文等,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作文的写作方法不足;3.学生的阅历浅、直接或间接经历少。有14.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亲身经历、阅读量不足,反映出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获取经历的渠道有限。这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的发展(见上图)。

二是学生的作文观发生重大变化。这从简答题“作为农村学生,你认为写作文和城市学生应该一样吗?为什么?”的理性回答中折射出学生们智慧的光芒,令人振奋。1.对人格有正确的认知。不少学生认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教育享有平等权,农村和城市的学生追求相同,这说明农村学生对自身尊严的认识提高了,一改过去只向往城市的偏见,自尊意识明显增强。2.对环境外因的作用不盲从。部分学生认为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即使农村转往县城的学生很多,有不少教师也选调到县城,但只要坚持勤阅读、多看书、多经历、多体验、多积累,农村学生一样能写出好作文。3.能客观认识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各有长短。不少学生认为,城市和农村是两个不同的环境,优势各异,各有千秋,不可替代,学生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缺。4.对写作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认为写作不是教条,应大胆写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跟随自己的意识随意洒脱。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教育作用明显。1.师生读书工程功不可没。学校开展的各种读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发展,成为当前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主渠道,尤其是作文读本对学生写作引导的影响巨大;2.学校的社团活动如虎添翼。学校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和研学旅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了学生的天性,尊重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成为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主渠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知识范围扩大了,求知欲望也大大增加,他们不仅关心课内学习,还开始关心课外阅读、实践等活动。因此,要把扩大生活阅历当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点来抓。一方面重视课外阅读,结合师生读书工程增加阅读量,切实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输入;另一方面要依靠农村地域特点,结合社团、体育等,开展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实践活动,增加直接经验积累。

1.打牢语文基础。要从一年级起就开始着手解决基础问题,重视识字、标点和书写训练,夯实根基;高年级也应把语文基础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综合采取作文教学措施,不应割裂开来讲作文教学。

2.教给写作方法。要结合课例,把阅读和写作统一起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应用阅读技能。

3.增加阅历经验。一方面重视课外阅读,结合师生读书工程增加阅读量,切实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输入;另一方面要依靠农村地域特点,结合社团、体育等,开展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实践活动,增加直接经验积累。

如,笔者组织开展了生活化作文尝试活动:一是以风景名胜、人文景观为主,游览了秦安大地湾遗址、庄浪紫荆山、秦安凤山、天水麦积山等景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愫,拓宽了眼界。二是把地方风俗、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参观了高沟清风寺、刘川西界寺、莲花观音庙,亲历了阳坡岭子梁喇嘛故堆、魏坡堡子、刘川堡子、李家寺堡子等历史传说遗迹,整理了“三龙斗一虎”“喇嘛故堆”等传说故事,认识了家乡。三是抓住产业发展、经济振兴新变化,观看了秦安高铁站、秦安小商品集散城、平天高速公路修建、苹果采摘买卖等场景,感受了家乡发展变化的神速,体会了农民发展苹果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火热和不易。四是开展各種社团、专题练习活动,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提供平台,举办了秋季运动会,创办了武术和舞蹈社团、进行专题写作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阅历经验,为作文写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五是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如环境卫生大扫除、锄草剪花、清理垃圾等;在家里收拾自己的屋子、洗衣做饭,参加苹果的匀花、蔬果、喷农药、套袋、取袋、摘苹果、卖苹果等农事活动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加生活阅历,丰富情感体验,积淀写作素养。六是切实重视学生的读书指导,加强间接体验的积累。小学生活动的范围有限,接触的人和事务有限,可是他们都有好奇心,渴望了解身外的世界,这时候,阅读就是最佳途径,可以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可以帮助小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哲人的智慧,可以徜徉在历史长河中看风花雪夜、刀枪剑戟,可以和着古人的韵律品人生的百味,心灵世界才更加丰盈。以上活动,师生在生活实践的乐趣里共同思考,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升。

文学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关注社会,融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求为一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2],特色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实践化、经历化,走“扎根农村土壤、立足农村乡情、生活处处作文”的路径,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2]赵丹.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菏泽市牡丹区王岗小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20.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生活化作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