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机制建构
2022-02-27郑茹楠
郑茹楠
(忻州师范学院 地理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大学生对知识有强烈渴求,而且他们学习能力强,学习精力旺盛,但同时他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更多难题,从而产生攻克难关的欲望,所以和其他学生比起来,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靠自主学习。职业规划是学生自学的方向,所以在大学阶段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和指导,促使学生在制定未来职业规划时选取更具价值与意义的方向。精准的就业机制建构可以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做出的改变和努力,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机构的发展,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通过精准就业机制,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职业规划教育解决今后就业可能遇到的难题,找到满意工作,会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立足之地和物质生活保障。
1 职业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1.1 职业发展理论流变
金斯伯格(Ginzberg)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和典型代表,他及其研究团队提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1957年舒伯基于金斯伯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从心理学和人格发展理论等多学科角度出发,丰富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注重对个体终生连续发展和全面职业生涯管理的全过程研究,有别于传统的面对瞬息万变“人-职匹配”模式。大学是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和探索阶段,美国职业管理者萨铂将大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过渡阶段,二是实验承诺阶段。在过渡阶段,大学生能够在职业规划方面形成初步模型,而实验承诺阶段是大学生对自我职业规划进行判断与抉择的关键时期。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大背景,一个机遇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以开放、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偶然的机遇,指导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从容地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职业生涯,学生应当立足当下,集中注意力于当下的学习。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限制性、低控制性,接纳现实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认可阶段的转变,能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创造性反应,拒绝简单的接受和容纳。不断探索生涯发展历程,合理地评价自己转型期风险,提升自我适应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1.2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在经济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转型,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1076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再加上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1]。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某些企业也存在招工难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不对口,企业人才缺口和大学生就业需求不对称。这就需要高校和社会及时建构大学生精准就业机制,在职业发展理论指导下给大学生提出中肯建议,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对于自身职业生涯有一个大致规划,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和成长。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就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一些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现象,使得学生规模日益增长,每年毕业生数量超出市场需求预期。而目前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国内各类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企业,劳动力需求加大,劳动岗位增加以此来消化增长的劳动力。但目前合理的人才资源供给需求问题并没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依旧存在,企业高级劳动力短缺。
1.2.2 缺乏实践经验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不平衡。在校期间,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参与实际操作,因而缺乏实践能力。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的是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人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大学生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2]。
1.2.3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与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由于缺乏对国内就业市场深入调查,使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课程选择方面存在跟风现象,相关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一些高校的专业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是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具有相应的社会技能,同时用人单位无法招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即使顺利就业,上岗后仍无法将专业所学知识运用自如,到最后难以胜任岗位。此外,当前虽已有部分高校意识到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步开始落实就业教育,如有学者针对江苏省7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在其设置的开放性概念编码中,“生涯”“职业”“规划”的改革频次统计分别达到了291次、284次和173次,表明相关就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3]。但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时存在就业指导课程被忽略与相关指导课程内容不规范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1.2.4 就业相关政策未解决根本问题
目前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如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补贴等,上述政策能一定程度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有针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回归结果中,社会支持的回归系数为0.011,且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的意愿[4]。然而当前高校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为大学生提供基本就业服务,但就业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5]。除此之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就业相关政策了解不清晰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成因之一。
1.2.5 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转变
首先,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一味地追求专业对口是造成当前很多大学生难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各行业了解程度不足,使其仍旧未转变就业观念,就业目标仍以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为主,受传统“铁饭碗”就业观念影响较深。最后,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在学生教育方面投入极大,获得的回报与工作待遇应较高,期望孩子找到既体面又高薪的工作,进而影响学生选择岗位的心态。2020年调查显示,与2015年相比,大学生评价工作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中,“收入”的排位上升至第二位,所占比重从2015年的11.8%上升到17.5%,同时大学生以“发展空间”“能力提升”“个人兴趣”作为评价工作好坏标准的比例都有所下降,分别为30.7%、16.2%、13.1%,表明当代大学生更多以“收入”评价工作的好坏[6]。这种就业心态既不利于大学生成功就业,也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此外,创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比例仍较少,202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1.2%[7],多数大学生仍未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未意识到以创业完成就业的重要性和作用,也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2 职业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情况有诸多影响因素,因此,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探讨。
2.1 主观因素
2.1.1 专业能力
大学生在人力资源结构中应属于知识型高级工种,专业水平更具有竞争力。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职员在工作生涯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水平不过关,那么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与普通劳动力没差别,也难以在茫茫的人才招聘市场被人看中。在整个求职过程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属于决定性因素。
2.1.2 职业人格
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的生理基础有关,而后通过在社会中的历练,逐步形成复杂的心理结构。人格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具有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不仅体现了个体气质还包含了个体思考问题的模式与价值取向。招聘者通过对求职者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例如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从而观察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所处社会关系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的职业人格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具体要求,是决定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关键性要素。
2.1.3 人格兼容度
“人格兼容度”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自身特性的人格,在与他人或环境相处过程中,一个可控的调节范围。对于大学生而言,“人格兼容度”是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适应职场的基本条件。人格兼容度能够反映大学生群体个体心理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人格兼容度高的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在行动上更具上进心,在工作上更加主动和独立;拥有良好的内在修养,因为他们更具有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在性格上更加坚毅,对工作更加执着坚定。
2.1.4 准职业形象
在任职过程中,职业人通过职业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待人处事的态度就称之为职业形象,而职业形象往往由社会大众所进行评定。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并未真正地融入职场中去,他们在岗位上所体现的精神面貌与态度只能称之为“准职业形象”,而这种“准职业形象”是他们在学生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学与岗位要求的结合体,带着对社会和岗位的从属性。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包含三个部分:专业能力、人格兼容度、职业人格,专业能力是技术支撑,职业人格为个体的心理基调,人格兼容度为准职业形象起到调节作用,准职业形象是最终呈现出来的外在结果。
2.2 客观因素
2.2.1经济发展现状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域分布有着严重的不平衡,在整体上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东部相较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薪资待遇更好,自然这些大城市吸引着毕业生,由此也使大城市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反之,发达地区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也更高。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次之,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经济环境同样也会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2.2.2 高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大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受课程设置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我国高校课程设置模式大致一样,很多高校都会设置当下热门专业,这就使该专业输出的毕业生数量多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量,造成职业供需结构上的矛盾。高校在对课程设置时应考虑专业口径,专业口径过窄会使毕业生面临择业面过窄的问题,而现实社会往往对跨界人才求贤若渴。专业口径过宽也会使学生专业底蕴不足,其专业性不能满足具体的岗位要求。另外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轨,高校缺乏课程设置的前期市场调研,导致高校课程设置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2.3 人才市场波动的影响
健全的人才市场建设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我们对于人才选用标准以及判断该个体是否符合标准的方法都未完善,这使企业在选择应聘者时不能准确判断求职者的综合能力。这既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选才,也无法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现实情况反映很多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并不多,面对逐年攀升的毕业生数量,这也是阻碍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大问题。
3 职业发展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机制的建构
3.1 职业发展理论与精准就业的关联性
首先,基于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目前职业发展理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其经过漫长的发展与完善,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形成了自身理论体系。整体而言,职业发展理论即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诸多理论合集,基于不同视角,可以将职业发展理论划分为需要层次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发展道路理论等不同类型。在同一视角下,不同专家学者对职业发展理论也有不同的见解。比如,金兹伯格提出职业发展幻想、尝试与现实的三阶段理论,苏帕尔则提出成长、探索、确定、维持、衰退五阶段理论。对已有职业发展理论进行整合,不难发现职业发展理论的不同解读,包含以下两点共性:其一,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其二,自我概念是职业发展不断完善的关键。其次,目前我国关于精准就业并未形成统一界定,在此,将参考“精准扶贫”概念对其进行定义。即精准就业是对就业的精准化服务,针对不同区域环境、职业能力的就业对象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就业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管理的就业服务方式。基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职业发展理论与精准就业具有一个显著共性,即二者都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就业对象置于核心位置,通过作用就业对象完善就业机制。由此可见,基于职业发展理论探索大学生精准就业机制建构具有可行性。
3.2 加强职业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与根本,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相应的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改革,促进大学生就业。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职业教育相关课程,最终目标都应该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更新教学内容。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很大原因在于岗位与人才不匹配。针对该现象高校不仅要强化专业理论课,还应增设有关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根据人才市场实际需要更新教育内容。我国高校应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就业性和实践性,注重实践课程,将专业能力与职业形象相结合,将课程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为学生的直接就业做好准备。二是完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教学内容根据就业需求进行更新,专业能力的评估标准也应得到完善,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校学生专业能力评估体系应当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呼应,通过把好最后关口,调整及提高高校毕业生专业能力,使其与岗位匹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8]。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体现,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讨论式、启发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师生感情,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提高教学质量。
3.3 增进校企合作,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职责,走向社会是必然,那么高校的培养模式就必须适应社会需求。这需要高校进行广泛的调研,从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类型、人才能力的需要出发,合理配置高校的专业课程,从而使人力资源的配置科学合理。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实习工作,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与此同时,各企业也应响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培养资源,与高校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校企交流增进的同时,同步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抓住实践机会,体验职场生活。实践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过渡阶段,是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职业精神得到了培养,对于该职业的需求和职业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制定后,最关键的一环恰恰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决策能力的培养,致力于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才能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才有可能随时抓住机遇[9]。大学生进行实践的方式有限,主要有三种方式进行职业体验:一是在专业学习中进行体验,学生作为学习者,作为职业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者,需通过组织安全可靠的企业参观与实习,或安排参与具体科研项目等方式实现;二是丰富大学生兼职途径,兼职能极大程度拓展学生社会经验与工作履历,学生可以据此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将自己的人格兼容度转化为人格气质;三是志愿服务,如校园服务、企事业服务、社区服务等,在志愿服务中学生获得自我学习和反思的机会。
3.4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我国高校应加紧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及时更新大学生就业相关信息,给予大学生就业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切实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紧随时代潮流,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同时保证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中关键是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一是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了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求,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的;可以组织安排不同类型的讲座,对形势政策、面试技巧等进行全面讲解,增加毕业生就业能力;学校还可联系校友资源,为毕业生创造有利的就业岗位。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是重构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没有对自身的客观判断以及缺少对职场环境的全方位分析,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不正确观念的根本原因[10]。所以高校应该依据社会实际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祖国需要为大前提来实现个人价值,积极鼓励大学生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三是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给自己施加压力,增加心理负担。此时高校应该时刻关注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展开咨询活动,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机会,为其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