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1+X”证书制度(BIM)试点情况研究
2022-02-27王莉
王 莉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一、“1+X”证书制度背景和内涵研究
(一)“1+X”证书制度的背景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这个被职教同行们亲切地称为“职教20条”的方案,仿佛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该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加快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的通知,正式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019年11月,教育部等部门再次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19号),针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
(二)“1+X”证书制度内涵研究
1.“1+X”证书制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X”证书制度不是“双证书”制度的另一种表述,“1+X”证书制度其实是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我们现今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经济”“智能智造”“互联网+”等新生词汇每天都充斥我们的耳朵,这些词汇背后是科技的巨大进步,是科技对社会传统产业的影响,也是对社会分工、对行业岗位的重新调整。如今,很多行业岗位的界限不再那么分明,很多岗位需要的不再是拥有单一技能的人才,如果我们的学校专业还是沿用以往的标准,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这代表着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1+X”证书制度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学生可以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若干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而这“X”可以是在“1”纵向上的延伸,也可以是在“1”横向上的延伸。在理想的状态下,学生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可以提升自身专业的广度和深度,也就逐渐实现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也会倒逼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1+X”证书制度下,探寻一种更高效的、更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2.“1+X”证书制度是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方式
“1+X”也可以是“X+1”,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即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时可以免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部分科目,或者在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可以免试学历证书的部分课程。而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点就是“学分银行”。如果能够构建起一种合理的“学分银行”体系,那么学生在学分达到规定的数值时便可实现“1”和“X”之间的转换。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在校学生为考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重复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入探索,将社会上有“X”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之中,在他们完成“X”学分和其他要求的基础上,颁发学历证书,这就实现了从“X”到“1”。而从“X”到“1”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是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就业即为最大的民生,“就业”位居“六稳六保”首位,可见国家对居民就业的重视。尤其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世界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在这种情况下,保住就业就是保住了民生。而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和关键。
二是促使形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方式。目前正在实施的“扩招100万”的国家政策,不仅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本领,更是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变革大发展。如果以“扩招100万”为切入点,联系“1+X”证书制度,能否真正实现从“X”到“1”呢?对于没有取得高职学历证书的社会人员,在培训他们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如果满足“学分银行”的相关规定,他们是否应该被授予学历证书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如果连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分银行”构建成功,那么高职教育将真的实现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高职的学历证书不再像普通教育那样仅通过单一的途径取得,这是高职教育非常大的变革和发展。再深入一步,可以不限于在学校内教学这种传统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修满规定的“学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加灵活、更加开放。这也恰恰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
三是体现了“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提出要“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这明确将“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作为了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从政策上要求职业院校要重视开展职业培训,这也是实现从“X”到“1”的有力保证。
3.“1+X”证书制度是促使多元主体协同办学的重要突破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从来都不是教育部一个部门的事,也不应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借由“1+X”证书制度为抓手,促进政府、产业、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为职业教育出谋划策,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开拓职业教育的新形式。参与度由浅入深,渐渐的,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面会逐渐凸显,从而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色。因此,“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手段,而职业教育类属特色塑造和质量提升则是“1+X”证书制度的最终目标。
二、京津冀“1+X”证书制度(BIM)试点情况简介
本文基于京津冀三地实施“1+X”证书制度(BIM)试点调研情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组织与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五个方面总结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路径。
本次调研于2020年展开,选取了京津冀五所高职院校的师生、企业以及培训评价组织四个群体进行了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数1392份。
2019年,首批“1+X”(BIM)试点院校选拔,全国共有320所院校成为首批“1+X”(BIM)试点院校。其中,高职院校203所,中职院校79所,应用型本科院校3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5所,另有1所为“国家开放大学”。其中,北京共有10所,河北省共有21所,天津市共有6所,合计37所,占全国试点院校总数约11.56%。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五所职业院校均为首批“1+X”(BIM)试点院校。
截止至2020年底,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依据《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站点遴选与管理办法》,共遴选了六批考核站点院校。第一批全国共遴选出50所院校作为考核站点,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和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均为第一批考核站点,其他三所院校也在第二批和第三批被遴选为考核站点。
三、“1+X”证书制度(BIM)试点存在的问题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本质变化”等诸多问题。虽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呼声在职教圈一直不绝于耳,但是作为政策明确提出,还是在“职教20条”中。此政策一出,很多专家都惊呼“职教的春天来了”。但是长久以来的固有认知不是这么快就可以重塑的,很多学生家长仍然认为“高职”是没有考上本科的无奈选择,这种现实也导致让学生家长们认可“学历教育与职业等级证书并重”这种观念任重而道远。其实,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学生家长的观念之中。在进行调研时,我们仔细研究了个别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在“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与之前比较,仅仅调整了几门课程而已。
其次,X证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不畅、X证书的专业壁垒未打破。一是考证课程和专业课程各成体系,设置思路不同,很难寻找结合点,对于专业特别相关的学生还好,对于专业稍有差异的学生而言,参加考证,无异于重新学习了几门新课;二是两者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复,这种情形,在不进行通盘考虑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教学效率的降低;三是职业技能证书标准仍有待完善,在进行企业、教师调研时,双方给出的答案都趋于一般。因此,若要使得X证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更为顺畅,不仅学校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X证书的开发机构也要多深入院校调研,继续完善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学生在选择X证书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应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等。
(二)在课程体系与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与BIM证书匹配不足。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专业较宽泛,不仅包括土木工程,还涉及了建筑设备、规划设计等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不处于一个系中,各系之间一般横向沟通较少,尤其在课程设置中,各系一般按照本系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各系的课程体系不一,侧重点不同,在推进“1+X”证书制度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浪费了资源和精力,却未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有的系部在选定BIM证书之后,不考虑专业特点,仅仅增设了“BIM建模基础”课程,但是根据BIM职能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大纲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是初级证书,在BIM建模之前,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制图和识图基础的,不考虑知识之间的衔接与递进,使得“1+X”的课程体系进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匮乏、配套教材开发不足、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滞后。课程融通配套的教学资源匮乏,无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教材等资源的建设都没有明显的进展。有的院校直接采用现有专业课程的教材充当BIM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教材,有的院校采用自编讲义或者培训评价组织开发的教材。这些教材都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无法在学历证书的教育和X证书的培训中间找到平衡点。
(三)在教学组织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培训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BIM证书的考评内容并未完全融入正常课程内容之中,“课证融通”工作也没有明显进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取证的通过率,很多院校开展了课外的BIM取证培训,但是这种做法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不符合“1+X”证书制度的精神。同时,一不小心会使得“1+X”证书制度陷入培训化的误区,丧失教育的育人本质。教育不能功利化,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不能在实施“1+X”的过程中变了味,过于重视X证书,从而陷入了培训化的误区。反之,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沉浸在学历证书的教育中不可自拔,不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将X证书等同于以前的“双证书”制度,这大大不利于“1+X”证书制度的推行。
教学、培训方式不灵活,缺乏前瞻性设计。目前,“1+X”证书的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在校生,因此,教学方式没有明显的改变,仍然大多采用班级面授制。理论课,尤其是公共基础课以讲授为主,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课程改革,但未能全覆盖。考核方式仍然是以期末考核为主。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效激励,教师参与意愿不高。作为“1+X”证书制度的一线执行者,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1+X”证书制度推行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现阶段的调研结果来看,教师的参与意愿一般。很多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是出于学校指派或者教师的责任感,但这不能支持教师长久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工作。
(五)在实训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费不足,制约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国家和地方财政都投入支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但是地方财政水平不一,投入力度不一,地区差异较大,院校之间差异也较大,对于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自筹经费有限的职业院校来说,经费问题已成为阻碍“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的最大制约因素。对于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言,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软硬件设施建设,在调研院校中,一般由现有实训室改扩建形成“1+X”试点要求所需的实训室。这些实训室在满足X证书培训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其他的教学实训任务,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此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规模不大,作用不突出。有的校外实训基地仅仅停留在接受学生实习就业这一个层面上,甚至个别实训基地只是挂了一块“牌子”,没有发挥任何实训作用,这使得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流于形式。
实训基地功能单一,社会服务功能不明显。目前,各院校建立的校内实训场所往往是出于实践课程教学的需要,而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是出于实习的需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比较单一,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并且,目前校内外实训基地均针对在校学生开设,针对社会人员的培训工作较少,社会服务功能不明显。
校企合作不深入。“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学校与企业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调研结果也表明,企业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较少,甚至有的企业没有给予任何实际上的支持。即便有的企业参与了部分工作,也大多在派遣企业专业指导工作上,企业很少参与到资源开发、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之中,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调研结果也表明,超过60%的企业是愿意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工作之中的,那么造成合作不深入的原因可能是校企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途径,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和衔接。
四、解决路径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
建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统筹开发,促进书证融通,目前,BIM职业等级证书的开发方亦为培训评价组织,若要切实使得“书证融通”落地,还需培训评价组织和院校之间进一步协同完善。目前培训评价机构也自己出版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资源,这更倾向于培训的模式。但是,我认为X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应该是独立于专业教学之外再设计一套培养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而是要将其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能涵盖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就不再单独另设X证书培训;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培训内容,则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以补充、强化和拓展。如此,才能使得X证书与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衔接的更顺畅,才能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打破X证书的专业壁垒。首先院校要明确“1+X证书制度”的主要目标,在引入X证书之初要结合院校的专业情况统筹考虑,并严格筛选,严把证书入校关。其次,院校应加强宣传,不是在二级学院或者系部层面的宣传,而应在全校各专业进行系统的宣传,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1+X”证书的种类,从而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作出更有利的选择。最后,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时,将不同专业的X证书内容融入进去,可以设置为选修课、拓展课等类别,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在课程体系与资源建设方面
构建基于“BIM”的建筑类链式专业群课程体系。“1+X”证书(BIM)也不是仅仅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几门课程那么简单,需要从学院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各二级学院(系部)、专业、再到每一门课程,形成一个联动体系,真正实现“1+X”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甚至融入每一个建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该学院以建筑类专业为主,涵盖了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各个专业,串起了从土地资源管理到项目建成之后的运维管理之间的各个环节,形成了针对建筑全产业链的链式专业群。不同于以往的以某一专业往外辐射的圆形专业群,链式专业群更贴合行业特点,更符合建筑业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构建建筑类链式专业群课程体系,需由学院层面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并找到串起各个专业的那条“链”。伴随着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条“链”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BIM技术。学院在2018年就由学院层面统筹规划,开展了BIM技术在建筑全过程应用的研究,打破了各系的限制,抽调各系BIM骨干教师,成立了BIM综合教研室,研究设立“建筑产业链通用课程能力模块”。各二级学院(系)根据自身特点,设立各二级学院的“基础技能课程模块”。各专业再结合专业特色和专业岗位能力设立“核心技能课程模块”。此外,设置“拓展互选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修相关课程。这也有利于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更能体现“1+X”的内涵,培养复合型的全过程的技术技能人才。
以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可以适度超前,但不能过于超前,否则不利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加快“学分银行”建设步伐,促进课证融通落地。学分银行是实现课程融通的立交桥,只有科学建立职业教育的学分银行,才能真正实现学分与专业课程互连,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连,最终实现课证融通。
(三)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
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试点院校应对教学组织实施环节与X证书培训工作进行一体化设计,长短结合、内外结合。重新梳理学生学习和培训的流程,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同时,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完成的或现有教学条件无法保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内容,可以通过培训评价组织或者合作企业,开展校内外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培训或企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模式。
因材施教,开发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源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生源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发灵活、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块。各模块可以自由组合,根据不同生源进行有侧重点的讲授。如此,也有利于根据在校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杜绝“择优选拔”学生参加考试的现状,在全体学生中普及“1+X”证书制度,推行该项政策加速落地。同时,也可对教师团队进行划分,不同模块对应不同的教师团队,团队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推动各级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目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改革刚刚起步,层次教育的定位现状尚未改变,高职院校的教师师资水平和工资待遇水平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若不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那么这种现状仍然得不到改变。因此,在国家和学校层面给予一定的人事政策倾斜,比如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奖励绩效、评先评优、荣誉称号等,这既有利于高水平的教师向高职院校流动,也有利于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的意愿更为强烈,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1+X证书制度”更有效的落地。
(五)在实训条件建设方面
开辟多种经费筹措渠道,弥补经费不足。职业院校可以多措并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或以项目资金投入方式,或以提供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方式,弥补经费不足的问题。
打造产教融合一体化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共创育人新机制,共同调整“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评价模式改革,建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共同参与学分银行标准的开发和学分的认定等工作。共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开发配套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资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灵活度高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模块”。完善校企双方师资互聘制度,畅通专兼职教师互通的渠道,实现企业技术人员走进学校课堂,学校教师走入生产一线,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