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中职学生心理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2022-02-27曹学坤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疫情教育

曹学坤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天津 300162)

当今职业教育发展浪潮下,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者,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心灵的理疗师,这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当今,中职学生的成长环境中物质生活条件丰富多样,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群孩子缺乏内在品质的培育和精神家园的建设。长此以往,孩子们渐渐地形成“扭曲”的价值观,生活压力轻易就能压垮朝气的少年,人际交往的成熟化弱化了个人努力实现目标的正常途径,同时个性张扬的他们很容易陷入欲望诱惑的漩涡。其实,这个阶段孩子的表现与他们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一部分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这也从某方面造成孩子们叛逆心理极强,忽略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不能面对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也有一部分同学从小就被全家人用甜腻的“蜜罐”圈养,习惯了“一呼百应”的生活,不能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困难,自理和社交能力较弱,但铺张浪费的习惯表现得淋漓尽致。基于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急需外部的干预和疏导,以及时地促使他们自我修正,勇于面对生活的困境,用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的每一个考验。

在提倡技能成才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软件建设”似乎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接触者,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学生心理状态和情绪波动,更应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家长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个沟通平台的建设,衔接沟通渠道、搭建交流纽带,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透明。

疫情严峻的当下,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是极其的困难。教师们在引导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教育学生面对新冠疫情采取科学的方法塑造不慌乱、不紧张、不恐惧的心态。在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疏导与干预学生心理建设,使学生在抗“疫”阻击战中,冷静地思考灾害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平安愉快地度过疫情期。对此,笔者作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大军中的一份子,基于在工作中的实践经历,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线上”教育教学讲究德育渗透,注重心理疏导与引导

教师在“线上”教育教学中应该讲究德育渗透,有机地将学科教学内容、班级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一学科的专业内容都有其独特的素材支撑与情景设置,每一个小小的细节设计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或不适,恰恰也正是在这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的矛盾与问题得到大大的体现和凸显,大部分同学的心理困惑性也正在此时建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去观察,并善加利用教学策略和方法,一定会有许多的地方可以实施德育渗透、心理疏导,通过正确的引导与实施,一定会取得心理辅导的实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的任务早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中讲解专业的技术技能,更应该有意识地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的进行人格养成和加强心理建设。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线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缓解学生学习负担

转变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充分主导课堂教学,教师适时的关注引导,把握教学大方向和进度。通过课程管理系统(moodle)线上自主学习、“腾讯会议”的视频语音会议等创新教学形式,既可以“迎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可以吸引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同时运用社交聊天App交流学习心得、沟通生活点滴,真正地让学生亲近自己,有意识地将严肃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亲近信任的朋友情谊,在人性化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坦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这样,“线上”课堂就会真正成为“朋友”间分享喜悦、共担挫折、倾诉烦恼的欢乐园地。

(二)布置趣味的课堂练习,增强学生自信勇气

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灵活的制定“线上”学习特色计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和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设置有吸引力的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运用小程序适时的引入闯关游戏、实战对抗等环节,巧妙地对接学生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 “做中学,学中做”。在积极的气氛中既完成游戏的比拼,又实现了专业知识的摄入、吸收和提升,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在师生有序的互动中,学生不再感觉专业知识学习的乏味无趣,每位学生都有事做,每位同学有价值,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对“疫情”的阻击。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关系的培育,消除与学生“心灵”的隔阂与障碍。

(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

“线上教学”是当下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实施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思政教育是当下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应该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恰当的渗透衔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疫情背景下,中国面对世界难题提出中国方案,从多方面诠释了中国的伟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引入时事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又可以使学生在体悟祖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大潮中,学生不断丰富完善自我,培育积极阳光心态,用乐观的心态迎接健康向上的人生。

二、课外活动侧重有的放矢,力求方案量身定制

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和影响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课外活动的开展相对比较困难,教师要根据任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特点以及“线上教学”的条件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线上教学”期间的课外活动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教师应侧重于在活动过程中的监管引导作用,这样师生就可以进一步交流和认识,了解真实的彼此,将语言和教育形式很难化解的隔阂消灭于无形的心理体验过程之中,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剖析自我、理性参与疫情阻击战。课外活动有序实效的组织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与人格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组织热点特色活动,塑造学生言行品质

通过“线上”教学内容使学生实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一鼓作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实际,设置合理的拓展活动,例如,远程集体线上升国旗。每周一早晨组织学生线上升国旗,在国旗下结合疫情中的优秀事迹培育学生对先进人物的学习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进一步强化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线上疫情研习会,通过分组搜集材料、整理、展示,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和认识,小组间充分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对“病毒”的理性认识和科学防控,使学生在拓展的活动中培育团队意识、竞争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从而有效地培育健康、阳光、和谐的心理素养。

(二)召开特色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理想信念

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本来就厌恶学习,生活目标不是很明确,意志品质较弱。加之疫情防控减少外出,居家隔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受到很大的冲击和考验,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很明显地表现出内心的恐慌和无助。针对类似的“疫情”现象,我开展了“科学防控,我先行”“素养、技能筑梦想”“合格接班人是怎样炼成的”等主题班会,使学生从内心对自己的人生和目标重新定义。通过类似的活动,每一位同学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了个人的责任感,无形中也使学生的心理建设有了一定的提升,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改善学生长期“线下停课”在家的学习的不适应感,疫情的影响也可以大大降低,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的强大是疫情防控的坚强力量,使学生在主题班会的教育学习过程中,体悟国家的强大,增强思想政治意识,进而达成教育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

(三)“一对一”留言板——打开学生“心之门”

其实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过于强势的外表下隐藏着非常脆弱的内心,极其需要呵护。然而,他们的身边缺少安静的倾听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其他人。所以疫情发生以来,以微信、QQ为载体,建议大家每周都与我至少进行一次“心灵之旅”。克服了起初的不习惯、不以为然,同学们渐渐地将心理感受、想法、秘密一一诉说。师生之间的闭锁性逐渐地被克服了,一点点把自己表达出来,我也慢慢地了解了每一位同学。充分的利用“传声筒”是教育工作者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对一”私密性较强的互动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应用合理的心理“疗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互动内容的保密性,对涉及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敏感问题,更要守口如瓶,这样才会赢得信任,否则适得其反。另外,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查阅、回复每一位同学的“心灵之音”,洞悉学生内心的活动,给予一定行之有效的计策建议,疏导学生的疑问困惑。疫情以来,同学们很明显地实现了由起初的无所适从到科学防控、坦然面对巨大跨越,部分学生还积极地投身到了本村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尽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职业学子的力量。

三、加强家校沟通力度,引导家长关注心理教育

新时代的职业学校“娇子”们的父母多数教育水平较低,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更是少之又少,单一或者粗暴。面对疫情,他们也是恐慌不知所措或者单纯地把孩子们封闭起来,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引导教育孩子。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腾讯会议、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发布一些心理知识,适当地引导家长学习和交流,使他们了解孩子们在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应对方法和措施,进而加强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科学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优化、塑造自我。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源于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多数的所谓的“坏孩子”内心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酸楚“心事”。只有摸清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例如,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服管教、我行我素等等。通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配合,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制定线上教育引导方案,事半功倍地解决实际问题。

从多年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和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职业学校所面对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毫不约束“放养”式管理、要么就是对孩子一味地严肃苛责,让孩子倍感压力,毫无喘息之地;很少有家长可以拿出时间、寻找空间、放下身份,切合实际地和孩子用心的沟通和解决问题。当今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学生的直接引领者,有必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沟通疫情防控的方法和措施,利用有效的心理知识和方法,巧妙地疏导化解学生内心的烦恼和不良情绪。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让家长切身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及时发布防疫信息,交流经验与想法,实现家校桥梁的有效搭建,拓宽学生心理建设的新途径。

因此,作为职业教育实践者的我们,在疫情期间应该进一步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尤其是学生家庭情况和当地疫情环境等。加强与每一位孩子的家长联系交流,针对孩子们在疫情期间发生的问题客观地交换意见、合作互助,及时化解难题。同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注重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普及和引导。通过在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实现孩子人格塑造的能力和认识,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养,促进职业学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四、结束语

“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关注和有效引导。在新冠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心中充满仁爱,用细心去积极重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天的点点滴滴、大事小情,通过网络等资源“远程”“线上”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防疫知识的教育,进而实现对学生心理的引导、人格的塑造,从而达到使学生理性冷静看待疫情的发生并积极乐观的面对。

疫情当下,全民抗疫,我们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英雄。通过老师们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我相信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实践中一定可以共同战胜“疫情”、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也希望通过这次疫情的洗礼,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心怀正能量,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出每一个人独具魅力的精彩有意义的璀璨人生。

猜你喜欢

心理疫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战疫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题解教育『三问』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心理小测试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