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中心视域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2022-02-27夏静怡
□夏静怡,朱 慧
(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00;2.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1 文献综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关心农村地区的生产状况与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带领人民创办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合作社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愈加明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学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愈加多元。目前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
侯为民(2015)[1]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当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在此前提下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赵铁桥(2021)[2]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发展合作社的征途中要继续坚定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念,正确引导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抓典型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张庆亮(2021)[3]指出,要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发展道路,就要做好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党领导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等6 个方面。
1.2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政策的研究
李玉敏和栾雪飞(2009)[4]在分析早期合作社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指出要在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农村生产活动的各领域联系起来;准确定位政府的角色,引导农民开展合作。曲晓云和林建华(2019)[5]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政策,提出政策目标和内容要因时制宜加以更新,以便有效指导农业合作实践。孙迪亮(2020)[6]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助推措施3 方面的政策变迁及其良好的政策成效。
1.3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郑丹和王伟(2011)[7]通过对我国两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调研,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及经营水平低下等问题,要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孔祥智(2018)[8]重点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组织形式,建议通过法律法规保障现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种类型。
通过分析文献可知,学者们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研究成果对于厘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对农村的经济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切入点大多聚焦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发展、经济政策及其自身现状,从党为人民谋实事的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原则、历史作用等方面无不体现党始终注重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切身利益,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回望和梳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坚定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坚信“人民就是江山”,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科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理念,对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从人民中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源头
从人民中来,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做事准则。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和保障人民根本利益。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基于对人民现实生活的考量,始终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事准则。
早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充分认识到团结农民群众的重要意义,他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根据当时农民面临诸多压迫的实际情况,在合作社运动中提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3 种合作社,确是农民所需要的”[9]。毛泽东认清了当时农民所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团结起来,应用合作社的形式摆脱剥削,维持农民生存。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毛泽东分析了我国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规模小以及很难扩大再生产等弱点,为了使农民摆脱水深火热的处境,他根据列宁所说的要想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就要经过合作社这一思想,广泛地建立了众多集体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改善他们的生活[10]。在这里不仅体现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彰显出从人民中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源头这一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尽快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促进工业建设,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毛泽东在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中提出“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是既需要,又可能,潜在力很大”。毛泽东从符合人民利益的实际需要出发,主张要切合实际,抓住当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机会,将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人民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真正做到了处处为人民考虑,为人民谋利益,再次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为人民办实事的朴实作风[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刘少奇同志对农业合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从人民群众身上看到了集体的重要性,并认为农民合作组织实质上是一个集体性的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集体力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有关合作社的思想也大放光芒,虽然他并没有十分详尽地描述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想,但其关于农业合作的很多思想在当今仍然大有益处。他曾提出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稳中求进,不要急于求成,同时强调尊重农民意愿,在与农民有关的利益问题上,要为农民利益着想。此外,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他提出要激发农民生产热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12]。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作为知青下乡的这7 年时间里,与农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在那时他便开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道路,根据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创办了缝纫社、打铁厂等村集体企业,通过集合村民个体力量加快生产力[13]。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调研中愈加了解农民劳苦,他详细钻研农民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多次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三农”思想,这一思想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三农”问题看作重中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三农”思想与时俱进,归根结底还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加快农业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3 以人民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新时期这几个时期都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开展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活动,虽然各时期采取的农业合作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这些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农业实践来造福人民。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运动的初步尝试与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主体,为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并尝试建立合作社引领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在此期间,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合作运动广泛开展,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形势愈演愈烈,为了开展经济建设从而为革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毛泽东同志从人民群众身上受到启发,根据贫农团在群众中发展合作社的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发挥群众团体力量发展合作社,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在民主革命时期为集合群众力量建立的集体互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私有财产为基础,并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自愿参与组织,这些组织在后期苏区农村合作运动中规模不断扩大,发挥了众多作用。虽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存在一些缺点。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开展农业合作运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社员人数不断增加,不仅提高了当时农业生产流通效率,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促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全国性发展,让农民感受到参加互助合作的益处,从而自愿加入,为后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农业合作运动发展提供了经验,对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要促进工业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合作事业发展投入了更多关注,促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全国性发展,让农民感受到参加互助合作的优势从而自愿加入,期间得到的经验与启示在当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土地,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之后的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组织建立了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合作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以建立农业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社,这一行动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并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在全国范围内随着初级社建立完成,受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影响,全国掀起了由初级社向高级社急速发展的浪潮。此时,合作化完全异化为集体化,出现了强制农民加入的现象,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原则,由此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14]。有学者认为初级社、高级社虽有合作社之名,但其本质并不是真正的合作社。真正的合作社有许多不同于初级社、高级社的基本特征,其是农民自愿联合在一起,并拥有退社自由,农民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前提下自觉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要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主体,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农民加入合作社遵循自愿加入、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民办官助党领导”的方向。党在这一时期开展的农业合作运动为后来农业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
3.3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伊始,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根据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注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作用。1978 年在广大农民分田包产到户的需求下,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承包到户,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4]。对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赋予农民极高的自主权,独立性增强,使用土地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与愿望行事,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生产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农业生产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很难适应变幻莫测的大市场,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民增收困难。广大农民有了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以期加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连接。党和政府感知到了这种发展的需要,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要求地方政府对其加以积极引导。
因此,农民之间相互联合应对市场经济变化,各地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陆续出现并得到较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是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选择,超越个人联结的农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供公共农业生产设施,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更有助于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此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由农户自发建立或者由农村集体组织、政府部门等发起,因其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为顺应广大农民的生产需求,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规范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 年10 月31 日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15]。自此,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规范化和快速发展阶段。各种协会、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层出不穷,涉猎领域也从单一的种植业逐步扩大到养殖、渔业、林业等行业,组织形式愈加多元,在引领广大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方政府主动引导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下,其发展态势良好,成为主要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3.4 社会主义新时代
自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从生产领域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较广。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传统生产向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延伸,实现了生产和经营环节全覆盖,竞争力不断增强。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形式上呈日益多元趋势。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以及村集体领办,以及自愿联合、股份合作社等多种形式[16]。再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愈加规范。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各地也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合作社规范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管理农村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在党的领导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更加灵活地协调政府,抵御市场风险[17]。在实践中,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领导核心作用的优势愈加明显,山东省出现了多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例如菜屯镇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利用当地特色林业资源,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村级木材加工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在该模式的带动下,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上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导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领导作用,用自身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为合作社发展带来正向效益。在基层党组织工作过程中应尊重农民在合作社中的权利,这样才能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自身的组织。
4 到人民中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社”宗旨,领导人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的本质是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体现了党一以贯之的“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不断改进自身,处处为人民着想,不断解放农村劳动力,给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通过组织农户提供公共资源,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土地效益,农民收益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8]。
为确保人民在发展道路上不掉队,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户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服务范围愈加广泛。甸南镇通过统一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不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精准定位自身农产品的消费群体,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农户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还可以自主投资合作社,年底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这既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也保障了贫困户的利益。
2020 年四川省雅安市开始探索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合作社”项目,此项目旨在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通过扶贫部门引领利用财政资金帮助集体经济发展较弱的村庄入股合作社,此举增强了贫困村庄的资金投入,为贫困村提供了更多生产设施,确保了村集体分红,使雅安县坪阳村的经济发展搭上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车,在2021 年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脱贫,人均年收入增加了6 000 元[19]。
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与农户个人双增收,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以菜屯镇为例,2020 年初开始,菜屯镇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仅40 d的时间就得到了全面推广。不仅促进了木材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其规模愈加壮大,同时吸引并带动了菜屯镇及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完善了社会治理,带动全体人民奔向小康。除了领办木材加工合作社,菜屯镇党支部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使当地经济融合发展。2020 年年中,菜屯镇合作社销售额已超过了2 000 万元,村集体收入平均增收近6 万元,全体人民平均收入在1 万元以上。在菜屯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真正做到了带动全体农民共同富裕。
5 结束语
回顾过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形式,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不论其如何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展开实践,不断为当今时代凝练宝贵经验。立足当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坚持将农业合作活动与现实情况结合的同时,应学习“三农”思想,以其为思想指引,开创新时代新型农业合作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动我国农业合作活动的新发展。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为我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产生正向效益,最终有助于我国实现由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