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筠连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2-27余大均

山西农经 2022年23期
关键词:黄牛存栏肉牛

□余大均

(中共筠连县委党校,四川 宜宾 645250)

1 筠连县肉牛产业链发展现状

近年来,筠连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基本形成种植、养殖、育肥、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格局。

2021 年,筠连县肉牛存(出)栏24.95 万头,其中出栏肉牛9.68 万头,肉牛存出栏量居全省农区县第三位、川南第一位,实现综合产值65.25 亿元。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98 个、家庭牧场91 个。存栏500 头以上的重点专业村有65 个,存栏50 头以上规模养牛场246 个,存栏10 头以上适度规模养牛大户2 717 户。注册成立肉牛生产加工企业10 个,建成肉牛屠宰加工企业5 个,3 万t 牛粪有机肥生产企业1 个。强化“筠连黄牛”地标产品营销推广,培育好牛道、放牛娃、看牛匠、牛情面等直营(连锁)餐饮店21 家,蓝田牌嫩笋牛肉进入盒马鲜生连锁店,筠连牛肉在宜宾市场份额提升到70%以上,“中国黄牛之乡”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1 产业规模逐年壮大

一是实施“1+10+100+1 000 带万户”肉牛良繁工程。建成1 000 头优质肉牛良种繁育场1 个,存栏母牛100 头以上的良种繁育场21 个,存栏母牛50 头以上的良种繁育场82 个,存栏母牛10 头以上的养殖大户651 户,带动养殖母牛5 头以上的农户6 850 户,全县存栏母牛5.41 万头。

二是实施“百村”肉牛示范工程。总共拟建成存出栏2 000 头以上的重点专业村100 个,常年存栏黄牛1 000 头以上。

三是实施改良提质和筠连黄牛保种工程。引进优良冻精,完善配种装备,培养技术骨干,已建成品种改良配种中心站3 个,改良配种站点19 个,通过推广“西本”“安本”“安西本”等杂交改良技术,全面提升肉牛经济效益。

1.2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组织领导更加有力。新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办公室,聚集了一批懂政策、懂项目、懂技术、懂金融的老专家、老干部组成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肉牛产业发展队伍,专门从事肉牛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同时,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三级书记层层抓,确保一抓到底。

二是政策资金保障更加有力。编制了《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 年)》,推动肉牛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安排1 000 万元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补支持标准化牛圈建设、牛犊补助、示范场创建、粪污资源化利用、龙头企业扶持及品牌打造等项目;创新推出金融产品“好牛贷”,2021 年,筠连县累计发放“好牛贷”4.9 亿余元;全面整合涉农资金2 100 余万元,支持肉牛产业发展。

三是配套措施更加完善。争取到五粮液酒糟足量低价支持筠连饲喂肉牛,实现农户每头牛每年可节约成本500 余元。采取政府支持草种、种植技术模式,大面积种植皇竹草、桂牧1 号等多年生牧草约1 667 hm2、1 年生牧草约1 000 hm2,推广利用秸秆、蔬菜、豆类及糟渣类饲草料,全县饲草肉牛载畜量可达50 万头[1]。

四是技术培训更加全面。聘请了国家级、省级专家为全县肉牛产业科技顾问,为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肉牛养殖技术巡回宣传培训组,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畜牧专班,为肉牛产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

1.3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一是聚焦“集中建设肉牛产品加工园”“粪污资源化利用”“肉牛产品深入开发”,加快发展肉牛屠宰、分割、产品开发及加工等产业链条。建成筠牛食品、牛犇食品、首牛食品、老外婆食品、川苗食品等屠宰加工厂5 家,建成年产3 万t 的有机肥生产厂1 家,开发出苗家手撕牛干巴、竹笋烧牛肉、牛肉酱等各类产品30 种以上,引进企业推进牛油等附加产品开发利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二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成功创建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省级50 万元、国家级100 万元的奖励等措施,不断推动线上线下销售,大力发展以牛文化、牛餐饮为特色的旅游餐饮服务业,提高肉牛产业综合效益,大大提升了“筠连黄牛”及产品知名度。目前,发展“好牛道”特色(连锁)餐饮店11 家、“牛情面”体验连锁店2 家、“看牛匠”特色餐饮店2 家、“放牛娃”特色餐饮店3 家等特色肉牛餐饮体验店。成功培育“筠牛”“牛犇”“苗家黄牛干巴”“看牛匠”“川苗”“老外婆”等肉牛产业企业特色品牌6 个。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养殖规模总体增长较慢

一是散养农户增长较慢,总体积极性不高。散养农户饲养肉牛的技术大多靠经验积累,虽然相关部门组织相关技术培训,但受农户惯性思维影响,饲养管理粗放,导致养殖效益不高,养殖意愿有所下降。

二是能繁母牛数量不足影响产业发展速度。因基础母牛饲养周期长,在养殖技术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母牛从牛崽到经产母牛需要2~3 年时间,见效慢,影响农户养殖积极性,从而导致本地牛犊供不应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发展速度。

三是规模养殖场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围绕规模化、专业化目标,筠连县支持发展了200 多个存栏、50 头以上的养牛场,但从了解的情况看,空圈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养牛场甚至遗留下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对周边散户带动作用发挥不好。基于此,筠连县肉牛总体存栏量增长缓慢,目前还不能满足筠连县已建成投产的几个屠宰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2]。

2.2 龙头企业总体规模不大

一是加工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目前有“筠牛”“牛犇”“首牛”“川苗”“老外婆”“谢大妈”等加工企业,受新建试运行、技改扩能、信贷融资等因素制约,企业总体规模不大。目前仅有“牛犇食品”1 家肉牛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21 年主营业务收入统计数据0.33 亿元,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占比不大。

二是精深加工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目前,筠连县肉牛加工企业中,以屠宰分割销售为主,除引进一家牛油制品加工企业以外,牛肉制品研发和生产、脏器、骨、血液、皮毛等综合利用方面还很欠缺。

2.3 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企业业主及养殖户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意识下降,只重视产业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及散户未按照环保标准和要求进行建设,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资源循环利用及达标排放需求环境管理及规范化运行不到位,部分企业、养殖场环保设施形同虚设,造成面源污染。同时,环境网格化监管不到位,一些养殖场长期污染环境,按照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各乡(镇)及村组网格员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没有及时上报和处理。

2.4 地标品牌打造推广还需强化

一是“川南黄牛”品种保护不够。主要原因有3 个方面。首先本地黄牛饲养周期长,增肥缓慢,体型偏小,而市场价格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很多散养户不愿意养殖;其次由于杂交和近交的影响,纯种川南山地黄牛存栏量急剧下降,筠连县现存栏不超过1.5 万头,且品种基因质量正在受影响,急需加强保护;再次在高产品种的影响下,过分注重引进品种的发展,对品种保护有所忽视。

二是“筠连黄牛”地标品牌推广营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当前筠连县肉牛三产在品牌打造上小有成效,但品牌与体现特色的地标有所脱节,没有统一在“筠连黄牛”品牌之下有意识围绕“筠连黄牛”进行产品开发,推广营销还不足,从长远做大做强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看,不利于产业发展[3]。

3 进一步发展肉牛产业的建议

3.1 盯紧目标,壮大规模,打造基地

一是坚持自繁自养与短期育肥相结合,继续推进“藏牛于户、山繁川育”“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按照“千家万户搞良繁、新型主体做育肥、龙头企业创品牌、科研院校作支撑、政府服务搭平台”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宣传,加大对肉牛养殖设施设备的改善投入和肉牛养殖、疾病防控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壮大肉牛养殖规模。

二是抓好养殖技术的培训指导,结合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和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互相观摩等方式,组织生态家庭养殖、合作社等,从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集中培训和交流。通过强化培训,示范引领等措施,改变农户养殖习惯,树立科学养殖意识,推广青储饲料,缩短育肥周期。

三是抓好母牛良繁工程,解决好母牛饲养周期长、效益低的问题,做到能繁、良繁。

四是坚持适度集中,抓好“百村肉牛示范工程”,向规模要效益,以规模促引领做示范。

五是进一步抓好规模养殖场发展。对筠连县已有的规模养殖场集中调查、摸清情况,对已经弃用的养殖场应及时采取措施,重新让其发挥作用,对以后规划发展规模养殖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做好甄别,避免补助资金损失和引发矛盾纠纷。

六是探索在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牛养殖体系建设,并普及推广。

3.2 重视二产,龙头引领,促进加工

龙头企业作为连接养殖和下游流通的重要环节,对提升筠连县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作用巨大,要采取措施抓紧、抓好、抓实。

一是强化对现有生产加工企业的甄别筛选,在政策、资金上支持鼓励有发展目标的企业,给予差异化重点扶持,鼓励做大做强,改变小、散、弱的状况[4]。

二是推动生产加工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从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实际出发,努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只有加工企业才能辐射带动养殖户走向大市场,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从而增加产业效益。因此,政策措施上要加以引导,政府制定扶持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所提供的资金可以采用入股的方式。通过企业化渠道运作,既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又解决了就业问题,促进养殖户增收。

三是推动企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在现有产能还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降成本、降费用、增效益。同时,通过大力宣介推广,引导鼓励和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分股,联合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速形成优势龙头企业,避免在牛源供应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企业资产闲置。

四是加大对肉牛附加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对引进培育上规模的肉牛屠宰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协调解决好立项、用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及企业生产经营所需供水、供电、供暖等问题。生态、国土对龙头企业所需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优先上报审批,其征用土地各项收费按照国家、省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定执行。

3.3 严格执法,强化监管,抓好治理

根据国家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以综合利用为主的指导思想,针对筠连县养殖分布广、数量多的现状,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有效机制。发挥好有机肥加工厂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养殖废弃物收集、转运、配送、处理、利用及监管运行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种养平衡。

二是强化培训教育。重点针对养殖场开展业务培训,规范生产行为,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实现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和监管,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作用,对环保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

3.4 着重保护,强促推广,打通链条

一是加大对“川南黄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川南黄牛”品牌是筠连县打造中国南方农区肉牛产业示范县的核心招牌和依托,要及时开展“川南黄牛”品种资源调查,弄清“川南黄牛”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订和完善品种资源保护标准和方案,做好改良配种、保种等工作,进一步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川南品种资源保护上的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确保黄牛品种资源保护取得实效。

二是做好以“筠连黄牛”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的“筠连黄牛”产品的推广、宣传及营销工作。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研究如何规范和指导企业在“筠连黄牛”品牌的基础上开展营销,对体验店、展示店、餐饮加盟店等,统一标准标识、加强指导监管,充分发挥好政策补助资金的作用,让“筠连黄牛”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3.5 着重业绩,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把发展肉牛产业链工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督查考评工作范围,制订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工作推进落实的监督检查。把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兑现奖惩、奖优罚劣。针对产业链发展的全部环节和流程,制订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跟踪审计监察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人为干预,防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行为,确保肉牛产业链发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 结束语

筠连县有养殖肉牛的传统,又有丰富的资源、较为活跃的肉牛交易市场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肉牛加工销售企业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基础条件好。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促进产业兴旺、乡村兴旺。

猜你喜欢

黄牛存栏肉牛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黑牛和黄牛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