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2-02-27郭崇禄
郭崇禄
(孝义市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山西 孝义 032300)
近年来,大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和技术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大数据的出现,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机遇,将大数据思维方式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可进一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也可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迈入4.0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大数据
大数据最早出现在IT行业,目前已经广泛应用至社会各行各业中,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大数据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通常认为大数据是包含非常多的海量的数据,这也是其重要特征。同时,由于组成大数据的这些海量数据在处理、计算时难度较大,因此为了能有效处理这些数据,就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技术。从本质上看,大数据也可称之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本文认为,大数据就是在规模超出传统数据库中,利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捕捉、储存、管理、分析数据等的主要内容探究,同时还可针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延伸,最终展现出有效的预测功能。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具体指将信息技术应用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由此集中对人力资源系统信息库进行处理,形成“内部为员工服务、外部实现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而达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将企业人员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传统人力资源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实现功能与方式的集成,与企业内部终端设备的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之后为不同的职位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进而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信息共享。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最早是在1919年约翰·洛克斯·康芒斯的著作《产业信誉》中提出。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这一概念的国家是美国,英文译为“e-HR”。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并非单指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经历了1.0、2.0、3.0并在向4.0进发的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1.0: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管理领域中普遍应用,国外一些先进软件企业开展将计算机应用至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复杂、繁重的部分,也就是薪资管理,不仅有效降低了薪资管理的繁冗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该项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很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仍是独立、单一的软件,且涉及面仍较狭窄。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2.0: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发展成熟,并出现了数据技术、网络技术,这给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搭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硬件支持。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及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基本囊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内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说,可从繁重的基础信息处理工作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组织及员工的发展需求。但是,2.0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数据分析和应用层面,还停留简单的报表阶段,对人力资源数据的预警、预测、挖掘、分析等功能还未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3.0: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依托这些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也从单一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电子化软件扩展至企业各个层面的关键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员的使用,而是发展成为了面向全员的信息化工具,有效地改善了人力资源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实现数据挖掘、分析及多维度预警预测,这样的优势在企业经营决策中逐渐显现。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4.0: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大数据概念与技术逐步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迈入4.0创造了条件。
二、大数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1.大数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1)数据多样化与社交化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基础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也不再局限于人力信息档案或是人事部门的档案,企业经营数据、利润数据等业务数据也包括在其中,同时员工的地点数据、工作数据、社交数据等数据也能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收集和分析。
(2)系统“移动化”与安全性
大数据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收集环节,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可随时随地获取“与人相关”的数据,这其中就有移动互联网、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作用发挥。不过,大数据下因为关于“人的数据”实现了高度的聚合,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隐私保护,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3)工具多样化
在数据高度聚合的基础上,为数据的分析、挖掘及预警预测提供了可能。然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面对庞大的数据难以有效地处理。大数据概念与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可通过数据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招聘、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环节,也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前瞻性管理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市场上也会出现越来越多专业性的应用工具,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所需自主选择专业化的工具,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4)“云服务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的云平台也相继出现。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了更加快捷、便利的选择。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需要购置大量的设备、软件产品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只需要购买相应的云服务便可。同时,考虑大数据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对于一些技术实力不是很强的企业来说,便可借助云计算进行数据价值的挖掘,这样也能实现人力资源大数据的应用。
2.大数据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概念与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效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这一项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旦出现管理效率降低的现象,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企业基于大数据基础上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让整个管理过程更加高效,许多工作得以自动化处理,可简化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所提高时,也能让企业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比如,面对分散企业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可通过大数据进行快速收集和分析处理,可为企业内部工作创造更为高效的环境,也将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可提升企业管理的针对性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若仅依靠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员工的奖金、薪酬、福利等问题较复杂多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针对这些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也需要企业管理者引入信息化工具,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快速了解员工信息、工作情况、个人特点等提供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便可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了解企业与员工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基础上,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可显著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员工的稳定性,这对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也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3)可自助处理部分工作
基于大数据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囊括了企业全部工作类型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资源不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用,也可供企业员工使用,员工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如在员工考核与岗位安排中,便可根据系统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实际进行相应调整;员工也可通过这一信息系统更改个人资料或者申请社会福利保障等。可见,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可有效改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质量,随之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另外,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对员工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
(4)可为人事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人事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大数据,可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依据。通过对员工的考核,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技能水平、优势劣势等,并结合反馈结果进行员工与岗位的合理配置,既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评优评先工作,也能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出其自身优势,避免劣势,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大数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从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许多企业逐步开展了信息化管理工作,在组织管理、员工关系、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也开始应用了信息化工具。但从整体来看,仍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未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力资源服务范围与质量还有待提升。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数据认识不足,管理理念滞后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许多企业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也因此无法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给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未认识到大数据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但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已经对此有了正确的认知,这也说明了我国企业在大数据认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目前仍有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过去的制度管理模式中,这样的管理模式只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静态管理,无法有效提高内部员工的流动性,而且还容易使管理人员形成固化思想。同时,企业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也较为固定,集中体现在机制和奖励方面,通常是物质激励,尽管这样的激励方式与制度控制之间能相辅相成,但在实践中仍然是经常出现腐败事件,如物质激励对象内定、部分人员奖励金额减少、上报信息存有虚假数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地阻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2.信息化建设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虽然部分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无法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导致实际的建设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与业务和管理实际不符,导致内部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受到影响,无法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只有建立起完整、实时性、可拓展性的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有效保障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
3.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
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有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由此提升信息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但从现状来看,仍有较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薄弱,严重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也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升。具体来看,大多企业的信息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网络系统、电子设备、服务器等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降低了员工的操作体验,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人工管理模式的效率。究其根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且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企业还存在违规调动部分建设资金的情况。另外,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也较多,并在厂商的宣传作用下,企业不能准确判断,对自身需求认识模糊,使得所选择的软件系统与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不匹配,由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衔接问题。
4.复合型人才匮乏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资本,也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保障。从另一层面来看,企业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属于岗位人员转型升级的过程,尤其是在大数据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信息化素养并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仍停留在信息收集与基本的办公操作中,缺乏数据库理念,专业软件、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高,与此同时,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也不缺乏。这也很大程度限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缺乏足够智力保障下,企业势必无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所获得的成效也不明显,这将会影响企业决策层的判断,进而削弱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最终使得企业陷入到恶性循环中。
5.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虽然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条件,但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度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中,信息安全形势尤其严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面临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风险,所造成信息泄露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应同步进行信息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输入与使用管理机制,由此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
四、大数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1.正确认识大数据,转变落后管理思想
大数据引领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成效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与时俱进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充分集合自身实际,优化顶层设计,有序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实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作用,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产出价值的提升。一方面,企业领导层应注重自身示范作用的发挥,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加强对大数据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部署中推进,带领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精度。另一方面,针对企业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错误率高等问题,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改善,进而促进企业人力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这需要企业注重在内部培养全体人员形成“互联网+”的思维,在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中,应配备具备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专业能力的人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应注重搭建学习型组织,促进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能力,确保其能顺畅应用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2.立足实际需求,完善信息化建设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所以就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规划。首先,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可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并将这些信息应用至企业的信息规划中,为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和方向,让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其次,企业在制定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应在使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理念,建立新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并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有效衔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更加全面、准确地收集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时性,并保证相关数据的真实性。此外,也需要做好系统的基础信息维护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需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开发、优化,增强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企业在制定信息化规划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业务和管理实际需要,围绕企业管理方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切实满足企业业务与管理需要,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内驱力。
3.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科学选择软件
一方面,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力、技术、资金投入,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搭建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为确保投入的建设资金规范使用,通过专项技术投资自己的形式,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市场中质量参差不齐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需要企业立足自身实际需求,加强对不同软件功能的分析,确保引入的软件系统能满足组织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与知名专业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软件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服务。
4.加大培训,培育信息化管理人才
大数据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树立人才战略思想,将人才建设也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并通过有效的培训与绩效考核,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素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应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宣传,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发展成为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以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5.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将风险降至最低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可忽视信息安全这一重要问题。企业在依托大数据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应同步进行信息安全建设工作,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首先,统筹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部署工作,从网络传输、防火墙、防病毒、访问控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其次,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针对违反安全管理标准的行为进行统计,并及时督促整改。最后,为避免因人为、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数据丢失、系统瘫痪问题,应单独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五、结语
综上,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而大数据的出现,给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应在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大数据概念和技术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模式,制定完善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加大信息化投入,完善基础保障和人才建设,同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质”的转变,进而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