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融入高校声乐教育初探
——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核心
2022-02-27李丽丹
李丽丹,魏 艳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沈阳 110168)
高等教育承载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1]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立德树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和重要支撑。宏观上, “课程思政” 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对高校专业教师而言,立德树人即通过开展 “课程思政” 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音乐专业课个别授课的教学形式,使得贯彻 “课程思政” 具有独特优势。当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理念,在音乐院校的教学探索已经初有成效,但在声乐教育中融入 “课程思政” 元素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一、 “课程思政” 融入声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 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近年来,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中,教育部和相关领导不断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并对 “课程思政” 提出了具体的论述和要求。课堂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专业课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和空间,远远超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高校专业教师成为实施 “课程思政” 的关键和核心。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中,声乐教育是一门以技能教学为主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声乐专业课程为主导,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探索声乐教育专业融入 “课程思政” 理念,深化立德树人培养目标,需要转变和提升专业音乐教师对 “课程思政” 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思想自觉,这是有效开展 “课程思政” 的重要前提。声乐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音乐演唱艺术水平,但专业课培养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他们更专注于对学生专业音乐技能、技巧及表演能力的培养,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因而,简单机械理解 “课程思政” ,只会导致部分声乐教师的错误认识,即如果在专业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会影响到音乐艺术的审美诠释。因此,声乐教师亟待发挥声乐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使声乐课程与思政课程 “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
专业音乐院校大学生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有许多共性,但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更加需要积极引导,实现专业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习音乐技能,重视专业学习,文化基础薄弱,而考入音乐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远低于其他院校。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先天不足,学习能力普遍薄弱,艺术感知能力较强,理性思辨能力较弱,对思政课程较为排斥,人生观、价值观有待提高。一方面,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师生普遍注重音乐技能、技巧学习,忽视音乐审美价值与人格塑造,这使得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 “课程思政” 极为必要;另一方面,声乐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演唱和教学技术的重要课程,在音乐院校中,这种专业学习通常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通过单独授课形式,声乐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多。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学生一般都比较尊敬自己的专业教师,这为声乐课的 “课程思政” 提供了较强的针对性。此外,声乐教育除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专业课教学,还包括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师生在各类演出实践活动中的互动相对较多,声乐教学的这种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开展 “课程思政” 具有较为便利的条件。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类专业课程要 “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3]作为艺术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专业教学必然要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不仅要讲授专业音乐知识和技巧,而且要进行卓有成效的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切实培养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人才,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
二、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核心的声乐教育 “课程思政”
声乐教学在重视歌唱技术训练的同时,无论何种歌唱方法,都需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加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重构声乐教学内容。美声演唱的传统教学曲目中包含大量的外文歌曲,在必要的技巧练习和艺术性演唱基础上,应该扩大和增加中国歌曲;民族声乐演唱教学虽然以中国曲目为主,但歌曲的内涵和思想价值方面的挖掘往往不够充分。笔者认为,以红色经典歌曲为中心,挖掘声乐专业 “课程思政” 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是探索声乐教育 “课程思政” 的核心内容。
在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发展历程中,红色经典音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产生的音乐作品,题材以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主,还包括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创作的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面貌与现实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并广为传唱”[4]。红色经典音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技法,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大众性,展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活动。红色音乐文化蕴含的丰富精神内容,在我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解读,这是红色音乐文化具有丰富意蕴的重要原因。[5]因此,红色经典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高度契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艺术类专业课的要求,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红色音乐文化内蕴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丰富内容,是专业音乐教育 “课程思政” 的重要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经典音乐中的主要内容和最具群众性的艺术形式是数量众多的红色经典歌曲,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艺术歌曲、合唱及红色经典歌剧唱段等。沈阳音乐学院在红色经典音乐的研究、创作与排演,以及音乐会、讲座、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其中,刘辉教授主编的《红色经典音乐概论》是对红色音乐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核心,探索声乐教育 “课程思政” 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红色经典歌曲的教学,既要注重音乐技能、技巧基础和艺术表现力,也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教学目标要定位于演唱技巧与人文素养协同并进,将家国情怀、责任感、价值观等贯穿在基础歌唱、声乐表演训练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融入 “课程思政” 。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核心的声乐教学,体裁上以艺术歌曲、抒情歌曲与红色经典歌剧唱段为主。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甄选出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声乐水平的红色经典歌曲;另一方面,在声乐课程中可以按照一定的主题切入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加强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认识。通过演唱这些内涵鲜明、艺术风格较强的歌曲,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刻感受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迹,歌颂经久不衰的英雄故事,体验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抗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涤荡,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抗日战争时期是红色经典音乐重要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大量反映中华民族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抗日歌曲,特别是众多优秀的艺术歌曲和抒情歌曲,不仅具有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而且思想性和艺术表现也十分突出,如《铁蹄下的歌女》《嘉陵江上》《松花江上》《黄河怨》《黄水谣》《延安颂》等,或哀怨动人,或慷慨激昂,富于抗争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坚韧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音乐创作在继承传统音乐和新音乐基础上有很大的拓展,涌现出大量歌颂祖国和回忆革命战争的红色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红梅赞》《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我爱你,中国》《沁园春·雪》《我和我的祖国》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作品,记录了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情感生活与建设祖国的热忱,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十五的月亮》《为了谁》《红旗颂》等。
以红色经典歌曲为核心,可以在宏观上把 “课程思政” 贯彻到声乐教学的整个环节和主体内容中,渗透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内涵,也有助于提升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内涵,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专业课教学中,声乐教师应该在把握音乐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挖掘 “课程思政” 元素,提高学生对演唱红色经典歌曲的兴趣。
三、声乐教育 “课程思政” 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课程思政” 不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机械组合与简单叠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把握好切入思政元素的时间节点和最佳时机,探索有效融入方式和渠道。在声乐教学中,要根据音乐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专业育人目标, “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6]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声乐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实现 “课程思政” ,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政治课。一方面努力挖掘声乐 “课程思政” 元素,重构声乐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声乐艺术实践活动,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 “课程思政” 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等音乐教育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开展 “课程思政” ,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声乐教师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
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采取 “一对一” 的讲课形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机械的重复与训练中完成专业学习,这种以教授专业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却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学生专业音乐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改革声乐教学模式,引入现代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模式,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从音乐现象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以及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和民族文化自信。
声乐教学可以在传统的演唱技巧示范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度融入新型的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使声乐教学模式转为开放式,教学也将变得生动灵活。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拓展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体会人文精神的视野。在声乐教学中,整合各种声乐曲目和素材,包括影音资料、图片、乐谱视频等,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也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 “以情带声” “声入人心” ,[7]从而提高 “课程思政” 的教学效果。
以红色经典歌曲《松花江上》为例,课前让学生观看反映抗战时期的电影《松花江上》,以及《松花江上》歌曲不同演唱版本的视频。课上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李光羲、廖昌永等艺术家对歌曲的演唱处理和风格把握。通过翻转课堂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讨论和分析歌唱家的艺术处理和风格上的异同。老一辈歌唱家李光羲的演唱艺术效果更为动人,而这与其人生经历以及对作品的深刻诠释有着重要关联。李光羲曾经历过抗日战争,对歌曲的内容和意境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曾不无感慨地说,我唱这首歌无需创作,只要演好自己就行” 。[8]通过了解这些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的经历,将 “德艺双馨” “课程思政” 目标自然贯穿于专业教学育人中。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将红色经典歌曲《松花江上》的产生背景和内涵、歌曲的专业演唱技巧以及各个艺术家的演唱处理与风格等教学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完成这首红色经典歌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 “以情带声” 在处理声乐演唱上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教师适时总结家国情怀和专业精神等 “课程思政” 内容,使其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歌曲教学之中,从而避免枯燥的讲解和说教。
以红色经典歌曲为主题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是声乐教育 “课程思政” 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会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检验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2020年笔者举办了以现代红色歌曲 “追寻” 为主题的教学音乐会,学生演唱了《我爱你,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爱永在》等红色歌曲。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传承红色经典音乐为主的艺术活动,也为 “课程思政” 融入声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特别是2021年沈阳音乐学院为庆祝建党100 周年排演的大型民族歌剧《红韵颂》,以 “音乐党史课” 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学生参与歌剧排演。声乐专业教师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鼓励、指导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水平的学生,共同参与和排演红色经典歌剧,在艺术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普及了经典民族歌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使 “课程思政” 进一步融入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
总之,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反映,具有铸造人格和美化心灵的力量,音乐专业课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核心课程,其 “一对一” 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人格培育与精神滋养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声乐专业课程蕴含着思政育人的重要价值,深度挖掘红色经典歌曲中的思政元素,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专业音乐知识体系相结合,对探索声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声乐专业教师要提升 “课程思政” 和专业教学相结合育人的综合能力,在立足专业技能知识基础上拓展歌曲内涵,对教学内容与资源进行整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认识歌曲内在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思想认识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