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2022-02-27段立先永春光
段立先,永春光
(白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作为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高校,如何培养与各行各业对接的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就业面比较狭窄,再加上性别方面的原因,选择从事英语教师的居多,因而该专业的设置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由于 “双减” 政策的实施,英语培训机构骤减,英语教师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受区域所限,就业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近些年,由于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其办学形式和理念也趋向多元化,这表明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高校的培养方式和要求也存在一些差别。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拓宽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一)顺应时代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个公司、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成信息和人才的竞争。随着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逐渐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相比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要能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了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侧重理论知识学习,还要体验商务技能在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当地经济的需求。
(二)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学升学率逐年增长,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严峻。目前,就业压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毕业人数远远超过了就业岗位,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窘迫局面。并且很多毕业生把就业重心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教师、国企等相对稳定的岗位上,导致部分岗位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延迟就业,以致居家待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啃老现象层出不穷,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和潜在风险。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就业面狭窄,大部分工作区域都集中在沿海城市或是一、二线经济较发达城市,就业压力非常大。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结合政府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自主创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流失,缓解就业压力。对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也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也逐渐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列入专业培养目标中。商务英语专业于2012 年被正式列入教育部基础专业目录,截至2019 年,全国已有393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从近几年各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不融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的英语,其作用和功能更多体现在语言技能上。很多高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都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备跨文化交际、管理、经济、计算机以及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胜任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近几年来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商务贸易和跨境电商方面,这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基本相符合。但是从当下的专业培养目标中,并没有看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是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脱轨,这也就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流于形式。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必然导致课程设置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随意性。例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高校设置的必修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实务等,有关创新创业教育与商务贸易结合的课程几乎没有。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但这些课程的设置多以考查、选修为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连续性,并且开设相关课程也仅局限于某一学期而已。
(二)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脱离
在地方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大一、大二年级主要以语言类课程为主,商务专业理论课程集中在大三年级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最开始以讲座的形式在大一举办或是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上就业指导课,它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主要在大三学年或是大四学年模拟实习阶段开设,该门课程一般由学校就业部门的教师授课。这就使得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没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体系,也无法结合商务英语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授课。从时间设置上看,创新创业教育略显仓促,不成体系,时间较短,学生很难消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参加专业四、八级考试,四级考试时间集中在大二和大三的上半年,八级考试集中在大四的上半年,由于考试是以英语专业知识和商务贸易理论为主,因此,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真题演练上,忽视了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更不用说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其课程的设置应该在专业基础上挖掘创新创业资源和特色。
(三)创新创业实践与地方实践基地脱轨
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专门人才,实践活动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贯彻落实的重要载体。[3]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影响,各高校教学仍然偏向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商务英语是一门专门用途英语,实践技能的培养不能局限在学校,需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很多高校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然而由于地方高校所处区域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商务贸易类人才的需求量有限,因而提供商务类企业实训基地较少。在实践中,有些校企合作项目落实得还不够,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体系,进展缓慢,收效甚微。同时,由于资金保障不够,在开展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时,管理、指导和制度保障都不到位,教师没有热情,学生提不起兴趣,导致创新创业实效性不强。虽然政府不断提供帮扶政策,但执行得还不到位,这些都成了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
三、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对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一方面,要打好基础,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了解商务活动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一定要到位,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针对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路径来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
(一)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造的精神和理念。专业学科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4]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以专业教育发展为前提,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将该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有系统、有条理地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在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日常学习中,通过案例教学和商务讲座,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进而促进学生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对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通过商务模拟教学,将企业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商务知识和技能融入进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遇到的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大四模拟实习阶段,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在企业实习的真实场景中获取商务实战体验。
(二)建立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师资力量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5]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来源主要是语言类专业和商务贸易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强,但是没有经历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虽然通晓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但是对商务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商务英语技能和创新创业知识的结合相对匮乏,无法激起学生创业热情与创新意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亟需建设一支具备创新创业知识和商务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团队。首先,应该鼓励一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勇于探索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参与企业活动,学习实际应用技能,提高商务实践能力。这样,既可以丰富商务技能,又可以为即将开展的课程提供理论和实践保障。其次,定期参加培训和研讨。鼓励教师去国内知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课堂观摩,参加进修等活动,培养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念。通过在知名高校的学习,教师能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最前沿的教学手段,以及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可以不定期聘请专家、优秀创新创业校友等到校演讲,担任讲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
有了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就可以开展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商业模拟训练给学生提供真实场景的学习体验。商务模拟可以根据相关主题展开,通过教具、课程的模拟,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职场经理人,运用不同的商业决策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6]与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方式比较,商业模拟课程以生动、主动、有趣、有效等特点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增强实际技能的运用,获得真实场景的商务体验。同时,可以设立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将商务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公平竞争意识。
(三)推进校企共建商务实训基地,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核心是重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地方高校由于受到所处区域限制,需要根据地方特色把握人才需求动向。因地制宜,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能促进地区之间的发展,避免造成人才流失。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学生走进企业参加实训,接受现代化管理和创新精神的熏陶,快速积累经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实战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商务领域各岗位的了解。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要给高校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机遇,彼此相互配合,将需求转换为成果,服务地方社会。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风险小、成本低,有助于双方形成共赢。
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规范商务交易行为,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扶持。对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对经营场地等方面减少管理费用,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本金短缺问题。还应从法律方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从而保障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掌握扎实的商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专业、熟练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是新形势下学校立足社会、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地方高校应积极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结合专业学科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