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2022-02-27蔡佳琦刘晓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吉林省培育农民

蔡佳琦,刘晓霞

(吉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118)

粮食作为第一民生战略物资,高质量农业生产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首要前提。近年来,每年的 “中央一号文件” 都将解决 “三农” 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两个 “坚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推动农民职业化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时期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特别要加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导致农村人口单向外流,产业支撑严重不足,造成 “留守村” “空心村” 的问题日益严重。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受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外流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农业专才、技能型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较为匮乏。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刻剖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充分认识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在实现全面人才振兴的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的工作现状,梳理总结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吉林省农业的发展。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和特征

2012 年, “中央一号文件” 首次出现 “新型职业农民” 这一概念。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 “两会” 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到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2]《 “十四五”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提到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人才引领带动,这与新型职业农民概念一脉相承。[3]

人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全局的 “牛鼻子” 。相对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在职业素养方面,要热爱农业,且能高度关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懂农业知识与农业技术技能;三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要能达到相当水平,具备高素质、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具备一定的识别市场机会与市场风险的能力,能够利用市场化经营手段获取收益。

二、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状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的进展

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扩大培训规模。从2014 年开始,吉林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数累计超过23万人次,培养规模从2014年的2.65万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3万人次。[4]由此可见,吉林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农民从业技能,强化市场意识,从而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高质化方向迈进。二是强化基地建设。吉林省通过建立搭建多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针对不同类型的从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班次,分级分项打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市(县)级培训培育基地,从基地设置来看,已经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生产到经营的全要素、全流程的贯通。三是丰富培训形式。吉林省实施 “1231” 工程,通过 “吉农科教云平台” ,依托省内高校、培训基地开展现代青年农场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并组织青年农场主参与省外实训,对具有不同生产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采取 “线上+线下” 的培训授课方式。[5]由此能够看出,吉林省能够高度重视培训教育形式,尊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多样化诉求,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人才吸纳、基地建设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就,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吉林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与问题。

1.农村劳动力存在外流现象

一方面,随着户籍制度的开放,加快了城乡之间的居民流动,使人才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乡村受制于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发展受限,导致乡村人才的单向外流。农村本土人才弃田外流务工现象在东北地区尤为显著。[6]另一方面,本土产业支撑不足,且产业同质化较为严重,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不足,有部分引入产业存在水土不服情况,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较弱,导致乡村人才对于引入产业的信任度不高。

2.农民文化差异性较大,从业参与度不高

首先,农民对 “职业农民” 认知度不高。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主要区别在于 “职业”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经济由农村转向城镇,从2003 年开始,吉林省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导致农业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被逐渐削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极大挑战。留守的传统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认知度不高,不认同农民也能成为 “职业” ,且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与 “新型职业农民” 在工作内容、工作环节上不具备明显的区别,因此对 “职业农民” 的认同度就更低。其次,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城乡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部分传统农民缺乏对教育学习的正确认知,对参与培训、考核不感兴趣;另一方面,现阶段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70后,这部分人口占比较大,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受传统的农业生产规律、做法、模式限制,对新鲜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较于青年人较弱,认识不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及在生产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因此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新技能。

3.政府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支持力度不强

首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当前农业农村厅、财政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多个部门联合负责吉林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吉林省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承担管理任务,吉林省农广校、农机站、种子站和社会机构等负责培训工作。各部门因条块分割而缺少有效沟通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培训内容重叠度高,各类教育资源较为分散,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此外,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未根据区域特点制定培训目标,导致培训课程定位不清晰,农民学习兴趣不及预期。其次,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新型职业农民需求量大,但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培育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导致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在数量上增速较缓。一个农民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及业务管理知识,须支付3 000 ~5 000 元培训费用,若要进行较高水平的技术训练将会超过8 000元,但是,2020年吉林省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培训人均补贴为3 500元,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人均补助仅1 200 元,培训经费远达不到预期标准。[7]

4.培训师资水平不高,培训内容不科学

首先,培训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吉林省搭建了1 072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团队,但从师资职称来看,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占比分别为39%、35%和19%,另外,约有7%的教师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从师资学历来看,本科学历498 人,研究生学历只有28人,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 “双师型” 教师数量更少,[8]并且师资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培训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培训课程设置单一。新型职业农民所参加的培训课程主要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对相关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和电商金融等领域课程设置较少,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的主体以种植养殖大户、骨干为主体,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他们更需要的是经营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出现供需不对等的情况。

三、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一)摸清农民需求,强化职业认同

摸清农民需求,是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一是加大调研力度。相关部门及各级培训部门要把围绕农民现存问题、农民需求以及对培训教育认知情况的调研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认真总结,掌握基层实际,了解农民需求情况。调研工作有助于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促进培训工作向纵深开展。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围绕服务 “三农” 工作,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宣传工作,通过选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成果案例,加强对培训成果的宣传,案例选取应该符合当地实际,把当地培训成果作为首选案例进行大力推广,通过对培训成果的宣传,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同感。具体做法有:悬挂鼓励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宣传标语、组织农民参加座谈会普及现代农业知识、经典案例分享等。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各部门应该重视当地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技术、经营、创业类人才培养,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引导 “农业” 相关人才返乡帮扶,在技术、经营、创业等领域设立专项便利条件,为其提供合适的帮扶机会,对有潜力、热爱农村的农民进行重点关注与帮扶。

(二)厘清政府职责,加大支持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集人力、资金、物资等多方面资源,政府作为各项资源的分配者,应该发挥 “主力军” 引领支持作用。一是统一思想,建机制。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抓,常态化落实多级领导班子 “包干到人、包保到底” “省级分管领导抓总、市级分管领导抓面、县级部门抓线、责任领导抓点、包点领导抓干” 的工作推进机制,将工作责任一竿子插到底,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紧压实。从领导机构、工作制定、工作落实等方面强化统筹,建立专门的会议机制、简报机制、报告机制,厘清政府职责,提升工作的效能。二是 “立梁架柱” ,搭平台。政府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任务,通过出台包括土地流转、金融、补贴和人才激励等相关惠农政策,解决农民从业痛点;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培训集合体,让培训人才走进来,优秀职业农民出得去。三是统筹兼顾,强推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纲领性文件,指导省、市、县、乡统一培训制度和认定资格标准,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减少资源壁垒,选聘第三方对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进行考核,做好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高培训质量。四是拓宽资金来源,强保障。立足本省情况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理解国家 “三农” 政策,努力向中央争取更多培训资金,与农业高校、龙头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域,实现共赢双收;鼓励银行、农村信用社为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

(三)健全培训队伍,优化培养方案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点在于拥有一支 “能授课、能实践” 的师资培训队伍,具备一套科学、能落地的培养方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畅通人才选拔通道。依托吉林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选拔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根据本地发展特色采取自荐加推荐的形式,选拔乡土专家和经营能手。二是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定期对师资进行培训,每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鼓励不同区域间的本土专家、经营能手跨区域交流学习,提升技能经验。三是建立培训评价体系。将培训工作的数量、质量进行评估,将其与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相结合,对师资库实施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方式,从培训源头提升培训质量。在培养方案制定方面,以因地制宜、因才施策为原则,实地走访调研,根据吉林省内各地区农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和农民个性化要求,选派教师规划课程,根据农民需求在不同时段开展技术、经营和政策等直播课程,并对课程全程录制,以便学员二次吸收消化。

(四)创新培养模式,充实培训课程

对农民的培养工作与其他培训的不同在于培训对象的异质性,因此,要改变 “重理论,轻实践” 的培训模式,积极借鉴其他省市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经验做法,探索多元化培育模式,满足农民多方面的异质性需求。从吉林省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把理论带到田间地头,根据区域性产业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9]在培训方法上,一是采取 “理论+实践” 并重的方式,多组织农民去参观农业基地,进行现场案例教学;二是采取 “研究+运用” 的方式,调动有思想、有学习积极性的农民参与农业科研工作,搭建研究基地,通过创新学习研究方式,将日常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提升培训效果与质量。在培训形式上,用好信息化技术,搭建 “简单、易用、有用” 的线上教育平台,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开展理论培训工作、宣传工作,引入农业院校、涉农企业的优势资源,打造政府、院校、企业、农民多主体协同平台,增强培训效果,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线上教育平台的价值感与获得感。

四、结语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处理好人才供需关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保障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未来,有关职业农民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研究工作也将会成为诸多学者、企业以及政府的关注焦点。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制度,促进新型职业农民供给与需求的全方位融合,有助于实现农村从育才向高质量用才方向迈进,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猜你喜欢

吉林省培育农民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