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主持人怎样把握好非角色性表演

2022-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4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冯 宣

(作者单位:广元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娱乐、服务和教育是电视的四大功能,相应地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都涉及表演的问题。关于主持人在节目中要不要“表演”,学术界讨论了很多但并无定论,壮春雨先生认为节目主持人的表演是一种非角色表演,非角色表演并不是扮演角色,而是演示自己。这是针对传统的“角色表演”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有关表演的概念[1]。非角色性表演的核心是如何把自己演示得更为优秀,从而感染受众,与其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桥梁。

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准确地理解自己,要知道如何选择自己应该展示的方面,并能够正确把握展示的程度,要分得清什么是表演、什么是扮演,明白口齿伶俐与油嘴滑舌的不同,知道热情大方与故作姿态的区别。那么如何把握非角色性表演的程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主持人的表演应符合节目的定位和自身状态

首先节目主持人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栏目的定位。精准的主持人角色定位能够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的接受程度。每一位主持人个人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都有所不同,其角色定位是从其个性出发并与节目要求相结合而确定的。比如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不能和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表演形式和程度上都一致。央视节目《实话实说》中的一个主持人给自己的定位是老百姓的“传话者”,正像他自己所说,“老百姓的中间需要有一个人给他们调和,把一方的想法传递给另一方,再把另外一方的意思反馈回来,做的就是衔接;如果谁渴了,那就给他倒一杯茶水,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少儿节目需要主持人做到真诚、善良、阳光、活泼,在坚持这几个条件的基础上,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发挥。由于少儿性格和兴趣存在多样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主持人而言,少儿节目主持人更应该具备一定的多样化和多元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还可以对其角色定位进行适当的调整。

其次,节目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主持状态控制表演分寸。非角色性状态下主持人的表演是在自我基础上的提炼和调整,表演的成分相对较少;在虚拟假设情景下,主持人会借助想象来完成主持工作,其表演的成分会略大一些。主持人把舞台上的表演视为一种艺术表演,但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盲目模仿他人,迷失自我。观众期望看到的是主持人真正的、真实的表演。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于2005年首次亮相央视春晚,在春晚中因端庄得体、亲和大方、知性优雅的主持风格备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之后她多次主持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其中8次被评为“央视十佳主持人”。在互动类型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文化类型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她热情洋溢、稳重得体、满腹诗词、引经据典的杰出表现,更是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在她主持并担任制作人的转型之作《朗读者》中,主持风格成熟时尚、举止优雅、言行自信,无疑就是董卿形成自身独特主持风格的核心要素,也正是这些核心要素拉近了董卿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促成良好的收视效果。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主持人汪涵在《真情》节目中充当倾听者,理解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在《火星情报局》节目中,其扮演了节目导演的角色,提供笑话、传递机智和幽默。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持人在表演时既符合节目的整体风格,也具备了自身独特的表演特性。所以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意识地把控展示自我的分寸。

2 主持人的表演应贴近生活,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

电视节目在拍摄时多采用近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与观众感情上的交流。从审美心理学来说,当观众的内心生活、感情的起伏流动节奏与主持人的表演相对应时,才能产生愉快、产生美感。由于节目主持人在屏幕上的一言一行都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不同的情感和含义,此刻就需要主持人控制好表演分寸,让自己贴近节目、靠近生活,这样才能与观众的感情同构对应,符合观众收视心理。过分的表演往往混同扮演,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尤其是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更需要把握好表演的分寸,要在“娱乐为民”“与民同乐”的精神理念引领下,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与受众和睦相处。但需要注意的是,节目主持人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进行过分、虚假、夸张的表演。在主持节目时,首先要做到不矫揉造作、不忸怩作态,保持一种自然真诚、朴实大方的平和心态;其次是要做到不孤芳自赏、不盛气凌人,应该保持一种向善向上、中正平和的主持状态;再次,要以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流利的口才加以表达,根据本人气质,用特定方式展现自己,展示个人魅力。只有这样的节目主持人才有可能亲近受众、感染受众乃至引领受众,真正达到“娱乐大众”而非“愚乐大众”的目的[2]。可以说,表演尺度和分寸把握的恰当是体现其能否主持好电视节目的重要前提,也是其能否赢得受众欢迎的关键所在。

3 主持人应正确把握非言语信息传播

非言语信息指形体语言、人体语言、行为语言、身态语言等。节目主持人如果忽视非言语信息的使用,就会让自己的主持显得单调刻板;但是又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非言语信息而显得浮躁。因此要注意把握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信息。

3.1 与交流对象保持距离

大部分的节目效果不需要在亲密空间中产生,过于亲密会引起对方反感。有时候考虑到节目的气氛、人物的性别(相同性别的人)、年龄(差距很大)或是节目效果需要等方面的因素,主持人可在适当的时机进入对方的亲密区,但不应长期保持这种状态。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通常需要和被访者保持2米左右的距离。如果被访者是外国友人或是国家级领导人,主持人需要与对方保持稍远一些的距离;如果被访者和自己比较熟悉又或者是年长者,那么与对方的距离可稍微近一些。除非对方要求,或需进行必要的帮助时,否则主持人不可侵入被访者的亲密区域[3]。

3.2 注意与交流对象的握手行为

主持人要适当运用握手这一常见的非言语信息的传播方式。当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信息被使用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主动握手。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主持人都应自己主动伸手,以表达出热情或尊敬之意;握手之时,与对方距离大约一步之远,上半身稍微前倾,伸出右手,手指并拢,两人虎口相交,与受礼者进行握手。第二,平等性的握手。平等而又自然的握手是两手的手掌处于垂直的状态,日常中它是一种极为普通、稳妥的握手方式。第三,双手握手。这种方式的使用通常表示诚恳信任或与对方有深刻的感情,当右手握住时,再用左手去握或抚对方的手背或身体某个部位,这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双方特别的感情。第四,握手的时间。除非被采访对象是很亲近或者很熟悉的人,在握手时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一般情况下握手两三秒即可。时间过短显得有些不礼貌;时间过久可能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如果主持人确实想表示自己的热烈欢迎和内心的真诚,也可适当加长握手的时间,此刻需要再配合有声语言及其他身体语言。第五,握手的力度。主持人要掌握好握手的力度,在向对方伸手时应落落大方,在传递情感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稳重而不失风度。

3.3 注重与交流对象的目光沟通

目光是人与人在沟通交流中极为重要、清楚的信号。曾有专家调查研究眼睛在加强沟通方面起到的作用,并把注视区域分为几种:谈正事的注视,视点一般在对方的前额到两眼之间的一个三角区域,多传递严肃的气氛;社交的注视,视点大体在对方的两眼到嘴之间的一个三角区域,传递平和的交流气氛;亲密的注视,视点大体在对方的眼晴到胸部或上半身之间的一个三角区域;轻轻一瞥的注视,有时表示好感,有时表示敌意。这种眼光的信息常常和双眉配合使用才能表示明确的意思[4]。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可以用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说到高兴的事件时,可以让眼睛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说到愤怒的事件时,可以瞪大眼睛,固定住眼神,让眼睛发出凶狠的光芒;说到哀伤的事件时,可让眼皮放松,使低落的情绪显露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认同时,可以冷静地、无声地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大家。

3.4 使用微笑传递情感信息

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般情况下都以亲切、坦诚、热情、真实的微笑与观众及嘉宾交流。熟练地掌握这种方式并能运用自如,在节目当中必将起到极好的效果。主持人要学会抿嘴而笑,通过这一简单的动作向交流对象传递情感信息。同时主持人在微笑时要保持好面部肌肉的放松状态,不要过于呆滞,根据所主持的节目内容协调配合,注意表情不要变化太快,更不能过分夸张,力求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微笑。

3.5 使用头部和身体语言

头部和身体也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达情绪信息的关键部位。当主持人表示赞同、欣喜、有兴趣时,头部做上下点头的动作,反之则摇头。认真的、有节奏的点头是向对方表示“我认真地倾听你的说话”“我认同你的观点”“我支持你”。在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一边轻声点头应和,一边使身体稍微或渐渐靠近对方,这表示对方的言语引起了自己的兴趣,此刻做出幅度较大的应和动作,会使对方不自觉地感受到情感反馈,让交谈更融洽,双方情感交流更加强烈[5]。

4 主持人应该有正确的主持感、身份感、镜前感

“感受”这一词语指的是“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影响”。感受其实是一种过程,是人类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体内反应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它的本质是一种反馈,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对外界信息的响应。在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在经历感受这一过程:天气的寒冷使人瑟瑟发抖,漆黑的夜晚使人产生恐惧感。外界的寒冷、光线的明暗、人们的表情和言语使人产生生理上、情感上和认知上的反馈[6]。

首先,主持人的主持感是主持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它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主持中的有声语言是否富有生命力,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引起受众的共鸣。每一个主持人本身的修养、阅历、素质各不相同,对相同的情境和相同的事件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即便主持人有相同的感受,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这些都会体现在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里。一档节目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主持感是否准确到位。这种感受不只是感性地去体验外界刺激所带来的态度、情感、视像;也需要主持人理性地去了解外界刺激中所隐藏的本质和逻辑,从而明确传播内容、情感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将情感传递出去。

其次,主持人的身份感是其自我位置和基本形象的内在总和。身份感的确定一方面取决于节目主持人对自己所承担任务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主持人对受众情感态度的把握,以此表露出自身坦诚、热情、平等的形象。一般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给人的身份感应该是严肃、庄重而不声色凌厉,活泼、大方而不懈怠轻浮,自然、真诚而不逢迎讨好,谦虚而不卑躬,亲切而不献媚。要不失体面、不失风度、真实可信,这种身份感需要依靠主持人自身的良好素质和长期修养。

再次,主持人的镜前感来自其对自我的了解、对受众的态度、对身体的把控。正确的镜前感觉应是主持人能够准确地判断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长处,什么是自己的短处,知道应如何恰当地展示自己。同时,良好的镜前感要求主持人对观众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将自己置身于观众之中,体验观众的欣赏心理,与观众平等相处、亲切交流,态度热情、真诚,而且彬彬有礼。主持人还要注意面部与口型的美观,这就需要其建立在标准吐字发音的要领之上,呈现出积极的状态,展现出充分的自信,以求在语言表达之外获得更多的视觉美感,传达较好的荧幕形象,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5 结语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角色性表演是主持人个人素质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能帮助主持人与观众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一个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越是经验丰富,越不会让观众看出表演的痕迹,越会让观众觉得大方得体。因此,主持人只有把握好非角色性表演的分寸,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节目,发挥主持人和节目的魅力。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