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的使用特征与困境
——以澎湃新闻抖音号为例

2022-02-27申育兢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4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音量样本

申育兢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短视频逐渐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为了适应新媒体移动化、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完成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各大传统新闻媒体纷纷在新闻客户端中增设短视频模块,或入驻各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新闻和其他视听类新闻一样,都依赖视觉与听觉元素传递新闻信息,但在生产制作中又显示出许多专有的特征,尤其在配乐的使用上,短视频新闻并未继承电视新闻制作中关于音乐、音响的使用理念,而是呈现出独有的使用特征。

澎湃新闻作为主流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的标杆之一,早在2014年就开始将阵地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端转向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媒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后,澎湃新闻又积极向资讯短视频领域靠拢。截至2022年7月21日,澎湃新闻抖音号已经拥有粉丝3656万,共发布视频21 408条,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1 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的使用特征

1.1 后期配乐成为短视频新闻“标配”

在选取的137个样本中,131个样本使用了1条配乐,2个样本使用了2条配乐,4个样本未使用配乐。其中,4个未使用配乐的短视频中有3个的内容为国内外领导人的讲话,新闻现场收音条件良好,人物同期声清晰且无噪声干扰,整段音频完整,所以媒体无须使用后期配乐。

97%的样本使用了一条或一条以上的配乐,该结果表明使用后期配乐已经成为澎湃新闻抖音号制作短视频新闻的“标配”。

短视频新闻普遍使用配乐反映出视听类新闻产品生产逻辑的演变。一是从电视新闻的“精雕细琢”模式转向“批量生产”模式。在选取的构造周内,澎湃新闻平均每天发出20个短视频新闻作品。短视频的强时效性压缩了媒体机构的后期制作时间,因此“图文+配乐”“视频+配乐”的简单制作模式成为视听类新闻的主要生产手段。二是从事实导向转为体验导向。有研究者发现音乐在媒介融合产品中能强化用户的视听体验,适宜的音乐可以起到强化受众情绪、增强受众的记忆力、缓解阅读疲劳感等作用[1]。为提升用户体验,媒体从业者在制作短视频新闻过程中往往选择合适、流行、动听的后期配乐,从而让新闻在短视频平台中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1.2 配乐的选择暗含着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在短视频新闻中,新闻信息主要由画面进行传递,许多媒体会将重要的新闻信息以字幕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中,帮助用户快速提炼关键信息。在澎湃新闻发布的短视频新闻中,后期配乐不传递任何新闻信息,但在部分视频中,配乐发挥了评论的功能,从侧面反映出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与评价。例如,在有关中国女足获得亚洲杯冠军的新闻中,澎湃新闻使用了《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生来倔强》等奋进激昂的音乐表达对中国女足的肯定。北京冬奥会期间,澎湃新闻多次使用振奋人心的音乐《雪龙吟》,为各位奥运健儿喝彩。而在《国足0比2阿曼世预赛连续7场不胜》中,澎湃新闻使用了歌曲《逃》的副歌“我好想逃,却逃不掉”,借此传递惋惜、戏谑的情感。短视频新闻的后期配乐在配合画面内容的同时,还通过配乐自身所蕴含的情绪传递出新闻信息中未包含的态度与评价,形成了“用配乐说话”的传播方式。

2 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短视频新闻使用后期配乐已成为常态,但各类媒体在音乐的选择与运用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范,配乐的使用呈现出随意的特点。其中配乐替代同期声导致新闻现场、新闻人物频繁“失声”;部分视频配乐音量过大,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配乐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声画对应程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

2.1 滥用配乐导致新闻现场、新闻人物“失声”

在短视频新闻中正确使用声音元素,能打破视频画面的局限,强化时代感和环境的真实性,给人自然亲切、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使用后期配乐的133个样本中,有91个样本只有后期配乐,未包含其他声音元素。用以增强新闻现场感、真实感的环境同期声以及人物同期声都被配乐所替代。许多视频中的人物只见其人,未闻其声。新闻人物、新闻现场“失声”问题严重。

造成短视频新闻人物、新闻现场“失声”问题的原因如下:一是新闻素材的音频质量较低,难以直接使用。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由于没有使用专业的收音设备,加之新闻现场客观存在的噪声,导致视频素材的声音质量较低,难以在短视频新闻中直接使用。二是素材本身不包含音频。澎湃新闻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中,有大量以文字、图片等静态图文构成的素材,通过简单的拉伸、缩放、平移后,这些素材就能形成一个短视频新闻作品,为填补声音的空白,增强传播效果,媒体只能用后期配乐充当视频的主音轨。

短视频新闻现场、新闻人物“失声”的问题也是图像社会重“视觉”轻“听觉”观念的表现。在短视频新闻中,画面内容是用户最关注的部分,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化、碎片化的场景中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往往将画面作为重点,声音成为画面的“附庸”。

2.2 部分配乐音量过大,喧宾夺主

抽取的137个总样本中,共有42个样本既有配乐又有同期声。其中,部分视频存在配乐音量过大的问题,弱化了视频中的环境同期声、人物同期声发挥还原现场、增加新闻真实性的作用。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区间二型自组织模糊逻辑控制器工具箱 张 辈,薛 玉,邱望标,谢建兴4(71)

学界在新闻配乐的问题上有着基本的共识:后期配乐不是新闻现场的声音,因此在使用后期配乐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2]。人物同期声与环境同期声是视听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同期声是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人物同期声是新闻人物的直接表达,出于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考虑,二者应该充当视频音轨的主体部分,承担起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作用。然而在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中,澎湃新闻却常常将后期配乐作为视频音轨的主体,部分视频中还出现了配乐音量盖过同期声音量的情况,导致后期配乐喧宾夺主,使同期声的传播效果受到影响。

相关研究者通过研究短视频新闻的视听特征,发现短视频新闻中各类声音元素的使用与视频的播放量相关[3]。丰富的音效组合对播放量有负面作用,丰富的音乐与播放量无因果关系,丰富的人声意味着更高的播放量。在短视频新闻普遍使用音乐的前提下,使用配乐替代同期声的制作方式既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又影响了用户获取关键的新闻信息,难以提升视频的播放量;如果后期配乐音量过大,则会影响到受众对人物同期声的获取,进而对视频的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短视频新闻制作者要改变制作理念,重新挖掘同期声的新闻价值。

2.3 配乐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声画结合效果一般

澎湃新闻抖音号在短视频新闻中使用配乐时较少采用复杂的处理方式,样本中的配乐都选自流行音乐或其他背景音乐的片段,除去为了使配乐适应短视频播出时长所进行的简单裁切外,缺少精细化处理[4]。在既包含配乐又包含现场同期声的样本中,配乐与其他声音元素以杂糅的方式混合,当关键的音响、人物同期声响起时,配乐并未以降低音量的方式为主音频“让道”,从而造成了声音主次不突出、配乐喧宾夺主等问题。

除了配乐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外,短视频新闻还存在声画结合程度低的问题。部分配乐的使用虽然填补了声音的空白,但未能与画面内容形成声画对位的关系,配乐与画面的相关程度较低。在使用无人声背景音乐的样本中,澎湃新闻往往选择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作为后期配乐,但画面的剪辑、切换时点未能与配乐的节奏点相对应,造成声画对位程度低。在使用流行音乐的样本中,许多歌曲被简单地裁剪成片段后直接添加到音轨中,没有对音乐进行渐入、渐出等技术处理,进而出现当画面内容结束时音乐戛然而止的现象。为了适应画面的时长,有的歌曲播放到副歌部分被直接截停,一句完整的歌词被截断,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视听体验。

3 提升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水平的策略

尽管短视频新闻使用配乐已经成为常态,但各大新闻媒体在使用短视频新闻配乐时未能充分考虑配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存在配乐过于随意、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为了提升新闻工作者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水平,增强短视频新闻后期配乐的正向作用,新闻业内应当形成短视频配乐的使用规范,从业者应当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并注意收集用户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配乐使用观念。

3.1 提升从业者音乐素养,增强声音处理能力

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制作具有流程短、规模小等特点,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音乐偏好、音乐素养会极大地影响配乐的选择。因此,从事短视频新闻生产制作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一是要扩充自身的素材库。从业者可以通过广泛聆听多种风格、类型的音乐,在学习与实践中建立起自身的音乐素材库,以满足不同新闻题材的配乐需求,避免出现配乐使用不当、素材重复使用等问题。二是增强自身对声音元素的处理能力。当原始素材中人物同期声的音量过低时,可以采用人声增强的方式,在避免声音失真的前提下尽量增大人物音量;当新闻现场有噪声干扰时,可以通过专业软件对原始素材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后的人物同期声、环境同期声能更好地还原新闻现场的细节,为用户提供更多关键的新闻信息,也能够有效减少短视频新闻对后期配乐的依赖。

3.2 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避免过分煽情

不同平台的用户具有不同的音乐偏好,媒体在选择短视频新闻的后期配乐时要考虑到用户的偏好,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通过配乐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5]。澎湃新闻抖音号往往在国际政治类新闻中添加节奏激烈的音乐,营造紧张的气氛,而在社会类新闻中,往往使用煽情的音乐强化受众的情绪。过分煽情的音乐不利于用户准确理解新闻中的事实,先入为主的情绪类信息会诱导用户提前对新闻事实作出评价,不利于新闻信息的传递。媒体应当避免使用煽情性音乐,让新闻事实成为用户作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当原始素材的声音不可用或效果不佳时,尽可能地选用舒缓的中性音乐或是不含情绪信息的音乐,减少配乐对新闻信息的干预。

媒体还可以通过评论区收集用户反馈。当配乐引起用户反感或不适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在以后的短视频新闻制作中避免使用同类型的配乐。新闻工作者在特定平台经营短视频账号时,应当充分考察该平台流行的视频创作模式,吸收值得借鉴的部分并运用到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制作中,同时适当考虑用户的喜好,在与用户的互动中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3.3 建立短视频新闻配乐使用规范

目前,短视频新闻配乐使用较为随意,业内尚未建立起一套配乐使用规范与审核体系,因此各大媒体机构需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总结配乐使用经验,重视用户反馈,从传统媒体的视听语言中找寻短视频配乐使用的思路,建立短视频新闻配乐使用规范。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对声音元素的处理更专业、精细,其中与配乐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处理方式值得短视频新闻制作者借鉴学习。例如:配乐音量不能盖过解说词;配乐不能与画面内容无关;当解说词和同期声响起时,配乐的音量应当调低。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制作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范,例如:严格控制配乐的音量大小;用渐入、渐出的手法平衡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当新闻现场收音效果良好时尽量避免使用后期音乐。另外,新闻媒体还可以根据新闻题材设立不同的后期配乐原则,如内容严肃的议题尽量不使用配乐;有新闻人物的采访音频时避免使用有歌词的流行音乐,防止歌声对新闻中的人声产生影响。

4 结语

短视频已经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很多传统媒体利用各种类型平台、账号进行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与发布,但目前的新闻短视频新闻存在着声音使用不规范、重要声音元素缺失、滥用后期音效与配乐等问题,而有关短视频新闻的研究多将视野放在视觉呈现、新闻内容方面,忽略了听觉相关的议题。短视频作为视听媒介,听觉元素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庸,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元素,而是值得短视频制作者构思、深耕,甚至展现创意的部分。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音量样本
测测你的“音量值”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现状、效果和趋势分析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