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理论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以“新闻学概论”课程为例

2022-02-27冯雅清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舆论

冯雅清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甘肃定西 743000)

“课程思政” 作为高校新闻专业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途径,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也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在新媒体发展势头正猛的当下,通过“新闻学概论” 这门理论性极强的主干课程强化新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识,端正学生新闻价值观,使其能理性看待不同价值理念,成为真正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和政治意识的社会主义新闻人,是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新闻学概论” 是高校新闻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以新闻学原理、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为学理基础,旨在通过新闻专业理论与史论基础构建学生的新闻学学科体系,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新闻理论素养的专门人才。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往往知其形而不知其神,在具体的新闻实务操作中不能一以贯之,达不到新闻理论课程真正的教学目标。

新闻学是一门受制于时代发展变革的学科,从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诱发了世界新闻事业的开端,到网络勃兴后第四媒体的强势加盟下网络传播学新生学科的崛起,新闻学学科体系不断在社会变革中重构,新闻学学理思想也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与时俱进。面对媒介多元化、传播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格局,“新闻学概论” 课程要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在引领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凸显中华文化自信上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从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价值认同与责任使命[1]。

传统的“新闻学概论” 课堂中只讲理论、不讲或少讲实践的局面,不论是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育人角度都已然跟不上网络时代新闻学的爆发式发展速度。要使“新闻学概论” 成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学科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学理基础,就要使“立德树人” 落到实处,审时度势,厘清现状,积极寻求思政教学改革之路,真正使“新闻学概论” 成为新闻类课程课程思政的最佳切入点和有力抓手,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德”。

其次,“新闻学概论” 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由于涉及新闻事业发展及新闻方针、新闻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如教师利用得好,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若教授不当,极易沿袭传统理论课教学的刻板教学方式。尤其在讲授一些如党性原则、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共性等内容时,可结合的生动案例有限,教师如果不能紧跟传媒发展与时代步伐,注意平时的案例积累,极易照本宣科,缺乏教学生气,影响教学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远远小于史论类课程,如果学习初期就遭遇枯燥刻板的教学模式,之后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而理论类知识掌握不够,实务类课程也难有突出的进步。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夯实新闻专业的根基,更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植与践行。

二、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在2016 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新闻观时说:“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2]总书记也曾在提及新闻事业的责任担当时这样说:“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导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3]这些论断在向我们昭示新闻事业及从业者素质重要性的同时,也给了我们高校新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启示,为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改革指出了方向和目标,对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推广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智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校新闻专业学生是未来国家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肩负国内传播的舆论引导与国际传播中国家话语权构建的时代重任,只有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新闻实务能力的训练中,才能不负国家与人民重望,“新闻学概论” 课程思政改革也因此势在必行。

三、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思路

“新闻学概论” 是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基石,属于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是新闻学其他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新闻学概论” 思政改革,可以围绕修订大纲、拓展资源、加强实践等三方面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突出“知识传授” 与 “价值引领” 相结合,从而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

(一)修订教学大纲,精选配套教材

高校课程思政其实质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其目标在于通过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思政之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思想,植根学生心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使其从思想认知到行为举止都能达到“立德树人” 的要求。蕴含丰富思政内容的“新闻学概论”,具有先天的课程思政资源优势,可以作为新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来实践。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方面,要严格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类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这既是政治要求也是思想要求。

首先,“新闻学概论” 教学大纲的修订主要是为了发挥该课程的思政优势,寓意识形态于理论知识,成为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教学大纲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的能力与目标要求、思政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反馈与评价这四个部分。其中,教学的能力与目标要求、教学方法还是沿袭旧标准,修订重点在于增加了思政内容与目标要求这个模块,在秉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提之下,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利用细化到了每一节课。教师设置思政育人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与教学的能力与目标要求相结合,以期从每章每节的知识传授中寻求思政改革的突破。课程的反馈与评价模块除沿袭旧标准中布置作业、课后反思(教师)之外,还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评价与建议,力求全方位、立体化修订教学大纲,从而构建 “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 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4]

其次,精选配套教材也是思政教学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以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播与策划专业为例,在开展 “新闻学概论” 课堂教学的几年中,先后严格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马工程” 等紧跟新闻业界动态、贴近时代发展脉搏的《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 等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及辅助资源。这些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详细阐明从新闻定义、新闻本源、新闻真实到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舆论、党性原则、新闻事业管理等一系列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与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好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所在。

(二)强化思政意识,拓展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的根本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既要在意识形态、知识传授、技能目标等方面达成一致,还需要教师知行合一,全力以赴,形成协同效力。

一方面,强化教师思政意识,所谓 “知”。教师除了在日常备课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吃透教材之外,还需有意识、有重点地培养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思政意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阅、研究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史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闻方针政策制定的相关资料;重点学习党的历届党政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党的新闻事业、党的新闻舆论等工作作出的重要讲话与批示,多方面、全方位强化思政意识,使思政意识与专业知识相生相伴、水乳交融。

另一方面,拓展教学资源,是为“行”。教师要突破对理论课程照本宣科的做法,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不仅要深挖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料的思政元素以及具有育人之效的生动案例等硬资源,还要放宽眼界,跳脱桎梏,积极寻求课堂之外如校园记者站采编活动、校内外各类爱国主义主题的活动,甚至思政触角还可延伸至本地业内翘楚的讲座、各种地方媒体与政府联动的蕴涵思政元素的媒体活动等这些集丰富生动之力与育人实效之能的软资源。

教师思政意识的提升与教学资源的拓展,将为“新闻学概论” 课程思政教学开辟新天地,不再出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样传统理论教学的窘境。通过对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正把思政课织进了新闻学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中,全方位实现育人实效。

(三)加强课外实践,开辟多元课堂

“新闻学概论” 作为新闻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其极强的理论性往往成为实践课堂教学望而却步的课程。但事实上,“新闻学概论” 虽然以理论课的样貌示人,其自身丰富的思政元素与绵长的历史源流,使其潜藏着巨大的实践课契机,教师应在拓展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极力打造课外实践平台。

首先,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预留出实践教学课时,对课堂内的知识讲授与课堂外的实践参与做好系统科学的规划与实施。例如在讲到新闻本源问题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提前选择好某一次央视或者官媒就某一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的直播,以此作为新闻本源问题的 “课外加餐”。通过对直播现场的观摩,能较为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新闻本源是什么以及与新闻来源的迥异。

其次,教师应积极利用平时搭建的校内外各种与传媒相关的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论、锤炼理论,从知识传授中来,到能力训练中去,开辟第二课堂(校内活动)、第三课堂(校外活动),甚至多元课堂(校内外联动的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理论的艰涩可能在一次直播的答记者问中就已解决。新闻理论课程的实践机会增多,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带动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实践化,将会更加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

四、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

在 “新闻学概论” 教学中,以 “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 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前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能力与目标——了解新闻、宣传、舆论的定义;掌握不同时代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演变;还要兼顾思政内容与目标要求,即新闻、宣传、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语境下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我国处理好新闻与宣传、新闻与舆论关系的必要性。

(一)课前——准备资料、布置预习任务

(1)教师寻找与新闻、宣传、舆论相关的带有思政元素的案例,精心构思课堂设计。

(2)教师通过 “智慧课堂” 下发预习任务,请学生提前阅读新闻与宣传、舆论的章节内容,厘清新闻、宣传、舆论三者的定义,思考新闻与宣传、舆论的关系,每人至少就三个定义分别找出不少于两个生活案例。

(二)课堂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由电影 《长津湖》 票房破57 亿的新闻引入,引导学生理解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闻涵义,阐释该电影票房之高的原因:一部分来自于电影的精良制作、故事本身的魅力与众多明星加盟的吸引力,一部分离不开电影台前幕后的宣传造势。而影片的热映,同时也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可以说,《长津湖》 所引发的爱国热情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商业价值,这正是媒体引发舆论的力量。

2.课程讲授

(1)教师为学生阐释新闻、宣传、舆论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发表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教师举例说明新闻、宣传、舆论的特点及功能,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中宣传与舆论的重要性。

(3)为学生厘清不同的历史政治条件下,我党的新闻工作为什么又称为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新闻与宣传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而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能保持长治久安的稳定国内环境,正是新闻与舆论发挥其正向功能所在。

3.课程小结

梳理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确:新闻、宣传、舆论各自的定义、特点、功能,并能结合国情,认识到明确和区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运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环节。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当代新闻人更应审时度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助推国家发展的新闻宣传及新闻舆论工作。

4.教学反思

优点:本堂课教学环节主要运用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以带有思政元素的时事新闻进行课程导入,新颖的案例能将学生学习理论课程之前的紧张与抵触消解,从而使新闻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更好地在相互融合中被学生吸收。

不足:课堂互动较少,教师个人的哲学理论与政治理论储备还稍显不足。

5.学生反馈与建议

学生希望教师今后能将与课程知识相关的思政类案例多多引入课堂教学,甚至进行扩展。

结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心骨。尤其对像“新闻学概论” 这样的理论课程来说,利用现有的教材思政资源优势,使新闻学理论知识与思政课教学元素有机融合,可以实现理论知识与育人目标的显性统一。新媒体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国内舆情多变,媒体间竞争激烈,传授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新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的成功实施更大程度来自于教师对自身价值观与思想政治育人能力的持续提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真正使课程思政成为浸润于专业知识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初心要求。

猜你喜欢

新闻学概论舆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