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朝阳洞石窟调查与研究
2022-02-27王百岁
王百岁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陇南文史研究中心,甘肃成县 742500)
朝阳洞石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①县城以西35 公里处角弓乡白龙江南岸朝阳山高约400 米的仙人崖上,坐西南朝东北。迄今未见关于朝阳洞石窟的研究论文发表,故外界知者甚少。2012 年5月②和2014 年3 月③,笔者先后两次进入该洞窟考察。本文首先公布现状调查情况,然后就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敬请方家赐教。
一、朝阳洞石窟现状调查
朝阳洞原名仙佛洞,亦名朝阳仙洞,是因为洞中有端竹和尚遗体,加之供有诸仙圣塑(绘)像,故名,后改名朝阳洞。关于洞名的来历,大体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清康熙三年(1664),洮岷道道台马朝阳(今陕西周至人)曾到洞中游览,施银整修,后当地人便以马道台之名朝阳命名为朝阳洞。[1]第二种说法是,因洞窟面向朝阳,故曰朝阳洞。今洞前有一片树林,林中两株巨大古青杨,树围6 米左右、高60 多米,其上栖居世界珍禽哇乌鸟30 多只,树和鸟给洞窟增添了些许神秘气氛。明、清、民国间香火旺盛。“文革” 中原有塑像全毁,壁画多毁。现存洞窟24 个(与原有洞窟数目同),自北向南、从下往上依次排列。
1.弥勒天王殿:新土木建筑,迎面可见坐南朝北的弥勒佛,弥勒西侧塑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东侧塑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2.韦驮菩萨殿:从天王殿中弥勒佛莲座下进入洞门,穿过一条长约6 米的洞(左、右两壁绘观音救八难图),出洞后回头可见洞口上方韦陀殿塑面南背北的韦陀尊天菩萨。
3.山神土地窟:平面长方形圆拱顶,窟宽300、进深220、高302厘米,西坛长300、宽102、高84 厘米,从北向南依次塑土地、山神,南、北侧画卧虎,西壁画山石,顶绘云纹。
4.灵官窟:单龛,平面长方形拱(稍平)顶,龛高172、宽126、进深110 厘米,西坛长126、宽165、高20 厘米,西壁塑王灵官。
5.老君窟:平面方形平(稍拱)顶,高262、宽283、进深362 厘米,西坛长283、宽112、高82厘米,正中塑太上老君,老君左、右分塑女、男童,南、北壁上部画八仙,下部绘山水、花草、树木等,顶画太极阴阳图。
新建长廊现有6 个窟龛,曾遭地震破坏,皆非原貌,已空、残,从北往南依次为:
6.原牛王菩萨马王菩萨窟:从残留两壁大小、形状推测,原窟应为平面方形,现已无顶,现仅存北、西两壁,北壁残,横286、纵230 厘米,西壁残,画松鹤延年,横272、纵200 厘米。
7.原家佛窟:平面长方形覆斗顶,窟龛高220、宽315、进深103 厘米,现供奉西方三圣、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画像,皆用镜框封装。
8.原睡佛窟:平面长方形平顶,高213、宽190、进深100 厘米。
9.原地藏王菩萨窟:平面长方形平顶,高200、宽290、进深265 厘米。
10.原僧房窟:平面长方形平顶,高195、宽278、进深330 厘米,现为生活窟,系和尚道士睡觉处,笔者推测明清时或曾塑像。
11.无名龛:南侧空龛,平面长方形覆斗顶,高160、宽185、进深138 厘米,据庙倌、附近群众讲,并笔者推测,原来可能有塑像。
12.三宵圣母窟:窟前有依崖两层楼阁,名观鹤楼,平面长方形拱顶,高333、宽408、进深440 厘米,西壁正中塑云霄、琼宵、碧霄三位娘娘,南、北两壁分塑送子、转花、催生、乳母、痘疹、启蒙6 位神像,南、北两壁画《封神榜》 等故事,顶画云纹、星斗等,楼前摆放4 通碑(含1 块残碑),从北向南依次为:(1)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残碑,高20、宽33、厚5 厘米,碑文纵11 行,行2~7 字,字径1.5 厘米;(2)明成化十六年(1480)碑,高53、宽39、厚7 厘米,碑文纵13 行,行13~16字,正文字径1.4 厘米;(3)民国十六(1927)年仿制明成化十六年碑,高53、宽28、厚6 厘米,碑文纵11 行,行14~24 字,字径1.4 厘米;(4)清雍正二年(1724)碑,高66、宽34、厚3.8 厘米,碑文纵13 行,行8~31 字,字径1 厘米。
13.地藏王菩萨窟:平面横长方形拱顶,高258、宽154、进深190 厘米,西坛长154、宽75、高62 厘米。西壁塑地藏菩萨。
14.睡佛窟:又称卧仙宫,平面横长方形平顶,高256、宽234、进深220 厘米,西坛塑 “卧佛”,洞内暖阁深160 厘米,阁内平卧坐化老僧一身,身长170 厘米,头部靠北,左胁而卧。“睡仙原身未化,在洞内长眠达五百多年,是陇南地区唯一的一具木乃伊。1966—1967 年间原身受损,仅存骨骼。后经当地群众用泥补塑,基本恢复原貌。”[4]
15.燃灯古佛窟: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高298、宽170、进深120厘米,西坛长169、宽105、高64 厘米。
16.大雄宝殿窟:平面横长方形圆拱顶,高355、宽415、进深386厘米,西坛长415、宽165、高81 厘米,西壁塑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17.药王窟:平面近方形圆拱顶,高398、宽455、进深428 厘米,西坛长455、宽132、高87厘米,南坛长370、宽97、高76 厘米,北坛长370、宽100、高76 厘米,西壁塑药王孙思邈和2童子,南、北壁分塑钱乙、葛洪、皇甫谧、华佗、李时珍、李东垣、王叔和、张仲景等,此窟被命名为药师佛殿④。
18.白云菩萨窟:平面长方形圆拱顶,高228、直径290 厘米,西坛长280、宽116、高72 厘米,西壁塑白云菩萨,左、右侧各1 身童子。
19.玉皇窟:平面椭圆形圆拱顶,中间高178、宽256、进深380 厘米,西坛长256、宽134、高71 厘米,西壁塑玉帝,左、右侧各1 身童子。
附:二灵官窟:位于玉皇窟的东面,与玉皇窟东西相通,现存清代2 龛和3 幅壁画,北壁龛塑王灵官,龛高88、宽48、进深70 厘米,龛外西侧壁画横143、纵74 厘米,画面内容模糊不清,布满了游人题记,中有“刘洋清” 等字样,靠窗户处墙壁上题写:
灵祖果然有神通,除妖斩邪不留存。/正直为神无私弊,手执金砖佑黎民。/为人果有诚心意,斋戒沐浴祀上神。/□□孝弟合忠信,灵祖保护万事(?)亨。
南壁龛中塑黑虎赵灵官,龛高77、宽47、进深71厘米,龛外西侧壁画横135、纵75 厘米,画面内容模糊不清,隐约可见人物形象,布满了游人题记,中有“庞爱平” 等字样,靠窗户处墙壁上题写:
元帅灵威却有名,赏(?)善罚恶最公(?)平。/赤心忠良无暗隐,主掌天曹佑下民。/为人清洁其身正,焚香祝拜叩礼(?)□。/将行礼仪合廉耻,元帅扶持百事通。/辛酉年菊月吉日无极道人赵□□。
窗户下面的墙壁上有一幅壁画,横180、纵70 厘米,保存较好,虽然残破,但大部分画面尚存,画面内容较清晰,可见3 头鹿,另有山石水畔、花草树木等。
20.孔子窟:平面长方形圆拱顶,高260、宽276、进深336 厘米,西坛长276、宽125、高75厘米,西壁塑孔子像。
21.三官窟:平面方形圆拱顶,高266、宽248、进深320 厘米,西坛长248、宽97、高74 厘米,西壁塑天官、地官、水官。
22.无量功德佛窟⑤:平面梯形平顶,高270、宽350、进深450 厘米,西坛长350、高70、宽224 厘米,西壁塑无量功德佛、金童、玉女、水火二将。
23.观音菩萨窟:平面椭圆形拱顶,高283、宽344、进深505 厘米,西坛长344、高71、宽80厘米,清雍正二年(1724)开凿,西壁塑观音菩萨、龙女、善财童子等。
24.瑶池王母宫窟:平面椭圆形拱顶,高430、宽420、进深459 厘米,西坛长420、宽183、高103 厘米,西壁塑瑶池金母及侍者等,窟顶绘天文星斗图,窟东侧高处保留着原有塑绘结合的二猴抱仙桃图案。瑶池宫南壁假门上写 “仙缘有路”,北侧门上写 “人间天上”,此8 字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由陈家坝村董士彦书写而经今人描写的。本窟门侧有题字:
时在/民国壬申二十一年壬寅元月/初旬谷旦告厥成功/丹青 李兴堂率涂/首事人/李国香 王聚川/董士彦 赵赐福/李玉明 刘宗堂/庆治平 陵桂英/史宗鸿 刘桂英/马成德 白秀英/仝感敬立
附:立佛窟:位于瑶池宫东面,与瑶池宫东西相通(瑶池王母宫窟在西而立佛窟在东)。平面方形平顶。高215、宽177、进深176 厘米。塑一文人立像,名曰立佛。
二、关于朝阳洞窟龛数目
关于朝阳洞窟龛数的统计或说法迄今不确。史轲先生认为有22 窟[5];Kathleen Johnson 和Cliff Riebe 博士、张平中教授确认了17 殿,但没有说明窟龛数⑥;多数庙倌或附近群众认为现存14(17、18、21)窟;《武都县志》、韩博文、陈启生、曾礼、董生贵等先生都持26 窟之说[6];庆清平先生认为有18窟[7];杨万华先生认为有20 窟[8];刘佐才先生认为建国初共有26 窟,除僧、膳占用之外,有遗体、塑像的洞窟17 个[9]5。故朝阳洞窟龛数目已被搞乱。第一,明、清、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究竟有多少个窟龛,是哪几个?现在和以前有什么变化?这需要弄清。第二,所谓26、22、21、20、18、17、14,或把明、清、民国时期原有的窟龛,当代砖瓦土木结构的殿宇,当代在原址上改建的窟龛、新开的窟龛混杂在一起。第三,此前无具体编号,不好排列对应,不同考察者的认识未必一致,很难统一,也给学者研究造成了一定麻烦。
据笔者2014 年3 月考察所知窟龛情况,共24个窟,其中第1、2 是新建砖瓦土木结构的殿宇,其余皆为明、清时期所开窟龛,虽然不排除遭遇地震、人为破坏、今人整修或废弃的可能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窟龛还是明、清、民国时期原有的,至少还在原位。玉皇窟和二灵官窟相联通;瑶池宫与立佛宫相联通。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窟龛共24 个,对应是明确的。但为了避免将新建庙宇与原有窟龛混淆,也为了顾及当地文旅事业发展的方便,笔者以为目前还是不再编号为好(以免造成更大混乱),石窟研究者必须将原有窟龛一一核实。
三、关于朝阳洞石窟始凿时间
关于朝阳洞石窟始凿时间,《阶州直隶州续志》[10]和《武都县志》[11]均无载。相传洞窟始凿于唐朝。[2]《陇南风物志》 亦言:“相传,洞窟始凿于唐代。”[13]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开凿于明代。[3]刘佐才先生认为朝阳洞始凿建于唐贞观年间,“唯一能证明的就是洞前的两株古青杨树,在凿窟建殿的时间上,按照传说和考证树龄相吻合”[9]4,两树 “历经1200 年以上”[9]1,或曰古青杨树“相传与睡佛同岁”[13]。但笔者不认可依据树龄断定窟龄。因为,第一,目前我们不能证明石窟和古青杨树有直接关系。如果为了石窟而植树,那么,根据常识,只有已经开凿了洞窟,才可能栽培古青杨树。第二,古青杨树年龄,众说不一。诸如“此二青杨树植于唐代”[14],“相传此树早于睡佛”[15],“植于明代,距今已逾500 余年”[16]925,“已有500 多年”[17],“树龄已在600 年以上”[18],“相传是仙佛亲自植的树”[19],“传说是朝阳洞睡佛所植……。1983 年甘肃省副省长朱宣人游朝阳洞时,对此古树作了考证,确认树龄已有1200 年以上,是全国稀有的杨树品种,并指示县上编号保护”[20]。但既然此两树被考证为 “已有1200 年以上”,又怎能“是朝阳洞睡佛所植” 呢?因为 “老禅”“坐化” 距今不过500 多年时间。如果洞窟果真开凿于唐代,不排除唐代就植有青杨树。也许唐代青杨树已为后代所植树取代。笔者以为,根据佛教传播和丝绸之路历史,佛教传入武都或更早,但不能证明唐代已开凿了朝阳洞石窟。像古青杨树这样的树种不同于松柏之类树种,很难达到树龄1200 年以上,所以两棵古青杨树已有五六百年的说法似较合理。无论如何,树龄不等于窟龄。石窟的开凿一定早于明代。关于觉空和尚的传说:
益州江油(今四川江油)人,隋末唐初云游武都将利(即今石门)。一日来到陈家坝,斋后信步到此,观其地其境,山峰秀丽,丛林茂密,且遍山野果,山下潺潺流水,清泉映影,半崖奇峰后有一天然洞窟可居,真乃一仙境也,于是择其地而修行。并在灌木丛中植青杨树,营造林木,养仙鹤,乘其出游……唐贞观年间(约公元640 年左右),由佛教徒提议,村上头目主持,组织工匠,开山凿洞,雕塑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王、白云菩萨、王母娘娘、三宵圣母等,竣工后定名为仙佛洞,由村民推举洞管,住持此洞,世代相传。[9]16-18
这段话对我们探究朝阳洞石窟始凿时间或有启示。
以下材料或可证明朝阳洞石窟开凿于唐代:
陈家坝村农民刘自祥(作者父亲),1953 年春在距古青杨树约50 米处种地时,挖出一个钟耳子(钟口残片),约五六十斤重,上面铸有“唐贞观”字样。一直保存到1958 年,被交了废铁。[9]41
这条材料是根据作者父亲的回忆记录的,应当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钟耳子是发现于古青杨树近处,则此钟耳子很有可能是朝阳洞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说明朝阳洞的宗教活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排除洞窟开凿于唐贞观年间的可能性。
根据朝阳洞石窟多平面长方拱顶窟形;有关朝阳洞石窟的零星材料;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兴盛的历史背景;当地的相关民间传说;朝阳洞石窟所在之白龙江河谷地带处于陇蜀交通古道上,便于佛教及石窟艺术的北、南之间相互传播和影响;周边地区石窟开凿大都较早,如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21],竹林寺石窟开凿于十六国北朝时期[22],佛爷崖石龛开凿于初盛唐时期[23],法镜寺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24],八峰崖石窟开凿不晚于隋唐时期[25],大云寺石窟开凿不晚于唐代[26],水帘洞石窟 “始建于唐朝”[27],“千佛崖和皇泽寺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28],可证朝阳洞石窟始凿于唐代的可能性很大。
四、关于朝阳洞石窟睡佛、坐佛、立佛
朝阳洞有所谓睡佛、坐佛、立佛。根据传说和地方志记载,笔者推断他们都曾真有其人且是影响很大的僧人。关于睡佛的生平事迹,据《明故大善知识端竹大士省告脱化碑记》 载,睡佛本为“苏敬次男”,法号端竹,于成化元年(1465)剃度,曾在藏民区弘教十五年,僧俗徒弟有闫玉等,成化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坐化,后世尊之为睡佛或睡仙。据说,端竹遗体曾被保留达500 余年,但“文革” 中损坏,骨骼尚存,后当地群众以泥补塑完整。且原来置于上述“原睡佛窟” 址,遭1993 年地震破坏,“原牛王菩萨马王菩萨窟”“原家佛窟”“原睡佛窟”“原地藏王菩萨窟”“原僧房窟”“无名龛” 都不同程度受损,后来遂将睡佛移至现址,现“睡佛窟” 系由旧窟改建而成。端竹一生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是当地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也是一个僧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卧佛” 这一概念,一般指佛祖(或佛)的涅槃状态,寺庙或石窟造像中指侧躺或侧卧的佛。据佛经载,佛祖涅槃时,“右胁而卧,泊然大寂”[29]。无论是信仰还是不信仰,无论什么宗派,无论主顿还是主渐,佛有特定内涵,故佛教吸引众生信仰皈依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流传至今,长期延续,亦不同于道教原本所追求的长生不死的神仙。[30]故古人称端竹为睡仙或睡佛,想来必有过人之处或令人敬仰的地方或真已修成正果。又据传说,坐佛俗名朱青,法名觉空,隋末唐初益州江油人(前已述及);立佛俗名董维君,法名普静,宋朝时今武都区角弓乡下候子人。二人原为僧人、俗人。窃以为无论科场或官场如何失意,抛弃父母、背离孝道,就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值得人们顶礼膜拜?但还需宗教界、学术界、文化界、文物管理部门、当地民众对这样的俗人、僧人的称谓认真研究,挖掘资料,准确定位,科学对待,正确引导。
五、从朝阳洞石窟“三佛”行迹看甘、川、陕佛教石窟交流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四川、陕西的交界地区,三省境内的佛教、道教、石窟艺术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三佛” 的亲身经历正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卧佛” 端竹是明代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原县城所在地现为杜城村,属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事处管辖)白良村人。天顺七年(1463)正月,出家于本县石佛寺,拜喇嘛金敦领占为师;后随师父离开西安,越过秦岭,去四川广元游历千佛崖,经成都到峨眉山拜佛;数月后下山,经成都北返,历经数月,来到今甘肃武都角弓陈家坝龙兴寺,往来于龙兴寺和仙佛洞之间拜佛诵经。[9]20可见,端竹把关中佛教带到了四川,又把四川成都、峨眉山、广元千佛崖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带到甘肃陇南。坐佛觉空先是从益州江油等地云游至武都将利,后至今角弓陈家坝修行。[9]16立佛普静到达陈家坝龙兴寺不久,便去峨眉山拜佛受戒。三年多后返回,在今武都角弓陈家坝龙兴寺担任住持,80 多岁时移居至仙佛洞。[9]18-19由此可知,今三省之间不仅人员往来比较方便、频繁,而且一般地说,佛教、石窟艺术由北向南传播。但由于今四川境内佛教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峨眉山、广元千佛崖等地佛教及其艺术的重要影响力,北方陕西、甘肃等地的佛徒或学者也经常到南方(成都、峨眉山、广元等地)去弘法或学习交流,于是川蜀地区的佛教向北传播至陕西、甘肃境内(陇南武都等地)。这有点像晚唐五代时期敦煌等地的僧侣巡礼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敦煌与五台山关系密切,五台山佛教对敦煌地区佛教具有重大影响[31]一样。
明清时期,佛教、道教与石窟艺术呈现衰落之势,但局部地区佛教、石窟艺术也有一定程度发展。朝阳洞石窟包含一定藏传佛教因素。如碑文曰:“……苏敬次男……受礼大恩师喇嘛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削发为僧,番教十五年……。”又如,端竹来到陈家坝龙兴寺后,“在村南大山之中,藏民坪牙⑦村西端,林木繁荫之处择一仙境,名曰卧虎崖……在那里又收徒弟数人,诵经修行,继而在洞口崖边悬木立柱,建一小寺,名曰卧虎寺”[9]20。今朝阳洞 “睡佛窟” 崖壁上藏文六字真言犹在,反映了历史的传承。现在武都区境内(朝阳洞近处等地)就有不少藏民,也常到朝阳洞敬拜佛、菩萨。因此,可以肯定,历史上的朝阳洞也多少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存并相互影响。
六、从朝阳洞石窟看儒、释、道三教融合
朝阳洞石窟是今陇南石窟中三教合一石窟之一。其实,古代晚期的儒、释、道三教相互渗透更加深入,但在朝阳洞石窟中三教本身又各自相对独立。具体来说,弥勒天王、韦驮、地藏王菩萨、睡佛、原家佛、燃灯古佛、大雄宝殿、观音菩萨、立佛等窟大体属于佛教内容;山神土地、灵官、老君、原牛王菩萨马王菩萨、三宵圣母、药王、白云菩萨、玉皇、二灵官、三官、无量功德佛、瑶池王母等窟大体属于道教、儒教或民间信仰内容;孔子窟属于儒教,但也存在佛、道不分或佛道融通的情况。如道教中也有观音菩萨等;佛教中也有牛王菩萨马王菩萨等;药王窟主尊,Kathleen Johnson 和Cliff Riebe 博士、张平中教授命名此窟为药师佛殿,是将道教的药王孙思邈认作佛教的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佛;无量功德佛窟主尊——无量功德佛是道教的真武大帝。僧房窟和无名窟不能肯定原属于三教中的哪一教,但僧房窟统管三教各窟。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窟数来判定三教中每一教各处于什么地位、在整个朝阳洞中所占比重有多大。从表面看,道教的窟数最多,但实际上,佛教、儒教分量并不逊色。陇南(武都)自古及今佛教信徒多于道教信徒,且朝阳洞影响最大的(或者说最具特色的)睡佛窟属于佛教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儒教石窟是孔子窟,但古代晚期陇南石窟中的三教合一造像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儒教思想是渗透、贯彻于佛、道思想之中的。“随着儒、释、道三教的渐趋合一,佛教与儒学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日益趋同,世俗的君臣关系、忠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成了佛教知识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32]且在西汉中期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儒教始终居于上层建筑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而广大民众(包括相当多的信众)不能将佛、道教截然分开,对儒教也缺乏判别力。综合来说,朝阳洞石窟是一处名副其实的三教融合石窟。
结语
朝阳洞石窟管理人员比较重视保护石窟、塑像、壁画,石窟及周围环境优美,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和谐统一,现存大多数塑像、壁画属当代作品,部分文字也是近代或当代人所写。现存明清时期窟龛24 个,如睡佛窟、老君窟、无量功德佛窟、孔子窟等,其中包括残损尚未修复窟龛6 个,另2个附属窟计入主窟,未单独计数。清代壁画3 幅,其中1 幅相对清晰,2 幅模糊不清。4 通碑,含1通明碑、2 通清碑、1 通民国仿制明碑,清碑中1通为近年发现,残损严重,但大多数碑文可以释读。玉皇窟和瑶池王母窟尚有部分题壁文字。洞窟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至宋代形成规模。
所谓卧佛、坐佛、立佛原本俗人,修行有成,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真正意义上的佛有特定内涵。“三佛” 造像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等级制度、阶级对立、价值观念等,只有认真研究、准确定位才能取信于人,使佛教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三佛” 经历可窥知甘、川、陕之间佛教与石窟艺术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互动。儒、释、道三教造像并存于石窟中,三教虽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却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各得其所,和平共处。朝阳洞石窟是陇南石窟中一处重要的三教合一石窟。
药王窟中除了孙思邈塑像以外尚有钱乙、葛洪、皇甫谧、华佗、李时珍、李东垣、王叔和、张仲景等历史上著名的医生、炼丹家、药学家、医学家的塑像,这在陇南石窟中为仅见,表明历史上陇南一带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对于医疗精英的敬重,以及对于普通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珍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石窟题壁间接反映了古代社会状况与阶级矛盾,当地人们对于不公平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石窟碑文反映了宗教活动状况以及石窟凿建的历史,间接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面貌。朝阳洞石窟对于研究佛教史、道教史、儒教史、三教合一、民间信仰、石窟艺术、历史地理、民族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附录:朝阳洞石窟碑⑧
朝阳洞观鹤楼前4 通碑(含1 块残碑),从北向南依次编为1~4 号碑。
1.1 号碑(清乾隆四十三年即公元1778 年)
[碑阳]
碑额:(无)
碑文:……积(?)福功德碑……∕伏□……∕随地原民刺(?)……∕佛光普照念觉路(?)……∕□□感迷津之普……∕门(?)秀□□□∕下(?)水(?)地乙炯永……∕□□□□□……∕洞□代□□……∕佛恩浩荡之□……∕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
[碑阴]
(无文字)
2.2 号碑(明朝成化十六年即公元1480 年)
[碑阳]
碑名:明故大善知识端竹大士省告脱化记
楷额:永垂千古
碑文:明故大善知识端竹大士省告脱化记/知识乃⑨陕西西安府咸宁县白良村/人士,苏敬次男。天顺七年正月内⑩本县/石佛寺出家,受礼瞿昙至□□大恩师/剌麻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授剃/为僧。番教十五年,云游阶州陈家坝龙兴/寺住持应教,俗徒闫玉、刘全、董思恭、王志祥、李恕、/李宽、闫成、张文显,李明兴等受戒供斋。/时在十六年正⑪月十五日入禅,三月十五日出禅,本月⑫二十五日早/辞别众施主。二十六日,同门徒□□。日正/“良时”,登仙洞崖,无病而脱化。众赴仙境,而僧俗来吊/望者千有余人,三日不绝。□□□□□□⑬/成化十六年六月初九日阶庠生□□敬叩
[碑阴]
(无文字)
3.3 号碑(民国十六年即公元1927 年,此碑为仿制明成化十六年碑)
[碑阳]
碑额:(无)
碑文:明故大善知识端竹大士省告脱化碑记/盖大士乃陕西西安府咸宁县白良村人士,苏敬次男,天顺七年正月内本县石佛寺出家,受礼大恩师喇嘛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削发为僧,番教十五年,云游阶州陈家坝龙兴寺住持应教,俗徒闫玉、刘全、董思恭、王志祥、李恕、李宽、闫成、张文显,李明兴等受戒供斋,时在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入禅,三月十五日出禅,本月二十五日早辞别众,登仙洞崖,日正良时,无病而脱化,二十六日门徒暂知,众赴仙境,而僧俗来吊望者千有余人,三日不绝。惟此,众士因念仙风之体,勒碑刻铭,万古不朽云。成化十六年六月初九日阶庠生□□敬叩 信士 赵锡恒 石含秀 首人 苏含花董世元 庆治平/中华民国十六年正月下浣仝立董士俊书丹
(以上为仿碑功德人名)
[碑阴]
(无文字)
4.4 号碑(清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 年)
[碑阳]
碑额:(无)
碑文:修建朝阳洞观音洞碑记/尝观音大地之尊功以真空无相立相而非至真之真圣道,无言绝言而非殊妙之妙,欲明实相必假壮严。今雍正二年二月初八日合会动工协力原因:观音洞殿居于岩前,诚恐日后被岩所崩,因此,统约合会众姓各施微资,就/功德重建洞殿,须至碑者:会长:王明德 李踪 郭万斗 十月保 王 旭 田三奇 善娃子李 奎/ 徐万寿 郭建都 李迎扬 豆元儿 郭万朝 刘朝良 孙先荣 孙善人 举士:王世种郭正都 白光要 王世宗 郭家保 田保权 杜朝先 李 连/ 王 选 朱大成 陈大圣 陈自文 郭 露 郭宁都/随缘:马 龙 郭天公 庆壬 郭凉都/画 匠 陈典男 陈自礼/迂书童生郭建都/雍正二年润(闰)四月十七日谨立
[碑阴]
(无文字)
致谢:2012 年5 月对陇南石窟的考察,得到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支持和敦煌研究院的资助,在导师施萍婷先生和刘永增、王惠民、邰惠莉、陈菊霞、宋利良、朱成录等老师的带领下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各位老师的支持、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导师冯培红教授的指导和支持!
注释:
①2004 年,原“陇南地区”改为“陇南市”,原“武都县”改为“武都区”。
②2012 年5 月12 日,笔者随导师施萍婷先生和刘永增、王惠民、邰惠莉、陈菊霞、宋利良、朱成录等诸位老师考察了朝阳洞石窟。见王百岁撰《陇南石窟考察报告》,2012 年5 月。
③2014 年3 月考察时,庙倌曹培华先生说,现在共有17 个殿(汉窟),朝阳洞儒、释、道三教内容都有,市物资局退休干部王先生亦持同样看法;朝阳洞风景名胜管理所会计刘二银先生说,现存14窟;朝阳洞风景名胜管理所所长刘义学先生送我一本刘佐才先生撰《朝阳洞》。
④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Kathleen Johnson 和Cliff Riebe 博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张平中教授2002 年5 月15 日测量和制图”命名。
⑤依笔者观点,根据造像及其组合(如披发执剑、脚踏龟蛇、金童玉女、水火二将等),此窟应为“真武大帝窟”或“真武祖师窟”或“无量祖师窟”。
⑥此据朝阳洞石窟窟区过道一侧的指示牌《朝阳洞平面图》。
⑦“坪牙”,似应为“坪垭”。
⑧朝阳洞石窟碑文直接来自笔者对石窟碑文的抄录,但此后又参考了赵逵夫先生赠送之其所主编《陇南金石校录》全四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年)(关于朝阳洞石窟碑,《陇南金石校录》 只收录 《明故大善知识端竹大士省告脱化记》)和牛利利博士的考察图片(2020 年),在此向赵先生及牛博士谨表谢忱!
⑨原碑此处模糊不清,《陇南金石校录》 将此处释读为“知识乃”。
⑩《陇南金石校录》此处“内”后有“由”字,原碑此处“内”后无“由”字。
⑪《陇南金石校录》此处“时在十六年正”,原碑文为“本”。
⑫《陇南金石校录》此处有“本月”,原碑文此处无“本月”。
⑬原碑此处模糊不清,《陇南金石校录》 此处为“惟此,众士因念仙风之体,勒碑刻铭,万古不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