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思维 新探索 新发展

2022-02-27张古悦张啟智

新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城乡战略农业

张古悦 张啟智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与之相比,中国乡村的发展则因人力资源的流失长期陷入停滞之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居住在乡村的人口约为5亿,占全国人口的36%,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1.6亿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热门与重点问题,在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乡村体系在现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吸收资源、如何疏通市场、如何保护生态,以及如何维持乡村文化,则是摆在实现乡村振兴必由之路上的关键之问。

党中央十分重视乡村振兴问题,多次作出战略部署以加强乡村建设,特别是2021年初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中央提出,在新发展阶段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在此背景下,需要学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作者近十年内扎根乡村,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进行大量的调研,并主持完成国家乡村振兴方略课题,对地方政府乡村发展项目做出周密规划,并就各地乡村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大量可操作、可实施,以及可参照的建议。以此为基础,作者完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一书。这本著作无论是其战略思维,还是实践路径,都有着独到之处,可以说是一部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前沿的著作,充分展现了作者身为乡村振兴研究学者的使命与担当。

该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内涵以及原则等方面进行叙述,从历史形态着手,确定了乡村居民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文化地位,分析了乡村居民在历史形态中的优势与劣势。而时代所带来的现代化变革对当今中国农业、农村、农民3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与问题,书中也进行了阐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村因土地改革已经逐步实现了从改造到建设的发展,并确立了乡村居民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人地位,但由于城乡二元体系的限制,乡村发展遇到了大量危机,因此作者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要求、蓝图等方面入手,根据乡村振兴的目标体系、制度体系、任务体系,提出了振兴战略的内容要求、目的要求与驱动要求,从实践到远景,详细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蓝图,并从“谁来振兴”与“怎么振兴”两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优先原则和实践主体,深刻的从宏观方面呈现出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曾提出:“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作者在著作中不仅没有提出空洞的宏观问题,还通过其丰富的乡村经验,在下篇的乡村振兴实践技术路径部分中,从微观方面对如何解决三农危机与农业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在破除农业农村现代化阻碍,将乡村纳入国家现代化道路,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问题上,作者提出需要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城乡价值要素与需要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的“共生”与“共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谋求着共同富裕,就乡村而言,如何缩小与城市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擺在发展路径上的重要议题。因此,通过驱动共建共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的。以优化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进行质量兴农;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技术支撑与创新驱动,共治、共享推动绿色农业发展;重振乡村文化,重新铸造乡村生活的“魂魄”与“活力”;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依据,通过“三治合一”,对劲乡村善治路径,以此来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

综上可见,该著作从崭新的角度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并将创新融入理论之中,与乡村政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科学而有效的研究思路,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指出了乡村建设、发展新格局的重点领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中,《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对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地诠释乡村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城乡战略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战略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战略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