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挑战、契机与策略
2022-02-26刘李园
刘李园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危机的基本释义为潜伏的危险或严重困难的关头。从本质上来说,危机是“由风险的不断积累所触发的事件引起的,个人或组织的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1]。公共危机相较于一般危机而言,更带有公共的性质。有学者指出公共危机更加突出强调危机造成的公共支出的增加,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和其预防的全民性[2]。公共危机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突发公共事件是公共危机的爆发点。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暴雨灾害这些公共事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公共危机频发的社会现实迫使我们关注和思考公共危机应对和治理的问题。在这之中,公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主体,公民的配合和参与是公共危机治理得以落实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公民责任担当的重要性在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情境中进一步凸显,而公民责任担当实然与应然的差距又使得公民责任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重点探讨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面临的挑战、契机以及如何有效开展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挑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3]。在公共危机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既是动员广大青年共同应对危机的现实路径,也是培育青年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需要应对来自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的种种变化和需求,把握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实现公共危机治理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一)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公共危机下大学生肩负的公民责任
正确认识和理解公民责任是个体承担公民责任的前提,也是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综合学界对公民责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第一,按照责任的对象将公民责任概括为公民对他人、国家、社会等不同对象的责任;第二,参照事前、事后责任的分类,将公民责任概括为“应尽的公民责任”和“应追究的公民责任”;第三,从公民身份出发理解公民责任。学者余玉花认为“由公民身份而规定的公民责任是全面的”“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责任是他律的,因而是消极被动的;伦理意义上的公民责任是自我自由的,因而是主动积极的”[4]。学者方朵认为“责任公民视域中的公民责任不仅遵守秩序和履行义务,还需要公共性、美德、归属等这些要素”[5]。概而言之,公民责任是一种角色责任,公民身份赋予公民分内应做之事,做好分内应做之事并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是公民的责任所在。对于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对于公共事务的关注参与、对于公共利益的认同维护都是公民责任的应有之义。
进一步分析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肩负的公民责任可以发现,应对公共危机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社会角色使得公共危机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向教育对象讲清楚公共危机应对中大学生有什么公民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立足社会背景和群体特点来阐释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的特殊内容。首先,不同社会情境下,公民责任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学者吴威威将公民责任划分为一般性的公民责任和危机时期的公民责任,并指出“除了平时对国家权力的遵从和维护外,在国家出现危机时,公民对国家的保护性责任体现得最为明显”[6]。面对公共危机,公民的责任直接体现在保家卫国,积极配合并参与危机治理,做自己国家的保护者和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其次,相较于其他公民而言,大学生群体扮演着公民和大学生的双重社会角色,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角色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7]。这要求青年大学生养成更加积极、更加完整的公民人格,在自觉守法守则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共利益贡献青春力量。
(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公共危机下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状态
大学生作为特定的公民群体,也是承担公民责任的主体。研究大学生的公民责任问题离不开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活动也离不开对大学生现实需求和状态的关切。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状态既是相对于未发生公共危机时大学生的日常状态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的。认识、适应并引导大学生群体面对公共危机的特殊状态是公共危机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例,相关调研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大学生有较大影响,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高于我国常模”[8]。新冠肺炎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9]。较之于我国国内的常模人群、较之于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复杂情绪的产生有其具体的现实诱因。首先,疫情直接关涉公民的生命健康,会对大学生个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影响大学生基本安全需要的满足。其次,从与大学生群体直接相关的学习、就业方面来看,疫情所带来的延迟开学、线上学习等变化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原有的学习计划产生直接影响,也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和挑战。面对诸如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大学生的心态情绪、思想认知和行为表现容易产生即期效应。相应地,大学生对于自身公民责任的认知判断和行为践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需要具体分析大学生责任担当的现实问题和阻碍,开展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教育引导,而非一味灌输超越大学生实际的应然要求。
二、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契机
挑战与机遇相伴相生,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也具备一定的教育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特殊的社会时期,也往往是个体成长、发展、转变的特殊时期。解析公共危机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因素,引导大学生群体在全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实践中体悟责任、担当责任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把握教育契机的基本策略和思路。
(一)丰富生动的教育素材
从公民概念来看,公民往往与“私民”相区分和对照。学者檀传宝认为,所谓“私”在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涵,一个是私有的“私”,另一个是私人的“私”[10]。与私有不同,公民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具有独立自主且平等的人格,而非依附于其他人或物。与私人不同,公民需要从封闭的个体存在走向与他者、国家、社会的连接。不管是私有还是私人下的“私民”,其深层次都是个体与他者、国家及社会之间关系的特定反映。而公民指向的是不同于“私民”下的社会关系形态。公民既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也是共同体的成员。可以说,对公民身份以及公民责任的理解本质上涉及对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理解。在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公民个体的自我利益与他者利益、共同体利益达成高度统一,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被集中地凸显出来。个体无法独善其身,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应对危机。公共危机的应对既依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有力保障,也依赖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和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公民个体能够更切实、更深刻地感受到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会随之增强,这为大学生体悟公民责任、内化公民责任提供了契机。除此之外,公共危机下的榜样故事也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可以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的教育素材。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不管是自觉“克己”守则的公民个体,还是“舍己”奉献的公民个体,都是公民责任的践行者。在公共危机之下这些行为选择愈发显得不易和可贵,能够对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担当起到重要的感召和引领作用。
(二)人人可为的实践环境
关注实践是因为“任何一种责任都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显现和证明自己”[11],责任的实现依赖于责任主体的具体行为实践。大学生是否承担了公民责任、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了公民责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取决于个人的实际行动。人人可为的实践环境主要是就公民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来谈的。从行为方式来看,人人可为意味着公共危机应对中公民个体都能够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承担责任,为公共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贡献力量。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配合全社会共同应对危机是公民履责的基本要求,积极参与应对危机的公共事务则是对公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大学生利用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网络监督举报、基层协助排查消毒等志愿服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承担责任、奉献青春。可以说,应对公共危机的特殊时期考验着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但与此同时也为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公共参与的实践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从行为结果来看,人人可为是对公民责任担当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人人可为意味着每位公民都能为应对公共危机贡献力量、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其不当行为也会相应地带来公共性的负面影响。公共危机背景下公民个体行为的公共性质和公共意义更为凸显。公民个体的行为选择对他者和共同体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也更为直接。比如,公民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的行为,会对公共危机时期的社会心理和理性产生较大干扰和误导。这种失责失范的行为主体是个人,但其行为的结果和影响关涉到他者,关涉到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因此,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应当引导教育对象认识到个人的行为选择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在人人可为的实践环境中积极动员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从而“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13]。
三、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策略
从纵向维度来看,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不仅是在特殊社会情境下开展的具体教育活动,也是面向未来、通向未来的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大学生承担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责任,更在于引导大学生对公民责任持久性的承负,促进大学生完整且积极的公民人格的养成。从横向维度来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也需要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制度保障。由此可见,在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活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也富有难度的工作。
(一)关怀教育对象,将心理疏导与价值引导相结合
在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怀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关怀体现在认真地倾听、观察并感受教育对象,接受他们所传达的一切信息和需求。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持关怀教育对象的态度和理念,是开展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基本遵循。其中,密切关注公共危机特殊时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将心理疏导和价值引导相结合是关怀教育对象的具体路径。心理疏导是开展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基础,价值引导则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本质所在。将心理疏导和价值引导相结合,一方面既是为了避免价值引导脱离实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走出表层的心理疏导,从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思想认知问题的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由此,高校应当积极谋求与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帮助大学生解决公共危机下面对的现实困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会活动、党课团课等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知上的困惑,引导大学生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共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在理性看待和共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才能够逐步稳定自身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也才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二)引导责任自察,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相结合
责任自察意指个体对自身责任的察觉和认识。引导大学生认知、认同自身的公民责任也是公共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责任认知方面,基于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应由引导“行公共责任之事”延伸到“理解、认同公共生活之理,包括公共生活中个体的尊严、自由、平等、民主、和平等基本价值”[13]。唯有在认知上明晰公共生活之理,明晰公民责任何来,个体才能实现公民责任的内化与外化,实现对公民责任的持久承负。公共危机的发生带给我们进一步审视和思考个人与共同体、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等关系的契机,也帮助我们从现实的观察和体验出发,深化对公民责任的理性认知。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重在通过挖掘和呈现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分析和讨论个体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引导大学生更加清晰、更加理性地认识自身责任。在责任认同方面,公民责任认同的核心是公民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即从情感上认可、接受并归属于共同体。个体的公民责任担当与知国、爱国紧密相连。在知国、爱国的基础上,个体才能超越对于自我的过度关注和保护,走向对他者的关怀,走向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奉献。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公共危机特殊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从感受、体验“身后有国”到养成“心中有国”,进而将个体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和自觉的行为实践。
(三)推进责任实践,将底线要求与榜样示范相结合
推进大学生的责任实践是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落脚点。从公民身份出发理解公民责任,公民的责任不仅在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和底线,还在于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面对公共危机,遵守底线要求仍然是每位大学生可以承担也应当承担的基本公民责任。“超功利、高层次的公民责任教育并不能取代低层次、现实性的公民责任”[1]249。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对疫情防控中的公民个体行为都有所约束和规定。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首先应当引导大学生明晰公共危机应对中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明晰相应的行为后果和责任追究。在知法守法的基础上,再以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责任担当为导向,引导青年大学生做疫情防控的关切者、行动者和奉献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为抗疫人员子女提供“云辅导”,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河南暴雨灾害中,大学生建立《待救援人员信息》在线文档,帮助救援信息的收集、共享。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应当生动讲述这些同辈榜样、身边榜样的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引领大学生更高层次、更加积极的责任实践,展现公民责任担当之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意义。
概而言之,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既应当立足特殊的社会背景,思考公共危机挑战下社会以及大学生群体需要怎样的公民责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更应当把握住我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不变内核。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强化大学生责任认知、认同和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青年大学生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