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枪械教学与训练中的思政元素研究
2022-02-26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特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吴 正(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特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新时代的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承载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更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给课程树魂[2],是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途径。
警察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树人”“育警铸魂”融入各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是警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警察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必然。
一、警察枪械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把“立德”作为教育的灵魂[3],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4],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主线和中心环节。因此,各高校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各课程教育体系,真正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立德树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入教育的全过程。[5]
枪械课程是警察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警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育人和育警环节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枪械教学的全过程,是贯彻新时代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警察工作的需要和警察教育训练的立根之本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新时代党对警察机关和警察工作的总要求。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是警察机关的建警之魂,是警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警察机关的政治站位,体现着政治建警的根本方针,是警察队伍第一的政治要求。警察教育工作是警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警察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警察教育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警察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党对警察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要确保警察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民警理想信念,是警察工作的重点,也是警察教育训练的立根之本。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警察院校的各门课程,充分发挥各课程在“育警铸魂”环节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切实让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政治建校、政治建警”办学理念的总体要求
警察院校是贯彻新时代警察教育培养理念,落实警察教育培养目标的主阵地。坚持党对警察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坚持警察院校“政治建校、政治建警”办学理念,落实警察教育“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是当前警察院校教育的重点。加强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化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发挥各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形成思政教育的全覆盖,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统一。
(四)枪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具体实施
枪械课程是警察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警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育人和育警环节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警察院校的枪械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具备实战实用实效的枪械使用技能的警察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了政治立场在该课程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警察院校的枪械教育和教学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时代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枪械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全过程,发挥枪械教学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的功效,切实践行警察教育工作“育警铸魂”的历史使命。
二、警校枪械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同向同行
枪械课程是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警察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肩负着育人、育才的历史使命,因此,该课程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育才这两方面展开。在课程育人目标方面,强调育人先立德,必须明确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体现“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在育才目标方面,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在技能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践行“怎样培养人”。该课程的育人、育才目标与教育总目标,与警察教育工作总目标,与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同向同行。
(二)思政教育是提升课程教学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课堂管理是课程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课程管理的质量好坏、水平高低,能够反应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是课堂管理的责任人。“七分管理、三分教学”即突出了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高效、高能的管理为前提。
枪械课程由于其独特的课程属性,课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是枪械教学的重中之重,“安全、规范”的教学理念贯彻课程始终,在实弹射击阶段显得尤为突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准确掌握枪口指向、食指放置等安全要素,强调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提升,强化执行意识、服从意识等职业素养的养成,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通过重复性训练,从而形成动作和意识的自动化,保障今后从警工作的安全。从枪械课程的管理角度来看,管理过程体现了育人、育警环节,管理目标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管理促进育人,育人提升管理”。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管理效能的提升,是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三)技能及教学过程蕴含丰富育人育警元素
各课程实施者要“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科和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6],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因此,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枪械课程是以枪械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警察使用枪支安全执法能力和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为目的的警校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过程,除了在管理上体现育人功能,其技术教学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育警铸魂元素。例如:讲述火药的发明、枪的发展史等知识点,能够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讲解现代枪支的产生,能够让学生牢记近现代中国的屈辱史,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道路自信;枪支安全检查教学环节,能增强执行意识和程序意识,培养职业素养;实弹射击阶段,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摈弃功利主义,从而提升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错误技术纠正环节,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等。
警察枪械技术教学中蕴含大量思政元素,这是思政教育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前提,给“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给警察院校的枪械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警察枪械教学训练过程中思政教育的现状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是新时代党的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7]。教师是课程改革发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学改革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政治思想、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以及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等方面都会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从目前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动力不强
从教师的构成来看,警察院校的枪械教师主要由体育院校毕业生和部队退伍或转业军人构成。体育院校毕业生在技能教学与训练方面比较专业,对技术环节的把握和教学组织有一定的优势,但过分偏重技术层面,对枪械技术与警察职业的交融认识不足,特别是警察枪械课程中的育人、育警思政元素的认识不足。部队退伍或转业军人在军用枪械射击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在对教学组织和技术教学层面认识有不足,在分析技术环节和思政元素方面认识具有局限性。因此,认识上的不足是制约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因素。
课程改革从设计、组织、实施到调整、效果检验,再到定型推广,耗时较长时间,会牵扯教师很大的精力,付出很多心血,但从目前的课程改革的评价指标来看,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此外,从各警察院校的教学评价指标、奖惩机制、职务和职称晋升等方面来看,课程改革的效能不大,也制约了教师参与和实施的动力。
(二)能力不足、深度不够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过程,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这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关键在于老师。枪械课程的任课教师由于知识结构、人文底蕴和个人素养等方面因素,存在着在思政元素、课程技术环节、思政与课程的融合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把握思政理论教学的能力不足、深度不够;分析和把握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能力不足、挖掘深度不够;把握教学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教学能力不足、深度不够等。因此,提升思政教育在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的效果,必须从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素养着手。
(三)融入方法手段单一、效果欠佳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过程,除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外,还需要钻研融入的方法和手段,提升融入的效果。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语言传递思政信息,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警校枪械教师们注重本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教学效果显著,但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领域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融入的角度、时机等方面研究偏少,即使有也大多是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融入得牵强附会,讲解得空洞乏味,只注重解决有和无的问题,而忽略了教学的效果。
四、思政元素融入警察院校枪械课程的途径
警察院校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属性,在教学培养过程中,既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承载着“育警铸魂”的职责使命,因此,加强警察院校教育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深入挖掘各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升警校育人、育才的功效,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和历史使命。枪械课程中蕴含着很多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传授技巧、能力提升的深入融合,是枪械教育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一)将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统一——正三观、立德行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重点在于立德。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枪支,由于其特点,自诞生以来,就被人们用于战争,邪恶的人用它来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善良的人用它来惩恶扬善、保家卫国,给枪支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在于枪支本身,而在于用枪的“人”,枪支使用人的德行、品行和素质在这其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警察事业的警察队伍;培养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稳定的武装力量。因此,从事该课程学习的人员,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职业精神,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具有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人格和品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用枪支服务人民,弘扬正能量;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学习枪械知识和技能。课程教育目标和教学过程体现了“正三观、立德行”,育人目标和新时代高校的教育目标同向同行。
(二)将课程目标和职业精神相结合——守初心、担使命
警察院校是培养警察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具备“四个铁一般”高素质的警察铁军的重要基地。枪械课程是以枪械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以培养警察工作需要所必备的枪械技能和安全、规范使用枪械的能力为主。在该技能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展开。一是“为谁培养人”,枪械技能是警察必备的职业技能,是为警察工作服务、为执法活动服务。而警察工作则是为党、国家、人民服务,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服务的。二是“培养什么人”,枪械课程培养的是能够安全、规范使用枪械的人;培养能够胜任警察工作所需的枪械使用技能的人;能够具备过硬本领,运用技能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的人;能够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能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人。搞清“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指导思想和主导方向,从而不断地激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定信念、锤炼职业精神、强化职业能力,为警察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砥砺前行、奋斗终身。
(三)课程管理体现过程育人——遵章守纪、严于律己
枪械课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再加上人、枪和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更增加了危险的系数。要确保枪械课程的安全、有效,将危险系数将至最低,课堂管理是关键。一是培养执行力。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课程要求,按照规定和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二是培养服从意识。服从课堂管理人员的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管理,服从班干部的协同管理。有疑义的,做到先服从,课后再沟通。三是培养自律。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收敛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生命安全角度来说,每位参与枪械课程的人员都应是管理者,作为管理者身正为范,律人先律己。四是培养公平正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监督,体现平等原则,杜绝特权思想,树立“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人不得忽视生命安全,体现管理过程的公平正义。
教学管理并非机械死板,墨守成规,课程管理的好坏也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将思政元素融入管理过程,能够在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也能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提升教学效果。
(四)思政元素融入枪械专业知识的教学实例
枪械技术教学除了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外,还能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思考习惯,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将思政教育与枪械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很好地实现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公平正义、守法明礼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安全规范操作枪支方面,对安全要一视同仁,不单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教师也是一样,不能只要求学生,而自己却视若罔然。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传身教、榜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只有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才能让学生信你、服你,转而敬你,从而体现公平。同时,还要求大家互相监督,在安全面前不容半点沙子,对任何违反安全的人和事都不能轻易放过,告知“现在的纵容就是对将来的残忍”,做到有错必纠、有错必罚,教师和学生一视同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才能锻造过硬本领。
守法明礼是指要遵章守纪、知书达礼。一是在验枪教学环节。强调操作的程序性,如:先卸弹匣、再拉套筒(或枪机)环节,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直观、深刻地了解验枪程序的重要性,以及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提升对验枪技术动作的认知。同时还需强调验枪时对环境的观察,确保环境安全;明确验枪的时机要求,选择合适的时机验枪,确保验枪环节的万无一失。通过验枪教学让学生了解遵守技术操作法则的重要性,从而引申拓展。二是在枪支交接技术环节。将生活中用食指指人这一不礼貌的动作作为比较,进而再利用生活中交接刀具时的经验来引导学生思考,从安全、尊重、礼貌的角度强化技术记忆。三是在实弹射击阶段。当枪支出现故障时,要求先将枪放置桌面或地面,然后退出射击地线,再举手汇报,这也是程序上和礼节上的思政元素教育。
2.坦荡无私、明辨是非
在实弹射击阶段,由于认识偏差或心理活动不准确会影响射击的成绩。例如:有的学生过于追求射击环数。将射击环数和入党、评奖、评优等结合到一起,处理不好关键环节,从而导致脱靶,这是功利心在作崇。教师要把握这个因素,利用案例教学,通过正反对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明确厉害关系。同时,提醒学生射击和做人的道理很相似,做人做事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简简单单才是真,轻松豁达才能一心一意做好该做的事,这些人生哲理引导学生要摒弃功利心理。
学生在实弹射击时,错误动作的出现主要和心理因素相关。射击时,随着射手食指不断地向后扣压扳机,射手心理的焦虑不断上升,在规避心理的驱使下,食指突然猛地加力或者迅速下压手腕,从而导致脱靶,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快扣扳机使得射手心理焦虑的释放迅速,释放的时机比较好掌控,自认为比较简单直接,似乎没有受到影响,殊不知,这样的动作严重破坏了“平正关系”,然而,在后坐跳动的掩盖下,学生难以发现问题的所在,也就无法找到错误的原因。解决此类问题,采用真假弹测试法,利用视频拍摄工具,将动作准确捕捉,进行视频再现,让学生直观地看见自己的动作变化,再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心理状态和变化,使学生把握问题所在,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此过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加深对技术的认知。
有的学生在发现弹着点集中偏低位置时,采用调整瞄准区的方式来寻找自我安慰,以为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绝佳方法,殊不知这是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虽然弹着点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但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学生甚至还将此等“武功秘籍”秘密地传授给他人,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此种心态和做事方法,也会影响着学生今后的为人处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此种方法的错误,并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呈现错误的道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明了其中的原委,从而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8]
3.攻坚克难、戒骄戒躁
枪械训练中的心理控制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心理活动的呈现也不一样,多数学生在枪声、后坐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在恐惧、担心、害怕等焦虑心理作用下,无法做到一心一意地想一件事、做一件事,重点模糊不清,学习效率差,导致自信心缺失。教师必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深层次原因,告知解决方法,并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不要向困难低头,要有坚毅的品质,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同时,结合案例教学,指出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激励学生,鼓舞士气,提升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在技术环节上有所进步时,在鼓励、表扬的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戒骄戒躁,不断努力进取,认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并结合著名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心理的变化对射击技术的影响,提醒学生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戒骄戒躁,方能有所成就。
4.勇于探索、精益求精
在枪械教学与训练中,“人枪合一”的最高境界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人的不确定性,使得该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人的心理、生理、情感、习惯等诸多因素,都会成为拦路虎。因此,在枪械训练中,射手要有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人、枪和技术的融合,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中提升自己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提升获得感,提升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基础射击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准确度的学习。警察枪械教学区别于竞技运动,不过分追求绝对的精度,但从技术和精度的辩证关系来看,精度体现技术的准确度,而技术的准确与否是提升精度的首要条件。精度的高低、技术表达的准确与否,能够体现学生对该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施教者一定要把握“人”这一关键因素,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教,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分析利害关系,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励学生不断地进取。同时,提醒学生要关注射击的过程,把握两个环节,即心理状态和平正准星的状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对心理和平正准星环节的把握与控制,做到精益求精,提升射击水平和能力,练就过硬的本领。
在击发扳机的控制技术上,通过弹着点的分布,采用提问的方式,先启发学生探索、找寻不同弹着点分布的原因,然后再由教师利用力学和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技术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不准确动作的严重结果呈现出来,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找出解决办法,加深学生对枪械课程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准确技术动作追求的渴望。
5.敢于挑战、开拓进取
当学生技术取得阶段性成就时,教师可实时地制造困难,提高难度,利用挫折教育,激励学生敢于挑战、不断进取。例如:将射击目标大小、形状、状态进行调整,对环境条件进行改变,制造难度,让学生尝试挫折,从而激励学生去思考、分析、学习,提升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转换角色,让学生挑战自我,提升综合能力。采用比赛法,进行小组技能比赛,通过激励竞争检验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提升自信心。通过激励学生和教师竞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实时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会付出后的成就感。
6.团结协作、乐于助人
警校枪械教学一般以行政班展开,多数由一名教师进行授课。学生人数多、时间不足,这是目前警校枪械教学的现状。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发挥骨干作用,抓住关键少数,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利用一对一、一对二结对的方式,让学习骨干定点帮扶困难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学风和班风。通过结对帮扶,培养学生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在实弹射击阶段,采用两人一组,以一人操作、一人检查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技术环节的准确把握,帮助查找问题,协助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缩短技术逐渐稳定的时间。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配合意识和团队意识。
枪械教育工作者们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从而提升学习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践行警察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