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2022-02-26马加民冯红新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马加民,冯红新(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公安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指明方向。公安机关是和平时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重要根据地和坚强后盾,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事关公安教育和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治安秩序稳定和人民安宁。因此,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针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开展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一、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特质
多年来,公安院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公安民警,他们用鲜血与生命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然而,无论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还是公安院校大学生,仍然有人因思想认识问题导致意识形态扭曲而误入歧途,最终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由于公安职业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公安职责的神圣性,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公安院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
目前国际和国内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在思想、认知和观念上不能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必然难以作出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更不可能作出正确地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预备警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使其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从源头上端正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
(二)安全稳定形势的复杂多变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严峻性
从院校性质和服务导向来看,公安院校有别于普通高校。作为向社会一线输送公安民警的职业院校,如果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危害不堪设想,而且这种危害是长期的,难以弥补的。新时代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形势变化错综复杂,意识形态偏见不断冲击着涉世未深的公安院校大学生,使他们的思维判断、价值取向时刻面临着侵袭危机。
(三)警察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
人民警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身份属性以及职责范围是国家法律所赋予的,相对于普通职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公安工作的斗争性、秘密性、危险性、服务性等特点,关系着国家政治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公安机关形象。正是这一特殊性,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首当其冲成为某些“仇警”“丑警”人员以及敌对势力打压的目标。因此,从这一特质来看,作为准人民警察的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彰显
(一)坚守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必须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1]能否坚定政治立场,是考察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党忠诚的核心尺度,同时又是做到对党忠诚的决定性因素。而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我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在国内国际风险交织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新问题会日益增多,但风险危机面前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每一名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预备警官,坚守政治立场和坚定理想信念,无疑是其毕业以后走上人民警察工作岗位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的坐标基点和中心点。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树立公安院校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对人民警察的职业认同和价值认同,使其坚守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教育和红色文化彰显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跨越时空的,是历久弥新的,需要永续传承和世代发扬。新时代新征程上,更要大力弘扬红色资源,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现在的大学生正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在公安院校大学生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育警铸魂,有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通过广撒深播“红色种子”,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推动其释放更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更多的公安院校大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个人奋斗、能力才智融入公安工作,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三)维护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频繁,境内外各种势力不断传播有害思想和错误舆论,企图恶意解构颠覆我国历史,妄图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冲击诱导。维护文化安全,是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文化安全形势严峻,文化安全与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领域等问题密切交织,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是确保社会主义政权不变色、确保中华文化存续绵延的重要保障。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执法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和提高维护文化安全的能力。
(四)弘扬英模精神,锻造公安铁军
公安英模身上展现出的政治忠诚、英雄气概、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公安人。新时代新征程,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公安英模精神,是增强人民警察队伍凝聚力、提升警队战斗力的精神支柱。千千万万的公安模范构筑起公安队伍的中流砥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中国精神力量,也必将激励全体公安民警,不断传承忠诚血脉,为共同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书写崭新篇章。进入新时代,公安机关面临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任务繁重复杂,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进一步提升全警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与英模精神的传承相得益彰,有利于以政治建警完成灵魂铸造,以从严治警坚守纪律作风,大力弘扬英模精神,锻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队伍。
三、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困境
(一)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与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与众多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同样受到影响。得益于信息传媒技术的大发展,外来文化冲突融合,负面思潮顺应同化。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正面文化教育路径的同时,也不断向学生传输着意识形态方面的负面价值观。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与自媒体的兴盛,在信息传播背后的经济、政治利益驱使下,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标题误导”“篡改历史”“抹黑英雄”等手段,来提高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或是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年轻的大学生们来说,这会在无声无息间不断对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误导和诱导,严重影响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3]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规范化机制仍不健全
如何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意识形态领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公安院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当前,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还缺乏指引,例如,从顶层设计层面如何明确和具体指导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状况、社交媒介、论文作业等意识形态问题检查还缺乏制度规范;在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方面,具体职责的划分落实和监管处罚还不明确,例如,学校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工作能力不强,对出现的新问题存在不会管的情况,而且,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各级队伍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监督方面,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追责问责机制,例如,具体工作中,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管理人员很容易将其看成是一般性的作弊问题、学术不端问题或是言论自由问题,没有从根源上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本质问题。
(三)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识别与防控的个体能力欠缺
转型期的文化思潮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自我防范带来一定影响,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东西和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刻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价值取向。当一些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冲突而必须做出选择时,有时会在认知判断上无所适从而出现混乱与迷惘,以致言行失范,行为出格,甚至违法犯罪。利益驱动下的某些网络传媒不择手段地传播和制造各种负面舆论误导大学生,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失去认知、判断和选择的思想政治防线。从这一问题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个体防范能力还有待提升。此外,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随时随地都会被各种自媒体所影响和占据,导致一些学生对网络知识极为依赖,逐渐失去了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独立判断和风险防范能力,例如在高校中一度流行着有问题不问老师问“度娘”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建立在科学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思想导向和政治立场。
四、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寻
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应审时度势,从立德树人的本源出发,结合公安职业特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安院校特色的育人机制之中,依托校史校情,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将红色血脉植入意识形态之中。[4]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推进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精准”教育
一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做好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观融入教书育人和学习生活全过程,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具体应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进行“精准”施策。二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对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关键期的公安院校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院校,应通过学生党建、红色教育、实践服务等大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三是健全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健全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制,应注重监管、整改与落实的常态化,配套督导问效问责制度,确保意识形态教育部署到位、落实到位、监管到位。四是坚持典型选树与榜样激励的针对性教育。日常应加强做好公安院校大学生榜样的典型选树工作,从学生中树典型,从一线民警中选榜样,以先锋模范激励正能量,增强看齐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五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网络阵地管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公安院校在着眼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整体素质,培养骨干力量,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身体力行、模范带头,引导公安院校教职工勇做先锋模范的践行者、先进文化思想的弘扬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同时,高度重视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管控工作,加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微博、微信问题内容巡查,提高校园官微等媒介舆论影响力,有效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精准”引导,力争在互联网主战场打赢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攻坚战。
(二)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教学与管理全过程
一是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思想政治管理与教育教学同等重要,思想政治管理的过程即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应注重加强学生意识形态的过程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苗头,防患于未然。二是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教务体系。在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一般都设有四门左右具有浓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通识课程。我国公安院校应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务管理,加强教材建设,在教务体系中潜移默化地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全流程。三是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体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把公安院校思政课程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作用,打造思政课程“金课”,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思维模式,使学生便于接受,入脑入心,形成意识形态在广大学生中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同时,教学与管理人员还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强化“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使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教育主导权。
(三)彰显“红色教育”引领意识形态规制的公安院校特色
公安院校肩负着传承人民公安历史、传播优秀公安文化的重要使命,要结合校史深入研究和发掘人民公安史,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红色教育”引领意识形态工作,以一颗红心永远向党的忠诚与决心,开发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贯穿公安院校大学生工作育人始终,永葆红色生机,让红色基因融入每个年轻人的血液之中,以此形成意识形态教育规制的公安院校特色。
1.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
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应坚守正确的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向,立足于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培育学生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教导学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政治原则,不断强化学生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忠诚基因植根血脉灵魂。坚持全面从严治警,紧紧围绕“四个铁一般”标准,为共和国培养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学警队伍。
2.进一步夯实思想之基
一是应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铸牢忠诚警魂,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严明校风校纪、警令警规,不断增强学警队伍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二是应注重公安红色文化校园建设,构建学科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并行的育人机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结合起来,将学校的发展历程中相关的革命事件、先进典型人物等与党的艰苦奋斗史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宣传教育,弘扬正能量,激发学生职业认同感。尤其是围绕校史红色资源,强化先进模范事迹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彰显公安文化自信,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三是应将公安院校打造成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做强公安大学生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区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公安院校大学生还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能力,共同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公安院校“红色教育”政治生态。
3.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
公安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党在新时代的政治建警方针,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融入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之中,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法律面前,能够保持清醒认识,坚定正确立场,做到警钟长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公安铁军奠定后备人才基础。
4.进一步提升防范能力
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核心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具体工作中应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提高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的能力,针对大学生个体特点,发现其心理状态、思维倾向、价值导向方面的意识形态问题,加强自我教育和警示教育,开展专项培训,创新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坚决抵制负面思想文化渗透,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及时杜绝意识形态领域隐患,提高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当前,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政治安全、网络安全、暴力恐怖、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不断加剧,而且某些外部势力妄图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颜色革命”从未停息,内忧外患导致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会长期存在。[5]公安院校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主力军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极为重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安院校应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政治信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政党制度,打造公安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履行好时代使命而砥砺前行,为源源不断向国家输送党和人民放心的公安铁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