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网络游戏融合发展评述*
2022-02-26程萌
●程 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主要内容有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加快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乡村振兴等目标中,“非遗”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非遗”项目点赞,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网络游戏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游戏产业通过文化创新、技术驱动和产业融合助推了“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概念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好、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在网络游戏中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根据《2021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我国游戏市场2021年收入2965亿元,游戏用户规模6.66亿人,其中神话、传说、文化融合题材游戏在收入排名前100 移动游戏类型中占26.85%。作为备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新兴娱乐方式,网络游戏正以其独特的业态方式开拓“非遗”传承和传播渠道,发挥“非遗”的时代价值。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非遗”与网络游戏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其融合发展也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驱动了彼此的发展潜能,即“非遗”增强了网络游戏的文化认同,赋予其文化身份;网络游戏利用其技术优势,多元赋能“非遗”,推动了“非遗”的创新转化;“网络游戏+”形成的多元产业融合模式,延伸了游戏的社会功能,激活了“非遗”本体的现代价值。
一、文化身份:“非遗”增强网络游戏的文化认同
“非遗”是民族身份的标识,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我国网络游戏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之时,就借助我国文艺传统增强文化认同,抵抗游戏文化殖民;在当今快速发展期,又通过汲取“非遗”资源提高游戏思想品质和文化内涵,实现了游戏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通过“非遗”空间的再造、人的主体性和空间认同的实现、游戏化生产路径,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了我国游戏产业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①程萌:《网络游戏中民间文学资源的创新转化》,《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利用“非遗”增加网络游戏文化附加值,突出文化身份是迎合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消解文化“污名”的有效路径。从2015 年开始,为增强游戏的“印度性”身份,印度游戏开发商将本国“非遗”融入游戏。主要策略有:在游戏故事情节和美学中加入印度教神话,用“非遗”(如传统舞蹈)的形式借助技术呈现当代艺术,将“非遗”(如传统美食制作方法)游戏化为桥梁引起日常生活共鸣。①Xenia Zeiler,Souvik Mukherjee.Video Game Development in India:A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Embracing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s).Games and Culture,2022.2020年,印度政府更是积极劝告国内游戏产业采用“印度文化和民间故事”和“印度精神和价值观”推动游戏的创新发展。②Handrahan,M.India’s prime minister appeals for games based on‘Indian culture and folk tales.GamesIndustry.biz.https://www.gamesindustry.biz/articles/2020-08-26-indias-prime-minister-appeals-for-games-based-onindian-culture-and-folk-tales.发布日期:2020年8月26,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在非洲大陆上,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喀麦隆的科技公司着手利用游戏推广其丰富的民俗遗产,以抵抗西方霸权话语下非洲在世界媒体产品中暴力、腐败、战争代名词的刻板形象。非洲学者Mariusz Kraśniewski更是在14届尼日利亚民俗学年会上呼吁大力挖掘口头传统在数字媒体世界中的潜力,并提议创建奖励基金,帮助年轻、有抱负的游戏创作者提高民俗遗产的开发技能以及口述传统的游戏化制作水平,进而推动口头传统的活化传承。③Mariusz Kraśniewski:Folktale in the world of digital media,The Fifth Yearly Congress and 14th Conference of Nigerian Folklore Society,2019.在游戏中,确保“非遗”特征和内涵的正确输入毫无疑问需要“非遗”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关照。比如索尼缺乏“非遗”保护的伦理意识,将印度教中的猴神哈努曼改编成动作冒险游戏“哈努曼”(Hanuman:Boy Warrior),激怒了的印度教教徒发起抗议,要求撤回游戏,他们认为将神灵纳入游戏,玩家控制和扮演神灵,这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④Gibson,E.Hindu society asks sony to withdraw game:says hanuman:Boy warrior is offensive.Eurogamer.http://www.eurogamer.net/articles/hindu-society-asks-sony-to-withdraw-game.发布日期:2009 年4 月20 日,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因此,在挖掘“非遗”资源时,游戏开发商如何守正创新,如何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伦理》(2015)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thics 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发布日期2015年,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规避不尊重、滥用、错误表述、不正当商业化“非遗”等行为,需要“非遗”专业视角的引导和把关。
网络游戏依托其互联网媒介的特殊性质,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和新表现形式。2011 年,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将本国《巫师2》的游戏副本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以此在更大范围内展现和传播波兰人民的智慧和道德价值观。2021年,我国“浮生为卿歌”“原神”“无尽对决”“球球大作战”“明日方舟”五款国产游戏入选2021—2022 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公示名单,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走向海外,提升了中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非遗”作为一种“柔性”的文化输出,主要是通过搭建一种文化视角(cultural insights)及营造了一种文化在场(cultural presence),让玩家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Champion认为从文化意义实践、单一且可识别的文化观、玩家文化意识层面转化历史及“非遗”资源,可实现文化意义在游戏中的交流。基于阿拉斯加原著民文化的游戏“永不孤单”(Never Alone)用口头传统及文化纪录片形式,将永恒的、鲜活的故事编织成充满活力、引人入胜且有趣的游戏。Longboat 认为该游戏的意义在于它向原住民游戏开发者和玩家们进行进一步跨文化分享发出了邀请。文化视角的搭建和文化在场营造成功地将生活文化融入他们的心中,这吸引了玩家进一步探索阿拉斯加地区丰富的民俗遗产。
总之,“非遗”是连接民族情感、形塑文化身份的重要基础,其不断重复出现于广大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典型情境和人生经验,引发了玩家的文化认同。特别是在受全球疫情等外在条件的影响下,网络游戏更能依托其互联网媒介优势和“非遗”所承载的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对内凝聚了民族共同体,对外传播了民族形象。
二、技术驱动:网络游戏推动“非遗”的创新转化
在乡土社会解构与传统文化式微的背景下,植根于农耕文明的“非遗”不断消逝,但游戏技术赋能“非遗”,使“非遗”实现了创新转化。网络游戏具有互动和乐趣属性,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游戏化“符号生产”,玩家获取“非遗”资源的空间限制得以消除,从而实现了“非遗”的现代性转化和广泛传播。
从个案层面,Laiti 等人聚焦传统在新时代的传承和进化,借由游戏果酱(Game Jam,一种快速协作的游戏制作活动)支持萨米(Sámi)本土自我叙事的复兴,以及作为“非遗”保护中的文化实践的应用路径。也就是将“博物馆”式的“非遗”用现代数字表达转变为更准确的当代感知,通过游戏元素实现了萨米价值观和传统的存续。马来西亚Nusran等人借助游戏“m-MyTale”的叙事方法呈现其本土民间故事《乐浪山公主》,以此激励年轻人认识和喜爱“非遗”。①Nusran,N.F.M.,Zin,N.A.M.,Popularizing folk stories among young generation through mobile game ap‐proach,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s and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马文娟等人发现凤翔木版年画通过3D 建模的形式还原其经典形象“门神”“狮子”“娃娃抱鲤鱼”到游戏“QQ 华夏”中,让“非遗”资源成为游戏中的装扮和道具,再搭配现实生活“年画重回春节”主题活动,实现了凤翔木版年画在游戏领域创新应用的探索。崔晨旸等人将“非遗”知识性和游戏的趣味性有机融合,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中,将云冈石窟第12 窟文化中的传统纹路、色彩、民俗乐器通过填色大屏互动游戏让参观者对石窟色彩、音乐、天人演奏有更真切的体验。聚焦个案是当前“非遗”资源游戏化开发的主要趋势,算学语言下“非遗”的游戏化生成过程和形态形象生动,具有很大的参考性,可为未来更多的“非遗”个案游戏化开发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从技术层面,VR、AR、MR、高保真视觉感知、人工智能技术等可视化和沉浸式体验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数字化保护“非遗”的能力,还对“非遗”进行新的利用,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范式。Theodora等人认为真正的“非遗”保护在于传递伴随“非遗”的经验和感受,提出了旨在促进创造新颖沉浸式“非遗”体验chroma平台游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准确捕捉名胜古迹和人类活动,创建相关的虚拟空间促进“非遗”的复兴。②Theodora P.;Sotiris D.et al.Creating immersive experiences based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eality(ICIR),2021.Ziagkas 等人设计了一个通过标记评估足部运动来数字化和识别希腊传统舞蹈的系统,助力展示和学习欧洲民间舞蹈。③Ziagkas E.,Stylianidis P.,Loukovitis A.,Zilidou V.,Lilou O.,Mavropoulou A.,et al.,“Greek traditional dances 3d motion capturing and a propose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through rhythm pattern analyses(terpsichore project)”in Strategic Innovative Marketing and Tourism,Springer,2020,pp.657-665.谢欣和梁国伟借助粒子、Kincet 等技术开发的京剧体感游戏在新的层面上简化了传统戏剧拜师学艺的繁琐程序,打破了传统京剧受限于舞台的藩篱,实现了京剧传承和传播的去边界化,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传播。④谢欣、梁国伟:《基于网络体感游戏空间技术的京剧传播研究》,《文化遗产》2015年第2期。
总之,当前探索聚焦了众多样式的“非遗”个案项目,其“非遗”知识或特征的游戏化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视听玩等娱乐性效果。但总的来看,“非遗”形式稍显单一、内容模式化,欠缺精神内核游戏化实践。如何让玩家自觉、自愿、自发地接受“非遗”精神内涵以满足玩家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追求,应是“非遗”游戏化开发的实践宗旨。从“非遗”角度出发,我们以“非遗”戏曲为例,戏曲的“舞台虽小能演天下事”,观众在“高台教化”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当游戏成为“高台”时,我们也应该在游戏互动技术中传递“非遗”的审美和教化意义。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在提供高质量的“非遗”资源供给之时,仍然需要传递和弘扬公序良俗、劝人向善等正能量及价值观,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真善美,正义战胜邪恶等,以此真正实现“非遗”价值的现代转化。
三、产业融合:网络游戏与“非遗”的协同发展
网络游戏与“非遗”的融合发展,催生了“网络游戏+”多元融合模式,实现了1+1>2 的协同效应,激发了网络游戏与“非遗”的潜能以及时代价值。
(一)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文旅融合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利用游戏与文旅的跨界生态平台推动数字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线上线下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Williams和Hobson 早在1995 年就推测了虚拟现实对旅游业的潜力。①Williams,P.,&Hobson,J.S.P.Virtual reality and tourism:fact or fantasy?Tourism Management,1995,Vol.16,pp.423–427。Ballagas 等人发现在游戏REXplorer中与城市著名建筑相关的神灵进行有趣的互动,有助玩家习得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②Ballagas,R.,Kuntze,A.,&Walz,S.P.Gaming Tourism:Lessons from Evaluating REXplorer,a pervasive Game for Tourists.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2008,pp.244-261.张妍等人发现,国产游戏“原神”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如饮食、服饰、语言文化等“非遗”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等“高保真”文旅元素,提升了玩家游戏文化临场感和沉浸感,吸引了不少玩家前往旅游地打卡。③张妍、李金昊、赵宇翔:《文旅融合背景下国产游戏创新与推广的模式探索:基于〈原神〉的案例分析》,《图书情报知识》2021年第五期。Shaheer 提出网络游戏通过影响供给侧和需求侧来鼓励遗产景点及文化的保存、保护和修复。④Ismail Shaheer,The nexus of video games and heritage attractions,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21.在落地实践上,“新剑侠情缘手游”与泉州市泉港区通过“线上”“线下”合作还原和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传奇故事和创新精神;腾讯“王者荣耀”游戏打造了不少相关的文旅活动或项目,如携手佛山推出武术主题文旅路线,将数字娱乐、传统武术文化以及佛山文旅资源相融合,携手重庆市旅游营销中心打造了重庆白鹤梁神女主题文旅季,定制了多种文旅内容,释放了文旅新动能;海南省更是依托地理优势和文旅资源,大力提升“电竞+旅游”的融合规模,吸引了众多游戏企业的落户。我们发现,网络游戏与文旅融合模式自出机杼,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创意转向”,激发了文化旅游动机,革新了文化旅游内容和方式。
(二)技术与知识联结实现“非遗”教育
以严肃游戏为载体的“网络游戏+教育”模式,发挥了网络游戏教育功能,更是以教育形式创新了“非遗”传承和保护渠道。严肃游戏是一种应用性的、带有教育目的的游戏,即我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 年提出的“功能游戏”,泛指被跨界应用到现实情境并能实现一定社会功能的游戏。⑤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游戏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第3页。Stone 等人将游戏中的文化遗产定义为“虚拟遗产”,即利用计算机交互技术,记录、保存和再创的“非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电子化操控实现开放性的遗产传播,进而提供形成性(formative)的教育体验。⑥Robert Stone,Takeo Ojika.Virtual heritage:What next?IEEE Multim.Vol7(2),pp,73–74,2000.Karner 等人认为,作为学习文化遗产的工具,严肃游戏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潜力,这得益于它可提供自由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和速度的选择和管理,灵活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系统—合作的游戏机制。⑦Karner Franz-Werner,HÄRTEL Gottfried.Theory and Taxonomies of Serious Games.ENTRExplorer,2010(1).Boyan将运用于文化遗产的严肃游戏分为四种形态:A.交互式虚拟博物馆类,用来娱乐和教育游客;B.文化原型和演示程序,基于3D 虚拟古迹建模的游戏;C.用于获取文化知识的游戏,包括技能和语言培训游戏;D.社交性质和知识获取性的游戏,鼓励玩家在游戏中嵌入文化的准确信息,以便进一步的知识验证和挖掘。①Boyan,Bontchev,Serious Games for and as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 Presen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Herit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5.Dagnino 等人开发的混合2D/3D 冒险严肃游戏,旨在支持学习一种罕见的歌唱风格Canto a Tenore(源于意大利撒丁岛)的基础知识。②Dagnino F.M.,Pozzi F.,Cozzani G.and Bernava L.,“Using serious games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education:A journey into the canto a tenore singing style”,VISIGRAPP(5:VISAPP),pp.429-435,2017.台湾学者Huang 等人开发的严肃游戏Papaqwaka,通过数据层、逻辑层和呈现层,利用叙词表、文化特征分析、用户界面的文化要素转化台湾泰雅人信仰、仪式、习俗等“非遗”,促进学生对本土生活与历史相关“非遗”的学习与表演。③Huang Chih-Hong,Huang Yi-Ting.An annales school-based serious game creation framework for taiwanese indigenous cultural heritage.ACM 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3,6(2):1-31.以上研究着力于“非遗”的技术实现路径和“非遗”知识性的呈现及游戏化,为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功能游戏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实际上,目前我国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备受欢迎的功能游戏产品,如“榫卯”“折扇”“匠木”等,但这些功能游戏是否实现了教育性“非遗”传承值得质疑。如何使功能游戏中经创新转化的“非遗”知识与民族传统“非遗”项目实践相结合,避免它们沦为传统工艺的电子博物馆或教具,以真正实现教育性“非遗”传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
(三)青年玩家与银发玩家联盟发挥“非遗”时代价值
面对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学者们开始尝试“网络游戏+适老”模式,以丰富老年群体的娱乐方式,让其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首先,网络游戏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王国,当前50 岁以上的银发玩家,中国有7.4%④TalkingData:2021 移动游戏生命周期研究&玩家洞察报告,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729/6123211024003222.shtm,发布日期:2021年7月29日,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美国则有44%。⑤AARP:Who Is the 50+Gamer?https://www.aarp.org/research/topics/technology/info-2019/2020-gamingtrends-older-americans.html,发布日期:2019年12月,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可见,利用网络游戏给予银发玩家关怀具有现实基础。其次,基于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调查,最受50 岁以上玩家欢迎的游戏有:益智和逻辑游戏(50%),卡片和拼贴游戏(48%),琐事、文字和传统的桌面电子游戏(24%)⑥AARP:Who Is the 50+Gamer?https://www.aarp.org/research/topics/technology/info-2019/2020-gamingtrends-older-americans。html发布日期:2019年12月,浏览日期:2022年1月10日。,以及基于银发玩家更加强调游戏的休闲、消解孤独、更少的网络社交与互动,对社会表达的回避等游戏需求。⑦周逵,何苒苒:《驯化游戏:银发玩家网络游戏行为的代际研究》,《新闻记者》2021年第9期。我们发现,猜谜语、绕口令、解九连环、拼七巧板等“非遗”类型以及民间谚语、俗语、地方知识等“非遗”资源,都与银发玩家的喜好和需求有天然的匹配度。可以预见,“非遗”在助老课题上孕育着巨大的时代价值。
在具体的游戏设计上,曹辰星认为基于老年群体身心情况,可开发“走路模拟器”和真人互动影像体验游戏,将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打造为“客厅”空间,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借助后喻文化及家庭内数字反哺,让老年人融入文化遗产数字空间。⑧曹辰星:《老龄化社会拓展文化遗产虚拟空间的路径探索——以电子游戏形式为中心》,《东南文化》2020 年第3期。台湾学者Chen Ya-Fang 等人尝试以老年人的“非遗”知识为游戏指导性指标,以文化知识架起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利用最新的科技应用,将传统布袋戏、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融入VR游戏虚拟空间,让青年人和老年人在游戏中互动,实现了代际之间情感和文化交流以消除代际隔阂,让老年人获得足够的自信,增加对学习现代科技的好奇心,也鼓励了年轻人接触传统的布袋戏文化。①Chen Ya-fang,et al.,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tergenerational Games to Traditional Glove Puppetry Culture,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ame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ies,2021.我们发现,通过准确把握银发玩家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激起青年玩家的参与热情,不仅有助“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也可实现“非遗”助老、代际联结等社会功用。
网络游戏与“非遗”的融合发展发挥了游戏与“非遗”本体的现代价值,延伸了游戏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反哺了日常生活,激活了“非遗”本体的现代价值,扩大了“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梯队,推动了“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其多元融合模式远不止以上几种。可以预见,未来它们将会为更多产业和领域赋能,开拓行业发展新势。
结语
在国内外游戏产业领域,“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已引起共识,其可识别性的核心传统具有广泛的传播空间以及吸引大众玩家的艺术魅力。我们从文化身份、技术驱动、产业融合角度管窥了“非遗”与网络游戏的融合路径,发现当前的讨论大多是在计算机学科背景下的游戏设计实证研究,亟待“非遗”专业视角的关照与引导。具体而言,首先,以文化遗产为资源开发重心在国内外网络游戏中渐成气候,但大多是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研究还不多,这与“非遗”学科的缺席有关;其次,由于“非遗”本身作为一门交叉型、应用型学科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自身也缺乏“非遗”理论层面的探索来指导网络游戏的开发。但庆幸的是随着“‘非遗’保护”在2021年3 月被教育部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及“非遗”相关专业,如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学科所奠定的坚实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如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论、文化生态理论等方法,“非遗”资源的游戏化开发和保护日后在“非遗”理论的支持下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游戏正以各种新兴模式与“非遗”建立深度联系。作为当代广受关注的概念,“非遗”在网络游戏中的创新发展探索已取得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未来,随着“非遗”专业的建立和成熟,“‘非遗’+网络游戏”模式将有更广阔的天地。如何延伸基于“非遗”的“网络游戏+”模式发展触角?我们认为,其一,可运用于“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比如“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其二,在培育融合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共生文化生态时,可将“非遗”融入娱乐性游戏、沉浸式的虚拟游戏产业园区,打造特色艺术生活空间和文化新地标。其三,加入“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文化生态建设、文化振兴、养老助老等行列,激活“非遗”和网络游戏的时代价值。另外,网络游戏以其互动性及其日益增长的文化影响力,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参与,关于网络游戏自身所体现的文化体验、游戏艺术等“非遗”属性的探讨也有待未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