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2022-02-26刘晓倩黄丽丽
刘晓倩,黄丽丽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担当者。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先锋力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日益年轻化,随之快速吸收了前沿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有效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和作用的发挥,这对激发其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同时,青年教师党员易接受新事物且愿意分享个人观点,其在教育教学中很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引导,特别是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1 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深刻内涵
1.1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我国高校办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青年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有生力量,承担着大量的育人工作。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观念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如果他们的政治立场与信仰有偏差,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直接影响高校对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贯彻。当前,互联网信息繁杂多变,高校文化受到各类思潮的冲击。有的青年教师党员加入党组织时间短,自身思想政治基础不够牢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深刻认识,不能真正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以及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对某些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和迷茫,并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中传递给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持续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使他们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1.2 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举措
教育的核心目标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二是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同样,高等教育也具有双重职责,既要负责知识教育也要开展价值观引导,这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尤为关键。教师作为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思政教育的成效。青年教师党员较之其他党派、无党派教师,通过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应更能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并在引导学生主流价值取向上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他们对意识形态问题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保障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1.3 支撑青年教师党员成长的有力途径
在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我国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意识形态的较量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要从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开始。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文化水平较高,在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和多元文化思潮共存的环境下,其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亟须加强,一旦迷失方向,无疑会给学校乃至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引导青年教师党员沿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坚定其政治立场与信仰,其职业生涯才能充实且有意义。
2 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随着高校中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不同的价值观、文化思潮在校园中相互碰撞,其中不乏消极、负面的信息。青年教师党员作为新信息接收和使用的重要群体,经常受到各种思潮及意识形态的冲击,如何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和学术研究的关系至关重要。事实上,这些问题在一些高校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职责划分不明确、制度落实执行不力的问题。[1]青年教师党员经历重大考验相对较少,如果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对青年教师党员开展必要的意识形态教育,必然对其政治判断力的提高产生影响。
2.2 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性把握不够
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很重视,但意识形态教育还存在短板。如在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管理配套设施不足、课程模式较为单一等情况仍然存在。[2]这必然影响有关工作的与时俱进。青年教师党员一般承担工作任务较重,他们将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科研、职务晋升等方面,开展集中的党性教育时间有限,接受全面的深层次的培训普遍不够,所以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如果学校未结合当前形势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青年教师党员就很难准确把握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现象。
2.3 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有待增强
青年教师党员具有接收信息快、思维活跃、综合素质好的特点,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也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应对他们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和互动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契合青年教师党员的认知习惯。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往往注重业务水平而轻视思政教育,在考核工作中对青年教师的政治要求过于笼统,思政考核方面还缺少相应的制度。[3]对青年教师党员的意识形态引导,未体现该群体的特点,载体活动较少,缺乏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能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
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措施
3.1 遵循教育活动基本原则
青年教师党员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必须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这是确保工作实效性的关键。首先要遵循主导性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结合青年教师党员的个性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性材料进行引导教育。其次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尊重青年教师党员的独立意识,强化交流式的教育方式,以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再次要遵循层次性原则,对不同思想状况、觉悟水平的青年教师党员要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逐步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最后要遵循时代性原则,要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变化,突出主旋律教育,让青年教师党员深刻理解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和广大群众。
3.2 改进教育方法
结合青年教师党员的个体特点,突出时代特征,用好互联网教育平台。首先,高校可建设主题网站,通过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等账号作为辅助渠道,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年教师党员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构建起“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其次,强化网络教育平台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把严肃的工作形象化生动化。鼓励青年教师党员按照自己的认知习惯,创新意识形态教育的自主学习内容,主动分析西方文化产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4]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发挥他们文化水平较好、学习能力强、思维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及自我教育能力较强的优势,把育人和修身统一起来,展现青年党员的风采。
3.3 强化自我教育
青年教师党员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也是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首先要为青年教师党员指明自我教育的方向,强化自我教育的自觉性。高校有关部门要建立起意识形态教育的标准和负面清单,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国内外局势、面临的挑战,努力的方向,从而提高自我教育的效率。其次要强化青年教师党员的信息选择及价值判断能力,不断探索有效的办法,让他们在自我学习中清醒地认识、辨别各种信息,消除负面、不实信息的影响,在各种意识形态与文化思潮中不会迷失自我。最后要鼓励青年教师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牢固的思想防线,在实践中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判断,扛起教书育人和国家建设的使命。
3.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和目标。[5]所以高校要抓好青年教师党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针对其特点打造高素质的党务和宣传工作队伍。一方面要高标准选拔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确保其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并能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6]同时不断提高宣传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帮助其完善理论体系,以利于他们做好青年教师党员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务工作者的作用。青年教师党员所属的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教育引导的责任,党支部书记需具备较好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能力和对党支部的引领感召力,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党员建立起有关意识形态的知识框架,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引导他们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