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的脱贫攻坚叙事
2022-02-26裴磊敏
裴磊敏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由马会雷担任导演,李华荣和存文学担任编剧的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于2018 年12 月20 日上映。该电影立足于国家精准扶贫的伟大创举,讲述了广西南山村的脱贫故事。《又是一年三月三》上映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被《光明日报》、《广西日报》、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评论。影片也获得了第二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优秀剧本奖”、2018 中国国际电影青年电影展“特别推荐奖”、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类“金杉叶”优秀影片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第四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组委会特别表彰奖”等荣誉。
电影作为一种高度视觉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普及文化、塑造思想和价值调和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理应挑起文化扶贫的重任[1]。《又是一年三月三》作为主旋律电影,相比同类型的宏大叙事,它更加注意呈现地域特征和人物情感的变化。电影的编剧李华荣坦承,天等立屯人在三代村支书带领下,耗时24 年用手工开凿的方式凿开出山通道。这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2]。该电影结合真实事件,立足于脱贫攻坚的时代话语,展现了广西边疆乡村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讲述了新时代多民族之间的交融故事。文章聚焦于《又是一年三月三》的叙事特征,分析该电影如何讲述作为“中国故事”的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
一、扶贫干部的“扶志扶智”叙事
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又是一年三月三》,在人物塑造方面同样遵循“英雄人物”与“落后人物”的类型化的特点。在该影片中,黄永华、孙乡长是扶贫干部,覃中信是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南山村发展养蜂业的外乡人,而农大安和卢有望则属于消极响应政策的“落后人物”。精准扶贫,经济层面上的扶贫固然重要,但是思想上的“扶贫”也同样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进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3]。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与方法。该电影的创作团队也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意识到扶贫过程中会出现阻碍扶贫进度的人物,处理好跟这些人物的关系不仅是实际扶贫工作中的关键,对影视作品来说也是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设置。该电影中,扶贫干部黄永华跟农大安、卢有望的矛盾冲突贯穿电影始末,对这两个人物的“扶志扶智”成了主要的叙事内容,他们之间形成了“冲突—协商—和谐”的人物关系。
在脱贫攻坚题材的电影中,扶贫干部是脱贫对象之实际行动与脱贫内生力量的引导者,这一形象已不再是传统主旋律影片中寡情少欲、弃绝个性的理念化身,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与人生愿景的鲜活个体[4]。《又是一年三月三》对于黄永华的形象塑造,弱化了观众想象中的严肃、冷峻的干部形象特点,赋予了他深入群众、为民奔波、正直温情的特征。特别是将他的青春故事同南山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整部电影的叙事变得更为合情合理。黄永华是一个主动奉献、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丰满的扶贫干部形象,他既是国家任务的执行者,同时又是个人理想的实现者。黄永华曾于20 世纪70 年代在广西南山村插队,为了改变南山村缺水的面貌,他们这些知青参加了开山引水的工程,后来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这个工程暂时停了下来。当年,他与本地人莫大山、杜鹃共同插队,同甘共苦,并与杜鹃互生爱意。为把杜鹃从图谋不轨的指导员手中解放出来,黄永华打瞎了指导员的一只眼睛。而莫大山为了让黄永华上大学,自己顶替了罪名。之后,莫大山和杜鹃结为夫妻,莫大山改名为农大安,他们的女儿叫农香竹。南山村对于黄永华来说是充满青春回忆、心念恩情的地方。同样,覃中信的父亲覃老九当年同黄永华一起在南山村插队,未能打洞引水成为覃老九的永远的遗憾,于是覃中信带着父亲的心愿和嘱托来到南山村开展养蜂业。他们的经历都与南山村有着渊源,因此,他们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脱贫。这让影片在家国情怀的情感基础上多了人物之间的真情实感。
同扶贫干部积极应对的态度相比,农大安、卢有望则消极对待扶贫政策。农大安并不欢迎扶贫干部的到来,甚至质疑他们的决心和能力。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深知打洞引水的难度——开凿了几十年也没有成功。即将开凿隧洞之时,得知亡妻的坟墓需要搬迁,他极力反对,气得心脏病突发。而卢有望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分子”,作为南山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他却嗜酒、懒惰、目光短浅、不思进取,见到黄永华书记,就向他讨要媳妇;全村人民为了早日实现打洞引水组织捐款的时候,他又极力反对爷爷拿出全部积蓄。在精准扶贫题材电影中,作为主体人物的贫困群众不是被公式化、一体化、简单化地呈现的[4]。《又是一年三月三》将扶贫对象的性格、情绪、态度同他们的生活空间和现实条件紧密结合,具有特殊性。南山村位于边疆,与邻国只有一山之隔,其地理条件为“九分山一分田”,石漠化十分严重。打洞引水成为全村人民的希望,有很多人为此献出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由于条件艰苦,生产条件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妇孺。因此,农大安、卢有望的形象其实将南山村村民的无助与懈怠放大,进而体现出扶贫干部竭尽方法“扶志扶智”的决心。扶贫不是简单的易地搬迁或者拨款补助,而是要从本质上转变贫困对象的观念,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该影片将“扶志扶智”过程不断复杂化、细腻化,把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勾勒出扶贫对象的观念转变和情感变化,凸显出精准扶贫要从根本上改变的决心。这使得电影在充分体现家国情怀的同时,交织着亲情、恩情、爱情,使电影充满深情。
二、现代性因素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叙事
《又是一年三月三》讲述广西南山村壮族人民脱贫的故事,为了真实地展现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情,剧组深入广西腹地密林取景,实景搭建还原了很多地域风貌景物[5]。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影片中的人物服饰、风俗习惯、生活信仰等无不体现着壮族特色。地理环境空间的客观条件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6]。南山村的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守护着边疆,他们坚韧、刚毅、舍我,用黄永华的评价就是“有功之人”。这种集体特性造成了他们的固守性与滞后性,宁肯要面子,也不愿接受国家的帮扶。因此,精准扶贫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同当地的传统生产方式与生活理念产生了多重矛盾。
首先,族群信仰与现实生产技术之间的调和成为关键。影片冲突的高潮出现在打洞引水会淹没农香竹母亲的墓穴,需要搬迁农香竹母亲的坟墓。而在壮族传统习俗中,逝者去世之后未满时岁重殓死者,是极大的不孝,他们目前面临的抉择就是要打破这一禁忌。农大安极力反对,农香竹愧疚万分,农大安为此心脏病突发,被送进了医院。经历过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农大安终于跟黄永华坦白,告诉他农香竹的母亲就是杜鹃,自己就是莫大山。扶贫,意味着代表现代性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引入,甚至要打破原有的生存格局,如何去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本影片的关键情节。当现代性因素介入进来,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介于二者之间进行调和。而农大安一家成了反对者和调和者。特别是农香竹作为村主任,在精准扶贫中积极配合推动打洞引水的她的内心也开始挣扎了起来。一边是通过政府的支持以及南山村人民的共同努力马上就要实现几十年来南山村打洞引水的心愿,另一边是这一工程的实施可能要违背孝道。她最终选择了“违背孝道”,决定迁坟。农大安和农香竹的矛盾在于价值观的差异与断裂,这种家庭关系的矛盾冲突不是纯粹的“家务事”,而是转型时代不同价值观的交手[7]。农大安和黄永华坐在杜鹃坟前吐露真情,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给后人留下什么,而杜鹃生前也希望早日打洞引水。为了南山村乡亲们,农大安一家做出了牺牲与让步。得知农香竹母亲的坟墓要搬迁,全村人民深夜举着火把,手捧着五色饭,将五色饭围绕在坟墓周围,用最高的礼仪参加迁坟仪式。在这一刻,农大安一家得到了全村人的尊敬,而他们的牺牲让几十年来在南山村奋斗的人民看到了希望。无论是族群信仰还是生产技术,其本质都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当找到共同的价值点的时候,困难也就变成了机遇,而这也是脱贫攻坚叙事的魅力所在。
其次,“又是一年三月三”被赋予了多重寓意。“三月三”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全民性节日到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又是一年三月三”成了广西重要的文化标语,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之憧憬。根据笔者搜集,1983 年壮族作家韦纬组最早在《民族文学》杂志发表了小说《又是一年三月三》。之后,“又是一年三月三”成为广西各大媒体、各大活动经常出现的文化标语。而作为电影名字的《又是一年三月三》,在脱贫攻坚的叙事中,被赋予了多重的现实寓意。影片开篇的叙事时间为“三月三”,南山村的村民都在忙着过节,连农香竹都因为要为过世的母亲祭祀,而不能亲自去迎接扶贫干部黄永华。这原本是一个欢庆之日,但是对南山村的村民来说,这份喜悦转瞬即逝,随着过完节日,村里的劳动力立即返回城市务工,南山村就只剩下老人和妇孺。南山村的艰苦环境不仅让曾经参与过南山村建设的人纷纷离开,也让本地人只能选择外出打工。这一情节的呈现也强调了早日实现打洞引水的重要性。原本带有壮族美好寓意的“三月三”对南山村村民来说是一个相聚与分离同存的时间点,因此,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句标语隐含着南山村村民的无奈与伤感。精准扶贫要求“一村一策”,黄永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提出了两个工作重点:一是打洞引水,开凿剩余的隧洞,将三叠瀑布的水引到南山村;二是实施土地流转,综合开发农业用地,从桑蚕养殖业开始。南山村首先实现了土地流转方案,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有分红。然后,他们又迎来了打洞引水的成功实现。在影片结尾,镜头以全景式俯拍了南山村的壮美景色,又把镜头给了身着民族盛装、洋溢着喜悦的村民们,农香竹和覃中信在绿油油的农田里互相依偎,“又是一年三月三”再次被赋予了其真正的美好寓意——南山村人民期盼着一年又一年的“三月三”。“三月三”作为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壮族的智慧与美德,后人要将其不断传承下去。影片中的南山村村民一直身穿民族服装,外出务工的男子们也穿着本民族服装离开,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创作者们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对于少数民族的扶贫,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提高生活水平。面对脱贫攻坚的成功,对于南山村村民来说,“又是一年三月三”这一标语强有力地表明着他们建设好家乡的笃定,在世世代代经营的这片土地上过上幸福生活。
三、多民族团结奋进的共情叙事
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贡献。作为伟大的中国故事,电影艺术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体现新时代的文艺风格。关于“中国故事”,李云雷认为是指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8]。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经验,在这历程中涌现出的动人事迹牵动着我们共同的情感,脱贫攻坚精神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在脱贫攻坚叙事总是要充分体现“共情”。过去一些主旋律电影中,过多地强调国家话语,而忽略了人物之间的共情。《又是一年三月三》正是以平民视角展开,选择一村一民族,围绕着他们40 年的奋斗经历,着重展现扶贫干部与扶贫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平民视角所追求的是真情实感,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新的共鸣点[9]。该电影没有将扶贫干部形象“英雄化”,也没有矮化扶贫对象,对于发生的一切故事都给予了充分的温度,让二者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突出了“情感”。而这份情感在电影中进一步升华为多民族之间团结奋进的情感,创作者在40 年的叙事时间里,不断将他们之间的情感、命运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情感共同体”。
20 世纪70 年代,黄永华等知青下乡到南山村,他们不仅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杜鹃、莫大山更是成为黄永华一生的牵挂。黄永华在退休前两年主动请缨到南山村担任第一书记,真心实意地帮助南山村村民脱贫,同时也完成自己青年时期的心愿。覃老九的儿子覃中信明知道南山村的地理条件不适合开展养蜂业,但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来到南山村带领村民脱贫。但是,他们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村民们甚至对黄永华和覃中信到来怀有质疑、戒备的态度。农大安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质疑外来的扶贫干部,反对女儿跟覃中信的往来,宁愿女儿嫁给醉汉卢有望,也不愿意让她嫁给外乡人。卢有望的表现更为强烈,为了早日脱贫,南山村要转让土地,农业有限公司先支付两年租金,可卢有望一次性要20 年的租金。村里的妇女们起初对黄永华的到来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是他们长时间以来的辛勤付出并没有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该电影情节告诉观众20 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外来人员陆陆续续来到南山村建设,但是因为条件艰苦,未能坚持到最后。而且,村民们也曾经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开凿隧洞,但仍然未能完成这一工程。所以,当黄永华来到南山村,村民们并不信任他。即使南山村的现状不尽人意,但是黄永华和覃中信仍然积极开展工作,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了凑齐施工款,覃中信拿出大额资金支援南山村打洞引水,黄永华准备抵押房屋贷款;农大安心脏病突发,黄永华主动垫付医药费;为了尊重壮族的丧葬习俗,不惊动农香竹母亲的坟墓,他宁愿延长施工时间也要修改施工方案。他们的付出换来了全村人民的信任,村民纷纷参与施工捐款,提前进入隧洞做准备,也对政府的精准扶贫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又是一年三月三》把在党的领导下实现脱贫的过程讲述得真实、动情,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多民族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要想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就必须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相比说教、宣扬等叙事方式,深入到人物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挖掘情感结构的叙事方式更能够让各民族观众共情。像这部电影的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跨越代际和空间,创作者不断将其复杂化,但是最后当所有人因为成功地开洞引水欢歌笑语时,他们形成了和谐的共同体,见证着共同取得的成就,而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体现。
结 语
《又是一年三月三》将时代话语同壮族的风土人情紧密结合,以小见大,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壮乡贫困地区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如何脱贫的故事。作为少数民族题材的主旋律电影,这部电影并没有选择完全依托于国家话语的宏大叙事,而是另辟蹊径,突出展现扶贫干部和扶贫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着重刻画他们的情绪变迁与情感动态。特别是将叙事核心聚焦在扶贫工作的“扶志扶智”上,制造戏剧冲突,又化解每一个矛盾,最后呈现了和谐、感动的影像内涵。虽然影片在拍摄手法、叙事技巧、人物设定等方面存在着缺憾与不足,比如电影情节的过渡与衔接较为突兀,刻画人物心理变化路径不够细致,等等,但是在同类型的电影中已经做到了聚焦人物情感等具有创新性的叙事特点。同时,该电影通过体现多民族人民汇聚到南山村精准扶贫,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了几十年来多民族人民在南山村的交往交流交融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实现了多民族之间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