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理论+实践”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以“影视编导与制作”为例

2022-02-26莫蓝翔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学编导影视

莫蓝翔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新闻学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这就要求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个人素养发展为主,充分挖掘爱国爱家、团结友爱、实践性、发展性等思想元素,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连接成闭环,调动师生共同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属于核心课程,该门课承担着衔接大四年级影视类毕业设计的专业教育任务,在“立德树人”理念下,该课程也承担着对到新媒体实习前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因此,以“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作为个案,探讨新闻学专业教育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之根本

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真实地认识当代中国,树立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地方发展实际,带领学生走边境、访基层,鼓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地方基层建设,激发学生的传媒理想,引导学生讲好身边故事、地方故事、中国故事。因此,新闻学专业培养的影视编导类人才应具备“讲故事”和“讲政治”两大能力。

同时,“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作为大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学生独立制作毕业设计前的“练兵”任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技能、思想政治等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完成项目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概率也会在毕业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因此,在“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实施环节中,在提升习得能力与思政教育方面更应具有针对性。

(一)能力目标:讲故事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学校教学内容是实践的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实践。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影视编导与制作”为核心课程,教学学时为32 个课时,理论讲授环节与实践环节各为16 个课时,期末再额外增加一次作品分享会。在期末考核环节中,要求学生创作不少于5 分钟的人物专题片,要求能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人物故事的完整性。在以往的学生作品中,出现了较多反映身边好人好事的优秀作品,例如,有反映爱岗敬业的校园保安,有留校工作的年轻辅导员,也有优秀的学生干部等。学生们积极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好人好事,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受到了思政教育,比如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扎根基层的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课程结束后,学生首先要学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其次学生以项目为导向组建团队,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达成课程设定的能力目标。

(二)思政目标:讲政治

教育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大学所培养的学生是要为祖国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张昆教授曾提到,在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院系的重大责任,鼓励形成一种锐意进取、独立思考的学风,反对机会主义和投机取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接受应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基础上[2]。“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的新闻学专业”作为思想统领阵地,积极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量运用本地媒体或宣传部门制作出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案例,强调学生要将作品创作与祖国、社会的发展相契合,坚持正确思想政治方向。

例如,在蒙太奇专题中,教师以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与崇左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扬帆新时代锦绣新广西——崇左篇》为案例,分析其中大量运用的“一镜到底”拍摄手法,并要求学生以相同的手法拍摄短片。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在一遍遍的“扒片”学习中了解学校所在地崇左的建市历史和发展现状,感受“山水边关,甜蜜之城”的魅力。又如,教师运用当选“最美公务员”的乡长爸爸黎明华、“带着孩子去扶贫”的自治区选调生李英媛等崇左当地的好记者、好党员、好干部为案例,将学习理论知识和了解时代、洞察社会现状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植入影视编导技能训练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政治意识,用作品反映时代特征。

二、理论教学中的课程思政

综合性院校新闻学专业影视编导人才培养与艺术类院校影视编导人才培养方式有所区别,综合性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影视编导类课程建立在新闻相关的采、写、编、评、摄、录等新闻专业训练之上,同时更注重纪实摄影在作品中的运用。因此,“影视编导与制作”在理论教学中就地取材,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不断丰富课程的展现形式,使课堂案例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使课堂不僵化、不生硬、接地气。

(一)教师自觉提升思政意识

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还要有较高的思政水平。“课程思政”既要求专业教师做到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潜移默化地穿插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实效。因此,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大量阅读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做好知识储备。

(二)课程案例体现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指的是专业课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4]。“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在理论教学环节中会涉及大量的视频类案例,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思政元素的视频作品或片段作为课堂案例。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对影视编导理论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例如,教师可以在电视专题片文案写作专题中运用黄文秀相关影片作为案例,分析央视专题片《为了可爱的中国》、广西广播电视台《第一书记》栏目关于黄文秀事迹专题片的文案框架,反推现场导演的场面调度,指出影片中的金句与关键画面,总结导演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如此一来,教师可在系列案例中讲授并拓展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呼吁学生向黄文秀学习热爱家乡、甘于奉献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基层、选择基层。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介融合环境下,更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具有原创意识和精品意识,教师在课堂内外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创新。通过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能让新闻传播人才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思维能力,学生方能够了解整个产业与传播形态的变革[3]。

例如,教师在“影视编导与制作”的“场面调度分析方法论”课程中,设置将柳永的《雨霖铃》改编成短视频文案的教学环节:首先,依托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教学资源优势,请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做有关《雨霖铃》的作品赏析;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诵读与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雨霖铃》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学生再分小组讨论改编创作短视频的思路,师生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最后,师生共同赏析某网游公司使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的舞蹈版《雨霖铃》,并重点分析该作品是如何运用虚拟影像技术结合场景布置、演员调度、音乐舞蹈完成改编创作的。课后,在学生提交的改编文案中,有的小组根据男女主人公码头离别的场景做了作品情境再现的创作,也有小组改编成革命恋人离别的场景,还有小组结合抗疫的现实背景进行二度创作。改编古诗词教学环节的设置,一是能让学生感受经典诗词的魅力,让学生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二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三、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课程思政

媒介环境瞬息万变,对新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也给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实践活动,更要注重在实践环节渗透思政教育,拓展隐性教育。“影视编导与制作”实践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小专题学习中训练技术、学会叙事。在实际教学中,每个专题的理论学习都会匹配相应的实践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创作,并对创作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作品的评价部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一)实践中突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影视作品注重意见和观点的表达,是作者思想的体现,但并不意味着任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随意表达。在影视编导的教学和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强调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制作出的视频作品反映的主题一定要积极向上。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保持过硬的思想政治意识,实践环节的作业主题需符合主流价值观,教师要主动介入学生作品的选题立意阶段;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养成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

学生在选题立意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经历或媒体热点决定拍摄主题。例如,在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后,较多学生会选择有关校园暴力的题材。但学生往往只关注到了暴力现象本身,在前期文案创作阶段会无意间放大了“施暴”的“恶”,而忽略了“止暴”的“善”。因此,当小组处于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构思阶段时,教师应主动介入,带领学生再次梳理电影《少年的你》的故事线,分析电影如何用视听语言呼吁“对校园暴力说不”。待小组重新调整影片结构和重新立意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拍摄。以2017 级学生制作的微电影《光影》为例,《光影》讲述了女主人公不畏暴力、不怕报复,三次帮助盲人女孩摆脱施暴困境,最终帮助盲人女孩求助学校、求助警察的故事。该作品既在校园内起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对小组成员本身也是一次有效的思政教育。

因此,必须强调实践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在学生技能习得过程中对学生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的引导,才能真正落实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角色认知

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一专多能”,但“一专多能”并不代表传媒人“单打独斗”完成全部工作。在全媒化时代,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也是传媒人的必备素养。

在“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全都要求以小组项目制的形式完成作业,在每个项目开展前都可重新分组,但要求项目进行中不可更换组员,且不能以宿舍为单位开展项目,引导学生充分进入角色状态开展实践。学生在项目中可以体验文案导演、执行导演、摄像、摄像助理、剪辑、后期包装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学会帮助、协作,体会团队责任感。教师还会要求在项目作品中注明分工表,根据学生在各部分的不同表现进行平时成绩的个性化评分,避免“搭车”现象的产生。在作品评析时,教师会根据分工表中的不同职业称呼学生,如“张导”“李摄像”“王剪辑师”等,让学生在团队中获得角色认知。

综合考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角色认知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在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环节和毕业实习环节中明确自我能力发展区,并能在工作中增强责任与担当。

(三)自我评价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学与思相伴而行。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止步于学生通过考试或完成单一作品,而是学会在反思中实践创新。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仅仅教会学生使用手中的媒体设备或运用媒介思维,还要学会反思、追求进步,方能不被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淘汰。

“影视编导与制作”课程在每个实践环节的最后都会安排一次由学生主导的点评课。在播放完小组作品后,由小组代表到讲台上陈述作品的创作思路、制作过程、作品亮点和不足,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品陈述结束后,再由学生互评。通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断促进作品质量的提升与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例如,有小组在剪辑中使用了“遮罩”功能,将人物“关”在了镜子里。之后的作业中,其他小组也运用了同样的剪辑技巧进行创作。又如,有小组克服了没有长滑轨拍摄的问题,将脚架放置在拖把上把拖把当作滑轨进行拍摄,同班同学在哄堂大笑之余,也尽可能在后续作业中想办法克服困难,有将保鲜膜包裹手机放置水缸里拍摄的,也有自制灯光遮罩的,等等,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教师还需注重学生在作品评价环节中荣誉感的获得。教师要建立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库,在新媒体平台、学院中庭的大显示屏等多渠道发布展示,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不断创作佳品。这样一来,学生作品库的作品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学生的创作水平也会逐年提高,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例如,2017 级学生运用移动延时的方法拍摄了4 分钟校园风光片,作品一经新媒体平台推送就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和转发。受到鼓励后,该组同学在2021 届毕业设计中充分发挥特长,制作的纪录片《红稚林下》获得了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低年级学生从案例库中看到了师兄师姐们的成长,也会激励着他们潜心学习、不断创新。

尽管新闻学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影视类课程学习与训练,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能勇于表达,并能主动进行纵向、横向的评价学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这俨然已达成了自我评价、实践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结 语

新闻无疆域,处处是课堂。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教”与“育”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影视编导与制作”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学生作品获校外的奖项较少、缺乏专门针对新闻学专业编写的影视编导类教材、与校外媒体实训平台的沟通机制不畅等。这些问题也给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方向,值得进一步实践探究。

猜你喜欢

新闻学编导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影视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