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的建党理论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

2022-02-26唐土红陈文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阶级

唐土红,陈文娟

(华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内涵有丰富的建党理论,其中包括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策略原则、政治纲领和历史使命等。这些建党理论,对于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宣言》论证了资产阶级政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着不可调和的天然矛盾,资产阶级的贪婪和非人道掠夺进一步加剧并激化两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觉醒和崛起。正如《宣言》开篇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对抗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1]339系统梳理《宣言》的建党内容,廓清《宣言》的建党理论,可为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文本基础和理论遵循。

一、《宣言》阐释无产阶级建党的历史动因

《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社会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只有组建自身的政党,才能统一意志,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取得革命胜利。

(一)根本动因:无产阶级运动统一意志的需要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就是消灭一切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将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435无产阶级运动是人类史上最彻底、最革命的运动,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强大的敌人,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起自己强有力的政党——共产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并通过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宣言》强调,共产党的近期目标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一样,都是“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夺取政权,获得执政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均具优势,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革命最坚决、最先进的政党。只有在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汇聚革命力量,夺取国家政权,“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并非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或临时性决定,而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多年理论思考和革命实践的结果。随着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当时已有的工人阶级政党已经难以满足革命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提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2]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建立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是适应革命形势,满足无产阶级急需一个立场鲜明、组织有力、意志坚定的政党统一领导革命的需要,是满足无产阶级运动急需一个能够准确把握运动现状、明确运动目标、积极推动运动向前发展的领导集体的需要。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关于新政党的“对立”“特殊”并非与“其他所有政党”格格不入,事实上,在工人阶级利益捍卫上共产党与其他工人阶级政党是一致的,不同的是革命的坚定性和斗争方式的差异。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党纲性质、特点、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等要求和坚守上,与其他一切政党有着根本区别。

(二)直接动因:与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坚决斗争的需要

《宣言》认为,政党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必须夺取国家政治权力;政党也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政党发展也并非一定是由弱到强的线性关系,政党的本质及其作用通过实践得以体现。

但一般的工人阶级政党并不了解这个道理,因而在与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斗争中,不够彻底、不够革命,存在妥协现象,在斗争方式上还存有幻想。马克思恩格斯对多种妥协性工人政党或派系进行了批判。如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要求与政治运动对立,“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办法诅咒自由主义,诅咒代议制国家”[1]427-428;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1]5。《宣言》指出,这些工人阶级政党及其学说只是对未来社会的“幻想描绘”,是“空中楼阁”,将革命运动结果寄望于资产阶级的“善心和慷慨解囊”,既不现实亦不可取。他们仅仅与无产阶级运动处于很不发展阶段,对无产阶级自身基于幼稚的幻想阶段相适应,实质上是一种“本能的渴望”而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运动和阶级斗争愈发展,“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愈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1]432

为了与资产阶级政党进行持久、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成立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新型政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政党,她代表运动的“未来”。在法国,能够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但对其传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进行批判;在瑞士,共产党支持激进派政党,但并不忽视这个政党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组成;在波兰,共产党支持把“土地革命”视为民族解放条件的政党。共产党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的团结与联合,支持一切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共产党一刻也不忽视对工人阶级的教育,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敌对的对立”。《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政党曾经具有革命性、进步性,但掌握政权后,其本质是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利益,极具虚伪性、欺骗性,实质上不过是以一种剥削压迫代替另一种剥削压迫而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401因此,无产阶级必须与之进行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这一历史性任务只有通过建立最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来完成。

(三)现实动因: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总结

《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功不可没,“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05但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并未根本改变无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封建宗法式隐秘剥削形式被消灭,资产阶级新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更露骨、更无耻和更残忍,其维护剥削压迫的私有制演绎着“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恩格斯在《伦敦来信》中指出,“在英国,各个政党都有与它相当的社会阶层和阶级,托利党同贵族和伪善的英国国教会的真正正统派是一丘之貉。”[3]在给《法兰西内战》所写的导言中批判美国政党,“以最肮脏的手段用之于最肮脏的目的运用这个政权,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大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对国民的统治和掠夺。”[4]由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极端贫困,在政治上无权,在教育上极度不平等,因此,成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锁链”束缚,最终实现自身和人类真正解放,成为时代所需、历史必然。

伴随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日益激化、西欧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建立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斗争实践极为迫切。特别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应有权益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或起义,与资产阶级英勇抗争,但因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引,工人运动屡遭挫折。特别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最终依然失败。这也从反面验证建立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创立科学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反思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指出,“对一切现代国家来说,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的策略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引导工人建立一个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对立的、自己的、独立的政党。”[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尽管工人阶级具有先进性和革命性,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缺乏成熟的纲领指导,工人阶级照旧是松散的、无力的,其战斗力终将在残酷的斗争中消解。工人阶级只有建立自己的政党,颁布专属于自己的党纲,才能保持自身应有的独立性,并取得运动的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成立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强调不仅要成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还要有与政党相匹配的党纲来指导革命行动,“各地的经验都证明,要使工人摆脱旧政党的这种支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个政党要有它自己的政策,这种政策显然与其他政党的政策不同,因为它必须表现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6]马克思恩格斯还为无产阶级运动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宣言》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成为各国无产阶级独立建党的总纲领。

二、《宣言》建党理论的内涵与特质

无产阶级只有建立自己的独立性政党才能真正实现革命的彻底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人类解放。无产阶级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并如何建设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无产阶级建党的性质、原则、政治纲领、历史使命等问题进行了详尽阐释。

(一)政党性质: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先进性政党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界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强调共产党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最具有前途、最具有先进性和革命彻底性的政党,他们最大的甚至唯一特殊性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413换言之,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阶级属性不同,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显著特征和首要标志。在阶级属性上,共产党与以往所有的党派是不相同的,它们与无产阶级融为一体,强调把全世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不分民族和国家,无条件保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无产阶级共同奋斗,代表整个运动的方向,不唯我独尊,不凌驾于人民大众之上,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谋利益,而绝不为个人谋私利。无产阶级政党最终所追求的是无阶级的社会,消除人类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关系,使人摆脱阶级属性,消除一切剥削现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宣言》特别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还具备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在与资产阶级对立和对抗的所有政党中,有且仅有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真正革命的、最具有战斗力的政党,也是革命最彻底的政党。其他阶级或政党或许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日渐败落和消亡,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本身就是大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他们是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真正革命的政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在两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在实践层面,相较于其他政党,共产党人是所有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413;二是在理论层面,相较于其他阶级或群众,共产党人是所有阶级或群众中最了解并能把握“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4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和斗争最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他们不是盲目的,而是追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是立足于社会现实而建构的。《宣言》认为,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始终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先进性政党,是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她始终为谋求受奴役、受剥削人民的真正解放,为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夙愿而奋斗。

(二)政党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宣言》开篇就指出,“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400阶级及阶级斗争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便使得剥削成为可能,由此逐渐产生了阶级,并有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生产生活系统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立具体表现在物质利益和政治地位的对立。由于利益的不可调和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斗争是必然的、客观的、绝对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对抗关系及无产阶级所处的历史境遇,他们在此基础上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对待反对党的态度时指出,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共产党人应采取灵活的策略,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采用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原则。《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434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是,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策略中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也是共产党人制定策略的基本依据。一方面强调共产党要为无产阶级最近的、当前的利益而斗争;另一方面强调无产阶级在参与当前斗争时,将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把握运动的方向和未来,牢记共产党人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宣言》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宣告,共产党人的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共产党人的策略原则时,也论述了共产党人必须坚持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原则。《宣言》以德国为案例,声明共产党人在完成反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仍要坚持不断革命,走上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在革命过程中,共产党人要树立同国内外一切同盟党联合的统一战线思想。《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1]435也就是说,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很有必要正确处理统一战线问题,实行既联合又团结的策略原则,汇聚一切力量,朝着共同的敌人作斗争,最终达到实现解放全人类之目的。

(三)政党纲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契合

政治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奋斗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指南,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政治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详尽地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纲领,指明了共产党人的最低政治纲领和最高政治纲领。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公开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明确指出,当前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的最近的、第一位的政治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413,真正使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统治”。这为无产阶级政党指明了目前阶级斗争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正确道路,即“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宣言》进一步阐明了共产党的最高政治纲领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存在阶级对抗和阶级压迫的资产阶级“旧社会”,成立一个真正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换言之,无产阶级政党并未因眼前的利益而迷失方向,他们还具有更崇高的政治目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最具有彻底性和先进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指明了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使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阶级和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崇高追求,动员并激励了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而不懈奋斗。《宣言》解析道,“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1]413《宣言》认为,共产党人革命的理论是基于“现在的阶级斗争”“眼前的历史运动”而提出来的,它本身即是当前阶级关系和革命运动的产物。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层矛盾剖析的结果,它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并非简单地从头脑中虚构出来的,它是在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现实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是现存阶级斗争和当前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反映。

(四)政党使命: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在《宣言》的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旗帜鲜明提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1]414这表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废除私有制。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与以往任何一次剥削阶级的革命运动性质不同,无产阶级革命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剥削制度替代另一种剥削制度,它所要实现的是从根本上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制度和剥削关系,开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彻底铲除产生这种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私有制。只有彻底铲除剥削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建立、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

《宣言》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有且仅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进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释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无产者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必须加以保护,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1]411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不占有任何财产,当前这种占有形式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无产阶级要摆脱这种占有方式,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才能使自身获得真正解放。《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循序渐进地探讨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阶段性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首先要推翻本国的资产阶级,取得本国和本民族的政治统治地位,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领导阶级,但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仅仅是革命的第一步,这只是革命的开始,无产阶级政党最终目的还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获得政治统治后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发展大任。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一切被压迫和被剥削阶级进行解放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一个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的新世界,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无产阶级所创造的新世界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最终获得整个人类的解放。同时,无产阶级政党并未就此而终结运动,因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驱使,无产阶级政党依然持续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无产阶级变革社会现实,追求人民现实幸福最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不是简单的无政府、无国家,而是以“自由联合”为基础的每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价值追求,也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担负起这一神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三、《共产党宣言》的建党理论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最重要支撑,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巩固执政合法性,最终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7]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性质、策略原则、政治纲领、历史使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理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深刻把握《宣言》建党理论,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以往一切阶级在获得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411马克思恩格斯告诫共产党人,要有危机意识,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坚决杜绝坐享其成、脱离群众的腐朽思想。《宣言》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密切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且要同以往的剥削阶级作彻底的决裂。

学习《宣言》中的建党理论,就要坚持共产党人的唯物史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鲜明的特征,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价值取向。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首先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8]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二)勇于推动自我革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宣言》论证了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具有革命的自觉性、纪律的严格性和组织的严密性,是一个先进性组织。具体表现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明确的纲领目标,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和阶级基础等。在群众基础和纲领目标先进性上,《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运动其性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1]380在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上,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其理论是建立在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上,“单是这一点,我们党就绝不可能堕落到像流亡中的‘大人物’那样深的程度”[9]。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所在、生命所系,通过自我革命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即是必由之路。面对“四大风险”和“四大考验”,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10]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突出特征就是党有着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党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8]党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在于从不讳疾忌医。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更具生机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关头,中国共产党更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党只有更好地发挥党自我净化的作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肃清一切侵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祛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时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筑牢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能够把握革命的进程和方向,是一切政党中最具权威、“最坚决的”政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的存在是同时开始、同步进行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1]406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组建强有力的政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革命的需要。“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1]410由于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逐渐从无序化转向有组织性,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阶级队伍,并联合一切力量反抗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无产阶级革命才能由“自发”转向“自觉”,汇聚一切革命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政权,铲除私有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真正解放。

《宣言》建党理论告诉我们,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思想意志统一向前进。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8]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新征程路上,我们应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与党同心同德,增强政治定力,把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落到实处,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真正做到对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至信而深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是《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探讨《宣言》的建党理论,挖掘其中丰富的建党思想,对于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阶级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共产党宣言》预见到了今天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