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例

2022-02-26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党团团支部导师

赵 壮

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例

赵 壮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研究生会等党团班群组织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抓手,但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够合理、教育管理不够有力等问题。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为例,从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组织构建及其运行模式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为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党团班群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同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70多年时间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在学研究生达300万人,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最顶端的教育培养层次。[1]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其问题

(一)研究生群体特征

1.思想相对成熟,生源年龄结构差异较大

研究生入学前已经完成了本科学习教育,其中博士生更经历过2-3年硕士生阶段,有的研究生入学前还参加了工作,总体来讲研究生心智更为成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对事物的认识相对比较稳固,但是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多比较大。研究生招生简章在申请条件中并未对申请者年龄进行限制,从而报名者涵盖了考研考博“二战”、工作多年辞职报考、定向博士、委培博士等多种群体,致使研究生群体年龄结构差异较大,以学院为例在籍研究生年龄最小为21周岁、最大为42周岁,年龄区间在26周岁以下、26-30周岁、30周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7%、24%、8%(截至2021年4月18日数据)。

2.研究生班级(横向)特点

研究生入学后一般以年级专业设置班级(横向),由于受到纵向课题组的影响,他们的集体意识、集体活动、集体荣誉感薄弱,但是在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如入学教育、中期考核、毕业季等重要时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管理作用。

3.导师负责制

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但个别研究生导师只对学生科研情况负责,往往忽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等科研之外的教育,造成一种错误的认知,研究生导师只负责科研能力培养。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对研究生导师提出新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2],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强化了研究生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同时要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二)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管理体系探究现状及问题

研究生群体存在思想相对成熟、独立意识强,生源年龄结构差异较大,导师负责制下的课题组管理等特征,对研究生的党建、团建、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发挥好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协同作用,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陆新等[3]于2008年就已提到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建设,分析了创建基础及其基本特征。周惠斌等[4]对研究生“党团班”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以研究生班级为单位建立党团班协同工作组,认为这种工作组可以集中学生干部力量,使党支部、团支部及班级工作效率实现最大化,达到“1+1+1>3”的效果。陈云等[5]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探索“党团班”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认为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党、团支部和班级3种角色的作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凸显多元化、规范化、制度化。王婷[6]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党支部存在凝聚力弱、制度不完整、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党团班三者之间缺乏互动,工作成效差异大,从而提出将研究生班级以课题组、实验室为基础纵向设立,将党支部建在班上,以党建带团建,建立“党团班一体化工作组”,探索研究组织关系、班子选拔、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活动五个方面,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研究生党团班建设研究探索多集中在以年级专业为基础的横向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横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研究生入学时各党员之间熟悉度较低,支部委员的选举存在偶然性;二是党支部成员来自不同课题组,党员之间交流少,在支部工作中存在困难;三是支部建设周期短,党支部流动性较大,党员毕业后支部随之解散,支部内优秀工作经验得不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在团支部、班级工作中更存在着集体意识淡化,活动参与度低下等问题。也有学者提出以纵向形式设立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工作组”,但是忽略了研究生横向班级在研究生阶段性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的组织构建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成效,学院探索实施了一套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提到“学生党支部一般按照年级班级或者学科专业设置”,研究生由于其特有的群体特征,适合以学科为依据设置支部。学院结合本院课题组实际情况,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同时将研究生团支部建立在党支部上,以各党支部、团支部委员、研究生会主要学生干部为各年级专业班长,与班级纵横交叉,协同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委员会群团组织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研究生党支部建设

纵向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党支部支委兼顾考虑培养层次、年级。高校研究生党员比例较高,课题组导师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特有的学习培养模式特点决定了研究生党支部适合以科研团队等为单位建立纵向党支部。纵向研究生党支部,一方面在支部稳定性、历史传承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支部长期存在,很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有利于支部工作经验和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支部党员与入党申请人之间彼此熟悉度较高,有利于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发挥党员在科研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动科研。因此,学院结合本院课题组实际情况,共计设置14个研究生党支部,有昆虫学科研究生党支部4个、植物病理学科研究生党支部9个、农药学科研究生党支部1个。

(二)研究生团总支、团支部建设

研究生团支部设置在党支部上,团支部支委兼顾考虑培养层次、年级。共青团员是共产党员的重要后备力量来源,团支部在党支部指导下有计划参加党支部的一些活动,提高团员素质。学院设立研究生团总支(1名书记、2名副书记,其中含1名博士生),负责统筹安排14个研究生团支部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推优”、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评议等工作。

(三)研究生班级建设

研究生按照入学时年级专业设置专业班级,人数较少的博士生按照年级设置年级博士班。根据专业班级人数有必要时设置副班长,班长、副班长一般由党支部、团支部支委、研究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兼任。研究生班级在入学教育、一年级课程学习、中期考核、毕业季等重要时刻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四)研究生委员会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9〕9号)要求,学校、学院深化研究生会改革,精简部门,现设置有主席团、综合事务部、学术与科技创新部、文艺体育部、勤工权益部、媒体宣传部、素质拓展部,统筹各个研究生班级做好学院研究生日常工作。

三、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运行体系

(一)研究生党支部与团支部互相促进

党支部实施“三带”工作法,党建带团建、支委带党员,党员带团员,在党团支部文化建设、科研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及时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全面落实校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要求,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团支部是党支部的后备力量军,是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力量,负责做好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工作,进一步引导带领广大优秀共青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负责课题组实验室安全建设、科研氛围营造、团支部凝聚力提升等工作。

(二)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委员会与团支部、班级相互促进

研究生团总支负责统筹安排团支部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推优”、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评议等工作。研究生委员会负责配合学校、学院做好研究生工作,统筹安排研究生各班级参与研究生日常活动,如:研究生学术文化与科技创新、文艺与体育、研究生权益、研究生宣传、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工作。

四、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构建研究生“党团班群”协同管理模式,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一是理清组织体系,加强组织凝聚力。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等既要认清自身定位,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协同共进,从而充分发挥好体系“1+1+1+1>4”的管理效果。二是严格干部选拔,发挥领头羊作用。党团班群组织主要学生干部由高年级研究生担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做好学生干部教育、业务培训工作。三是落实制度管理,以制度力促规范。建立健全研究生规章制度,加强研究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如:制定党支部工作要求、学生干部例会制度、学生干部培训方案、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四是创新组织活动,提升“学研工”能力。从活动形式、活动对象、活动载体等方面积极拓展活动,打造集思想引领、素质拓展、实验安全、科研意识、科研氛围、科研成果于一体的研究生“学习、研究、工作”能力提升工程。

[1]赵婀娜,张烁,吴月.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国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预计突破300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引擎[EB/OL].(2020-07-29)[2022-02-22]. http://data.people.com.cn/rmrb/20200729/6.

[2]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EB/OL].(2018-02-09)[2022-02-2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2/t20180209_327165.html.

[3]陆新,王剑,张永红.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163-165.

[4]周惠斌,杨鹰,刘家良.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团班”创新模式的实践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3):104-107.

[5]陈云,张立亚,吴雪梅,等.“党团班”三位一体模式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5):152-154.

[6]王婷.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探索[J].文教资料,2020(30):155-156+159.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党团团支部导师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