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凤藤茶的新生

2022-02-26蕙宁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藤茶来凤县土家族

文|蕙宁

提起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绿茶、红茶、白茶,甚至黑茶等,很少人知道“藤茶”。盛夏8月,我从北京飞武汉,又转乘4个小时火车到达鄂西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再换乘汽车在高速公路飞奔一个半小时行程到达来凤县,这里已是武陵山腹地。从人流拥挤的现代化都市到四周是茂密丛林的深山老区,时空变换,让人感觉天格外的蓝,风格外的柔,云格外的轻,一种慢生活的舒适十分令人享受。藤茶,我们来啦!

来凤位于北纬30°与东经110°交汇处的武陵山深处,悠悠酉水河穿越而过,四周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山深水幽,据传曾有凤凰飞临,故而得名“来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土家族、苗族等17个少数民族共同生存于此地,是土家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一种藤依附生长在深山茂林里,千百年来被土家族人奉为神仙草用于治疗高血压等慢性病。据陪同的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入驻来凤的科技特派员杨光泗介绍,藤茶的原料是种野生本质藤本植物,不属于茶科,它是一种对人体具有明显保健功能的特种茶,俗称“土家神茶”。百度百科上这样定义:藤茶,又叫茅岩青霜茶、青霜古藤茶、神仙茶、龙须茶等。《诗经》记载为古茶钩藤,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将其命名为藤茶,后人将此美名一直沿用至今。藤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草药资源、类茶植物资源和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在明代《救荒本草》《农政全书》、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植物志及药用植物名录中均有记载,其味甘淡,性凉,归肺、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等功效。

过去不通高速公路,来凤人每次出山都要一天之久,藤茶也藏在深山无人识。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起,来凤也拉近了与外面世界的距离。2021年5月21日,中国第四届国际茶博会在杭州开幕,来凤藤茶作为唯一迎宾茶欢迎外国大使,手捧藤茶的土家女杨艺琼带着众土家姑娘唱着《敬茶歌》让国内外来宾品到了土家族特有的文化体验。来凤藤茶也顺势进入茶市场。来自斯里兰卡的“憨豆先生”在饮用藤茶一个月后发现还有减肥功用,兴奋不已地发来视频用汉语赞美来凤藤茶:“只要你喝上它,相信你一定能记住藤茶的味道。”杨艺琼为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来凤藤茶开发和推广的拓展人,“鼎罐洞”“小藤匠”和“山货捕手”三大品牌创始人,每天只要杨艺琼一出现在直播间,气氛就格外热烈,粉丝们追捧她为“藤茶姐姐”,只要推出产品就会瞬间拍完。五十余岁的土家族人杨艺琼成为网红很偶然,她说自己只是想为家乡做点事。当她看着农民的藤茶没人收购没处卖,就亲自拉着箱子跑市场搞推销。甚至一次在北京参加展销会,住宾馆里,她把喝过的藤茶渣用来消炎泡脚的视频发到网上,一下子引来5万余人的围观。当她发现网络直播是个很好的推广平台,开始有意识地做直播。杨艺琼穿上土家族服饰,走到田间地头,对着藤茶叶子,带着土家族的摆手舞演员,别有韵味的直播吸引着更多的人。慢慢地,她的粉丝越来越多。杨艺琼还在乡下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土家吊脚楼搬到来凤县城取名“仙草居”,成为她的藤茶专营店与直播地。

为了一睹藤茶姐姐直播时的风采,这天晚上,在来凤挂职任副县长的湖北工业大学的柯长仁教授带领我们来到杨艺琼的“仙草居”。夜晚的院落灯火通明,正在直播的杨艺琼看到我们过来,激动地上前拉着柯副县长进入直播间,柯副县长也很配合地和杨艺琼对唱一首土家族民歌,瞬间直播间气氛燃爆,工作人员忙不迭地搬出各色产品,一边是藤茶姐姐不停地讲解,一边是后台工作人员大声叫着没货了,留下网粉手慢无的遗憾。哈,又一个藤茶的盛宴。

杨艺琼说,来凤藤茶能有今天应感谢一个人: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班贵向老师。

1996年,土家族人向班贵从部队转业回到来凤在家乡的卫生院工作,发现了此藤本植物对一些疾病的疗效。他用来给病人做治疗头晕、高血压病症的辅助治疗,取得疗效后,他就想:这么好的宝贝如果野生驯化成家养,岂不是一个造福乡民的大产业。他知道这种祖传的野生茶要想做成产业,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于是他将此藤本植物送到中国药科大学。经过专家检测鉴定,这是一种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氢杨梅素、蛇葡萄素等,还有含量很高的硒元素,其中总黄酮是所有已知植物里含量最高的。这些物质对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肝脏病变有很好的作用。这下子他心里有了底气,开始上山采集藤条进行驯化家养。每年的初春,向班贵就爬上深山寻找野藤,采集回来后分段进行扦插,经过无数次的试验,2003年向班贵和当地科研人员一起实验野转家栽培,“藤茶仿野生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通过成果鉴定,获得恩施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此来凤县进行大面积仿野生种植并开始在武陵山区推广。向班贵依托自己成立的湖北凤鸣藤茶有限公司开发出龙须、龙凤、龙珠等系列产品,并不断钻研,结合土家族人传承下的制茶工艺,研究出一套藤茶种植与加工标准,被当地尊推为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受邀品尝向班贵亲手制作的藤茶,形如龙须的细细须叶上覆盖一层霜白,热水冲入,白色快速溶入水中,茶叶恢复黄绿色,悄悄地沉入杯底,茶色淡绿清澈与绿茶并无二致,轻轻喝上一口,茶水入口微苦,很快嗓子里一股甘甜涌上,这又是绿茶所不能带来的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

2008年,向班贵做了恩施州科技特派员,无偿为藤茶生产加工培训专业人才,随着会种植藤茶的专业户不断增加,向班贵也看到野生藤条资源越来越少。他每次带大家上山采集藤茶枝条时就格外小心,叮嘱大家采割时,一定要在根部以上保留10厘米左右的枝条,让藤茶来年继续发芽。他的弟子、土家族人陈永胜的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远。种植时整土整成什么样?选苗要选哪种才能更好地抗菌?剪枝怎样剪才有利于成活?扦插到哪个位置成活率才高?除草不能伤到根,施肥只能施有机肥,采摘只采3至5公分的嫩芽……陈永胜对藤茶种植,鲜叶采摘、二次杀青、传统手工揉捻、恒温密闭发酵等工艺的研究观察,还发现温度始终是制茶工艺中最不容易恒定并影响执行标准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不断地总结与改良,陈永胜独创出重置烘焙制茶工艺,使藤茶达到了外表白如雪银、细如龙须、品尝则一口回甘的好茶。2021年12月,陈永胜的“小稀藤”单企单品销售额过亿元,这一消息被权威媒体热评为“湖北茶行业的10大事件之一”,“小稀藤”也被称为湖北茶界的一匹黑马——这是湖北乃至全国藤茶单一企业销售额首次破亿元。

放眼望去,武陵深处这片平坦的土地上,一片片藤茶梯田在山的腹地连绵着缠绕着,吹着山野的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饮着清澈的山泉,饱含着健康元素的嫩芽快速地向前伸展着旺盛的龙须。待长到4-5公分,嫩芽就被茶农们采下,再经过高温杀青、揉捻、摊晾、发酵、烘干等多道工序,嫩芽内含的二氢杨梅素物质慢慢地析出附在茶叶表面,这就是藤茶特有的白霜,成为养生达人的热捧。

藤茶从土家族人留传下来治病的土方子随着被“野转家”,成为来凤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遍山的藤茶园是山里百姓的希望,不仅培养出本地种植加工企业,也引来了湖北省龙头企业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进行深加工,带动产业向更大更强发展。目前来凤县藤茶种植面积达8万亩,拥有46个藤茶专业合作社,33家藤茶初级加工厂,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精深加工生产车间5个。共开发保健品系列、原茶系列、食品系列和日化产品系列等四大系列69个产品,共注册藤茶产品商标86个,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28个。

在悠悠酉水旁,坐在土家族吊脚楼上,听着有凤来仪的传说,赏着美丽山水,品着独特甘甜的藤茶,感受着古老的土家文化气息与浪漫感,你会发现自己已醉在了雄浑武陵的骨髓里。

猜你喜欢

藤茶来凤县土家族
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土家族情歌
恩施州来凤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藤茶助力来凤县“脱贫摘帽”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藤茶不同繁殖方式有效成分测定及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藤茶抑制N-亚硝胺的生成及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作用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