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陈来凤:大别山中“带货”忙
2020-06-24邓琳琳
●文/邓琳琳
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本文主人公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每当听到这首老歌,看着家乡一望无垠的稻田、生机勃勃的田野,陈来凤心中都激情澎湃。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乡村考察时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而陈来凤这个生在农村、奋斗在田野上的90后姑娘,不仅会开农机,会种稻田,还会直播“带货”。她把大别山的稻米“吆喝”进了千家万户,带领乡亲们致富。
激活农村发展潜力,让田野更有希望,让乡亲更有盼头,是陈来凤的朴素心愿,她是怎么做的呢?
不会就去学,四里八乡最年轻的女农机手
1991年12月,陈来凤出生在安徽省霍山县但家庙镇观音岩村,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倒也温馨和美。
而2008年,生活却发生剧变。那年上半年,陈来凤的母亲因病去世,为治病家里欠下8万元债;9月,父亲陈汉明在开收割机作业时,一粒稻谷钻进左眼导致失明,右眼受影响视力衰弱。恰逢开学季,陈来凤刚上高中,弟弟刚上小学,一系列变故让这个家庭迅速陷入困境……
军训结束回到家,陈来凤才得知父亲的事,她擦干眼泪,决定辍学养家。父亲心疼女儿,赶她回校读书,倔强的陈来凤就是不回去:眼下,自己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可是,我能干什么呢?”陈来凤心里一片茫然。父亲的收割机是当时全家最值钱的家当,也是过去全家的经济来源。“爸,您教我开收割机吧!”拗不过女儿,父亲只好由女儿搀扶着坐上收割机,开始教陈来凤操作收割机。
身高1.56米的陈来凤,当时体重不到45公斤。没干过农活的她去“驯服”收割机这样的大家伙,难度系数可想而知。由于力气小,收割机又要手动操作,一天下来,陈来凤的两个手心就起了水泡,两条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1周过去,水泡磨破了,结成了老茧,陈来凤终于能较熟练地驾驶收割机了。
陈来凤去别的农户家自荐收割水稻。过去,陈汉明是远近有名的农机手,可是他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儿能行吗?乡亲们将信将疑。终于,有乡亲同情陈家近况,把自家3亩地交给陈来凤收割。
9月下旬天依旧闷热,16岁女农机手要收割水稻的消息一下子传开,引得很多乡亲围观。大家站在附近默默地看,生怕惊扰到小姑娘,陈来凤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天,熟练工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收割的3亩地,陈来凤足足用了半天时间。“线路看好了呀,转弯要小心!”陈来凤默默给自己打气。围观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终于,陈来凤顺利完成收割,跳下收割机,满身灰满脸黑。
从那以后,陈来凤开收割机越来越熟练。别家两三个农机手换着干活,陈来凤只有自己做。10月,一个农场1000亩地的收割任务交到她手上,连续7天7夜,陈来凤没有回家。保养收割机的时候,陈来凤就靠在田埂上打个小盹儿;饿了就坐在收割机上啃几口方便面,农场主送来的饭菜也只是匆匆扒几口,就赶去干活……
渐渐地,不怕苦累的陈来凤成了四里八乡有名的女农机手,也是霍山县年龄最小、唯一的女农机手。为了挣钱养家,陈来凤开始全国各地作业,两年多时间,还清了家里的外债。
希望在田野上,心怀感恩带领乡亲致富
2010年10月的一天晚上,在上海郊区收割稻子的陈来凤不舍得花钱住宾馆,靠在一家大排档门口睡着了。店员没注意到她,往外倒水时,一盆凉水实打实地浇到了陈来凤身上,她打了个激灵,惊醒了。瞬间,压抑心底的委屈、辛酸一股脑儿涌上来,陈来凤放声大哭……
自己还不到20岁,就这样一直开收割机东奔西走吗?开10年,20年,一直开到老?陈来凤决定回家。在外闯荡,陈来凤见了世面,也学到不少种田经验。“爸,我要回家种地。”“闺女,你想好没?”“想好了!”
当时,邻村正在进行土地流转,父亲的朋友刘叔帮着陈来凤联系村民开会。当穿着工作服、大胶鞋,从田里赶过来的陈来凤出现在村民面前时,大伙都惊呆了。“我们家小孩比她还大,在家肩不担担手不提篮的,啥都不会做,就这个小丫头要承包我们的农田?租金给不了怎么办?”
面对质疑,开石料厂的刘叔站出来为陈来凤做担保,众人这才慢慢被说服。2011年3月,陈来凤和农户签了合同,承包700多亩农田,开始种植优质水稻。当时,她口袋里只有3万元钱,好说歹说赊账买了一台拖拉机,“突突突”地开到田边。
眼看要插秧了,农户干活的工钱要及时支付,陈来凤想找银行贷款,可是她还一无所有,凭什么去贷款呢?碰了一鼻子灰的陈来凤不放弃,又来到一家银行。一位姓高的行长听了她的经历,十分感动,第二天就联系信贷部主任办手续,为她提供了8万元贷款。
这8万元可是及时雨啊!插秧的40多天里,陈来凤吃住都在田地里,晚上在田埂上睡觉,突然会冒出条蛇,或是蹦出只野兔,飞来个野鸡,她经常被吓出一身汗。可是,当看到油嫩嫩的秧苗插进田里,陈来凤觉得害怕都不算啥,心里反倒越来越踏实。
金秋时节,稻田丰收了,陈来凤顺着田埂跑上最高点,往下看一片金灿灿,她笑着笑着就哭了。付了农户土地租金,还了买拖拉机的钱,她去银行还贷款。此时,银行的人才告诉她,那笔8万元“贷款”,其实是高行长看她不易,自掏腰包为她救急的,怕她有压力,只说是贷款办好了。
陈来凤的眼眶红了,回首这一路走来诸多不易,但在很多节骨眼上,都是好心人拉了她一把。她暗下决心:自己要全力以赴,今后也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2011年下半年,陈来凤联合周边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成立了霍山县明凤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霍山县成凤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90后女孩铆足了劲,带领乡亲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脱贫致富。
2012年冬天,正是农闲时,陈来凤一点没闲着,她到处搜集资料学习农业技术。一天,她在电视节目上看到湖北潜江农民稻田养虾,种一亩地收入上千元,于是马不停蹄地找过去。
看到当地农民发展稻虾养殖产业,忙得热火朝天,陈来凤热血沸腾。她在潜江待了1个星期,虚心请教,回来后决定发展稻田养虾。有乡亲不理解地问:“龙虾打洞会漏水,这地还能种稻子吗?你简直在瞎搞!”陈来凤决定用事实说话,先拿出120亩田尝试。
下虾苗,喂饲料,夜巡塘,到了春天,龙虾就可以捞起来卖了。三四月的时候开始种稻子,秋季卖稻子,一点不影响收成,反倒每亩地增收了300元。乡亲们看陈来凤这办法还真行,不禁刮目相看,积极参与进来。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进行稻虾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学到经验,陈来凤都习惯用小本子记下来,渐渐地,她的笔记装了整整一大麻袋,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为了帮农民学技术,陈来凤特意联系六安市水产站老师,将经验和方法编成小册子,免费发放。乡亲们信任陈来凤,到2016年,有150户农民加入合作社。
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2018年初,一个叫王堃的男孩走进陈来凤的生活。王堃在省城合肥工作,在一次培训活动中听说陈来凤的创业故事,在寿县农村长大的他心生佩服,辗转找到陈来凤的手机号,加了微信好友。
在微信里探讨农业技术和发展方向的话题,志趣相投的两人渐生情愫,走到一起。
2018年5月的一天,在田里抽水的陈来凤趁着等待的工夫用手机刷抖音,不知不觉忘了给柴油机加水,柴油机都冒烟了。事后,陈来凤想:小视频的吸引力还真大,我能不能试着拍点小视频呢?
起初,她随手拍了一些下田干活的视频,发到抖音,播放量有1000多,陈来凤觉得很好玩,但也没细想。当年7月,她去苏州参加一个比赛,展示稻田养殖技术,王堃陪她一起。比赛刚结束,王堃突然说:“明天我们去上海参加一个抖音分享会吧。”陈来凤急着回家干农活:“我不去。”
“可是我已经给你交过报名费了,2000元呢。”看在报名费的份上,陈来凤只好跟王堃去了上海,没想到竟大开眼界。原来,在抖音上也可以发展农业,也可以创业挣钱。回去的路上,王堃帮她捋思路。“你创业的初心是什么?”“带领乡亲们,改变生活现状,共同致富。”“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呢?”“发展产业啊。”“那么你们还缺什么?”“缺技术。”
就在这一问一答中,陈来凤的思路渐渐明朗:我可以用短视频、直播等自媒体方式传播农业技术,让更多农民快速便捷地学到农业技术和经验啊!
过去,都是自己独撑着打拼,遇到困难怕家人担心她都不愿提,如今,有了王堃的支持,陈来凤觉得自己内心也有了倚靠。2018年底,两人结婚了。王堃在合肥上班,每到周末,他就会赶去霍山,陪着陈来凤忙活。
“大家好,我是陈来凤,霍山稻田养虾第一人。”思路打开了,在抖音平台上,陈来凤使出“十八般武艺”吆喝。给虾喂食,消毒换水,半夜捕虾……她把养虾的琐碎过程拍给大家看。有一条教人认识公母虾的短视频,一夜之间阅读量超过30万,“99+”的评论一波又一波,陈来凤都来不及回复。
渐渐地,霍山县“稻田养虾”技术走出大别山,吸引全国各地的农户来取经。于是,陈来凤自己出钱请来农业专家开线下培训课,在直播时提前预告,以便于求学的农民安排好时间。如今,她已举行网络公益性培训13期,累计培训3000多人,无偿地把种养殖技术传授给农民。
2019年,通过线上与线下平台,陈来凤卖出1000吨虾田米、200吨稻田虾,线上引流销售额1000多万元。如今,陈来凤的线上直播账号已拥有4.2万名粉丝,最火的视频有40多万粉丝观看。她注册的“两超”“陈来凤”系列虾田米通过网络销售,大受欢迎。而陈来凤的合作社已为23名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帮助69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流转了909户农户的土地,通过土地分红和用工薪酬,3000多群众从中受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哪里也去不了,闲不住的陈来凤在家人的鼓励下,开始用直播帮农民“带货”。用支架架起手机,摆上大米、鸡蛋,陈来凤在镜头前娴熟地操作着:“这是虾田米,自家产的,我都吃第三碗了。你们看,粒粒分明,晶莹剔透。”“这是我们大别山的土鸡蛋,现在买还有优惠哦……”
5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大别山中“带货”忙》为陈来凤点赞。这个来自大别山的“三八红旗手”、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凭着自媒体技术,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带领一批老乡致富。
陈来凤的名字起得好。成语“有凤来仪”是指古人认为凤凰到来是祥瑞之象。江淮大地,生机勃勃。生于斯长于斯的陈来凤心怀致富梦,辛勤耕作,她就是带给家乡吉祥未来的美丽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