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2022-02-26冯冰玉曾德昕
冯冰玉,胡 蓉,刘 凯 ,曾德昕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600)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是一门服务型的新兴专业,主要服务于有言语及听觉障碍的患者,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参与生活,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1]。言语障碍对患者的口头表达、理解、复述、命名等方面有不利影响,使他们无法融入日常生活。同时言语障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易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言语残疾高达130万人。其中,仅17%的言语残疾接受了康复治疗[2-3]。听觉功能障碍则常导致听力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甚至还会造成安全问题。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共有4.66亿人被诊断为听力障碍。这些能够通过佩戴助听器受益的患者中,仅有17%真正使用了助听器。此外,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听力残疾高达2 004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对听力康复工作者有大量需求[3]。尽管目前有11所医学类院校开设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专业,但有学者估计,中国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从业人员仅1万人左右[4-5]。这意味着平均1名听力言语康复人员要服务2 004名听力障碍患者,足见中国听觉康复的总体需求与现实培养听力康复专业人才之间的巨大差距。
言语与听觉康复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可见,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我院于2017年开办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从事言语康复治疗、听觉康复治疗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是较为缺乏的,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是否匹配还缺乏研究。因此我们对我校2020届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旨在获取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以及后续岗位稳定性情况。这将有助于我校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同时可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1 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36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
1.2 方法
近年来,毕业生的教学反馈以及就业情况的调研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其中,问卷调查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实施最多的研究方法。同时,考虑到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
1.2.1 问卷设计 基于2020届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问卷从初次就业岗位、薪资、岗位变动等方面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了研究。
1.2.2 实施方法 使用问卷星平台编辑网络问卷,形成相应线上链接。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将问卷发送给36名调查对象。问卷填写完毕后由问卷星平台回收,填写不全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不纳入研究数据中。
1.2.3 研究时间 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
1.2.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 2011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研究结果包括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情况等。
2.1 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
2.1.1 招聘信息的来源 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招聘信息来源广泛,包括学校推荐、人才市场、网络媒体、亲朋好友、校友及其他途径(见表1)。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体渠道获取招聘信息,仅少数毕业生是通过学校了解招聘信息的。
表1 毕业生首份工作招聘信息的来源
2.1.2 单位类型以及具体岗位 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单位类型分布情况见图1。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医院(14人,38.9%)或语言训练机构(11人,30.6%)工作。少数学生在助听器门店或对口专业公司工作。在医院工作的学生中,一半学生进入民营医院,6人在公立医院,1人在乡镇医院。
图1 毕业生工作单位的类型
大部分的毕业生(20人,55.6%)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言语治疗师,其余学生从事康复治疗师、助听器验配师、听力技师等工作,见图2。
图2 毕业生工作岗位的类型
2.1.3 首次就业薪资 毕业生首次就业的薪资见表2。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在2 000元及以上,但有极少数学生薪资不足1 000元。
表2 毕业生首次就业薪资情况
2.2 毕业生就业现状
2.2.1 岗位与专业对口情况 截止到调查日期,毕业生现有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情况见表3。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毕业生目前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是相关的,然而也有部分学生从事了不对口岗位的工作。
表3 毕业生现有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情况
2.2.2 岗位对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部分毕业生表示学历较低和未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是他们遭遇求职障碍的主要原因。“三甲”医院及部分助听器公司招聘相关技术人员,明确要求应聘者学历应为本科及以上,部分医院要求应聘人员持有康复治疗士或康复治疗师的资格证书。
2.2.3 就业稳定性 研究通过调查毕业生首份工作的持续时间(见图3)以及更换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见图4)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结果显示,近半数毕业生的首份工作持续了6个月以上,仅3名毕业生首份工作不满1个月。所有毕业生中,69.4%(25人)的学生从未更换过工作岗位,相对较稳定;另外30.6%(11人)的学生更换了工作,半数毕业生更换到医院工作,还有4名学生改行,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图3 毕业生首份工作的持续时间
图4 毕业生更换工作情况
2.2.4 更换工作岗位的原因 11名毕业生更换工作岗位的具体原因见图5。造成职业岗位变更的因素主要有从事专业变化、个人业务能力提升、人际关系等。
图5 毕业生更换工作的原因
3 讨论
通过对我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毕业生现阶段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0.6%的毕业生目前从事与言语听觉康复专业对口的工作,与其他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类似。部分毕业生在语言训练机构从事言语治疗师、康复技师、听力技师的工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讨论我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3.1 加强专业技能教学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收入是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更换工作岗位的影响因素,这与陈迎红[6]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相似。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工作收入与个人工作能力直接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才能保障稳定就业。为此,专业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岗位所需、能力本位、素质核心”的理念,打造渐进式、全方位的技能实践课程体系,遵循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所需紧密结合并进行阶梯式模块化设计,根据内容恰当采用案例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专业技能提升途径,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3.2 加强就业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显示,大部分毕业生首份工作的招聘信息从网络媒体获得,而从学校获得信息的毕业生仅占8.3%,这也反映了学校对于就业指导的力度还需加大。
(1)学校需要进一步拓展招聘信息获取渠道,加强招聘信息的收集和宣传,积极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第一,学校可以主动联系医院、言语康复机构、助听器公司等与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了解岗位需求,并且第一时间把招聘信息传递给学生。第二,学校可邀请用人单位来我校进行宣讲,让学生直接与用人单位交流,了解行业动向和就业信息。第三,建立就业信息的分享平台,帮助毕业生更集中地了解招聘动向。
(2)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为了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应当根据相关人才单位需求正确引导学生个人的职业期望。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为言语康复方向和听力康复方向,因此学校需要对不同职业期望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和社会需求相融合[7]。对于职业规划目标明确的学生,学校可以邀请目标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或校友对该类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8],让学生获取专业且有效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
3.3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是目前解决高职学生因学历较低而导致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与有人才需要的相关企业或单位加强沟通,了解企业单位岗位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或试工的机会[9],实习优秀者直接聘为企业员工,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也可以与企业开展“订单班”形式的合作,学校为企业“量身”培养人才,学生入校即入职,保障了学生的就业。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双方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由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编写,往往不能直观体现行业需求[10]。而企业更加了解行业甚至具体岗位的需求,可以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建议。因此,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能更加精准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也更有利于毕业生后续的就业。
此外,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教学需要明确校企双方的教学责任。学校对学生的教学以理论为主,专业教学存在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更新不及时、缺少患者等问题。而企业/医院则有充足的仪器设备和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注重员工实操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等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校企双方可以互补教学。校方可以选派专业教师为企业内非专业学术背景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或理论考核,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的理论素养。而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给在校学生,让企业员工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具体岗位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并进一步掌握一线的操作技术。此法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企业的培训可以在实习期内从事企业相关工作,创造价值[11]。此外,实习结束后企业可以聘用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在企业中任职,校企合作可以向企业输送优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能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达到双方共赢。
3.4 加强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课程建设
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少医院对于治疗师岗位的硬性要求,且收入待遇也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直接联系。因此,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毕业生选择医院等单位就业时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尽管我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开设了康复医学概论(90课时)和疾病康复(75课时)两门与康复治疗士职业资格证考核有关的课程,但是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因此,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学校需要适当增加相关课程的课时。同时,积极建设相关专业在线开放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根据所需进行强化学习,教师也可以进行在线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本次调查给我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丰富的调研数据,未来我们将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并积极增强就业指导及推进校企合作。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课程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