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术后中西医治疗

2022-02-26万会娜张国玉段飞符宇燕树勋

中医药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压豆证型耳穴

万会娜,张国玉,段飞,符宇,燕树勋,3*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陈氏瘿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工作站,河南 郑州 450000)

甲状腺癌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增长率约为4.6%~5.4%[1]。目前手术切除是早期治疗甲状腺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2],初次切除手术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及复发的关键要点[3],其对甲状腺癌病灶扩散的控制力度较为显著,但术后会出现失音、气管塌陷、失眠、精神抑郁、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头痛等并发症[4-9],如不予以及时治疗,患者机体不易恢复,且存在复发风险[10]。除手术切除、术后131I治疗[11]及靶向治疗外,中医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好、价廉的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方法总结论述,为下一步研究中医药对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打下基础。

1 中医对甲状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瘿瘤”范畴。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2]对瘿瘤给予分类曰:“坚硬不可移者名石瘿”,石瘿即为甲状腺癌。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瘿候》[13]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体质因素也是本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圣济总录·瘿瘤门》[14]曰:“妇人多有之,缘忧郁有甚于男子也。”情志不畅为本病的主要因素,瘀血、气滞、痰浊则为本病的病理因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生痰,痰气交阻,血行瘀滞。故因情志忧恚,水土因素,体质因素,感受外邪等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颈部,是瘿瘤的基本病机。

2 甲状腺癌术后证型及中医药治疗

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多采用辨证分型进行治疗。但目前甲状腺癌后的证候类型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经查阅文献,主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包括以下几种,见表1。

表1 甲状腺癌术后证型及中医药治疗

上述甲状腺癌术后的证型、治则、方药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因意见存在分歧,无法明确甲状腺癌术后的典型证型,仍需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进一步确定。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甲状腺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西药抑制甲状腺的病程发展,控制各项指标,与中医治法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效果相得益彰。根据历年医家应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甲状腺癌术后的研究概况,通过对临床试验例数、证型、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案、各项指标改善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进行了总结,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以及在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方面显著优于西医单纯治疗,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很有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趋势,也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有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更多临床医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表2 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研究

续表2

4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因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价格适宜的优点,被多数医家青睐。根据不同药物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进行总结,见表3。

表3 中成药治疗总结

5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甲状腺癌术后易导致喉返神经损伤而出现失音、喑哑、失眠等并发症,辅以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陈亮[47]选用针刺治疗(关元、气海、肾俞、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百会等)甲状腺癌术后气阴两虚患者,结果提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T3、T4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也表明针刺对改善术后患者的颈项疼痛、憋闷、睡眠等作用效佳。卢嘉豪[48]将术后当天自诉疼痛的住院患者纳入试验,予针刺四关穴通电(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VAS模拟评分、缓解疼痛程度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刘云霞等[49]在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失音时辨为脾肾气虚,治以补脾纳肾,选取薄氏腹针(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引气归元,中脘下,双侧气旁、气穴、滑肉门、大横及商曲,并加用红光灯照射,持续治疗3月后声音完全恢复,气短乏力等症状显著改善。吴清丽等[50-51]通过研究指出一侧神经损伤可经过针灸理疗和健侧代偿,在3~6月后能够能够恢复。何为等[52]认为艾灸百会穴可能对术后早期患者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睡眠状态。

上述临床实践经验明确了针灸在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失音、失眠方面。针灸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耗材较少,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6 耳穴压豆治疗

耳穴压豆是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属于耳针,于耳廓贴压王不留行籽,通过适度的揉、按、压,产生麻胀感, 以达调理脏腑阴阳、运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53]。邵文娟[54]选用耳穴(神门、心、肝、皮质下、咽喉、颈椎)压豆辅助改善甲状腺癌术后疼痛、焦虑、抑郁等症状,效果良好。陈伟润[9]提出耳穴(肾上腺、肾、心、肝、胆、大脑、颈项、颈椎、斜方肌反射区等)可以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头痛,并通过临床研究明确此方法对治疗术后头痛疗效更彰。有研究表明[55-57]耳穴(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额等)压豆可显著改善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影响。

耳穴压豆因操作简单、价优效佳,对治疗术后焦虑、头痛、恶心、呕吐等疗效显著,被临床学者广泛借鉴与应用。这也表明耳穴对于甲状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亟待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7 总结与展望

中医药在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改善术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方面疗效较为显著,中西医结合更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推测此方法将成为甲状腺癌术后理想的治疗方法。但与此同时,中医药的诊疗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临床上对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虽多元化,但在辨证分型、分期、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方面仍难以敲定证型标准;其次,缺乏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指标,难以科学地比较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再者,临床试验研究也存在着缺乏甲状腺术后治疗前后的病理变化指标的对比、样本量较少等问题。因此,中医药临床学者亟待制定一致的证型标准和疗效评判标准,增加样本量,完善试验设计等,寻找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随着深入研究,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压豆证型耳穴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豆豆”压耳祛小病
“豆豆”压耳祛小病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